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入门教程ppt课件.ppt
《《易经》入门教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经》入门教程ppt课件.ppt(2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写:周国栋,易经,放下神秘,走下神坛兴趣研究,为我所用,第一讲:天人合一话易经(上),第一节 天下第一书 易经的由来与正名,一、周易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以及对其研究应用的最新动态,伏羲创八卦,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与易经的区别,周易是易经其中的一易。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共三易。只是连山和归藏早已失传。所以现在的人逐渐就把周易等同于易经了。 易经不是迷信,他的内容从人文到科技、军事、天文等等,他并不是一部用来预测的书,预测只是易经所具备的功能的九牛一毛而已。,易经的完成
2、,“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易经的完成,经历了三位圣人:第一个是伏羲,第二个是周文王和周公父子,第三个我们大家更为熟悉,就是孔子。伏羲在上古,周文王在中古,而孔子在近古,或者叫下古。,明明是四个人,为什么说是三个呢?这跟易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三”是奇数,是阳的,而四是偶数,属阴的,所以我们说是三位。我们看唐装,它的纽扣不是五个就是七个,不会是四个或六个,也是这个道理。实际上,易经成书所经历的时间非常长,所经历的圣人也很多,应该说,易经是我国古圣先贤集体创作的成果。我们中国人,差不多所有东西都是集体创作的,很少有一个人单独完成的。易经广大精微,无所不包。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吕
3、氏春秋),这两句话大家非常熟悉。大到没有外面,够大的吧!小到没有里面,够小了吧!我们今天很喜欢讲系统,而世界上最大的系统,就是易经。因为所有能列举出来的大系统,像太阳系、银河系等等,都不可能大到“其大无外”;所有能列举出的分子、原子、质子、电子等等,都小不过“其小无内”。,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说很夸张,因为现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兢兢业业,就是为了解开宇宙的密码。有了那么多的科学仪器,那么尖端的技术,他们都还不敢说能够做到,这么一本几千年前的古老经书,怎么能做到这样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大家心里一定充满疑问:到底解开了没有呢?我们可以大胆地说:解开了。孔子解开这个密码以后
4、,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千五百多年,但是我们一直都是小用,从来没有大用过。孔子曾感慨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但是他的感慨我们依然听不懂,我们把它当书来背,我们也考试,可就是不知道它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人能弘道”,意思是人能够把这个密码好好来运用;“非道弘人”,是说你不能在这儿躺着,等它来给你帮忙。孔子的这句话是说:宇宙的密码已经解开了,但是要靠人来把它发扬光大,而不是等待那个密码来帮我们解开。那么,我们又凭什么说,到孔子的时候,就已经解开了宇宙的密码呢?,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得到了三把钥匙,第一把钥匙,叫做伏羲八卦。在中国,几乎人人都看过八卦图,家家户户也都挂过,只是搞不清楚那是
5、做什么的。殊不知,那正是一把打开宇宙密码的金钥匙。我们在手上拿了七千年,却始终没有悟到它真正的作用,总以为那是很好玩儿的,可以辟邪的,连外国人也跟着我们糊里糊涂的。外国人现在也挂八卦图,但你问他为什么,他一定会说:“那是你们中国的玩意儿,我怎么知道?”伏羲的八卦告诉我们一个宇宙最基本的秘密,我们用两个字就把它讲完了,叫做“阴阳”。现代科学家已经感觉到,物体一定有最小的基本构成元素,他们讲了很多很多,却始终讲不出“阴阳”这两个字来。我们一天到晚在讲“阴阳”,可是我们反而不知道,这就是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第二把钥匙,是文王六十四卦。它告诉我们,宇宙只有六十四个密码。大家一定会产生疑问:
