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土壤水课件.ppt
《六章土壤水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章土壤水课件.ppt(2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土壤水,第六章 土壤水,1、土壤水对农业生产有直接的影响,有两句 话可以说明这一点。一句是,“水利是农业 的命脉”,另一句是“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 少收在于肥”。这是在比较水和肥的相对重 要性,其实多收少收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 水。,1、土壤水对农业生产有直接的影响,有两句,2、土壤水分状况影响着其它肥力要素的状况。土壤水分多少对养料的形态、运输、转化有直接的影响,土壤水分状况与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有直接的关系。,2、土壤水分状况影响着其它肥力要素的状况。土壤水分多少对养料,土壤水分状况还直接影响土壤的胀缩性、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等物理机械性质。,土壤水分状况还直接影响土壤的胀缩性、,
2、3、水对土壤发生和形成过程有深刻的影响,在土壤分类学上,就有所谓“水成土壤”、“半水成土壤”之说,在国内外众多的土壤分类体系中,土壤水分状况是分类的重要依据,放在较高的分类单元。,3、水对土壤发生和形成过程有深刻的影响,在土壤分类学上,就有,4、土壤水是全球水分循环和平衡中一个非常重 要的环节,土壤圈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水库, 如果这个水库出了毛病,就会导致许多严重 的灾害。,4、土壤水是全球水分循环和平衡中一个非常重,第一节 土壤水的含量和类型,第一节 土壤水的含量和类型,一、土壤含水量(soil moisture content)(一) 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1、重量百分数水重% = 土壤水重/
3、干土重100% =(W2-W3)/ (W3-W1)100% ,一、土壤含水量(soil moisture content),重量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的要点是: 要以烘干土为基数来表示,而不是以湿土重为基数来表示。 烘干土重 = 湿土重/(1+水重% ),重量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的要点是:,湿土重量为120g,烘干后重100克,水重% = (120-100)/100 = 20%。如果其中水分减少一半,水重% = (110-100)/100 = 10%。如果以湿土为基数,则水分含量分别为:(120-100)/ 120 = 16.67%,(110-100)/ 110 = 9.09%。,湿土重量为12
4、0g,烘干后重100克,,2、容积百分数 指土壤水的容积占土壤容积的百分数。其优点是,能清楚地表明土壤水填充土壤孔隙的程度,并能表示土壤中固、汽、液三相的相对比例。 水容% = 水重D D为土壤容重,此式中,含有除以水的比重。,2、容积百分数,3、土壤水贮量 指一定厚度土层中水的总贮量。1)水mm = H M D 水重%/M10 = H D 水重/10 = H 水容/10,3、土壤水贮量,式中:H为土层厚度(cm), M为土壤面积(cm2), D为土壤容重(g/cm3), 乘以10是为了将“cm”变成“mm”。,式中:H为土层厚度(cm),,2)灌溉上用“方/单位面积”来表示 A: 以亩为单位
5、 水方/亩 = 水mm1/10002000/3 =2/3水mmB: 以公顷为单位,则为 水方/公顷 = 2/3水mm 15 = 10水mm,2)灌溉上用“方/单位面积”来表示,(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1、烘箱法 是测定土壤水分的标准方法。优点是准 确度高,可同时测定大批样品。缺点是: 不能原位测定,定期观测时因需变换取土位 置,容易产生误差; 所需时间长(6-8小时),不能很快得到结果。,(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2、红外线法 用红外线灯加热土壤,使水分迅速蒸发,克服了烘干法需时较长的缺点(15分钟),但需特殊设备。,2、红外线法,3、酒精燃烧法 向土壤样品中加入酒精,靠酒精燃烧产生的
6、热量使水分蒸发,从土样的重量变化求得含水量。 优点:快速,并可在野外测定。 缺点:精度不高,耗费酒精。,3、酒精燃烧法,4、电石法 准确称量过的土壤与过量的碳化钙混合,加入一个耐压容器中,产生乙炔: CaC2 + 2H2O = Ca(OH)+ H2C2 乙炔产生的压力与乙炔生成量成正比,据此可测得土壤含水量。,4、电石法,5、中子散射法 中子湿度计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的,一为探管,一为计数器。探管内装有一个快速中子源,通常是镭一铍或铈铍混合物。,5、中子散射法,探测器置于土壤中后,中子源发射速度很高的中子,当这些中子与水中的氢原子相碰撞时,失去部分能量而变成慢中子,产生的慢中子由定标器检测出来
