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消化性溃疡课件.ppt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学消化性溃疡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主讲:孙玉清,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内科学消化性溃疡,1,内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 主讲:孙玉清 佳,第五章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消化性溃疡 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包括: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部位,包括食道、胃肠吻合术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袢以及Meckel憩室。因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内科学消化性溃疡,2,第五章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消化性溃疡,按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 贲门溃疡、胃底溃疡、胃体溃疡、胃角溃疡、胃窦溃疡、幽门管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十二指肠降段溃疡。,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按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部位不同又可分为: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流行病学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的常见病,呈世界性分布,估计约有10%的人口患过此病,临床上DU较GU多见,两者之比约为3:1,DU好发于青壮年,GU的发病年龄较迟,平均晚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作有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之交远比夏季常见。 男:女=3.98.5:1; DU:GU= 3:1,内科学消化性溃疡,4,流行病学内科学消化性溃疡4,病因及发病机理,GU和DU在发病机理上有所不同,基于二者主要发病机制相似,故往往放在一起阐述。 胃及十二指肠损害因素粘膜保护因素失调(天平学说) 正常情况:保护因素损害因素
3、溃疡发生:损害因素保护因素 GU主要是防御因素减弱 DU损害因素增强,内科学消化性溃疡,5,病因及发病机理内科学消化性溃疡5,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 1. 粘液-粘膜屏障 粘液、HCO-3 2. 胃及十二指肠粘膜血液供应 3. 粘膜细胞的更新能力 4. 胃及十二指肠的节律运动 5. 胃肠道激素,如前列腺素 6. 重碳酸盐 7. 粘膜血流 8. 表皮生长因子(EGF)即:上皮前 、上皮细胞、上皮后3个层面,内科学消化性溃疡,6,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内科学消化性溃疡6,胃粘膜结构图,内科学消化性溃疡,7,胃粘膜结构图内科学消化性溃疡7,内科学消化性溃疡,8,内科学消化性溃疡8
4、,侵袭因素 近年研究明确:Hp和NSAID是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致溃疡的最常见病因。1Hp(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 证据: Hp在DU中有很高的检出率:DU90-100%,GU70%以上; 抗Hp感染的治疗可以使溃疡得以愈合; Hp的存在可以使溃疡延迟不愈 根除Hp可以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使溃疡得以痊愈。,内科学消化性溃疡,9,侵袭因素 近年研究明确:Hp和NSAID是损害胃十二指肠黏,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新闻发布会,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
5、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内科学消化性溃疡,10,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新闻发布会,将200,Hp是G- 杆菌,呈“S”型或“L”型,长1.5-5.0m,宽0.3-1.0m,电镜下可见菌体表面光滑,一端有2-6条带鞘鞭毛,鞭毛顶端膨大呈球形,Hp依靠鞭毛运动。因其粘附特性而定植于胃粘膜小凹及其临近表面上皮而繁衍(见右图)。,内科学消化性溃疡,11,Hp是G- 杆菌,呈“S”型或“L”型,长1.5-5.0,Hp产生多种致病因子, 尿素酶能水解尿素,放出氨(NH3),直接对胃粘膜造成损伤,Hp在其产生的“氨云” 之中而免受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在很低的pH环境中得以生存