6、为什么是六十四个呢?不可以是六十三个吗?不可以是八十二个吗?易经讲“数”讲得非常多,但是如果用我们现代的数学观念来看易经的数,那就相差太多了。因为数不等于数字。数是有生命的,是活的,不是死的。有一句话非常重要:这件事情不过是“一而二,二而一”而已。这句话大家经常听到,只是没有在意。什么叫“一而二,二而一”?等到讲易数的时候,我们会把它说清楚。易经的智慧六十四卦就是宇宙的六十四个密码,它是用数字来代表的。凡是密码,必定离不开数字。我们现在所用的保险箱都是用数字做密码的,但是那个数字是死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宇宙的数是活的,是变化的。,第三把钥匙,是孔子给我们的十翼。孔子“删书、诗”,他把尚书
7、、诗经删了一大部分;他制定礼乐,修了一部很难的书,叫春秋。但是他看到周易,却是很恭敬地赞美。周易成书以后,多少人想动它的一个字,都动不了。孔子当然也有责任,如果其中真的有不对的地方,他就要删,就要改。可是他读完以后,肃然起敬,赞周易,而且替周易装上十只翅膀,我们称之为十翼。孔子希望周易能够“飞起来”,可惜到现在,他的理想还没有实现。孔子的理想就是世界大同,而易经就是理想的翅膀。易经的智慧周易“飞起来”以后就是世界大同。实际上,地球村就是世界大同,世界大同就是地球村,西方的理想跟我们的理想是一样的。我们现在是要按照西方的路子走向地球村,其实这样也没有关系,因为“功成不必在我”,只要能够实现和平发
8、展、人类和谐,无论用什么方法,我们都不反对。可是,从目前形势来看,下面的路要靠我们自己来走。靠什么走?就是这部有十只翅膀的周易。我们有这么好的宝藏,可是我们自己睡着了,醒不过来。沉睡了这么多年,现在是醒的时候了。,第二节 易经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以及对其研究应用的最新动态,易经是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易懂的书。易经是群经之首。因为不管是五经还是六经,都把易经摆在最前面。实际上这句话太客气了,应该是“易为群经之始”。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周易,论语,老子,孙子兵法,活水源头,三大基石,兼达天下,独善己身,奇正相生,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古老智
9、慧的易经,曾长久地被误解为一本算命的书。随着科技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经越来越受到中外科学界、文化界的重视,西方学者称之为“一部奇妙的未来学著作”。,第三节对“易”本源的探求与考证,三易所谓“三易”,指的是变易、不易、简易。东汉郑玄曰:“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易赞,转引自孔颖达周易正义),一、变易 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中国文化中的易经,是讲原则寻规律,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非变不可,这是原则也是规律。二、简易 所谓简易,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最平
10、凡而且非常简单了。三、不易 所谓不易,是说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这个能变万有、万物、万事的“它”是不变的。这就叫做“不易”。,第四节太极与阴爻(ya)阳爻的科学解读,太极,阳爻,阴爻,第五节八卦与六十四卦的现代破译,离-火,坤-地,兑-泽,乾-天,坎-水,艮-山,震-雷,巽-风,南,第二讲:天人合一话易经(下),第一节河图与洛书的来龙去脉,大禹治水,黄河马图洛水龟书,第二节五行相生相克的辨证关系,五行相生相克,八卦与五行配套: 乾为金, 坤为土, 坎为水, 离为火, 震为木, 巽为木, 艮为土, 兑为金。,
11、生,克,第三节“天人合一”的最高命题,易传认为,卦象是上古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于身,远取于物,对整个自然界的纹理进行总汇而成的。易经囊括着人世和自然界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中可以找到一切事物的变化趋势及其结局的答案。系辞把它概括成为:“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祭天图,乾,坤,临,小过,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初九,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初六,六二,九三,九四,六五,上六,第二讲 易经里面的元素(入门概念),2.1爻2.2单卦2.3复卦2.4卦序2.5卦名,2.1 爻,爻有两种,一种叫阳爻,一种叫阴
12、爻。阳爻用一长横表示:,阴爻用两个短横表示:-图见第十张周易中用阳爻和阴爻来表达阴和阳这两种抽象的概念,对于阴阳大家先不必多想,就把它当作两种符号,好比正号和负号。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元素。,2.2 单卦,单卦组成简单,由三爻组成,每爻有两种状态:阳爻和阴爻,所以一共有23即八种单卦,谓之八卦。乾、兑、离、震 、巽(xun4) 、坎、艮、坤根据三个爻的组合形式,上面八个卦都有自己的形象化表述,这种形象化的表述即称为卦符,详见图。 古人歌诀: 乾三连, 坤六断; 震仰盂, 艮覆碗; 离中虚, 坎中满; 兑上缺, 巽下断。其他:兑卦卦符最上面的阴爻的两个短横好比“兑”字上面的两点;巽卦卦符最下面的阴爻
