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通货膨胀与就业课件.ppt
《六章通货膨胀与就业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章通货膨胀与就业课件.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通货膨胀与就业,饭碗和钞票那些事儿,第六章 通货膨胀与就业饭碗和钞票那些事儿,noninstitutionalized civilian population,labor force; out of the labor force,参与率 participation rate,失业率 unemployment rate,separations, hires,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CPS),quits, layoffs,duration of unemployment,失意的工人 discouraged workers,非就业率 nonemployment
2、 rate,劳资双方谈判 collective bargaining,保留工资 reservation wage,谈判能力 bargaining power,效率工资理论 efficiency wage theories,失业保险 unemployment insurance,生产函数 production function,劳动生产率 labor productivity,涨价 markup,工资决定关系 wage-setting relation,价格决定关系 price-setting relation,自然失业率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结构性失业率
3、struc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自然就业水平 natural level of employment,自然产出水平 natural level of output,noninstitutionalized civilian,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通货膨胀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通货膨胀的治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定义,复习,通货膨胀(Inflation): 一国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Deflation):一国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复习通货膨胀(Inflation): 一国价格水平持续上
4、升的,一、通货膨胀与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GDP紧缩指数,一、通货膨胀与价格指数,钱够花吗?,80年代初期,一个职工每月100钱已经不错了。90年代初期,重大教授的每月超过2000元,那么,是80年代初生活水平高,还是90年代的生活水平高?1、计算工具:消费价格指数(CPI)某年CPI=某年消费品价格水平/基年消费品价格水平例如:已知消费品价格水平:1998 8.07;1999 10.82;2000 12.37以1998年为基期,计算1999和2000年的CPI1999年CPI=10.828.07=134%2000年CPI=12.378.07=153%,钱够花
5、吗?80年代初期,一个职工每月100钱已经不错了。90,物品基期现期单项物价指数(现期价格/基期价格100)加权系,第六章-通货膨胀与就业课件,2.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1)1980通胀高峰(6%)财政赤字。1980年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0年为22.6%。,(2)1985通胀高峰(8.8%)信贷规模膨胀。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5年为23.9%。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5年为19.8%。,(3)1988通胀高峰(18.5%)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通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使消费需求膨胀,引
6、起了较高的通货膨胀。,(4)1994通胀高峰(21.7%)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投资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社会投资增长率1993年为12.1%。,2.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1)1980通胀高峰(6%,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度量在不同时期城镇居民为购买一篮子商品所支付的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一般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统计如果你随机地问一些人,通货膨胀率上升5是不是表明他们的生活费用也提高了5,多数人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度量在不同时期城镇居民为购买一篮子商品,CPI指数的统计源构成,41%17%17%8%7%6%4
7、%娱乐衣服医疗保健其他物品C,通货膨胀产生的分类, 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 低通货膨胀 奔腾式通货膨胀 超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还可以划分为可预料通货膨胀和未预料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使那些取得固定的货币收入的人蒙受损失 使节俭者拥有的财富缩水(货币购买力下降) 对债务人有利对债权人不利 增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变相征收“通货膨胀税”) 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通货膨胀产生的分类 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通货膨胀的成因,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由总需求变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成本上升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工资
8、推进型通货膨胀:它是指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工资的提高超过了同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它是指拥有控制产品市场价格能力的垄断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以超过生产成本上升的幅度来提高产品价格,进而导致总体物价水平的上升 混合性通货膨胀(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决定),通货膨胀的成因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由总需求变动而引起的通,凯恩斯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当产量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时,需求的增加导致两种可能的结果:产量提高但价格水平不变由于瓶颈现象,有效需求的增加引起产量增加,同时又引起物价上涨半通货膨胀当产量达到充分就业以后,由于生产能力的制约,总需求增长不再引起产量的增加,而