6、。Hp产生的空泡细胞毒素( VacA)以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 CagA)是Hp的重要致病因子。,内科学消化性溃疡,12,Hp产生多种致病因子, 尿素酶能水解,* 过去认为溃疡只能愈合,不能痊愈 机制: I 漏屋顶学说(leaking roof hypothesis)粘膜防御机制破坏 II 胃泌素相关学说(gastrin-link hypothesis)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内科学消化性溃疡,13,* 过去认为溃疡只能愈合,不能痊愈 机制:,2.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胃酸起主导作用;胃酸分泌增多的原因: 壁细胞(parietal cell)数量增多,DU 高于正常人1倍: 壁细胞对刺激物质的敏
7、感性增强 胃酸分泌的正常反馈抑制减弱或缺陷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胃酸分泌增加 Pu的最终形成是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自身消化。在PH4时胃蛋白酶失去活性。 (“无酸无溃疡”),内科学消化性溃疡,14,2.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胃酸起主导作用;胃酸分泌增多,3. 非甾体抗炎药(NSAID) 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等通过抑制COX、PGE对胃黏膜的保护而损害胃黏膜。 GU较DU多见。 4. 其他损害因素 胃十二指肠反流、吸烟、酗酒以及刺激性食物 5.其他相关因素还有: 遗传因素, 精神因素, 地理及环境因素,内科学消化性溃疡,15,3. 非甾体抗炎药(NSAID) 如阿司匹,1. 遗传因素
8、依据 发病率有家族性 有溃疡病史的子女较对照组高三倍 与血型有关 O型血不分泌型(无血型分泌物质)较对照组高2.5倍 GU与DU是基因不同的疾病 GU主要是 胃蛋白酶原II;DU是胃蛋白酶原I。,内科学消化性溃疡,16,1. 遗传因素 依据 发病率有家族性,2. 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焦虑或在应激状态下,均可诱发溃疡或者促使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失调而促使溃疡发生。 * DU:胃十二指肠运动加快 * GU:胃十二指肠运动减慢 3. 地理及环境因素 日本:GU 欧美: DU DU /GU发病有季节性,秋季春季或季节变更时,内科学消化性溃疡,17,2. 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焦虑或在应激状,病 理,镜下见
9、溃疡底由四层组织组成:表层由少量炎性渗出物(白细胞、纤维素等)覆盖,其下为一层坏死组织,再下层为肉芽组织( 粘膜重建),最下层由肉芽组织移行为瘢痕组织。,内科学消化性溃疡,18,病 理镜下见溃疡底由四层组织组成:表层由少量炎性渗出物(白,图 胃溃疡,内科学消化性溃疡,19,图 胃溃疡内科学消化性溃疡19,胃溃疡解剖图,溃疡边缘整齐,底部平坦,溃疡边缘黏膜皱襞呈放射状向溃疡集中。溃疡通常穿透黏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黏膜下层至肌层完全被侵蚀破坏,代之以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内科学消化性溃疡,20,胃溃疡解剖图 溃疡边缘整齐,底部平坦,,好发部位 GU球部(前壁常见) DU胃角和胃窦小弯 组织
10、学上,GU多在胃窦、体交界处的幽门腺区(胃窦)一侧。 老年GU位置高,胃窦体交界线上移。 直径:DU2cm,内科学消化性溃疡,21,好发部位内科学消化性溃疡21,临床表现,特点:慢性经过、周期性发作、节律腹疼(一)症状 1.典型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 疼痛部位:DU右上腹,GU左上腹 疼痛性质:饥饿性痛,灼痛、胀痛、隐痛。 疼痛时间:DU空腹痛、夜间痛,饭后缓解。GU饭后0.5小时后痛,至下餐前缓解。,内科学消化性溃疡,22,临床表现特点:慢性经过、周期性发作、节律腹疼内科学消化性溃疡, 周期性和节律性:季节性,定点痛。 诱因:饮食不当、精神紧张 缓解:进食或用抑酸药2.其它胃肠道症状:反酸、烧心
11、、嗳气、恶心、呕吐等。(二)体征: 1. 相当于溃疡部位有压痛: * 十二指肠溃疡压痛偏右上腹; * 胃溃疡偏左上腹。 2. 其它体征取决于溃疡并发症: * 幽门梗阻 * 溃疡穿孔,内科学消化性溃疡,23, 周期性和节律性:季节性,定点痛。 诱因,特殊类型的溃疡,1. 复合溃疡 胃和十二指肠同时有活动性溃疡, 占PU的3.8%。 一般认为GU是继发于DU,因幽门梗阻而继发成GU 一般认为伴有DU的GU恶变机会少(与只有GU的病人相比) 复合溃疡的Hp检出率比单纯GU高,内科学消化性溃疡,24,特殊类型的溃疡 1. 复合溃疡 胃和十二指肠同时,2. 幽门管溃疡 缺乏溃疡疼痛的典型节律 易发生幽门
12、梗阻 一旦发生出血则不易止血 X线检查容易遗漏,诊断依靠内镜3. 球后溃疡(占DU 10%)球部以下,十二指肠乳头近端 夜间痛和背部放射痛更多见 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内科治疗效果不如普通溃疡效果好 X线检查易被遗漏,诊断靠内镜 球后有狭窄和水肿时,应特别注意,内科学消化性溃疡,25,2. 幽门管溃疡 缺乏溃疡疼痛的典型节律,4 巨大溃疡 2cm ,治疗差,愈合慢 ,易发生慢性穿透或穿孔。 5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表现不典型 易误诊为胃癌6 无症状性溃疡 占15% PU,多以出血、穿孔并发症为首发。 另外 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 Sydrome) 占PU的0.15%,好发部位以