13、的两个短横好比“巽”字下面的两点;震卦卦符上面两阴爻的四个短横好比“震”字上面雨字里面的四个点;,2.3 复卦,复卦,顾名思义,是重复的卦,即由两个单卦组成。因为一共有八个单卦,八卦单卦两两组合,所以一共有六十四种卦,这就是所谓的六十四卦。到这里,大家可能也看出来了,周易与二进制的关系非常密切。,2.4 卦序,所谓卦序,就是卦的顺序,简单说,即每个单卦对应于一个数字。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记这个卦序有什么用?其实有心的人应该已经看出来了,既然每个卦都对应于一个数字,反过来,一个数字是不是也对应于一个卦?正是如此!我们经常见到有人根据两个数字来起卦,比如11和5。11除
14、以8的余数(因为只有八个单卦,所以除以8)为3,3为离卦,5为巽,所以这样便得到一个复卦:上离下巽。各种算卦方法(起卦方法以后再讲),无论用什么方式起卦,最终都是要得到一个复卦,每个复卦都有名字,叫做卦名。,2.5 卦名,这里所说的卦名是指复卦的名称,大家已经知道,每个复卦都有六个爻组成,上面三爻组成一个单卦,叫做上卦或外卦。下面三爻组成一个单卦,叫做下卦或内卦。两个单卦组成一个复卦。六十四卦的名称见下图,图中第一行表示上卦,第一列表示下卦。比如标号为17的泽雷随卦,即是第五行和第三列的交叉点,其他卦查表方法类似。,2.5 卦名,2.5 卦名,上面的泽雷随是什么含意?其中的泽是兑卦的基本含义(
15、即卦象,后叙),雷是震卦的基本含义,随即是该卦的卦名。泽雷随这三个字的含义就是:上卦为泽(即兑卦)下卦为雷(即震卦)的这个卦叫做随卦,随是卦名。下面列举八单卦的基本卦象(即八卦的最基本的含义),这个非常重要。乾:天, 兑:泽, 离:火, 震:雷,巽:风, 坎:水, 艮:山, 坤:地 上面八单卦的卦象,都是用天地水火风等自然现象作类比,比较形象。,2.5 卦名,每个单卦还有其他很多卦象,比如乾代表老人、领导等含义。以后再论述。卦名次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
16、震继。艮渐归妹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总结:本讲涉及到的概念:爻,阳爻,阴爻,单卦,卦序,复卦(包括上卦/下卦,外卦/内卦),卦名,八单卦的基本卦象。,第三讲 如何理解易经,3.1序言3.2卦辞3.3爻辞3.4三才3.5爻位,3.1 序言,本文涉及到的概念:卦辞,爻辞,三才,爻位本节的内容非常重要,如果理解了该节,就能了解易经全文的结构,基本就能知道如何去理解易经而不是对着易经原文不知所措。此节要讲述的概念不仅是解读易经原文的入门敲门砖,也是运用易经进行占卜的基本知识,并且概念也是最基本的春秋占法(而不是梅花易数或六爻等方法)的基础,此占法还涉及到卦象等部分,留到后文再讲。,3.1 序言,为了
17、有直观认识,下图是从周易中摘录出来的一个卦(复卦),通过这个例子,也就能大致看懂易经了解读:上图中的卦名字叫做“中孚”,中孚是卦名,左侧是卦符。大家都知道上面的卦是复卦,易经全文中一共有六十四个这样的复卦,也就是说易经全文一共有六十四段上图中这样的类似的文字。,3.1 序言,为了便于理解,目前暂时不妨把易经全文看作古人或者说易经发明者算卦经历的记录总结,就是说,发明者算到某卦时,结果如何,是吉是凶,把这些结论都纪录下来,这形成易经,因为一共有64个卦,所以他一共记录了64段文字,每段文字的结构大概如上图所示。算卦方法:比如通过报数的方式来起卦,给定两个数字,5和10。根据上文所说, 5为风,为
18、巽卦,10除以8余数为2,2为泽,为兑卦,合起来就是上巽下兑,合起来就是风泽中孚,就是上图中的卦。按照周易的算卦的方法,仅仅得出上巽下兑这个复卦还不够,还需要得出变爻,所谓变爻,就是变动的爻,上巽下兑为中孚卦,这是不变的部分,动爻是变的部分,这一静一动,就可以用来占卜了。怎么计算变爻呢?很简单:5+10=15,15除以6的余数(为什么除6?因为一个卦一共只有六个爻)为3,所以变爻就是第三爻,中孚卦最下面一卦即是第一爻,依次往上为第二爻,第三爻。变爻是第三爻的意思,就是说第三爻这个爻要发生变化,所谓变化无法阳爻变成阴爻,阴爻变成阳爻,变化之后,就会有形成一个卦,即变卦(我们通常说的你这个人怎么说
19、变卦就变卦,这个变卦来自于周易,以后继续将变卦)。,3.2 卦辞,所谓卦辞,就是周易中一段描述某个卦整体吉凶情况的文字,辞,言辞文字的意思。,3.3 爻辞,就是描述某一卦中某一爻的情况的文字,一个卦有六个爻组成,所以每个卦均有6段爻辞。比如我们按照上述两个数字得到风泽中孚这一卦,变爻是第三爻。那么我们怎么通过易经来占卜吉凶呢?很容易,我们在易经中翻到中孚这一卦,看到卦辞:”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这段文字就是总体描述这个卦的吉凶。具体的吉凶,要看爻,因为上面计算的变爻是第三爻,所以要看第三爻的爻辞:六三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好了,结果知道了,如果你求测得这个是问感情。那么你可以断曰:你
