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配套服务中心项目申请书.docx
《服饰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配套服务中心项目申请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饰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配套服务中心项目申请书.docx(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株洲芦淞服饰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配套生产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申请书湖南利坤投资有限公司2012年6月目 录一、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一)承建运营单位简介3(二)近三年企业经营状况41、配合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企业信息化服务工作52、组织中小企业开展服装规模化定制生产工艺的共性技术研究53、致力于服饰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孵化。64、完善服饰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完整的电子商务体系。6(三)近三年企业运营财务状况8二、项目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9(一)项目背景9(二)项目的可行性12(三)项目的必要性141、有利于株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142、有利于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153、有利于安排返乡农
2、民工就业和城市实业人员就业154、有利于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建设16三、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6(一)政务及金融、信息综合服务区。17(二)实验及检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区。18(三)设计人才培养、技工培训区。19(四)具体建设内容20(五)项目实施方案211、网络系统构架及其原则212、网络结构233、硬件选型方案244、操作系统选型265、服务器集群系统实现方案266、系统构建特点317、网络安全及备份方案318、系统配置方案329、系统开发方案3310、应用系统功能设计3411、数据库开发36(六)服务内容371、中小企业合作项目服务372、新产品设计开发服务383、产权交易和
3、融资担保服务384、人才培训/招聘服务385、企业信息化服务396、市场开发/产品推广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系统)397、竞争情报服务(知识管理服务)398、其它相关服务39(七)推广措施40(八)技术保障措施40四、总投资及资金来源41(一)项目总投资费用41(二)项目投资分类明细42(三)系统运行维护费用46(四)项目资金来源计划47五、项目进展情况47六、项目建成后效益分析48(一)经济效益分析48(二)网络经济效益分析491、会员会费收入预测:492、广告收入预测:49(三)应用系统效益分析501、中小企业项目合作系统502、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系统503、新产品设计开发服务系统51(四
4、)直接收益分析51(五)社会效益分析52株洲芦淞服饰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配套生产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申请书一、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承建运营单位简介湖南利坤投资有限公司(2011年6月由株洲百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更名)成立于2006年3月,注册资金500万元。是一家经营投资管理、咨询及服务;计算机网络服务;计算机系统集成;互联网信息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等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业内领先的服饰集群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与服务提供商,主要业务是为广大中小服饰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平台、人员培训、创业孵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公共技术服务。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企业管理制度,引进了一批优秀
5、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2008年公司承建芦淞服饰产业电子交易平台项目取得重大成功,目前公司旗下以建设管理芦淞服饰信息平台、芦淞服饰交易平台、芦淞人才服务平台、芦淞服饰品牌策划平台。公司现有职工38人,拥有一支21人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队,全部拥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本科13人,大专8人。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来,在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经过5年多时间的发展,荣获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颁发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人才培训中心”、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颁发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共青团湖南省委会颁发的“湖南青年创业就业基地”、株洲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
6、的“株洲市创业孵化基地”等荣誉称号。公司2008年评选为株洲市民营科技企业,2010年度“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为贯彻株洲市十二五规划关于发展千亿服饰产业的文件精神,结合芦淞服饰产业发展现状,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研讨,在市区政府的支持下,湖南利坤投资有限公司承担株洲芦淞服饰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配套生产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该建设项目主要以芦淞服饰产业集群为依托,以董家塅高科园“中国成长型品牌服饰基地”为基础,全力打造“中国女裤生产基地”为目标,改造提升服饰生产企业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支撑、服务于芦淞服饰产业集群内4000多家中小服饰企业创新发展。(二)近三年企业经营状况平台运行三年多来取得了丰硕的
