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同业业务研究.docx
《银行同业业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同业业务研究.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影子银行是如何绕开信贷监管22、对兴业银行同业业务的进阶认识93、大脱媒时代的同业江湖 银行同业业务竞争格局 变迁与监管影响164、业务条线改革带来可观成效与红利351、影子银行是如何绕开信贷监管近年来,伴随着银行业的蓬勃发展,各家银行同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银行资产扩张过快,导致资本需要不断补充,而这种方式是非可持续性的。二是信贷规模受到管制,这对于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中国各家银行,利润无疑受到了限制。为保持盈利水平,各家银行不乏野心和斗志,不断创新出理财产品、银信合作及同业业务等资产扩张工具,解决资本消耗过快和信贷额度受限这两大难题。但应注意的是,这些创新大多在银行资产负债表
2、中存贷款业务范围之外,有些业务甚至属于监管的“盲点”,这无疑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隐患。国信证券发布了题为变相信贷绕监管的主要模式的文章,列举了几种主要模式。1.表内信贷资产表外化 该模式变相地增加了实际贷款规模,同时不占用贷款额度,也即提升了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得以提升。主要通过银信合作、委托贷款等方式操作。演变过程为:(1) 银信合作井喷式发展。(2) 大量的银信合作脱离了监管视线,2009年末起,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银行不得使用募集的理财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该类监管较易规避,方法是引入其它银行或者公司,见下文详细图解。另一类是,控制融资类银信合作的比例,相关合
3、作要纳入资产负债表。该类监管较难规避。(3) 采取委托贷款的方式。此过程中,银行不与信托公司合作,可规避监管。2.信贷资产伪装为非信贷资产 将信贷业务伪装为同业业务及投资业务。(1) 同业代付:即代理同业委托付款业务,包括信用证结算项下、保理项下以及银行承兑汇票项下的同业代付。关注银行报表中,表外项目的“代付业务”子项。(2) 关注银行报表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票据”、“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信托及其他受益权”。(3) 通过投资业务伪装。关注银行报表中“应收款项类投资”一栏,其中,投资的信托计划、理财产品、资产管理计划等应特别留意。下面我们来展开分析。一、表内信贷资产表外化(银信合作,委托贷款)首先
4、要说明的是,不管我们下文列举了多么复杂的模式,市场参与者都是较为固定的,包括:企业、投资者、信托公司、银行。参与者在模式中的基本职能如下:(1) 企业/企业A:融资方,将钱借入(2) 投资者:融出方,将钱借出(3) 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发行信托产品(4) 银行/银行B:发行理财产品,向投资者募集理财资金,供全过程使用(5) 投资者只与银行沟通,投资者不与企业直接沟通(6) 银行A,企业B等(见下文),是避开监管所设立的中间环节,是过桥银行、过桥企业。不论一个模式多么复杂,始终是:投资者将钱借给企业/企业A,中间环节的各机构赚取利差。最基本的模式有两种:模式1中的信托公司去做贷款,然后卖给银
5、行;模式2中的银行去做贷款,卖给信托公司。1、 信托公司放贷2、 银行放贷为何会有其余那么多复杂的模式呢?原因是,银信合作井喷式发展后,这种变相的信贷业务脱离了监管视线。2009年末起,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银行不得使用募集的理财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该类监管较易规避,方法是引入其它银行或者公司,如下面模式3,4,5。另一类文件是,要求控制融资类银信合作的比例,相关合作要纳入资产负债表。该类监管较难规避,唯有寻求新的方法,环节中不涉及信托公司,而委托贷款就是解决方式之一。模式1.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 银行募集到钱后,购买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钱转移至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将
6、钱转移给企业。总结(见图1):信托公司去做贷款,然后卖给银行。模式2.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 (1) 银行 企业:为最基本的银行贷款业务,但此时,占用了银行的资产(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科目),银行的资金周转率低。(2) 银行 信托:银行将“贷款”转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打包“贷款”(可包含多笔贷款),形成信托产品。银行的表内资产(贷款)出表。目的就是出表,提高资金周转率,不占用信贷额度,不占用资本消耗。(3) 银行 投资者:银行募集到钱后,购买步骤(2)里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总结(见图2):银行去做贷款,卖给信托公司。模式3.引入另一家银行 (1) 银行A 企业:为最基本的银行贷款业务,但此时,占
