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1、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2、认识等高线地形图3、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山体部位,学习目标 1分钟,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地图上,把_的各点的连线 2、等高线特点: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3、通过等高线的特征,还可以识别_、_、_、_。4、思考P25页图1.37的山体部位特点,自学指导 四分钟 P24-P25,密集,稀疏,海拔相同,另一地点,海平面,山峰,陡崖,山脊,山谷,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1、地面高度,海拔
2、,相对高度,试一试:,甲山的海拔为 米, 丁山的海拔为 米,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米。,1500,1000,1500-1000=500,海平面,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死海海拔 -422米,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_结论:相对高度=_,9266.43米,高的-低的,1、广州白云山(382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对高度是_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_,解析:相对高度=高的-低的 =8848-382=8466,解析:相对高度=高的-低的 =8844-(-155)=8844+155=
3、8999,8466米,8999米,练习,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00,20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00,100,100,2、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等高距是50米,练习,该图的等高距是_,50米,100米,等高线_,坡 陡 的 地 方,等高线_,密集,稀疏,140m,130m,120m,110m,100m,坡 缓 的 地方,等高距:10米,100,110,120,130,140,爬山选择缓坡,山峰,鞍部,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上册 地形图 判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08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