7、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证明了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实现优质技术资源整合,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的、富有成效的专业化配套服务,有利的解决服饰行业内中小企业的共性问题,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进一步的成长。近三年来开展的配套生产服务业务内容有: 1、配合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企业信息化服务工作平台积极配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芦淞区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对服装企业进行服装企业信息化的咨询、培训、交流研讨工作,为普及服装企业信息化知识、增强信息化意识、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2008-2011年组织服饰产业发展论坛、品牌战略发展等高端论坛六次,印发各类
8、服装企业信息化宣传资料20000册(含电子光盘),与服装企业面对面交流750余家,为684家企业设计企业信息化方案,并提供网上空间及论坛,与数百家服装企业进行交流沟通。 2、组织中小企业开展服装规模化定制生产工艺的共性技术研究 平台与区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共同组织了由二十多家各种规模的服装企业针对服装规模化定制生产工艺等共性技术进行了技术攻关及试验,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果,在示范单位中应用获得较好的效果。 针对服装企业具体需求和共性问题,已构建了面向服装企业的网络化ASP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可提供以下服装企业信息化软件共享服务:服装归号系统软件、服装号型决策系统软件
9、、服装CAPP系统软件、服装销售管理系统软件、服装企业自主建站系统软件、行业制服图库资源、中南地区人体数据库资源(20万条)。目前,平台初步营造了通过信息化平台为服装企业信提供服务的方式,平台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企业应用群体,为进一步构建服装规模化定制服务平台和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3、致力于服饰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孵化。 平台依托芦淞区政府和市劳动局的支持,向全市推广网商创业培训,普及电子商务。利用芦淞服饰产业集群得天独厚的市场资源,充分发挥服饰产业网络创业基地的潜能。截至2012年5月底,共开班43期,培训人数2866人,整体提高了芦淞服饰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水平。 有260人通过电
10、子商务师考试和网店运营专才岗位考试。2008-2011年,平台的电子商务体系新增服饰商户800余户,新增商户全年实现成交额突破千万元大关,开辟了服饰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完善服饰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完整的电子商务体系。 大力发展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直销等无店铺销售方式。充分利用株洲芦淞服饰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配套生产服务中心优势,大力发展网上服饰贸易,积极鼓励和引导各服饰市场和企业在现有的销售渠道和横式上,开辟网上营销通道。通过升级“芦淞服饰网”,建立起与全国各主要服饰加工区、专业市场、大型服饰(企业)网站、服饰科技文献库相结合的网络联盟,实现信息共享;依托湖南理工大学的数育资源与科研优
11、势共同组建芦淞服饰研究院,开展服饰设计开发研充与高层人才培训。 2008-2011年,平台展示服务的企业584家,均以成本价服务企业。比如:企业委托平台负责其时装发布会的服装展示,中心模特表演大厅租用费用每天1000元(含电费、空调费、音响灯光及工作人员补贴)而,模特费用按照给予模特实际补贴为准;平面广告、视频广告以实际制作成本为准;同时,平台针对服饰中小企业开设企业财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服装设计、服装CAD、服装Qc跟单、服装纸样制作、服装缝制工艺等各种培训班,截止2012年5月免费培训了2500余人,为企业不断输送各类型技术人才。2008-2011年株洲芦淞服饰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配套生产
12、服务中心的各项服务项目支出638.24万元,累计服务中小企800余家,提供各类专业技术服务800余项次,累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2500余人次,累计为中小企业引进全日制本科生66人,大专生134人。平台对株洲芦淞服饰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持续性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平台的服务推动了芦淞服饰产业集群中心企业的发展,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8亿元,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创造经济效益10亿元,累计创造新的就业岗位2000多个。(三)近三年企业运营财务状况2008-2011年公司实现收入819万元,其中面向中小企业开展的配套生产服务收入为637.10万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7.79%;“株洲芦淞服饰产
13、业集群中小企业配套生产服务中心项目”收入606.45万元。企业运营收入主要来源:(1)企业网站建设:根据客户要求定制企业网站,收费为800元-5000元不等;三年来制作150余个企业网站,平均3000元/个,创造收入45万余元。(2)网站推广:按推广网站收费的5%收取服务费;三年收入15万元。(3)品牌推广:品牌服饰信息推广按会员制收取服务费会员等级卡片会员普通会员高级会员黄金会员收费标准永久免费200元/年1200元/年3000元/年每年服务450个收费企业会员,平均2000元/年/个,年收入90万元,三年收入270余万元。(4)根据企业需要举办专业展会。每年召开12次大型招聘会,设立100
14、个展位,每个展位收费500元(对会员单位给予减免费用的优惠);12100500=60万,三年来实现收入140余万。(5)人才培训和档案托管收入开展企业内训或定制培训,三年收入200余万元。(6)产品检测收入按照行业标准收费,每年收入约50万元,三年约150万元。二、项目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一)项目背景服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一五”期间,加大了设计研发、现代管理、科技进步、品牌建设、商业模式创新的步伐,重视国内外优良资源整合利用,使得服饰产业协作链有很大优化,产业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十二五”将是中国服饰产业提升文化创造软实力重要的5 年,服装产业将在“十一五”发展基础上
