920地块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920地块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20地块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一、编制依据1、920地块地下室基坑工程建筑图纸、岩土勘察报告、基坑支护设计图等。2、按照国家、行业及有关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采用的技术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建筑深基坑安全技术施工规范 (JGJ311-2013);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
2、安全技术规范 (JGJ311-20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二、编制原则1、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案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2、在制定施工方案中,根据自身施工能力,施工经验,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平行作业,尽量平衡施工高峰,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完成本项目的施工任务。3、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和管理的原则,在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指令,尊重
3、监理意见,严格合理。4、坚持专业化与综合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化作业队为基本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5、充分利用计划图,进行计划安排,与总体施工进行对比,资源优化以达到降低资源消耗,均衡资源强度,最终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建设概况工程名称:920地块地下室基坑工程建设单位:新中置业扬州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勘探单位:扬州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扬州建厦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地点:新长春路与瘦西湖路交叉口 工程规模: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施工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0。基
4、坑支护结构有效使用时效12个月。2、 工程概况及设计说明 1、本工程地下室基坑各侧主要采用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一级放坡+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排桩(或双排桩)支护方案,排桩分段设置2根钢筋砼灌注锚桩,分段长度为13m左右,锚桩与排桩的桩心距一般不宜小于2.4m(局部地段锚桩与排桩的桩心距可根据场地条件进行适当调整,需经监理和设计确认);双排桩间距为2.8m,直角拐弯处设置钢筋砼拉梁;局部坑中坑等落深处也采用放坡支护方案。支护结构详见平面图和剖面图。 2、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排桩和锚桩桩径均为800mm,灌注桩排桩桩心距为1300mm,砼强度等级为水下C30,桩顶设置900mm600mm钢筋混凝土冠
5、梁,锚桩与排桩之间采用钢筋砼拉梁连接,拉梁和双排桩连梁的截面尺寸为:800mm*500mm,冠梁、拉梁和连梁砼强度为C30,桩顶锚入冠梁50mm,灌注桩主筋锚入冠梁的长度为600mm,钻孔灌注桩桩间土采用8200(双向)钢筋网片C20喷射细石砼防护(厚100mm)。灌注桩桩径、配筋和长度及冠梁的配筋等详见剖面图。 3、三轴水泥搅拌桩采用8501200,纵向套接,固化剂为PO.42.5水泥,桩长12.0m15.0m,平均桩长13.5m,桩端应进入粉质粘土1.5m以上(施工中按照地质报告并以桩长和电流进行双控),搅拌桩水泥掺入比为25%。 4、搅拌桩施工前要清除地下障碍物,确保围护结构施工的质量和
6、连续性。并应通过成桩试验确定搅拌下沉和提升速度、水泥浆液水灰比等工艺参数及成桩工艺,成桩试验不宜少于2根,浆液水灰比宜采用1.52.0,搅拌桩桩位偏差不超过50mm,桩身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200,桩径偏差不大于10mm,桩底标高偏差不超过+50mm。正常情况下成桩采用一搅一喷的搅拌工艺,砂性土地层宜采用两搅两喷:第一次喷浆70,第二次喷浆30;水泥和原状土需均匀拌和,下沉及提升均为喷浆搅拌,下沉速度0.51.0m/min,提升速度为1.02.0m/min;下沉时喷浆量一般为额定总浆量的70%80%;压浆速度应和提升(或下沉) 速度相配合,确保额定浆量在桩身长度范围内均匀分布;提升时不应在孔内
7、产生负压造成对周边土体的过大扰动,搅拌次数或搅拌时间应能保证水泥土搅拌桩的成桩质量。 5、本工程基坑采用二级井点降水结合坑内明沟排水的方法(也可采用井点和管井降水结合坑内明沟排水的方法)进行施工,集水坑等局部落深处可采用水平埋置式井点进行施工。为了确保井点降水效果,施工井点管时,应将井点管孔扩至20cm左右,下部灌满中粗砂,顶部用粘土封堵。考虑到基坑范围较大,土方开挖时,可在基坑中间部位东西向增设临时疏干井点,底板施工时,可置换为水平埋置式井点,井点位置可视降水效果和施工段划分的需要进行调整。 6、放坡各侧坡面及坡顶1.0m范围内地表面均采用钢丝网片(5050)C20细石混凝土(厚6cm)护坡
8、,钢丝网片采用长0.4m的12钢筋固定,插筋水平间距为1.5m。 7、基坑土方开挖前,在基坑中部可增设临时疏干井点。地面采用止水坎以防地表水流入基坑,止水坎高420mm,宽480mm。 8、土方开挖至坑底,基坑内设置排水沟,以排除基坑积水,并分段设置集水坑。地下室施工中,应做好雨季(特别是暴雨)基坑的防浮应急预案工作。 9、考虑到场地土质状况和周围环境的复杂性,在开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时空效应规律:遵循分区、分块、对称、平衡的原则,根据基坑形状合理分块、分段,每一层的挖土深度最大不得超过1.5m。 10、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前,应查明地下管线(特别是瘦西湖路沿线)的分布,并对支护结构施工范围内的地下
