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精度设计ppt课件.ppt
《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精度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精度设计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变形观测方案设计,重要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到竣工,以及竣工后整个运营期间都可能要不断地或周期性地监测建筑物的变形情况。一般来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建筑物及其设备在其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变形可以认为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这种变形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不同的工程建筑物需不同的观测方案。变形观测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监测项目和目的;监测网的设计;监测点布置;变形监测方法;使用工具(检验);观测精度;观测周期;重大项目:监测网的优化设计。,2-1 变形监测网的布设,基准点分为稳定的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埋
2、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或基岩上的稳定不动的测量控制点为基准点;基准点如果离被观测目标较远,工作不方便,观测误差大,埋近了,又不稳定,所以一般采用两级控制。使用时需对基准点进行稳定性检验。将设在离观测点较近的基准点称为工作基点。,这样,由稳定的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组成了首级变形监测网。由于工作基点离观测点较近,可能在变形区内(不稳定),其位移量是通过对整个监测网的重复观测来确定。由工作基点对观测点观测,测得观测点相对于工作基点的位移量,再根据工作基点相对于基准点的位移量来修正观测点的位移值。当监测网中的两种控制点不需要区分时,统称为基准点。工作基点独立称呼时,说明该点可能不稳定。,一、监测点的布设观测
3、点设在被观测的目标上,为对观测点实施观测还需建立基准点。,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用视准线法校测工作基点、观测增设的工作基点或混凝土建筑物上的位移标点时,容许误差应不大于2mm(取二倍中误差)。用视准线法观测土工建筑物上的位移标点时,各测回的允许误差应不大于4mm(取二倍中误差)。在已定的上述允许误差的情况下,各测点所需的测回数与距离有关,适当规定或试验确定测回数。注意的问题:1、检验经纬仪垂直轴倾斜误差。当垂直角超出3度时,应进行垂直轴倾斜修正2、观测点偏离基准线的距离不应大于2cm ;点间距土坝小于50米,砼每段应有一个横断面点。,视准线法:观测精度要求,变形测量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P
4、3(工程测量规范),变形测量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对于同类工程建筑物,根据其结构、形状不同,要求的精度也有差异。即使同一建筑物,不同部位的精度要求也不同。普通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是基础沉陷和建筑物本身的倾斜。一般来讲,对于有连续生产线的大型车间(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通常要求观测工作能反映出2mm的沉陷量,因此,对于观测点高程的精度,应在lmm以内。特种工程设备(例如高能加速器,大型天线),要求变形观测的精度高达0.1mm。拦河大坝是一类典型的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概括在表2-2(大坝变形观测典型精度)中。滑坡变形测定精度一般在1050mm之间。,大坝变形观
5、测典型精度,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1、高层建筑:8-19层,高度小于60米2、超高层建筑:大于或等于20层,高度大于60米,表2-3建筑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一)按允许变形值求观测中误差,变形测量工程采用表2-1中哪个等级,须通过建筑物的允许变形值(表2-3 )推算求得。建筑物的允许变形值,一般由建筑工程规范中规定或由设计单位提出。,例1.1某大楼高90m,箱形基础长L135m,宽L225m,求沉陷观测点高程中误差。查表2-3多层和高层建筑基础的倾斜允许变形值:由下式计算得出:式中,H1、H2分别为1、2点的沉陷值;L为1、2两点平距。则沉降值之差:50mm是1、2两观测点沉降允许差值,取允许值的