7、用了银行A的资产(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科目),银行A的资金周转率低。(2) 银行A 信托:银行A将“贷款”转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打包“贷款”(可包含多笔贷款),形成信托产品。银行A的表内资产(贷款)出表。(3) 银行B 投资者:银行B募集钱。(4) 银行B 信托:银行B募集到钱后,购买步骤(2)里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总结(见图3,对比模式2):银行去做贷款,卖给信托公司。接下来谁购买信托?答:另一家银行募集的理财资金。模式4.引入另一家企业(信托受益权) (1) 企业B 信托:企业B提供资金给信托公司,企业B获得信托受益权。(2) 企业A 信托:传统模式,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将资金给企业A
8、。该资金来源于(1)的企业B。(3) 银行 投资者: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钱。(4) 银行 企业B:用(3)募集的钱购买企业B的信托受益权。银行从中赚取差价。总结(见图4,对比模式1):信托公司去做贷款,但不直接卖给银行,多一道企业B,再转卖给银行。 模式5.财产权信托受益权 (1) 企业 信托: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此步骤中不涉及钱的转移。(2) 银行 投资者: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钱。(3) 银行 企业:银行用(2)募集的钱给企业,获得的是企业的信托受益权。企业通过信托帐户支付利息,银行支付利息给投资者,该过程类似银行最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却通过产品“信托受益权”,使原始的“贷款”出表。总结
9、(见图5):引入信托公司,原有“贷款”变成了“信托受益权”。模式6.委托贷款 本过程不涉及信托公司。委托贷款的含义:企业B委托银行,将资金贷款给企业A。银行的作用为: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委托贷款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其收入纳入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范围。(1) 企业B 银行 企业A:企业B委托银行,将资金给企业A。(2) 银行 投资者: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钱。(3) 银行 企业B:银行将募集的钱给企业B,获得的是“企业A的委托贷款受益权”。企业A支付利息给银行,银行支付利息给投资者,该过程类似银行最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却通过产品“委托贷款受益权”,使原始的“贷款”出表。总结(见图6):引入
10、另一家企业,原有“贷款”变成了“委托贷款受益权”。二、信贷资产伪装为非信贷资产将信贷业务伪装为同业业务及投资业务。同业业务较其他业务有很多优势,如资本消耗少,不占用贷款额度。投资业务不占用贷款额度。1.同业代付 同业代付是指,当客户申请融资时,银行A(委托行)委托银行B提供融资,银行B在规定日期将钱划至银行A帐户;日后,银行A还给银行B此次代付业务的本息。银行A:表外业务,但纳入风险资产范围,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以及来自客户的保证金存款。银行B:资产项借记“同业拆放”,负债项借记“企业存款”,不占用贷款额度的情况下获取利息。具体业务包括信用证结算项下同业代付、银行承兑汇票项下同业代付等。关注银
11、行年报的资产负债表的表外项目或有事项一栏。监管方面:2012年8月,银监会出台了有关文件,要求:委托行(银行A)应将委托同业代付的款项确认为向客户提供的贸易融资,并计入资产负债表。于是,利用同业代付变相放贷的漏洞被堵住。 2.买入返售业务 买入返售业务的标的通常有:债券、票据、信托及其他受益权、信贷资产、应收租赁款等。此处,我们关注其中的“票据”、“信托及其他受益权”。2012年末及2013年6月末,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的买入返售类金融资产中,票据和信托及其他受益权几乎占据全部,见表1。(1) 2011年上半年,由于部分农信社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大量的票据贴现贷款转变为买入返售金融资
