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病症诊治教学课件.ppt
《儿科常见病症诊治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常见病症诊治教学课件.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科医师普儿培训课件系列一,普儿科常见病症的诊治,2020/10/16,1,全科医师普儿培训课件系列一2020/10/161,社区医师做什么,1、疾病的首诊2、初步的处理3、转诊的时机4、回归社区的随访5、疾病的预防,2020/10/16,2,社区医师做什么1、疾病的首诊2020/10/162,总内容,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手足口病的诊治急性中毒的处理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儿童呼吸系统用药小儿哮喘小儿肺炎腹泻病,2020/10/16,3,总内容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2020/10/163,一、0-5岁儿童急性不明的急性发热,计划目标人群:0-5岁儿童急性不明的急性发热(肛门测温38,发热
2、时间1周。计划应用人群:儿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和护理人员制定单位: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儿科学分会,有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实施,2020/10/16,4,一、0-5岁儿童急性不明的急性发热计划目标人群:0-5岁儿童,目的,1、掌握发热的定义与体温测量标准2、掌握临床发热的评估 3、发热的临床问题,2020/10/16,5,目的1、掌握发热的定义与体温测量标准2020/10/165,定义,正常体温在1天中有波动,并随不同年龄和不同体温测量方法而有所不同。有几种不同发热定义,本指南采用的发热定义是指体温升高超出1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目前大多数采用直肠温度38;腋温与肛温至少相差0.5
3、 ,耳温与肛温相差0.74-1.34 ,前额化学测温与肛温相差1.2 。,2020/10/16,6,定义正常体温在1天中有波动,并随不同年龄和不同体温测量方法而,体温测量,体温测量部位:口腔、直肠、腋下、额部和耳道。体温测量仪器:玻璃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红外线电子耳道体温计、红外线测温仪和化学标点。玻璃水银体温计为传统的工具,但因其易断裂并发水银泄漏,不主张应用于婴幼儿;电子体温计测量准确和快速优点。,2020/10/16,7,体温测量体温测量部位:口腔、直肠、腋下、额部和耳道。2020,体温测量,专家共识认为0-5岁儿童不推荐使用口腔或直肠测温。体温测量建议:新生儿测体温应采用腋下电子体
4、温计测体温;1月-5岁儿童可采用腋下电子测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测温。,2020/10/16,8,体温测量专家共识认为0-5岁儿童不推荐使用口腔或直肠测温。2,发热的评估,发热儿童伴随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提示严重疾病或自限性疾病,临床医生可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来系统预测发生严重疾病的危险性。6月的婴儿与严重疾病相关的症状主要包括:嗜睡、活动减少、面色苍白、喂养困难(食量比平时减少50%)、尿量减少( 4片尿布)和胆汁性呕吐。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相关症状体征:嗜睡、吸气性凹陷、呼吸频率 60次/分、鼻翼扇动、痰鸣、湿罗音、肿块 2cm、面色苍白、一般情况差或前囟饱满。,2020/10/16,9,发热的评
5、估发热儿童伴随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提示严重疾病或自限性疾,关注几点,体温升高1,心率增加9.6次/分。发热程度:不能以发热程度预测发热病因及疾病严重程度,但当3-6月婴儿体温39时,严重细菌感染危险性增加,而对于3个月的婴儿体温38 即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热持续时间:发热48h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文献提示有严重细菌感染组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非严重细菌感染组;而与发热24h组相比, 48h 组严重细菌感言的危险性没有增加;发现脓毒血症时体温39 时间亦较短 。,2020/10/16,10,关注几点体温升高1,心率增加9.6次/分。2020/10/,儿童常用的退热方法,当儿童体温
6、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药物降温 退热剂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安乃近、 阿司匹林尼美舒利。,2020/10/16,11,儿童常用的退热方法当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物理降温,包括直接和间接降温法,直接降温有冰水灌肠、乙醇擦身、冰袋降温、洗冷水澡、冷毛巾擦身、温水擦身及减少穿着的衣物等;间接降温有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冰水灌肠可引起患儿寒颤、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及较严重的不适感,故不推荐使用。,2020/10/16,12,物理降温包括直接和间接降温法,直接降温有冰水灌肠、乙醇擦身、,3月以上,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每次600mg),口服,间隔
7、时间4h,每天最多4次,用药不超过3天;布洛芬5-10mg/kg(400mg/d),口服,每6小时1次,每天最多4次,2020/10/16,13,3月以上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每次600mg,临床问题,1、儿童高热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单次剂量的退热效果有无差异? 多中心RCT研究显示,单次剂量布洛芬的退热作用强,降温维持时间长。2、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不良反应及主要影响因素:儿童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耐受性相近,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胃烧灼感、恶心和呕吐,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映与年龄无关;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主要是反复多次使用可引起肝炎;布洛芬不良反映无量效关系。,2020