6、1/20,则沉降差值的中误差:,H1和H2分别是两点两次观测高程,求得两个观测点高程中误差 :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为:m1=m2=2.5/1.414=1.8mm由表2-1可查得变形点的观测,取垂直位移观测为三等精度是适宜的。,例1.2某框架结构,地基为高压缩性土,相邻两沉降观测点距离8米,求观测点的高程测量中误差。由表2-3查得相邻观测点的差异沉降量的允许值:,差异沉降观测值中误差取0.1倍允许值,则:,因:,大楼沉降观测取三等精度较适宜。,变形监测网的精度设计(技术设计一部分),变形观测除在观测目标上设立变形观测点,还需设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组成监测控制网。若观测项目较少,基
7、准点和工作基点兼用。,误差说明:m弱等于1mm(按设计),M1为工作基点误差,由一级网引起的;m2变形点测量误差,由二级网测量误差,变形测量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例1.3变形监测网的精度设计,一.2级变形监测网的精度分析设Q点是变形监测的最弱点。计算由工作基点C至Q的误差。采用闭合水准线路测量。设一个测站为单位权观测,m0=0.5mmQ点的权:Q点的测量误差为m2:,二.1级变形监测网的精度分析设A为基准点,C为工作基点。采用闭合水准线路测量。设一个测站为单位权观测,m0=0.15mmC点的权:C点的测量误差为m1:,图1-2 闭合水准线路图,例1.4变形监测网的精度设计,一.2级变形监测网的
8、精度分析平面观测网设计与精度设计 平面观测网设计。第一条导线布设如下,以A2为测站点,以A3为后视点,在基坑的东边缘设立工作基点K1,在工作基点K1按置全站仪对基坑周围的变形点进行观测,测站采用三联脚架观测法观测,后视点和变形点照准底部,变形点采用特制棱镜测量,线路布设如图1-3所示,两条导线测量结果取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第4.3.1条,DJ2全站仪测角精度可选用2.8。各条观测边长均小于50米,测距中误差为2.15mm,每测站的点位中误差可根据下式估算:,位移测量技术要求,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二、变形观测频率1.定义:相邻两次变形观测的间隔时间为变形观测周期,简称观
9、测周期。2.确定的基本原则根据建(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过程等因素综合考虑。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应适当调整。通常应使观测的次数能反映出变化的过程。(一)沉降观测频率3.实际工作中,通常按荷载阶段和变形是否稳定确定观测周期;第一阶段,从基础施工开始,对地基的荷载逐渐增加,到满荷载为止,该阶段是沉降最快阶段,对于一般高楼建筑通常每升高12层观测1次,或根据施工进度715d观测一次;第二阶段,从满荷载到沉降趋向稳定阶段(日沉降量0.010.04mm/d认为稳定),一般1个月、2个月、3个月、半年不等至沉降停止。有些建筑需终生观测直至报废,观测周期可1
10、年、2年不等。如在观测过程中变形速度异常、雨水浸泡、地震等,应增加观测次数,以监视建筑物动态变化,保证安全施工或使用。,变形观测周期与频率有些工程工期较短,但在施工期间的观测次数通常不少于4次,否则不能取得正确的变形特征值,一般建筑物观测次数不少于5次。通常,在工程建筑物建成初期,变形的速度比较快,因此观测频率也要大一些。经过一段时间后,建筑物趋于稳定,可以减少观测次数,但要坚持定期观测。如瑞士的Zeuzier拱坝在正常运营20多年后才出现异常,如果没有坚持定期观测,就无法发现,就会发生灾害。,三、变形观测指导工程建设实例 1.上海人民广场地下车库,地下两层,平面尺寸为176m145m,是目前
11、我国建成的最大的地下停车场。基坑开挖深度10.65m,局部12m,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和地下室永久性外墙。挖到-11m标高,相距地下连续墙外缘2m处的地表沉降增大到32mm,沉降速率为1.7mmd。基坑实际开挖深度达到12.65m,这时,地表沉降突然加快,至9月4日,沉降速率达到17mmd。出现成组与墙体轴线平行的裂缝。墙体因开挖深度过大而产生的失稳事故迫在眉睫。警报迅速发至工程有关各方,施工总包单位瞬即召集现场紧急会议,决定停止开挖,并当即采取以下四项应急措施:迅速撤除和搬迁堆放在车道相邻地面的50t钢筋,以减小地面超载;紧急调拨黄砂300t,对坑底已开挖的水池予以回填;加快混凝土垫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物 变形 监测 精度 设计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0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