7、,即可求出土壤含水量。,探测器置于土壤中后,中子源发射速度很,中子散射法测定土壤水分含量:优点:可以定位测定、连续测定,不用取土样。缺点:不能测薄层土,仪器造价昂贵,中子对人 体有伤害作用,需要特殊保护。,二、土壤水的类型 土壤水存在于土壤颗粒的表面,以及土壤孔隙当中。处于不同位置的水分,所受的作用力不同,运动能力不同,对植物的有效性也不一样。,二、土壤水的类型,直到上世纪50年代,国际上占主要地位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土壤含水量的不同,把土壤水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分类方法至今仍在许多文献和教科书中出现。,直到上世纪50年代,国际上占主要地位的分类,土壤水分类型: 吸湿水 膜状水 毛管水 重力水
8、,数量法,土壤水分类型:数量法,1、吸湿水 干土从空气中吸收的水汽,称为吸湿水。,1、吸湿水,吸湿水的特性: 密度最大可达1.41.5; 对溶质没有溶解能力; 导电性极弱甚至不导电; 热容量较低; 冰点下降很多。,吸湿水的特性:,土壤吸湿量: 土壤吸附汽态水的量,称为土壤吸湿量。,土壤吸湿量:,2、膜状水 当土壤含水量超过最大吸湿量时,土粒周围就会形成水膜,这种水膜叫作膜状水。,2、膜状水,膜状水示意图,膜,当两个水膜厚度不同的土粒接触时,由于两个土粒作用于水膜的分子引力不同,水膜由厚的地方向薄的地方移动,直到水膜厚度相等或两个土粒对水膜的吸力相等为止。,膜状水的运动方向,当两个水膜厚度不同的
9、土粒接触时,由于膜状水的,膜状水移动的速度非常缓慢,只有0.2 0.4 mm/h,膜状水虽然可供植物利用,但往往是远水不解近渴,只有和植物根毛直接接触的膜状水,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膜状水的运动速度,膜状水移动的速度非常缓慢,只有0.2 0.,3、毛管水 存在于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称为毛管水。包括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3、毛管水,水沿着毛管上升,毛管作用力范围: 0.1-1mm,有明显的毛管作用;0.05-0.1mm, 毛管作用较强; 0.05-0.005mm, 毛管作用最强;0.001mm 毛管作用消失。,水沿毛管作用力范围:,A. 毛管悬着水 借助于毛管力保持在上层土壤中的水分,它与
10、地下水并不相连,好像悬挂在上层土壤中一样,故称之为毛管悬着水。,A. 毛管悬着水,土 粒,毛管悬着水示意图,土 粒毛,B. 毛管上升水 地下水沿毛细管上升而形成的水分。 这种水分受地下水位的影响,可以上下移动。,B. 毛管上升水,土 粒,毛管上升水示意图,地下水位,土 粒毛地下水位,毛管水上升高度 从地下水面到毛管水上升所能达到的相对高度,叫毛管水上升高度。,h: 水柱高度(cm),d: 孔隙直径(mm),毛管水上升高度h: 水柱高度(cm),d: 孔隙直径(mm),4、重力水 临时存在于土壤大孔隙(通气孔隙)中的水分,与土壤养分的淋失有关。,4、重力水,三、土壤水分常数 土壤水分状况从完全干
11、燥到全蓄水量,可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代表一定形态的水分,各阶段之间的转折点,称为土壤水分常数。,三、土壤水分常数,1、最大吸湿量(maximum hygroscopicity) 处于土壤颗粒表面的水分子,主要受吸附力的作用。 吸附力很强,在颗粒表面,可达12万个大气压,外层也可达数十个大气压。 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的水分子有1520层,厚度约为45毫微米()。,1、最大吸湿量(maximum hygroscopicity,土壤这种吸附汽态水的性能,称为土壤吸湿性。 当空气被水饱和时,土壤的吸湿量达到最大,这 时的吸湿量称为最大吸湿量。,土壤这种吸附汽态水的性能,称为土壤吸湿性。,2、最大分子
12、持水量(maximum molecular moisture holding capacity) 土壤膜状水达到最厚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最大分子持水量。,2、最大分子持水量,3、凋萎含水量(permanent wilting percentage) 植物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含水量。 凋萎含水量是植物可利用水的下限。 ,3、凋萎含水量(permanent wilting perc,4、毛管断裂含水量 当土壤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较粗毛管中悬着水的连续状态出现断裂,蒸发速率明显降低,此时土壤含水量称为毛管断裂含水量。 毛管断裂含水量大约相当于土壤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4、毛管断裂
