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细则,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细则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总则:正确和合理目的: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降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的发生关键: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和合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总则:正确和合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抗菌药物应用指征 细菌及其他感染1.细菌及其他感染证据(1)临床:病人症状+体征+辅助检
2、查(2)确诊:病原学检查(痰液、血液、体液、病理)2.其他感染包括 真菌 支原体 螺旋体 结核分枝杆菌 原虫 衣原体 立克次体 非结核分枝杆菌,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4,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抗菌药,(二)抗菌药物选用方法1.尽早查明感染源 抗菌治疗前先留取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药敏,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5,(二)抗菌药物选用方法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5,2.抗菌药物选用(1)病原学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选用(2)经验性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当地细菌分布、耐药情况病情轻重缓急 推断:最可能的病原
3、菌 选用:最合适的抗菌药物 后备:根据细菌药敏报告调整用药 根据第一次用药后情况调整用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6,2.抗菌药物选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6,(三)抗菌药物选用依据1.药效学(1)抗菌谱(2)抗菌活性2.药代动力学(1)吸收(2)分布(3)代谢(4)排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7,(三)抗菌药物选用依据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7,(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1.选用依据(1)病原学(2)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3)患者年龄、生理和病理情况(4)抗菌药物特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8,(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8,2.选
4、用原则(1)品种选择科学选择 根据细菌药敏经验选择 根据:感染部位和轻重缓急病人年龄和基础疾病初次感染和反复感染是否用过抗生素?哪些抗生素?疗效如何?当地细菌流行和耐药情况,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9,2.选用原则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9,(2)给药剂量 原则:按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轻症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大剂量(治疗剂量范围高限)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抗菌药物不易到达的部位(如中枢感染)中剂量一般感染,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和用药经验,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0,(2)给药剂量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0
5、,(3)给药途径根据感染程度轻度:口服中重度:静脉 附:序贯治疗 原则:病情好转后尽早从静脉改为口服 依据:感染基本控制(体温正常3天以上、 外围血象基本正常、 感染灶大部吸收),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1,(3)给药途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1,局部用药指征:全身给药后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中枢感染鞘内注射包裹性脓肿腔内注射眼科、五官科、皮肤科等局部用药选择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过敏性的杀菌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易产生过敏反应,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耳毒性大,不可局部滴耳,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2,局部用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2,(4)
6、给药次数 原则: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次数:根据药物的半衰期长短,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3,(4)给药次数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3,(5)疗程原则:根据感染程度疗程一般: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疗程长,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4,(5)疗程 败血症 伤寒 感染性心内膜炎 骨髓炎 化脓性脑膜,(6)联合用药 原则:单一药物能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 指征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需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毒性大的药物剂量)注意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药物联合避
7、免选用毒副作用相同的药物联合通常选用二种药物联合,三种及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联合用药后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多,必须预防,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5,(6)联合用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5,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内科、儿科预防用药1.预防一种或二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预防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2.预防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常无效。,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6,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内科、儿科预防用药抗菌,3.患者原发病可以治愈或缓解,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反之,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
8、少用。4.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用药的情况(1)病毒感染: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2)昏迷、休克、心衰、中毒、肿瘤(3)免役抑制剂应用者5.对某些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预防参见书本表1,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7,3.患者原发病可以治愈或缓解,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反之,预防用,(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1.目的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2.原则 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8,(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8,(1)清洁手术 不需要预防用药条件手术野为无菌部位局部无炎
9、症、无损伤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同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9,(1)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19, 需要预防用药指征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多手术涉及重要器官,一旦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如头颅、心脏、眼内手术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瓣膜植入、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0, 需要预防用药指征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0,(2)清洁-污染手术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手术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
10、3)污染手术 需要预防用药(4)术前已有感染的手术 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1,(2)清洁-污染手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1,3.药物选择 视预防目的而定(1)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葡菌选用药物(2)预防器官-腔隙感染,需根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污染的菌种选用,并参考本院细菌耐药状况选用,如肠道手术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药物(3)选用的药物必须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和价格较低的品种,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2,3.药物选择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2
11、,4.给药方法(1)清洁手术术前0.5-1h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手术时间3h或失血量1500ml,可术中第二次给药(使用长半衰期抗菌药物除外)。药物的有效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术后4h,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3,4.给药方法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3,(2)清洁-污染手术 预防用药时间为24h,必要时延长至48h(3)污染手术 根据情况酌情延长(4)术前已有感染的手术 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4,(2
12、)清洁-污染手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4,5.手术分类及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5,5.手术分类及预防用药手术种类手术特点预防用药清洁手术无损伤,6.手术预防用药方案 详见书本表3,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6,6.手术预防用药方案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6,三、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的应用,(一)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基本原则(1)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2)根据感染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选用无肾毒性或低肾毒性药物(3)根据肾功能程度和药物在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
13、题知识讲座,27,三、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的应用(一)肾功能减退,2.药物选择和给药方案(1)主要由肝胆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和肝胆同时排出的药物用于肾功能者,维持原剂量或略减量。(2)主要经肾排泄,药物本身无毒性或轻度肾毒性,用于肾功能者,剂量适当减量。(3)肾毒性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者,如确有指征使用时,需监测血药浓度以调整给药方案。也可按照肾功能程度减量(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疗程中监测肾功能。,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8,2.药物选择和给药方案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8,3.具体用药,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注:*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或按内生肌
14、酐清楚率(也可自血肌酐值获得)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9,3.具体用药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时的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基本原则(1)需考虑肝功能对药物在体内的影响程度。(2)肝功能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30,(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2.药物选择和给药方案(1)主要由肾排泄或肝肾同时排泄,肝功能时药物清除正常或不明显,药物本身无明显毒性,肝功能患者可按原剂量应用。(2)主要由肝脏代谢和清除的药物,肝功能时药物清除,药物本身无明显毒性,
15、肝功能患者需减量慎用,治疗中需监测肝功能。(3)主要由肝脏代谢和清除的药物,肝功能时药物清除,药物本身或可导致毒性反应,肝功能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31,2.药物选择和给药方案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31,3.具体用药,肝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注:*活动性肝病时避免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32,3.具体用药抗菌药物肝功能减退时的应用青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三)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老年人肾功能生理性,故应按肾功能情况减量给药,可用正常治疗量的2/3-1/2,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其他内酰胺类的大多数品种属此类。2.老年人宜选用
16、毒性低的内酰胺类药物,毒性大的氨基糖苷类、(去甲)万古霉素等药物应尽量避免,有明确应用指征时,应严密观察下慎用,同时应监测血药浓度。,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33,(三)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3,(四)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新生儿肝肾未发育成熟,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去甲)万古霉素、氯霉素等。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监测血药浓度。,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34,(四)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2.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
17、讲座,35,2.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3.新生儿肾功能不完善,主要经肾排泄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4.新生儿体重和器官日益成熟,药物在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亦随日龄增长而变化,因此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专题知识讲座,36,3.新生儿肾功能不完善,主要经肾排泄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五)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氨基糖苷类 有耳、肾毒性,应避免使用,有明确使用指征且又无其他药物时方可选用,并在治疗中严密观察,有条件应监测血药浓度。2.(去甲)万古霉素 有肾、耳毒性,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并在治疗中严密观察,应监测血药浓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菌 药物 临床 应用 专题 知识讲座 培训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05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