9、只导致物价水平按同一比例增长真正的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当产量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学派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凯恩斯学派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ASAD0AD1AD2A,货币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货币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即认为生产量恒等于充分就业的产量,在货币流通速度V为一个固定值时,当货币量M增加时,物价水平P也将按同一比例增加。,货币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货币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货币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YASAD0AD1P0P1YFP货币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o
10、stpush inflation),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成本上升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它是指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工资的提高超过了同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它是指拥有控制产品市场价格能力的垄断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以超过生产成本上升的幅度来提高产品价格,进而导致总体物价水平的上升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不当等造成原材料、能源生产成本的提高也会引成本推进型起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ost
11、push inflation, 滞胀:它是指通货膨胀和高失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现象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一般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存在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滞胀”现象的出现,导致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危机的产生。, 滞胀:它是指通货膨胀和高失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现象,混合性通货膨胀,P,Y,AD1,AS1,AD2,E0,P0,Y0,E1,E2,P2,Y2,AS2,混合性通货膨胀PYAD1AS1AD2E0P0Y0E1E2P2,反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紧缩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相应减少经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以抬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缩小信贷规模
12、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以缩小货币法相扩张倍数,压缩商业银行放贷,减小货币流通量。-收入政策,反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紧缩财政和货币政策,思考:分析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及成因,思考:分析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失业,一、失业的定义和度量二、失业的原因和分类三、失业的代价四、失业的治理,失业一、失业的定义和度量,经济学基本问题是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提高社会成员的经济福利。劳动力是最重要资源,失业意味着劳动力处于没有工作的“闲置”状态,并且带来多层面的其它经济和社会问题。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一直把失业现象作为一个重大问题来研究。,经济学基本问题是如何有
13、效配置稀缺资源,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提高,失业的定义和度量,失业与失业率1、定义: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失业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特定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三个条件:(1)一定年龄以上有工作能力;(2)没有工作;(3)正在寻找工作。它们必须同时成立,才能满足对失业对象的定义要求。不寻找工作的、自愿性失业,不包括在失业中。,失业的定义和度量失业与失业率,2、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劳动力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它包含有工作和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换言之,劳动力等于就业人数加上失业人数。因而失业率表示为:,2、失业率,属性流动性,属性流动性就
14、业人口失业人口非劳动力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退休离开,失业的度量困难来自两个方面:1、在定义劳动力年龄界限;满足寻找工作的频率(一定时期寻找的次数)标准;以及暂时性失业的统计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国别差异。2、各国失业数据来源也不同:一些国家采用住户调查方式获得信息;一些国家利用领取失业救济人数等社会保险数据;还有的国家利用官方就业数据和劳动力数据来推算失业数据。,失业的度量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不寻找工作的、自愿性失业,不包括在失业中。高估失业率估计过高:有的人实际上自愿离开工作,但是为了得到失业补贴,还是对向他们调查的社会保险机构表示在寻找工作,试图获得失业救济,医疗保险等保障福利,发生高估计问题。
15、低估失业率估计过低:有的失业工人实际上愿意获得工作,但是长期找不到工作,失去了继续寻找工作的信心和耐心。由于他们停止了找工作的行动,有可能被看作是自愿离开了劳动者人口,因而没有被统计为失业人员。低估问题。,不寻找工作的、自愿性失业,不包括在失业中。,我国失业统计框架,1、三个基本统计概念:(1)“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适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者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它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2)“从业人员”: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等。(3)城镇登记失
16、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公布的失业率,按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统计结果,我国失业统计框架1、三个基本统计概念:,失业人数:万人,%,%,20074.0%,失业人数:万人%20074.0%,与我国经济转型背景相适应,我国失业统计存在多方面特点或问题:第一,仅包括城镇经济,没有包括农村。第二,仅限于有城市户口的经济活动人口,没有包括来自农村但实际常住城市的劳动力对象。第三,失业统计中,判断人们是否在就业,以服务机构求职登记为标准,如果没有在相关机构正式登记,就会被失业统计所遗漏。第四,没有包括下岗人员。,与我国经济