8、/10/16,14,临床问题1、儿童高热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单次剂量的退热效,临床问题,3、高热不退时,是否可以联合应用退热剂?方法一:对于严重高热的患儿应用布洛芬10mg/kg,4h后用对乙酰氨基酚15mg/kg,与单用布洛芬退热效果强 方法二: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每4小时一次,交替使用退热效果比单组药好。,2020/10/16,15,临床问题3、高热不退时,是否可以联合应用退热剂?方法一:对于,临床问题,4、安乃近的退热效果如何?有何不良反应?安乃近可引起外周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在美国不使用安乃近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5、如何评价阿司匹林在儿童发热中的应用? 阿司
9、匹林退热效果与其他退热剂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大,可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的危险,同时还可影响血小板功能。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2020/10/16,16,临床问题4、安乃近的退热效果如何?有何不良反应?2020/1,临床问题,6、发热时单纯采用物理降温是否有效?单纯物理降温的疗效较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差。7、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退热效果是否更好? 物理降温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应用优于单用对乙酰氨基酚。8、物理降温中,乙醇擦身、冰水灌肠和温水擦身,哪种退热此熬过更好?冰水灌肠快于温水擦身,但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温水擦身,乙醇擦身1h的退热例数多于温水擦身,但2h后无差异,但乙醇擦身不
10、良反应明显高于温水擦身组。,2020/10/16,17,临床问题6、发热时单纯采用物理降温是否有效?2020/10/,临床问题,9、不推荐使用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尼美舒利禁用10、高热是推荐应用退热剂与温水擦身物理降温法联合退热。11、反对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2020/10/16,18,临床问题9、不推荐使用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目录,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手足口病的诊治急性中毒的处理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儿童呼吸系统用药,2020/10/16,19,目录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2020/10/1619,二、手足口病诊治,概念发病机制临
11、床表现检查诊断鉴别诊断重症病例早期识别转诊流程预防,2020/10/16,20,二、手足口病诊治概念2020/10/1620,概念,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2020/10/16,21,概念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
12、组16型(CoxA16),发病机制,一般认为,病毒从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在局部粘膜上皮细胞或淋巴组织中增殖,继而病毒又侵入局部淋巴结,由此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随后,病毒经血液循环侵入带有病毒受体的靶组织,如网状内皮组织、深层淋巴结、肝、脾、骨髓等处大量繁殖,并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第二次病毒血症。最终病毒可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各器官,如皮肤黏膜、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肺、肝、脾等处,在这些部位进一步繁殖并引起病变。,2020/10/16,22,发病机制一般认为,病毒从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在局部粘膜上皮细,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一)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
13、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2020/10/16,23,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2020/10,临床表现,皮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不像水痘、麻疹、猩红热和风疹。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14、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2020/10/16,24,临床表现皮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临床表现,2020/10/16,25,临床表现2020/10/1625,临床表现,2020/10/16,26,临床表现2020/10/1626,临床表现,2020/10/16,27,临床表现2020/10/1627,临床表现,2020/10/16,28,临床表现2020/10/1628,临床表现,2020