13、含水量,5、田间持水量( field moisture capacity ) 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悬着水,称为田间持水量。在数量上,它包括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 田间持水量的大小,主要受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状况、松紧状况等的影响。,5、田间持水量( field moisture capaci,一般认为,田间持水量是植物可利用水的上限,超过田间持水量的水分会在重力作用下下渗。 通常将田间持水量作为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指标。,一般认为,田间持水量是植物可利用水的上,5、全持水量(最大持水量,饱和持水量) (maximum moisture capacity) 土壤为重力水所饱和时的含水量,
14、称为全持水量。,5、全持水量(最大持水量,饱和持水量),近二三十年的研究表明,无论在任何含水量下,各种力都在起作用,只是在不同含水量范围内,各种作用力的强度不同而已 比如所有土壤水都受重力的作用,在极其细小的孔隙中,无法区分吸附水和毛管水等。,近二三十年的研究表明,无论在任何含水,用含水量表示土壤水分状况,有下面的缺陷: 只表示了水与土的比值,或数量关系,而不 能说明土壤水的性质。,用含水量表示土壤水分状况,有下面的缺陷:,不能说明土壤水分状况与植物需水的关系。 例如: 砂土含水15%,粘土也含水15%,其有效性是不同的,砂土中的水分是有效的,而粘土 中的水分是无效的。,不能说明土壤水分状况与
15、植物需水的关系。,不能充分说明土壤水运动的规律 在同一土壤中,或土壤质地相同的情况下,水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由土壤含水量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运动,例如从含水量30%处向含水量20%处运动。 ,不能充分说明土壤水运动的规律,但是,在质地不同的情况下,却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含水量15%的砂土,其中的水分可能向含水量20%的粘土运动。,但是,在质地不同的情况下,却会产生相反的结果,第二节 土壤水的能态,第二节 土壤水的能态,一、土壤水分能量概念 没有进入土壤的水,如江、河、湖、海中的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水,这种水除了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和受地心重力作用外,不受任何约束,可以自由流动,有一定的自由能。,一、土
16、壤水分能量概念,进入土壤中的水分子和土壤颗粒一接触,就受到土粒的吸引,水分子被束缚在土粒的表面,使水分不能自由流动,而降低了水的自由能。,进入土壤中的水分子和土壤颗粒一接触,,土壤内溶质的作用,也可以牵制水分子,降低水的自由能。,由于土壤水分受到了种种的束缚,它的活动力一定要比自由水小,或者说土壤水分所具有的能量水平要比自由水低。,由于土壤水分受到了种种的束缚,它的活,如果以纯净的自由水在一定温度下所具有的能量水平作为标准,把它看作零,那么在田间条件下,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土壤水,能量水平就必然小于标准,即小于零,是负值。,如果以纯净的自由水在一定温度下所具有的,土壤中水的能量有两种形式,即动
17、能和势能。然而,在土壤中除了受重力影响而运动的水以外,其它形态的水运动都很慢,因而其动能接近于零,所以,土壤水分的能量主要是势能,因此,称为水势,或称“土水势”。,土壤中水的能量有两种形式,即动能和势,土壤水的势能高低,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土体内部各点的势能差,是造成水在土壤内运动的真正动力和原因,而含水量只是表面现象。,土壤水的势能高低,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在自然界,所有物质运动的自发的和普遍的趋势,是由势能高处向势能低处移动,并且趋向平衡,土壤水也是这样。,在自然界,所有物质运动的自发的和普遍,(一) 土水势的构成1、基质势 ( matric potential, m ) 进入土
18、壤中的水,主要受到两种力的作用,即吸附力和弯月面力,由这两种力造成的势能降低,称为基质势。,(一) 土水势的构成,这是土水势中最重要的一个分势,在不同含水量情况下,基质势是不同的,土壤愈干,对水吸持力越强,土壤水分的能量水平越低。,这是土水势中最重要的一个分势,在不同,2、溶质势 ( osmotic potential, s ) 土壤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盐类,如NaCl、Na2SO4、Na2CO3、MgCl2等,这些盐溶于水,形成各种离子。,2、溶质势 ( osmotic potential, s,由于离子的水化作用,把周围的水分子吸引到离子周围作定向排列,这样被吸引的水分子失去一部分自由能,能量
