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认知与人格课件.ppt
《人格心理学认知与人格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认知与人格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认知与人格,宴会上的认知差异认知主义的人格心理学: 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人格的有关理论与研究。,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西蒙 1956 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 米勒: 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的信息加工说明; 乔姆斯基:语法生成与转换的机制与特点; 布鲁纳: 策略在思维和认知中的作用; 纽厄尔、西蒙:模拟人的启发式搜索问题解决的计 算机程序。 奈瑟尔:认知心理学,1967。第一部。,一、内部原因,行为主义的失败; 意识 行为 意识 冯特 华生 格式塔心理学实验内省法 反应和行为 反对元素分析,强调原型格式塔心理学的传播从内部削弱了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失败,心理学重新将意识恢复为研究对象创造了条件
2、。认知心理学所强调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成为心理学的迫切任务。,4,二、外部原因1.临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机器系统 类 比 生命系统 计算机 类 比 人脑2.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与社会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工程心理学的研究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来源。3.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与社会的教育实践和对智力开发的需要也密切相关。,5,三、人格心理学的兴起1.勒温:行为的“场理论”。认为:人们受各自认知的“生活空间”影响,在表征时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2.凯利:人格建构心理学,1955。,6,第二节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知活动特征或方式。,7,知
3、觉领域中的“新观点”运动(二十世纪40年代末): 1。一批新思想的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知觉心理学和方法提出挑战,认为传统的知觉理论忽视了知觉过程中个体因素的作用,只重视知觉活动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忽视了其特殊性和差异性。 2。一部分人格心理学家也意识到:传统的人格研究忽视了知觉者的存在。 以此为起点,这些研究把传统心理学中一向分离的两个领域:即知觉和人格统一起来,开创了“新观点”运动。,8,一、威特金 1916年8月出生,美国心理学家,卓越的经验研究者,杰出的科学研究组织者。 认知方式研究的三大传统: 1.瑟斯顿:个体差异心理学传统; 2.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传统; 3.实验认知心理学传统威特金的贡
4、献:以格式塔心理学为涵养,抓住认知中的形式问题,把通过直觉和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个体一致性当作重要的心理学现象来研究,从而把认知与人格两方面结合起来,并通过一系列发展心理学的、临床心理学的以及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而扩展了认知方式的含义。,9,二、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体系 ( 一 ) 认知方式的实质与成因 知觉领域中流行的占优势的研究方法:在知觉中忽视了产生知觉的人。“新观点”运动迅速发展的因素:1.知觉心理学家在“新观点”运动中的促进作用;2.人格心理学家的质问:“人格理论中知觉在哪里?”3.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对新观点运动的贡献。,10,(二) 场依存一场独立性 1.“场依存一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 主
5、要是指人在知觉外物的空间位置时以外在的视野还是以身体本身作为主要参照的对比倾向。 它最初是为解释知觉过程中的个体差异而提出来的。 棍棒测验,11,2.注意的“场依存-场独立性”重点研究它的理由:1.它的广阔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明显表现,表现形式:突出的、实在的、能直接看到。2.对于它的评定的方法有效。3.它有可利用的理论框架,可以把平常认为彼此不相干的各种心理现象和机能组合在一起。,3.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场依存型是指个体倾向于以外界的参照作为认知的依据,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大。,场独立型是指个体倾向于更多利用自我内部的参照来认知,而很少受外界刺激改变的影响。,13,4.场依存一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
6、的特征:第一,它们是过程变量,而不是内容变量。第二,普遍性,亦即指场依存一场独立性体现在广泛的认知操作中;第三,稳定性,即人们在场依存一场独立性维度中的位置是稳定的,不因时间而发生内在的变化;第四,中性,亦即场依存一场独立性不像能力那样有好坏高低之分。,14,5.认知方式的灵活性与固定性的假设:假设:有的人的认知因素是多样的和变化的,有 的人的认知因素是单一的和固定的。不足:不能解释两种认知风格的内在联系。关系:两种认知方式并非完全对立,它们之间存 在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一定的条 件下可以转化。,15,( 三 ) 心理分化理论 基本假设:分化,这是有机体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形态特征。1.分
7、化较小的系统处于比较同质的状态, 分化大的系统处于比较异质的状态;2.分化大的系统表现出较大的自我与非我的分裂;3.分化较大的系统也在心理机能上表现出较大的分裂;4.分化在各机能领域中表现为自相一致性。,16,(一)威特金的分化理论模型(二层次模型,早期): 1.高层次的概念:分化; 2.四个低一层次的概念: 构析式认知机能; 构析式身体概念; 分离同一感; 有组织的控制与特殊化的防卫。,17,构析式认知机能:通过认知把整体的各个部分分离开来, 并将分离的部分或事物组织起来。 构析式身体概念:指有机体具有一定界限的身体表象,其 中各部分是可分离的,分离的各部分可以相互联系,构 成一定的结构。
8、分离同一感:指形成自我同一性,把自己与他人分离开来, 使自己的行为更多地受自己影响,较少受他人制约。 有组织的控制与特殊化的防卫:前者用来控制冲动,后者 则用以应付失调经验,两者都是心理分化的表现。,(二)威特金的分化理论模型(三层次模型,晚期): 1.高层次的概念:分化; 2.三个主要的分化指标或表现:自我-非我的分裂、心理机能的分裂、神经生理机能的分裂。 3.次一级概念。,19,自我与非我的分裂:即作为个人意识、情感和需要核心的自我与外界环境及他人分离开来,自我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其行为活动较少受环境和他人的支配,较多由自我来指引。 认知改组技能:个体解决问题时,打破并改组问题情境以求的问题
9、解决途径的技能。心理机能的分裂:分裂的程度可以通过对冲动有组织的控制和特殊化的防卫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防卫机制类型:泛化的或非特殊化的,如否认和压抑 特殊化的:如孤立、理智化和投射等神经生理分裂是分化:可预测心理机能的特殊化是与脑机能的特殊化相联系。与场依存性者相比,场独立性者的脑半球会表现出较大的机能特殊化。,三、对认知方式理论的评价1.优点:把人格与认知有机地整合在他的理论框架中,改变了以往对个体心理的孤立、单向的研究,开创了人格的认知研究的先河。2.不足: a 没有把问题性质和问题情景作为构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b 仅从认知主体的特征这一个维度出发来划分认知方式的类型,有局限性。,21
10、,第三节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一、凯利(George A.Kelly,1905-1967), 美国心理学家。 1905年4月28日出生。,二、凯利的人格构念论体系( 一 ) 人是科学家 人本来就是运动的组合体,所以无需去探究人类行为的本源。凯利 最感兴趣的是人类行动的方式:像科学家一样产生和检验他们的假设,以及得出世界是什么的新观点。 透明模板,23,(二)构念的含义及CPC循环 1.构念含义:构念是个体的行为所以如此的解释。它是凯利人格结构的核心。一个构念就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和看法,人们用它来解释个人自己的经验。一个构念就像一种微型的科学理论,人们利用这个理论来预测现实。,24,A.个人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格 心理学 认知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0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