12、产。银监会出台了有关文件,要求完善会计核算。目前,这一漏洞基本被堵住。(2) 关注资产负债表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信托受益权”。3.投资业务 银行的投资业务,可以纳入以下几个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类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关注其中的“应收款项类投资”。应收款项类投资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其二级科目通常包括:债券、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2012年以来各季度末,中信银行(601998,股吧)的各类投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见图15,其中,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持续上升。中信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见图16,
13、其中资金信托计划是占比最高的成分。 2、对兴业银行同业业务的进阶认识 (2012-08-13 19:22:39) 一、同业优势何在?先来回答一位网友的问题:“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的竞争力靠的啥?”简单说,就是银银平台。兴业银行通过科技输出,将各小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接入其IT清算系统,以实现柜面互通等业务功能。兴业通过平台吸收小银行的“存款”,一方面是来自满足日常结算的常备资金,另一部分是小型金融机构的短期闲散资金(金融机构的资金放在自家是没有利息的,放央行的利率又太低,所以放在兴业了。国有大型银行因为网点多,同业资产的量也是比较大的。)与此同时,兴业还在平台上销售金融理财产品,但这一
14、部分的收益较小,银银平台最主要的用途还是吸收同业“存款”。兴业银行通过吸收利率较低的短期同业负债,放出期限略长,利率较高的同业资产,来赚取其中的差价,即“借短配长”。二、同业业务与存贷款业务比较有很多朋友问起兴业的同业业务天花板到底有多高,昨晚看了几篇文章,发现对同业业务的了解还是有所欠缺,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两点。今天下午公司网络恢复,把历年的资本监管办法以及资产风险权重计算办法等翻出来看,发现其中的复杂程度,远超乎我的想象。根据我目前的认知,兴业同业业务相对于存贷款业务,有以下优势:1、不受存贷比的约束。但其实所谓的贷存比不超过75%,也只是对于存款、贷款的比重限制,例如吸储100万,最多只
15、有75万可以拿去放贷,剩下的25万,一部分作为流动资金,一部分上交存款准备金,如有剩余,还可自由配置债券等资产。2、不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在中国,上交央行的存款准备金也是有利息的,只是利息较低,不划算。3、没有拨备覆盖率指标,且不受拨贷比束缚。(同业也计提减值准备,只是不受监管指标限制而已)就贷款来说,按2.5%的拨贷比计算,等于每年的贷款新增额,当年所得利润已经全部计提了拨备,要第二年才能实现利润。(即使利差最高的民生2011年的利差也只有2.96%,这个利差还要扣除业务管理等成本。)4、同业风险资产权重仅按20%至25%计入(初始账期三个月内的按20%计算,三个月以上的按25%计算),消耗核
16、心资本金率较少。但这里要看到同业业务的利差较小。(目前在兴业的报表里没见到同业的利差水平。)不过,同业业务相当于4倍的杠杆率,即使0.4%0.5%的利差,也可放大至相当于1.6%至2.0%的存贷款利差,且几乎没有坏账损失。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并不是所有的同业资产风险权重都是按20%至25%计入,仅相对于银行的同业能这么算。根据2012年6月7日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对于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第六十二条 商业银行对我国其它金融机构债权的风险权重为100%。根据兴业银行2011年年报所示,买入返售的结构如下表:其中信托受益权,是针对信托公司的债权(资产),风险权重为100%。当然这
17、里的信托受益权的收益率较高,否则兴业是不会做的。5、同业业务受杠杆率的约束。2012年6月7日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里,没有提到对杠杆率的约定,只说另行出台办法。但2011年5月份的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一级资本占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的比例不低于4%,弥补资本充足率的不足,控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银行体系的杠杆率积累。”在这一点上,同业与贷款等其他资产一样计算的。补充说明一下,表外资产也算进杠杆率的,即信用卡未使用额度、保函、信用证、承兑汇票等也计入。2011年年末,兴业银行的杠杆率约为3.7%,是低于监管指标的。三、兴业同业资产增长后市如何?好了,回到