17、转型背景相适应,我国失业统计存在多方面特点或问题:,2007-08年就业形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比上年多增加2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 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按照计划,2008年城镇将新增就业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相比于2007年,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任务比上年增加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控制指标比上年略有收紧。,2007-08年就业形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比上年,失业原因和种类,失业意味着劳动力供大于求。这一局面可能由不同原因造成,失业可以相应分为不同类
18、型。标准经济学教科书讨论的失业,一般以具有成熟市场经济制度的发达国家为对象,失业主要表现为:摩擦型失业结构型失业需求不足失业然而,如果把观察视野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以及体制转型国家,还可以发现与二元经济和体制转型相联系的特殊失业形态。,失业原因和种类失业意味着劳动力供大于求。,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择业行为不断变动。有人可能不满意目前工作而辞职“跳槽”;一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部分技术员工需要寻找新工作;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有的职工被雇主辞退等等。这些人通常能找到新工作,但是由于劳动力
19、市场信息不完全,找到新职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这种“转岗之间(between the jobs)”的失业状态中。,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与劳动力市场较长期变动相联系。随着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同地区,行业,工种的劳动力供求不断发生结构变动,夕阳部门和朝阳行业此消彼长。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构随着技术、经济、偏好等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结构通常难以立刻作出充分反应,而是需要或长或短滞后期才能完成必要调节。因而,即便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总量大体相等,劳动力供求
20、结构不一致也会导致结构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自然失业率,区分相对性:摩擦性失业可以看作是一种因择业不当发生的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原因也在于经济调整存在摩擦。它们统称为“摩擦和结构性失业”,与它对应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为什么叫“自然失业率”?“自然”指经济中“潜在产出(potential output)”得以实现的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区分相对性:摩擦性失业可以看作是一种因择业不当发生,自然失业率,所谓潜在产出,则是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不会导致通货膨
21、胀的产出水平。依据自然失业率概念,即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了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也不等于没有失业。换言之,即便经济运行状态再好,实际失业率也不可能长期低于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所谓潜在产出,则是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不会导致,3、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Demand-deficient unemployment)与宏观经济运行周期相联系。需求不足带来的失业,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在宏观经济繁荣高涨时期,对产品和劳务总需求上升,对劳动的派生需求量也上升,失业率比较低;在经济衰退和萧条阶段,对产品和劳务总需求萎缩,劳动力派生需
22、求量下降,因而失业率比较高。,3、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Demand-de,需求不足失业图解,需求不足失业图解)450失业AD1=C1+I1+G+NXAD,需求不足的失业与经济增长率关系奥肯定理,图示:总支出的减少,导致收入总量减少,进而使就业总量减少,导致失业增加,即:需求不足失业意味着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存在反向关系。二者是否存在某种数量关系呢?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Okun)对美国经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动之间存在规则性联系奥肯定理。,需求不足的失业与经济增长率关系奥肯定理图示:总支出的减少,奥肯定律(Okuns Law),失业率变动 = 1/2
23、 (实际GDP增长率 3%)GDP增长率为3%时,失业率不变。GDP增长率高于3%时,失业率下降幅度等于增长率超过3%部分的一半;GDP增长率低于3%时,失业率上升幅度等于GDP增长率与3%差额的一半。例如,当经济增长率为5%时,失业率会下降1个百分点 (5%-3%)/ 2 。当经济增长率为2%时,失业率会下降0,5个百分点 (2%-3%)/ 2 。当经济增长率为-3%时,失业率会上升3个百分点 (-3%-3%)/ 2失业率与增长率之间这一数量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Okuns Law)。,奥肯定律(Okuns Law)失业率变动 = 1/2 (,凯恩斯与货币主义关于工资、就业理论的争论,劳动市
24、场的角度分析失业与短期总供给相关。劳动需求曲线:随每种实际工资率水平的下降而需求增加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而决定。劳动供给曲线:随每种实际工资率水平的上升而供给增加,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实际工资的提高对人们工作意愿有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实际工资的提高,人们用工作替代闲暇,使劳动供给增加。收入效应:实际工资的提高,收入增加,人们增加对闲暇需求,而减少劳动的供给。实际工资率低,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增加。实际工资率高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减少。,凯恩斯与货币主义关于工资、就业理论的争论劳动市场的角度分析失,货币主义有伸缩性工资理论与失业,宏观经济学中有两种工资
25、理论:货币主义的有伸缩性工资论和凯恩斯的粘性工资论。有伸缩性工资论:劳动市场的交易与物品市场相同;劳动市场的工资是可以迅速调整变动的,可使劳动供求相等,这时存在的失业只能是自然失业。,货币主义有伸缩性工资理论与失业宏观经济学中有两种工资理论:,有伸缩性工资对失业的解释:依靠劳动市场的市场机制,即有伸缩性工资的调节,可实现充分就业。劳动市场的失业是自然失业。失业的产生是由于产业结构变动、劳动市场信息不完全、人们寻找更好工作的愿望等难以克服的原因造成。失业的存在与工资的决定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与劳动市场的流动性有直接相关。结论:政府用经济政策来减少失业是无效的。主张自由放任的政策。,有伸缩性工资对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货膨胀 就业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004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