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林业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技术方法.docx
《清河林业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技术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河林业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技术方法.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基本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清河区位于铁岭市东北部,距离市区40公里。东与西丰、开原市八棵树镇接壤;西与开原市交界;南与开原市松山乡毗邻;北与开原市威远镇相连。地理位置为东经 1240312426,北纬 4227 4237。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一五.5公里,地域面积46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清河区地势西北低、东南高。全区以低山丘陵为主,中山矗立其间,为多山地区,大体构成“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山势崎岖低缓,大部分海拔在80700米之间。 气候水文清河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冬季长,寒冷多雪,夏季短,炎热多雨。全县年平均气温6.5,全年10活动积温
2、3一五6.2,平均无霜期145天;年均降水量为677毫米,且集中在7、8两月;年蒸发量为1761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600小时;年均风速为1727米/秒。清河区境内拥有辽河一级支流大清河、二级支流小清河,流经三乡(镇),境内拥有清河水库1座大型水库,库容量9.7亿立方米,另外拥有两座市级小型水库。 土壤植被清河区土壤种类较多,有棕壤、暗棕壤、草甸土、水稻土、风沙土、黑土、沼泽土7个土类、10个亚类、33个土属、62个土种。棕壤是唯一的地带性土壤,占土地总面积的73.5%。清河属长白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植被具有古老性、珍贵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植被属温带夏绿阔叶林带长白植物区
3、,共有植物232科,1683种,其中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16种。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野生人参,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双蕊兰、刺参、狭叶瓶尔小草。以红松、鱼鳞松、臭松、栎类、水曲柳、黄菠萝、椴类、槭类为建群种的针阔混交林与阔叶林生长良好,以柞林、杂木林为主的天然次生林较多,有少量落叶松、红松、油松为主的人工林。二、社会经济概况 人口与行政区划清河区现辖2乡1镇2街,41个行政村。总人口10万人,城市人口近4万,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和旅游城市。其中,非农业人口4万人,占总人口的40%;农业人口6万人,占总人口的60%。 工农业生产情况据最新统计资料,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亿元,其中
4、第一产业(增加值)1.一三亿元,占11%;第二产业(增加值)5.88亿元,占59%;第三产业(增加值)3亿元,占3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一三一八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70元。 交通、通信条件清河区公路交通运输比较便利,全区公路总里程达一八0公里,公路网密度38.7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区5个乡(镇)街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实现村村通。三、林业生产经营情况“十五”期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以中央决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全局,狠抓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重点实施林业五大生态工程。即造林绿化工程
5、、封山育林工程、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及森林保护管理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和发展。以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提高林产品综合效益,实施林业“221”工程,相继建立林业“六大”产业基地。即工业原料林基地、以红松果材兼用林为主体的干坚果经济林基地、林地药材基地、山野菜基地、林蛙养殖基地和林业育苗基地。大力发展非木质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扩大规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林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至2005年底,全区林业总产值达到3.4亿元,农民人均涉林产业收入占人均收入的30%。加强“三总量”控制,严格执行森林采
6、伐限额管理制度。为切实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我区坚决执行国家、省市各项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强林木采伐总量、木材销售总量和运输总量控制。在采伐限额的执行过程中,集体以市下达的限额为依据,根据各乡镇、村的森林蓄积量、人工林蓄积量进行分解,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达到各乡镇。主伐的限额分配到村,其它限额分配到各乡镇,由乡镇统一安排。作业伐区调查设计依据DB规程及其有关政策进行,严格审批、现场监理、实行伐区作业“五不准”制度。同时大力加强后期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木材销售及运输、木材经营加工、林地管理等检查督导力度。多年以来,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采伐总量、销售总量和运输总量,都没有突破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
7、,实现森林资源管理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四、前期资源调查成果据资料统计,我区林业用地总面积为24820.60公顷,其中林分面积一八695.5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75.3%。活立木总蓄积870681立方米,其中林分蓄量积为866057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99.47%;散生木蓄积268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0.03%;疏林蓄积4356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0.5%。在林分中,人工林面积9536.5公顷,占林分总面积的51%,蓄积632625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量的73%;天然林面积9一五9公顷,占林分总面积的49%,蓄积233432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量的27%。其中,幼龄林面积9291.2公顷,
8、蓄积108864立方米;中龄林面积7308.6公顷,蓄积477280立方米;近龄林面积一八32.7公顷,蓄积245一八4立方米;成熟林面积236.7公顷,蓄积31121立方米;过熟林面积26.3公顷,蓄积3608立方米。在林分中,权属为国有面积1.3公顷,蓄积167立方米;合作面积2877.6公顷,蓄积165721立方米;集体面积一三4一八.2公顷,蓄积438887立方米;个人面积440.9公顷,蓄积10705立方米;未定面积46.4公顷,蓄积2680立方米;非林业系统面积1911.1公顷,蓄积247897立方米。第二章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一、调查目的与任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林业生产建设的
9、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科技兴林、依法治林的关键环节,在林业建设中,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掌握森林资源现状为目的,以县(市、区)和森林经营单位为调查单元,利用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是全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是反映全省和各县(市、区)及森林经营单位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监督检查各地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任务是查清查准全区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