19、降低。 由于溶质作用而产生的势能降低,叫作溶质势。,由于离子的水化作用,把周围的水分子吸,溶质势大小等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但是符号相反。土壤溶液浓度愈大,其溶质势愈小,在盐碱土中,水分的溶质势是构成总水势的主要分势。,3、压力势 ( pressure potential, p ) 气压势 产生于土体内局部位置,主要是土壤结构 体内部,是由于被封闭在土体内的空气而产生 的,这个势有利于推动水分运动,故为正值。,3、压力势 ( pressure potential, p,静水压势 是由静止水层产生的,静水层可能出现于地表面,也可能出现在土体中某一层次的上面。 静止水层会对土壤水产生压力,驱使水分运
20、动,故为正值。,静水压势,荷载势 是由水中悬浮的颗粒所引起的,也是正值。,荷载势,4、重力势 ( gravitational potential,g ) 在地球上,每个物体都受到地心引力,这就是重力。如果克服这种引力,把物体举高而作功,这个功就以重力势能的形式,储存在被举高的物体当中,物体所具有的势能高低,取决于物体在重力场中的位置。,4、重力势 ( gravitational potentia,土壤中所保持的水分,也像举起的物体一样上有重力势能,这就是重力势。,第六章-土壤水课件,土壤水分的重力势很容易从它在剖面上所处的高度上计算出来。 计算时,以地下水位作为标准,视为零,因为它代表了剖面内
21、水分在重力影响下的最终归宿,在外观上看是最低高度。,土壤水分的重力势很容易从它在剖面上所处,在地下水位以上,土壤水的重力势为正值,而地下水位以下则为负值。,在地下水位以上,土壤水的重力势为正值,,应该注意的是:当处于地下水位下某点时,该点还要承受静水压,而静水压是正值,重力势为负值,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地下水位以下重力势和压力势之和为0。,5、总水势 T =m+s+g+p 在这些分势当中,有的是独立变量,如压力势和重力势等,它们和土壤水分没有函数关系。 ,5、总水势,另外一些却不是独立变量,而是土壤水分的函数,例如基质势和溶质势与土壤水分有函数关系。,另外一些却不是独立变量,而是土壤
22、水分,应用土壤水分能量观点来研究土壤水的优点:1、可以使用统一的观点和尺度,研究土壤一植 物一大气连续体 (SPAC)中水的运动的和相 互关系。,第六章-土壤水课件,SPAC: Soil - Plant - Atmosphere Continuum,SPAC: Soil - Plant - Atmo,2、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热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 来定量地处理土壤水的问题。,第六章-土壤水课件,3、在研究手段上,也提供了一些更精确的方法。,(二) 土壤水吸力 表示土壤水分能量状态的另一个方法,是土壤水吸力,它并不指土壤对外部水分的吸力,而是指土壤中的水所承受的吸力,或者能态。,(二) 土壤水吸力,
23、土壤水吸力的特点,1、土壤水吸力只包括基质吸力和渗透吸力,相当 于基质势和溶质势,不包括其它分势。2、土壤水吸力的单位是正值,土壤水由吸力低处 流向吸力高处,这和用土水势表示相反。,土壤水吸力的特点1、土壤水吸力只包括基质吸力和渗透吸力,相当,第六章-土壤水课件,(三) 土水势与温度 温度影响水的粘滞度和表面张力,温度升高水的表面张力和粘滞度都下降,土壤水吸力也随之降低,土水势的绝对值变小。,(三) 土水势与温度,因此,在含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时水的运动速度和对植物的有效性都增加,尤其在温度低时,这个效应比较明显。,因此,在含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时水,(四) 土水势的定量表示 单位
24、质量水的势能,直接用能量单位表示,如 Jkg-1。,(四) 土水势的定量表示, 单位容积水的势能,以压力单位表示,压力单 位有巴(bar)、大气压(atm)和帕(Pa) 。,单位重量的水的势能,则以相当于一定压 力的水柱高度的厘米数表示。,单位重量的水的势能,则以相当于一定压,土水势的范围很宽,从0到上万个大气压或巴,这样表达起来很不方便,因此,Sconfield提出用pF来表示。,土水势的范围很宽,从0到上万个大气压或,F就是土水势毫巴数绝对值的对数,如1巴=103毫巴,pF=1og103 = 3。,(五) 土水势的测定方法1、张力计法:是用来测定基质势的,张力计的 感应部分是一个细孔的素烧
25、毛瓷管,孔径在 1.01.5微米之间,其上连接一个塑料管,管 上再连接一个真空压力计。,(五) 土水势的测定方法,一般只能测定 8万帕以下的土壤水吸力。,一般只能测定 8万帕以下的土壤水吸力。,使用时,将管内充满无气水,并使整个仪器密闭,然后,在土壤中钻一个大小适合的孔,将陶土管插入孔中,使之与土壤紧密接触,瓷管中的水在基质吸力作用下流入土壤,经过一段时间达到平衡,流出的水使管内产生负压,可由压力表读出。,使用时,将管内充满无气水,并使整个仪器,2、压力膜法 压力膜法可测出115(20)巴之间的土壤水吸力。仪器的外壳为上下都可开闭的扁平钢匣,底部衬有薄膜,这是仪器的感应部分,待测湿土放在薄膜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水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9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