9、管线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确保支护结构施工时和地下室施工期间地下管线的安全。 11、为了确保基坑周围已建建(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特别是施工瘦西湖路下沉式广场)的安全,基坑外侧已建建(构)筑物应采用回灌沟和回灌井点相结合的方法作为处理渗漏的应急预案。回灌水应采用清水,回灌水位应高出地面5m,回灌水量应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及时调整,尽量做到抽灌平衡,确保周围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12、根据本工程地下室的分布,本工程应分块施工,先期施工时,应保护好尚未施工地段的止水体系,井点降水布置可按照分块分区施工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需经设计监理同意。第三章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一)、工程地质
10、情况 1、地形地貌:场地地貌分区为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地貌类型为微凸的高沙平原。现场地堆积有大量建筑垃圾,场地地势平坦,地面标高7.711.2m。2、地层:新建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均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成因以河流冲积相或侵蚀剥蚀堆积为主。根据土层的成因类型、工程地质特性,将其分为5个主要工程地质层,现4层土自上而下分述如下:层:杂填土(Q4ml):为黄灰、灰色粉质粘土杂粉土,杂大量砖瓦砾、水泥块等建筑垃圾,尤其是上部2.0m范围内建筑垃圾含量较多,含植物根茎,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多处于不饱和状态,土质极不均 ,层厚0.76.8m,平均层厚3.3m,力学强度低,场地普遍分布。堆积年代远超过5
11、年,该层中尚有大量建筑基础尚破除。层:粉土(Q4al+pl):夹少量薄层粉质粘土(单层厚0.11.0cm),局部夹粉砂,灰黄色,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多处于饱和状态,多数为中压缩性,少数为低压缩性,场地普遍分布。其中粉土多数为中密状态,局部为密实、稍密状态,很湿湿,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低;粉砂多数为稍密状态,少数为中密状态,颗粒级配不良,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和云母。层:粉土夹粉砂(Q4al+pl):局部夹少量薄层粉质粘土(单层厚0.21.0cm)灰黄色,饱和,土质均匀性一般,层厚1.67.3m,平均层厚4.7m,力学强度高,多数为中压缩性,少数为低压缩性,场地普遍分布。其中粉土
12、多数为中密状态,少数为密实状态,局部为稍实状态,湿很湿,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低;粉砂多数为中密状态,少数为密实状态,颗粒级配不良,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和云母。粘土、粉质粘土(Q4al+pl):灰黄色,饱和,含铁锰质结核,土质较均匀,力学强度高,多数为中压缩性,少数为低压缩性,场地普遍分布,本次勘察未穿透,最大揭示厚度41.0m。(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平均历史最高水位8.00m,常年平均水位7.50m变化幅度0.5m建议采用水位为7.50m。地下水位主要随季节变化。大气降水和湖水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其次为地表水的渗入补给。蒸发、植物蒸腾、层间径流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
13、未发现不良水文地质现象。根据室内水平渗透试验,1层土垂直渗透系数4.1310-57.7110-5cm/s,平均为6.0410-5cm/s;2层土垂直渗透系数1.2710-42.4610-4cm/s,平均为1.7310-4cm/s;3层土垂直渗透系数1.4110-46.4510-4cm/s,平均为2.6110-4cm/s。第四章 施工总体部署一、 临时设施安排1、临时驻地组织先遣人员,调配部分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工作。同时经理部要密切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关系,做好施工准备;并积极地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征得支持和协助组织。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对整个合同段进一步现场调查,结合工程任务
14、划分,安排队伍驻地,认真调查水电及料源情况、协助和进行进场道路的设计、施工等。2、技术准备根据现场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提供的工程定线资料和现场测量标志资料,认真搞好交接桩工作,组织测量人员对合同段内线路中线及高程进行贯通和闭合测量,并向相邻合同段延伸复测,资料整理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确认,同时放出用地界限,并对主要构造物具体位置进行放桩,设置控制桩点及临时水准点。3、临时设施(1)、供电联系供电部门从附近大电网电路接入使用,且现场备用2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一台,保证现场施工用电。(2)、通信设备我单位将与当地政府和电信部门取得联系,并取得批准,在项目经理部并配备4台对讲机。(3)、排污及垃圾处理
15、为达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目的,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排污沟渠,设置泥浆池,对施工中产生的污水作集中处理,并对生活及生产垃圾集中堆放,外运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区域自然环境不被破坏。(4)、临时用地施工临时用地尽量利用公路征地界内土地。取、弃土场地在设计文件要求,并与地方政府做详细的协商后,在少占地、少破坏、尽量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原则下选定具体地点;其它施工场地、办公及生活用地、仓库与料场、用地等就地租用。二、设备、人员、材料动员周期和安排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我单位将在3日内做好人员、设备的动员和安排布署。管理人员3天内到达施工现场,组建项目经理部,与业主取得联系,开展息息相关业务工作