20、会遇到情敌或竞争对手,胜负难分,有胜有败。所以,大家应该很清楚了,周易一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一共有64*6=384爻,也就是说整个易经全文描述了人生各种境遇(比如爱情,事业等)的384种情况,就好比周易发明者,记录了他自己算卦的384个案例。,3.4 三才,所谓三才,即天,地,人,合称三才。在一个复卦中,最上面两爻为天,中间两爻为人,最下面两爻为地。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天地之间。这其实宇宙人生的一个简单模型。,3.5 爻位,爻位其实上面已经介绍过了,为什么要有爻位这个概念呢?其实很简单,一个复卦有六个爻,当然要用序号来区分一下,以便于称呼。就好比一家有兄弟六个,每个人都要有名字。最下面一
21、卦为第一爻,其次为第二爻。最上面为第六爻。每爻都有阴阳之分。所以为了便于区别六个爻,不仅要说明该爻的位置,还必须说明该爻的阴阳,这样才能唯一确定的描述一个爻。周易里面是如何描述的呢?从下至上,依次称为:初,二,三,四,五,上阳爻用九表示,阴爻用六表示。因为九位奇数,六为偶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中孚卦最下面一爻是阳爻,阳为九,最下的位置为初,所以该爻称为:初九。最下面第二爻为阳爻,阳为九,所以该爻为九二,注意不是二九,2,3,4,5爻的称呼与初爻和上爻的称呼有点不同,大家要注意。看上图便知。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应该记得一句:初九乾龙勿用。这个初九并非我们常说的阴历某月的初九日,而是指爻位,
22、是说得乾卦的最下面一爻。,小结,应该是不难的,就是几个简单概念而已,就是爻位稍稍复杂一点,大家在学化学的时候知道,一个苯环上面有六个位置,每个位置都有一个序号。同一个卦的情况类似。大家可能还有一个疑问:易经的文字就这么一点,怎么可能包罗万象可以测那么多事情呢?一个原因就是易经的原文比较抽象,有高度的概括性。比如上面说的爻辞:九三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既可以测感情,也可以测事业,也可能测战争,只是你要把卦辞、爻辞和你要占问的事情密切结合,其中涉及到卦象的联想和类比。如果理解了上面这些概念,就已经具备了阅读易经的基础了,至于卦辞中的那些文言文的含义,大家现在无须太多考虑,随便买一本书都会有翻
23、译。,第四讲 爻之间的关系,4.1 当位4.2中正4.3比4.4乘4.5承4.6应,4.1 当位,从爻位来讲,从一个复卦(共六爻)由下往上,编号为初、三、五的位置为奇数为阳位,如果在这三个位置上的爻是阳爻(即阳爻居阳位),则称该爻为“当位”;编号为二、四、六的位置为偶数为阴位,如果在这三个位置上的爻是阴爻(即阴爻居阴位),则也称该爻为“当位”;如果不是上面两种情况,即阳爻居阴位或阴爻居阳位,则称为不当位。,4.2 中正,二爻和五爻分别为下卦(下面的单卦)和上卦(上面的单卦)的中间位置,成为“中位”。如果这两个中位所在的爻为阳爻,称为“刚中”,因为阳代表刚。否则成为“柔中”,因为阴代表柔。二爻为
24、臣位,五爻为君位,如果阴爻居二爻的位置,阳爻居五爻的位置,表示君臣各安其位。在这两种情况下,该爻既当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又处于“中位”,所以是既中且正,称之为中正之位,简称中正。说起中正,大家可能想起了蒋介石,蒋介石名介石,字中正,这个中正即是来源于易经,并且“介石”这两个字也完全是来自易经的正文:豫卦的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4.3 比,为了方便起见,先介绍“比”这个概念。两个爻相邻(就是上下挨着),这种关系称为“比”。,4.4 乘,这个乘,有乘势欺人的乘的含义。所谓乘,就是上爻比下爻这种关系,这是站在相邻的两爻之中其上爻的角度来看自己(上爻)与下爻的关系。而乘有两种类
25、型:其一,上阳刚下阴柔,好比君子乘凌小人,多吉;其二,上阴柔下阳刚,好比小人乘凌君子,多凶。,4.5 承,所谓承,有点承受压力的承的含义。所谓承,就是下爻乘接上爻这种关系,这是站在相邻的两爻之中其下爻的角度来看自己(下爻)与上爻的关系。大家看到这里应该已经看出,其实乘和承都属于比,它们只是“比”这种关系的两种情况而已。,4.6 应,所谓应,有呼应、照应的意思。所谓应,下卦的下中上爻分别于上卦的下中上爻相对应,即初和4爻,2和5爻,3和上爻的这三对对应的位置,如果对应位置的两爻是一阴一阳,则称为两爻为相应,否则称为不应。,小结,作用很多,首先有了这些概念,看很容易看懂易经的经传(特别是孔子的十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易经 入门教程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88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