15、/10/16,29,临床表现2020/10/1629,临床表现,(二)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2020/10/16,30,临床表现(二)重症病例表现2020/10/1630,重症病例表现,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
16、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2020/10/16,31,重症病例表现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社区可以完善的检查,(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二)胸X线检查。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三)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少数病例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Q-T间期延长,ST-T改变。(四)血糖,2
17、020/10/16,32,社区可以完善的检查(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鉴别诊断,麻疹水痘药疹,2020/10/16,33,鉴别诊断麻疹2020/10/1633,早期识别重症,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一)持续高热不退。(二)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三)呼吸、心率增快。(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五)高血压。(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七)高血糖。,2020/10/16,34,早期识别重症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社区的一般治疗,抗
18、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喷剂、可选用青黛散、双料喉风散、冰硼散等,1日23次,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紫雪丹或新雪丹,安宫牛黄丸,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2020/10/16,35,社区的一般治疗抗病毒药物: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转诊:,小婴儿重症早期,2020/10/16,36,转诊:小婴儿2020/10/1636,预防,隔离传染源通风消毒增强免疫力,2020/10/16,37,预防隔离传染源2020/10/1637,目录,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手足口病的诊治急性中毒的处理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儿童呼吸系统用药,2
19、020/10/16,38,目录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2020/10/1638,三、急性中毒,复方苯乙哌啶中毒杀鼠药中毒,2020/10/16,39,三、急性中毒复方苯乙哌啶中毒2020/10/1639,复方苯乙哌啶中毒,复方苯乙哌啶又名复方地芬诺酯,由地芬诺酯和硫酸阿托品组成。每片含地芬诺酯2.5mg,硫酸阿托品0.025mg,其中地芬诺酯有类阿片作用。为苯乙哌啶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抑制肠黏膜感受器,消除局部黏膜的蠕动反射而减弱蠕动。其成分中阿托品松弛内脏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故达止泻作用。复方苯乙哌啶中毒后表现分两期:第一期为阿托品期:表现为高热,面色潮红,易激惹,反射降低。第二期为阿片样
20、期:主要表现为中枢抑制,呼吸抑制。临床常表现为混合症状。,2020/10/16,40,复方苯乙哌啶中毒复方苯乙哌啶又名复方地芬诺酯,由地芬诺酯和,中毒途径:误服,复方苯乙哌啶中毒后表现分两期:第一期为阿托品期:表现为高热,面色潮红,易激惹,反射降低。第二期为阿片样期:主要表现为中枢抑制,呼吸抑制。临床常表现为混合症状。,2020/10/16,41,中毒途径:误服复方苯乙哌啶中毒后表现分两期:第一期为阿托品期,治疗,但本药稍有甜味,易造成小儿误服中毒治疗方法 对服药小于12h的患儿均给予洗胃,催吐,导泻等常规治疗后给予输液,此时立即予纳络酮治疗,首次0.05-0.1mg/kg静脉滴注,4h后改为
21、每次0.01mg/kg静脉滴注,症状不缓解,可重复使用。中重度患儿予吸氧,心电监护,止痉,抗感染,降颅压减轻脑水肿,并纠正酸中毒,营养心肌及脑细胞等治疗,病情重,服药多者,需要纳络酮小剂量1020gkg-1 h-1 ,维持23d,以防再次发生呼吸抑制。,2020/10/16,42,治疗但本药稍有甜味,易造成小儿误服中毒治疗方法 对服药小于1,转诊,误服后无论时间长短一定催吐后转诊有症状一定转诊,2020/10/16,43,转诊误服后无论时间长短一定催吐后转诊2020/10/1643,预防,儿童最好别用管理好药物,2020/10/16,44,预防儿童最好别用2020/10/1644,杀鼠药中毒,
22、慢性抗凝血药物:溴敌隆、杀鼠迷、杀鼠灵、大隆等误服后症状轻者: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精神异常重者:出血:皮肤粘膜、消化道、颅内,2020/10/16,45,杀鼠药中毒慢性抗凝血药物:溴敌隆、杀鼠迷、杀鼠灵、大隆等2,社区检查,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大便隐血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2020/10/16,46,社区检查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2020/10/1646,救治方案,催吐、洗胃、导泻维生素K1、肌注、静滴,3-7天激素、维生素c,2020/10/16,47,救治方案催吐、洗胃、导泻2020/10/1647,目录,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手足口病的诊治急性中毒的处理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常见 病症 诊治 教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88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