16、;前期施工人员7天内到达施工指定地点,着手临建和施工准备工作;首批投入施工的机械设备10日内到达施工地点,保养维修,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设备、人员、材料施工准备过程中,设备、人员、材料依照“先进、足量、精干、合格”的原则,并根据投标时的承诺,快速、安全运抵现场。施工设备和材料指定厂家或料场,由汽车送至现场。三、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顶管工程专业化施工程度高,需要有一个精干、高效的施工管理体系,组织指挥工程的施工生产。我公司将组建项目管理部,对该工程实施严格、科学、有效地施工管理。并按业主的部署,在监理公司的管理及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下,充分发挥施工职能,协调管理好施工现场,全面认
17、真地履行施工合同,优质、高速、低耗。结合我公司质量方针本着“安全第一,质量为主”的思想,确保合格,力争优质工程。本项目经理部采用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把老同志的丰富经验、中年同志的稳重干练、年轻同志的开拓进取精神有机结合,形成强有力的项目班子。其项目部主要人员均来自施工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骨干力量,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而且个人素质高,专业技术水平强。其项目组织结构见附图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框图项目经理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计量员质检员施工员项目副经理项目工程师核算员各施工班组1、项目部职责代表公司全面履行施工合同,按业主指令,全面组织和指挥施工生产,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按照统一计划、统一管理
18、、统一协调的原则,在施工全过程中,对各职能部门和专业工程进行有力地协调、管理。以保证合同规定的工程质量、施工工期等目标的实现,着重做好下列几方面的综合管理工作:1.1、统一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将各专业工程置于整个工程的整体作战方案中,便于统一指挥和协调监督。1.2、统一现场平面管理:由于项目专业施工队伍多,必须由项目经理部对现场总平面布置做统一规划、安排和管理,使现场的施工秩序井然有序。1.3、统一施工计划体系:编制多级施工进度网络计划,根据总的工期进度对各个单位工程、按分部分项、分专业的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控制,确保形象进度和工期。为了确保整个工程建设都在总体建设计划的
19、控制下有序地进行,本工程按四级制定施工计划。构成一个自上而下,从总体到细部的计划体系。 第一级:根据总建设目标制订主要形象进度控制点及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 第二级:单体施工进度计划; 第三级:月进度计划; 第四级:周计划,制定一周的详细计划及下周的计划; 各分部工程的施工以二级网络为主,抓三、四级落实。工程的统计配合计划管理控制,从周计划开始,汇总成月计划统计表,直到总计划统计表。构成从细部到总体的统计体系,通过统计、跟踪、反馈,对计划执行全过程的规律性、衔接性、动态性、系统性实行有关控制。1.4、统一施工现场的施工调度:总包严格按合同规定的进度时间、人员、材料设备的进场情况,进行施工场地的分
20、配、施工的开展、工序接口、交叉作业、安全防护、成品保护及水电、路、临设等施工现场资源的配置和供用,并实施动态管理,保证各专业的有序施工。1.5、统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质量标准体系运作,确保工程符合国家的技术规范和要求。本工程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施工技术质量责任制,加强技术质量管理,提高工程技术含量,确保工程质量。1.6、统一现场施工标准,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使整个工地成为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2、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职责2.1、项目经理:对工程全面负责。在组织工程的施工中,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分工,确保资源充分配置,做好质量审核工作,在施工中认真
21、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质量检查和评定,制定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对工程的质量负全面责任。2.2、施工员:协助项目经理指挥施工生产,搞好计划调度和质量管理,与技术负责人一起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项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工程质量与目标的实现,对工程质量负重要责任。2.3、技术负责人:在项目经理领导下,抓好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各项技术质量措施,实现合同中承诺的工程质量目标,对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负责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质量检查、原材料检验、试验以及等级评定的组织或具体工作,保证过程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2.4、质检员:根据工程进度计
22、划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组织施工调度,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落实计划完成情况及质量情况。2.5、内业技术员:在技术负责人领导下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做好洽商变更的往来和实施,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质量措施,把好每个施工环节中的施工技术质量关,提出各种施工合理化建议,负责各种材料进场的资质审查和质量验收,组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和实施。2.6、预算员:负责施工的材料计划,工程预、决算及劳务队结算工作,检查合同履行情况,并作好记录。2.7、安全员:负责文明安全施工,安全保卫及管理人员后勤保障工作,负责进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及成品保护工作。2.8、材料、设备管理员:负责施工所需物资的采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20 地块 基坑 支护 工程 专项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10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