18、有没有天花板的问题。我在我的财务分析及价值投资精华里讲到,盈利的增长来源:1、节省成本创造的盈利增长是不可持续的。2、销售收入的增长才可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销售收入增长: 销售量增长(抢占市场) 提价 开发和销售新产品。 并购。3、税收政策及补贴政策的变动。可见只有销量的不断增长,才是盈利源源不断的增长来源,因为成本不可能无限压缩,提价也总有上限,等等等等。对应到兴业的同业业务发展,就是看他同业资产的增长,是不是有天花板。前面我们提到,2012年上半年兴业总资产比年初增长15%(合年30%),2011年比2010年总资产增长30%,2010年较2009年增长38%,这么快的资产增长率,当然
19、来源于兴业银行的同业资产巨额增长,具体同业增长幅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一下,这里不列示。由于兴业的同业资产,大多来源于平台旗下小型金融机构的结算资金,以及短期富余资金。这里先看结算方面:2010年,办理银银平台结算395.96万笔,同比增长51.33%,结算金额5,192.35亿元;2011年,办理银银平台结算602.86 万笔,同比增长52.25%,交易金额8,092.19 亿元,同比增长55.85%2012年上半年,办理银银平台结算383.07 万笔,同比增长41.84%,交易金额4,962.37 亿元,同比增长39.32%。可见银银平台的结算量发展势头还是很好的。短期富余资金方面,无法考
20、究,这里简单来看一组数据:(2012年半年报)柜面互通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联网上线银行达102 家,连结网点超过15,900 个。照此计算,每个网点贡献的同业资产还不到1亿,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即使到了平稳发展期,我相信兴业的同业增长速度也不会低于M2的增速。四、银银平台给兴业带来了什么?兴业银行的同业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增长,源于银银平台。银银平台的最大优势不在于可以避开某些监管规则,而在于它的资产来源,使得其增速可以远超存贷款增速。五、资本监管新规对兴业的影响这里不得不提一下,2012年6月的资本监管新规对兴业银行的影响,其实还是蛮大的。之前其实也知道这个事情,但是没有太过关注。有兴趣的朋友
21、可以看看:单就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这一项来看,三个月以内的占比45%,这部分风险权重由0%转为20%,是有点恐怖的。(前面有提到了,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并不都是针对银行的,所以有很多是权重本来就100%了)这里要说下,同业资产中,对于其他银行债权的计算办法,在今年6月份的办法出台前,其实去年的意见稿就已经谈到这个问题了。之前使用的是04年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即4个月以内的同业资产按0%计算风险权重,4个月以上的同业资产按20%计算风险权重。新办法为:3个月以内按20%计算风险权重,3个月以上按25%计算风险权重。所以新办法从2013年1月1日执行后,兴业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会下降一大截。注:以
22、上风险权重计算方法是采用权重法计算的,另外还有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不知如何计算。六、出人意料的发现这里还要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去年的征求意见稿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那么会不会去年开始兴业就已经采用新办法计算核心充足率了呢?如果是,那么今年年末就不会“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一大截”。好吧,来看一组数据,如果去年年末开始使用新规,那肯定能在其中发现波动:兴业银行加权风险资产:2009年12月31日:7130.57亿(10年年报数据);2010年12月31日:9,917.02亿元(不含金融租赁,10年年报),同比增长39%;10020亿元(2012年中报);2011年12月31日:13441.3亿元,同比
23、增长34%;2012年6月30日:14911.3亿元,比年初增长10%。再回头看下之前列示的总资产增长的数据:2010年底较2009年底增长38%;2011年底比2010年底增长30%;2012年年中比年初增长15%。好了,为了解答一个问题,反而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这里到了颠覆我认识的地方之一了。前面说到兴业同业资产的增长会较少地消耗核心资本充足率,因为它的风险权重比较小。可是从以上数据看出,总资产的增长与加权风险资产的增长几乎同步。不是吧?以前一直以为的优势哦从这一点上,就必须研究兴业的资产负债表了。就看2011年年报吧,主要的同业资产如下表(单位亿元):存放同业694拆出资金2289买入返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同业 业务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9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