13、外、多发、难治性的,顽固性溃疡,腹泻或 脂肪泻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26,4 巨大溃疡 2cm ,治疗差,愈合慢 ,易发生慢性,实验室检查,(一)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内科学消化性溃疡,27,实验室检查(一)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内科学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 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内镜下溃疡的分期(三期),内科学消化性溃疡,28,胃镜检查: 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 内镜下溃,活动期 (A期)分A1和A2: A1:溃疡圆或椭圆,白苔, 常出血,周围红,炎症和水肿; A2:溃疡覆黄或白苔,无出血,周围无炎症和水肿 2. 愈合期(H期)分H1和H2 H1:溃疡周边肿
14、胀消失,周围可见星芒状放射,粘膜红色,但红润皱襞小于溃疡面。 H2:溃疡变小,见明显的星芒状集中,粘膜皱褶,红润皱襞大于溃疡面 3. 疤痕期(S期)分S1和S2 S1:溃疡消失,见新生的红色粘膜-红色瘢痕 S2:溃疡消失,红色白色 -白色瘢痕期,内科学消化性溃疡,29,活动期 (A期)分A1和A2: A1:溃疡圆或椭圆,,内镜下溃疡的分期(三期),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0,内镜下溃疡的分期(三期)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0,胃溃疡(A1),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1,胃溃疡(A1)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1,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2,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2,(二)X线检查:,1. X线直接征象-龛影,内科学消化性
15、溃疡,33,(二)X线检查:1. X线直接征象-龛影 内科学消化,2. X线间接征象-包括局部压痛,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和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及球变形。,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4,2. X线间接征象-包括局部压痛,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和十二,(三) Hp检测 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检查 快速尿素酶试验 侵入性检查首选 14C或13C尿素呼气试验 Hp根除治疗复查 注意 : 近期应用Ant 、 PPI或 铋剂假阴性(四) 胃液分析 对胃泌素瘤有鉴别诊断意义,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5,(三) Hp检测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5,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疼痛。胃镜确诊X线钡餐检查发现龛影鉴别
16、诊断: 胃癌 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的鉴别 尤其溃疡型早期胃癌,必须胃镜下 取活组织检查。,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6,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6,胃泌素瘤 (Zollinger-Ellison Sydrome) 是胰腺非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 好发部位及以外不典型部位、多发、难治性的、顽固性溃疡。 可伴腹泻或 脂肪泻 。BAO和MAO均明显增高。 BAO/MAO60%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7,胃泌素瘤 (Zollinger-Ellison Sydro,并发症,1. 出血:是PU最常见的并发症。 胃溃疡可发生呕血,因血与胃酸混合,呕吐物呈咖啡渣样。十二指肠溃疡处于幽门以下,较少
17、发生呕血。 黑便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共同表现,粪便呈柏油样。 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更易发生出血。 急性大量出血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8,并发症 1. 出血:是PU最常见的并发症。 胃溃,2. 穿孔: 多发生于急性溃疡及NSAIDs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更易发生穿孔,以前壁穿孔较多。 急性穿孔时,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发生急性腹膜炎。X线透视,可见膈下出现游离气体。数小时后,形成化脓性腹膜炎。穿孔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慢性穿孔可以穿透至胰腺或其它临近组织,形成包裹,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 溃疡穿透至浆膜时疼痛剧烈而持久。,内科学消化性溃疡,39,2. 穿孔: 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学 消化 性溃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9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