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散曲与诗文》PPT课件.ppt
《《元散曲与诗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散曲与诗文》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元代散曲,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风格,散曲是诗词之外的又一种新的韵文形式,它是从词发展而来,又在金元时期各种曲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乐曲及部分唐宋词调的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新体诗,它是按一定宫调的曲牌填写出来的能唱的曲词。,文体概念的形成:,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明人朱有憞诚斋乐府首次使用“散曲”这一概念,专指散曲中的“小令” 。明中叶以后,套数也纳入散曲范围。20世纪随着一些学者的厘定,作为包括小令和套数的文体概念的“散曲”最终确定下来。,一、散曲的兴起,其一,由诗歌演变的内在规律所决定宋词的衰微和诸宫调的出现 。其二,异族音乐与华夏音乐的交汇,这是客观环境促成元曲成熟的重要
2、条件。 其三,文人的重视和提倡。“俗谣俚曲”,在民间广泛流行和诸宫调的兴起后,均因文人染指而迅速成熟。,二、散曲的体制,(一)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 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二)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由两支以上的宫调相同的只曲连缀而成的组曲。其体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点, 即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成, 各曲同押一部韵, 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三)带过曲,是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特殊体式。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牌最多不能超过三首。带过曲中一般用“带过”两字标明,如【雁儿落带过得胜令】;也可以只用一个“带”、“过”或“兼”
3、字标示,如【雁儿落带得胜令】、 【雁儿落过得胜令】、 【雁儿落兼得胜令】;也有只把几个曲牌连写在一起,如【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等。带过曲中曲牌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全元散曲中带过曲共有26种形式。,三、散曲的风格和审美取向 (),(一)形式灵活,句式自由散曲与词的区别;(1)声韵密集和通押。散曲用韵较密,几乎是句句用韵,而最大的特点是平韵、仄韵可以互押。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里,鸦、家、马、下、涯押韵(属“家麻韵部”);其中“鸦、家、涯”是平声字,“马”是上声字,“下”是去声字。,(2)重韵。近体诗和词都避忌重韵,而曲则不避重韵。徐再思蟾宫曲春情:平生不
4、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独木桥体”。如周文贤叨叨令自叹:筑墙的曾入高宗梦,钓鱼的也应飞熊梦,受贫的是个凄凉梦;做官的是个荣华梦。笑煞人也末哥,笑煞人也末哥,梦中又说人间梦。,(3)衬字。诗词不能增加衬字(律诗和词都是定句定字的),而散曲除依声填词外,还可以在本字外自由地加上衬字。衬字一般加在句首或句中,不能加在句尾。其功能主要有适应曲调变化;增强口语化、通俗化;对意义进行补充扩展和渲染。无名氏蟾宫曲春情:记当初相见,见俺那风流的小业冤。两心中便结死生缘,一载间浑如胶漆坚,谁承望半路
5、里翻腾做离恨天。 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碗豆,凭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救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大量运用俗语和口语。“方言常语,沓而成章,着不得一毫故实”(凌濛初谭曲杂札)。 讲究句法的完整连贯,不大省略虚词语助之类,诗词中常见的省略语法关系而直接以意象平列和句与句之间跳脱联接的写法,在散曲中比较少见 。无名氏的塞鸿秋村夫饮:宾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会舞一会笑一会,管甚么三十岁五十岁八十岁。你也跪他也跪恁也跪,无甚繁弦急管催,吃到红轮日西坠,打的那盘也碎碟也碎碗也碎。 杨景贤 红绣鞋咏虼蚤:小则小偏能走跳,咬一
6、口一似针挑。领儿上走到裤儿腰。眼睁睁拿不住。身材儿怎生捞?翻个筋斗不见了。,(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一反中国诗歌含蓄酝藉的传统而代之以豪辣直露的取向。“快人情者,要毋过于曲也。” (王骥德曲律杂论下) “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关汉卿仙吕一半儿题情)弹破庄周梦,两翅架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个空。难道风流种,吓杀寻芳的蜜蜂。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王和卿醉中天咏大蝴蝶 ),第二节 元散曲的发展阶段与代表作家作品,元散曲作家,据统计约有200馀人
7、,存世作品:小令3800馀首,散套470馀套。大约以延祐年间为界,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创作中心在大都一带,后期移到杭州为中心的一带,与杂剧情形类似。,一、前期散曲创作,前期散曲以豪旷、泼辣为主调,属于散曲的本色期。作家有三类: 书会才人作家,以关汉卿、王和卿为代表。主调是自由与反抗。贫民胥吏作家,以白朴、马致远为代表。 主题是叹世与归隐。达官显宦作家,以卢挚、姚燧为代表。主调是冲容典雅。,二、后期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公认为:张可久、乔吉。此外,还有张养浩、睢景臣、刘时中,和合称为酸甜斋的贯云石、徐再思,以及有“曲中元白”之称的刘庭信、兰楚芳。随着创作中心的南移,创作逐渐向艺术表现方面发展,出
8、现向诗词回归的趋向,被人视为散曲的清丽派。题材内容拓展哀婉蕴藉的感伤情调成为创作主流形式化倾向,第三节 元散曲的思想内容,一、叹世归隐。这一类最能体现元曲内容特色,在沉沦与涅槃的历史转折期,元代士人重新考索他们的世界与人生,在一种历史与现实沉痛空寞的反思中走向自适与山水。神圣的世俗化 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圣贤的庸俗化“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张鸣善双调水仙子讥时),英雄的失落感 “到如今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9、倪瓒双调折桂令拟张鸣善 )忠信的奚落感“笑你个三闾强,为什么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贯云石双调殿前欢吊屈原)“采薇首阳空忍饥,枉了争闲气,试问屈原醒,争似渊明醉,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钟嗣成双调清江引),历史的无常感“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功名的虚无感休说功名,皆是浪语,得失荣枯总是虚。(沈和仙吕赏花时潇湘八景)“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 乱纷纷蜂酿蜜,争攘攘蝇争血。”(马致远双调 夜行船 秋思),现实的荒诞感“伏低伏弱, 装呆装落, 是非犹自来着莫。 任从他,待如何。 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散曲与诗文 散曲 诗文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86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