10、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现状和变化动态以及森林经营管理状况,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二、调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辽宁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 辽宁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外业质量检查验收办法 辽宁省林业经营数表 辽宁省森林立地类型、经营类型表 清河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清河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外业材料验收标准三、调查主要内容与方法 调查范围本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范围为区级行政范围内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及县域范围内各森林经营单位所有和经营管理的土地。包括我区所辖2乡1
11、镇2街、铁煤集团清河林场。 调查内容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复查)经营区划;2、调查各类林地面积;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量;4、调查与森林资源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子。 调查技术方法采用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相关技术开展调查。在充分利用既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区划和森林分类经营小班区划可利用资料及近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县级自查和省级复查GPS面积测定数据的基础上,采用SPOT图像现地区划的方法进行小班面积调查。其调查要求满足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和省林业厅制定的辽宁省森林资
12、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及清河区二类调查办公室签发的有关标准与规定。1、经营区划系统 区级行政单位区乡(镇)村林班小班 经营单位 国有林场林场工区林班小班2、区划要求 经民政部门勘定的各级行政区划界线不得擅自改动,县级界线划定后要互相核界,不得出现重、漏现象。 林班区划以方便经营管理为原则,保持相对稳定,具有固定性和连续性。林班面积为100-200公顷,对于面积较小的村、场可不作林班区划。 小班最小区划面积为0.2公顷。 森林分类区划以小班为单位,原则上与已有森林分类区划成果保持一致。对上期已敬慕界定并经国家林业局认定的国家公益林小班不得轻易改动,保持地块的稳定。3、小班调绘及要求 以卫星遥感图像作
13、为小班调绘的工作底图。在各级行政界线及林班界区划的基础上,按照小班区划条件现地判读区划小班界线。 调绘小班界线采用实线,线划宽度0.3毫米,界线要闭合。 调绘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级行政区划界线、林班和小班界线。注记内容包括:林班和小班、地类符号及乡、村、场(含工区)址符号及名称等。 林班以村(或工区)为单位按序编号,小班以林班为单位编号。 插花林地按隶属关系归口编号,并标注所属单位名称。 在小班内含有零星小块不够区划面积或以线状地物为界线的非林地,应在小班调查表附记栏中注明需扣除某地类面积(目测)或以长宽表示。 对新增或有变化的地物(如水系、道路、林业设施等)应进行补调。 小班各项因子调查,要严
14、格按照方案要求标准执行。第三章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一、调查主要成果 林地面积全区土地总面积46551.9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5539.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9%;非林业用地面积21012.1公顷,占45.1%。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2545.8公顷,疏林地面积106.4公顷,灌木林地面积895.7公顷,未成林地面积503.7公顷,无林地面积1488.2公顷(林业用地各地类面积比例见图1)。在有林地面积中,林分面积19905.2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88.3%;经济林面积2640.6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11.7%。在无林地面积中,无立木林地面积128.2公顷,宜林地面积一三60公顷
15、(无林地各地类面积比例见图2)。 林木蓄积全区活立木总蓄积1472027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1466556立方米,疏林蓄积401立方米,散木蓄积5070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全区土地总面积46551公顷,森林面积22545.8公顷,森林覆盖率50.36%,林木绿化率49.62%。 天然林资源全区天然林面积11259.3公顷。在天然林面积中,林分面积10366.4公顷,蓄积39816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的92.07%;未成林面积42.6公顷,占天然林面积的0.38%;灌木林面积850.3公顷,占天然林面积的7.55%。在天然林林分中,用材林面积2980公顷,蓄积一五3424立方米;防护林面积7
16、386.4公顷,蓄积244736立方米。 人工林资源全区人工林面积12792.3公顷。在人工林面积中,林分面积9538.8公顷,蓄积1068396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积的74.57%,疏林面积106.4公顷,蓄积401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积的0.83%;未成林面积461.1公顷,占人工林面积的3.61%;乔木经济林面积2640.6公顷,占人工林面积的20.64%;灌木林面积45.4公顷,占人工林面积0.35%。在人工林林分中,用材林面积7911.4公顷,蓄积934172立方米;防护林面积1621.3公顷,蓄积一三4224立方米;薪炭林面积6.1公顷。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及公益林保护情况1、国家和地方
17、公益林面积本期二调共区划国家重点公益林8267.3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8267.3公顷,疏林地面积99.8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17.2公顷,未成林地面积389.4公顷。清河区本期二调共区划地方公益林737.1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727.8公顷,未成林地面积9.3公顷。2、退耕还林工程工程于2002年启动,至2004年共造林1068.1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458.9公顷。目前已经成林面积979.6公顷,未成林面积88.5公顷。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生态林面积14.9公顷,占退耕总面积的3.3%,用材林面积72.6,占退耕面积的一五.8%,经济林面积371.4公顷,占退耕总面积的80.9%。3、速生
18、丰产林工程根据本期二调统计,速生丰产林工程森林资源面积604.5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604.5公顷。 二、森林资源结构全区林分面积19905.2公顷,林分蓄积1466556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10366.4公顷,蓄积398160立方米;人工林面积9538.8公顷,蓄积1068396立方米(详见表1)。人工林、天然林面积、蓄积量表表1单位:公顷、立方米 龄组 起源合计天然林人工林面积蓄积面积蓄积面积蓄积合计19905.2146655610366.43981609538.81068396幼龄林11643.94325088993.72577012650.2174807中龄林3975.443586
19、9一三08.1一三33022667.3302567近熟林3879.55456365059703829.5539666成熟林378.74950914.61一八7364.148322过熟林27.7303427.73034 林分权属结构在林分中,林业系统国有林面积670.3公顷,蓄积73843立方米;合作林面积2433.9公顷,蓄积277190立方米;集体林面积一三743.8公顷,蓄积745288立方米;个体林面积621公顷,蓄积4一五22立方米,权属未定面积121.4公顷,蓄积7401立方米;非林业系统(其它部门国有)面积2314.8公顷,蓄积32一三12立方米(各权属面积蓄积比例见图3)。 林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河 林业 现状 调查 主要内容 技术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9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