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研究设计课件.ppt
《教育技术学研究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研究设计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 教育技术学研究设计,第三讲 教育技术学研究设计,主要内容,一、选择课题二、研究问题的表述三、确定研究变量四、建立假设五、研究方案的制定,2,主要内容一、选择课题2,一、选择课题,1.选题原则 现实性原则 应用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一是现实性;二是可行性。,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效果;满足教育实践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方法上突破、视角上突破、形式突破、观点突破、实质突破。,避免虚假问题、伪科学的问题、不是问题的问题。,【例】网络课程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3,一、选择课题1.选题原则一是现实性;二是可行性。 强调理论在,一、选择课题,2.课题来源理论途径 来源于教育技术实践和社会需要;
2、来源于教育技术实践经验向教育技术理论的转化;来源于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向教育技术应用实践的转化;来源于教育技术科学研究本身的偶然发现;来源于现有教育技术理论自身的不足与缺陷;来源于其他学科研究的启示与移植。,4,一、选择课题2.课题来源理论途径4,一、选择课题,2.课题来源实践途径 咨询专家文献调研深入实践学术活动教育试验了解规划:如科研规划、课题指南;跨科浏览,5,一、选择课题2.课题来源实践途径5,一、选择课题,3、选题应避免的误区不要题目太大要“小题大作”不要难度太高要“量力而行”不要主题太偏要“切合实际”不要问题太旧要“关注热点”,四要、四不要,6,一、选择课题3、选题应避免的误区四要、四
3、不要6,一、选择课题,4.选题方法,信息技术,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干预问题,语文,写作,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困难学生写作的实验研究,聚焦选题法,7,一、选择课题4.选题方法信息技术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干预问题语文,一、选择课题,4.选题方法,学生学习效果,性别,学习风格,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练习方法,练习时间,练习难度,练习形式,练习次数,练习方法,练习形式,菜单选题法,8,一、选择课题4.选题方法学生学习效果性别学习风格学习兴趣学习,二、研究问题的表述,1.研究问题的三种类型描述性问题:主要是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叙述,了解现状,探讨是什么的问题,通常只涉及一个变量。 【例】高中生报考理科人数比率是多少?
4、 大学生对学校生活满意程度如何?相关性问题:主要是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探讨如何的问题。通常涉及两个变量。 【例】学生的智力与学业成绩有关吗? 小学生的识字量与语文学业成绩相关吗?因果性问题:主要是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规律,探讨为什么的问题。通常也涉及两个变量。 【例】个别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业成就吗?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吗? 网络教学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吗?,9,二、研究问题的表述1.研究问题的三种类型9,二、研究问题的表述,2.研究问题表述的注意事项:在研究的开始阶段,对问题的陈述可以粗略一些,然后通过查阅文献系统地限制。 问题的陈述可以采用叙述或描述的形式,也
5、可以采用问题的形式,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陈述要精确和无可置疑。 问题表述的关键是表述准确、无可置疑。研究问题的陈述应该简洁明了,并确定研究活动的关键因素(变量)。相关术语必须界定。,10,二、研究问题的表述2.研究问题表述的注意事项:10,二、研究问题的表述,2.研究问题表述的注意事项:【例】原 陈 述: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修改陈述:发散性思维的得分与所选择的六年级学生的特点间的关 系 问题陈述:六年级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得分与一般智力测量的分数的关系是什么?与阅读成绩测量分数的关系是什么?与动作灵巧测量的关系是什么?,11,二、研究问题的表述2.研究问题表述的注意事项:11,二、研究
6、问题的表述,2.研究问题表述的注意事项:【例】原 陈 述: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效果 修改陈述:网络课程中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对不同知识目标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 问题陈述:网络课程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是否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若对学习效果有影响,网络课程中各知识点是以线性的方式组织更适合学生的学习?还是以超文本的方式,即以一种关联的、非线性的、分等级的方式组织更适合学习者学习?,12,二、研究问题的表述2.研究问题表述的注意事项:12,二、研究问题的表述,3.题目要求:最好能囊括研究范围、对象、内容、方法 例:包头市小学生语文成绩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研究题目内容最好涉及两个变量 例:多媒体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关
7、系的研究题目不要用疑问形式或结论形式 例1:三种不同的教学技术影响小学生语文成绩吗? 例2:三种不同的教学技术对小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实验研究题目不能只有范围没有问题 例1:课堂教学的艺术 例2: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研究 例3:素质教育研究,【训练】,13,二、研究问题的表述3.题目要求:【训练】13,二、研究问题的表述,题目表述思维支架,14,二、研究问题的表述【训练】将下面问题表述成题目题目包含的要素,二、研究问题的表述,【训练1】原陈述:学习成绩与教学技术修改陈述:关于三种教学技术对高中学生学科成绩影响的研究问题陈述: 三种不同教学技术是否会对高中学生学科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训练2】
8、原陈述:网络与创新学习模式 修改陈述:校园网与大学生协作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 问题陈述:如何进行基于校园环境下的大学生协作学习?,【训练参考答案】,15,二、研究问题的表述【训练1】【训练2】【训练参考答案】15,1.什么是研究变量? 就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操纵和测量的诸多因素。(有些因素在研究中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特征或条件,这些就叫做变量。)【例】“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五年级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的研究,三、 确定研究变量,研究变量有哪几个?,这几个研究变量性质相同吗?,16,1.什么是研究变量?三、 确定研究变量研究变量有哪几个?这几,2.研究变量的类型自变量:就是由研究者安排的、人为操
9、纵控制的、作有计划变化的诸因素。特征:它的变化会导致研究对象发生反应; 它的变化能够被研究者所操纵控制; 它的变化是受计划安排,系统性变化的。 因变量:又称应变量,它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研究者打算观测的变化因素。特征:它必须是跟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或对自变量做出响应的;它是根据需要,有待观测的因素;它是能够以某种反应参数来表征的可测量因素。,三、确定研究变量,17,2.研究变量的类型三、确定研究变量17,三、确定研究变量,【练习】分析下列研究问题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不同教育水平的师生课堂交流情况研究 自变量 因变量不同媒体材料对概念理解的影响研究 自变量 因变量 学校地理分布影
10、响七年级学生对学校态度的研究 自变量 因变量,不同教育水平,一般分为3个水平(类别):小学,初中,高中。,测量出观察到的师生课堂交流各项指标的分数。,材料的种类:图片,文字,语音,图像。,理解概念所需的时间,学校地理分布,三类:城市、郊区、乡村,对学校态度的各项指标分数,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常见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见参考教材P45,18,三、确定研究变量【练习】分析下列研究问题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不,三、确定研究变量,2.研究变量的类型干扰变量:也叫无关变量或控制变量。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例】“网络课程中
11、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对不同知识目标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中干扰变量的控制:控制学习者之间的课上交流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控制学习环境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控制网络课程本身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控制被试的个体差异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控制“霍桑效应”对学习效果的影响。,19,三、确定研究变量2.研究变量的类型控制干扰变量策略对研究的外,三、确定研究变量,【练习】分析下列研究问题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及可能的干扰变量 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口头讲授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自 变 量 因 变 量 干扰变量,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与口头教学),学习效果的测量(可以是统一考试),授课时数、内容、学生原有水平、练习时间等。,20,三、
12、确定研究变量【练习】分析下列研究问题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及,3.变量的抽象定义与操作性定义,三、确定研究变量,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例】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中的分数,在斯坦福-比奈(Stanford-Binet)智力量表LM表中的分数,变量的抽象定义:是指对研究变量共同本质的概括。,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界定核心概念,学习能力就是怎样学习的能
13、力,就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概括化了的经验。,21,3.变量的抽象定义与操作性定义三、确定研究变量变量的操作性定,【例】 发散思维:抽象定义:对同一物体多种用途的设计能力。操作性定义:砖的用途测试的分数(60秒达10项,优,5-9项,一般,5项以下,差。) 【例】 概念理解能力:操作性定义:要求准确理解5个概念的时间,三、确定研究变量,3.变量的抽象定义与操作性定义,22,【例】 发散思维:三、确定研究变量3.变量的抽象定义与操作性,1.什么是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所做的猜测,即对课题中涉及的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技术 研究 设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09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