15、,将进一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高科技和品牌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面对服饰产业发展机遇,株洲市委、市政府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认真分析株洲服饰产业现状,面对高层次的产业发展诉求,认为制造、商贸、物流等配套功能是新时期服饰产业集聚和提升的重要依托,创新发展模式,将是支撑株洲服饰产业产品的提质,增强株洲芦淞服饰产业在未来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为此,株洲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中国女裤成长型品牌孵化园”、“千亿服饰产业园”的发展定位,芦淞区也确立了“城市提质、产品提质”的总体目标。为进一步加快服饰产业发展,打造千亿服饰产业集群,根据国家服饰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株洲服饰产业基地产
16、业发展规划。初步制定了纺织服饰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20082015),纺织服饰产业总体布局为:“一点、两线、四中心、六基地”的“1246”模式。“一点”是芦淞服饰城;“两线”是在S211芦淞区株洲县、G320G106荷塘区醴陵市茶陵县两条交通干线两侧择优选点布局纺织服饰产业;“四中心”即芦淞服饰展示交易中心,服饰批发中心,服饰面料、辅料、配件、设备供应中心以及仓储配送中心;“六基地”指品牌服饰加工基地、纺织加工基地、洗水工业基地、标志服饰加工基地、承接沿海纺织服饰产业基地、针织饰品加工基地。 生产加工六大基地预计将有4000余家生产企业入驻,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市最具活力的中小服
17、饰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们对我市劳动力就业、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克服在其发展过程面临的技术水平偏低、盈利能力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人才短缺等缺乏竞争力的共性问题和难题,各级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包括建立各种各样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和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经济和技术信息的互联网站。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经济咨询、产品开发、人力资源发展、中小企业创办、信用担保等信息服务,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内经济发达省份如浙江,也极其重视中介组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对广大中小企
18、业的支持作用,中国化工网、全球纺织网、中国服装网、今日五金等一批浙江的行业网站给整个浙江的中小企业、行业市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我市服饰行业发展到今天,一方面逐渐涌现了一批产品科技含量较高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有特色的中小型企业,具备一定的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无论是发展环境还是自身素质方面均存在着产品和市场信息不畅、技术装备水平低、人员素质急待提高、融资困难等许多问题,限制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内经济发达的省份的有效做法表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但需要政府的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社会中介机构提供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中介支持。其支持中小
19、企业的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健全各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因此,从株洲经济建设实际情况出发,以先进的技术为手段提高中小服饰企业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为广大中小服饰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具体而有效的咨询服务,对促进株洲中小服饰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株洲芦淞服饰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配套生产服务中心旨在打造集服饰生产配套完善、展示交易先进、产业发展高端、行业信息全面、环保科学合理、技术材料新潮、品牌有效集中的中小企业配套生产服务中心。(二)项目的可行性本项目充分依托株洲城市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产业基础和国内外服饰市场需求,提升原有芦淞服饰市场品质,主动承接东
20、南沿海地区服饰产业梯度转移,大力发展服饰品牌设计、研发型企业和适应市场需要的创意型产业园,适度发展服饰加工、物流等配套产业;拓展株洲国际化战略,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沟通联络,顺畅国际服饰商贸通道,建设立足株洲、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综合服饰商贸区。综合国内外服饰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株洲市服饰产业的现状,株洲市服饰产业将以女裤(女装)、童装为主,内衣裤、羊绒衫为辅的生产布局,以产业集群化、规模化、产业链完整化为基础,以“创国际一流品牌”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带动销售市场的品牌化、高端化。通过生产企业和服饰销售市场的相互促进、提升,将株洲打造为全国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服饰生产和销售基地
21、。在交易市场强有力的带动下,服饰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株洲服装行业正面临一个良好的机遇,但需在品牌、设计、服务,以及产业集群等配套体系上下工夫,株洲服装行业一定可以树立更高的行业地位。1、已形成区域优势品牌和特色经济。全市已涌现出一批服装知名品牌企业。拥有青藏绒、宇奴等“湖南省著名商标”,以及十个中纺协授予的“成长型品牌”,株洲市芦淞区已被授于“中国女裤基地”、“中国服饰名城”等荣誉称号。服装产品的门类不断扩大,品种多,已形成女装、牛仔、童装、西裤等门类较多的主导系列产品。2、较为配套和完整的服装产业链已突显。服装业的发展,激发了纺织各行业的配套发展,围绕服装企业,已发展多家化纤、纺织、针织、
22、染整、纺机、服装辅料等配套企业,构成了较为完善的服装产业群体。其它与服装配套的拉链、商标、衬布、缝纽线、绣花线、花边、织带、纺机配件等都逐步走向成熟。3、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以芦淞服饰城为依托,服装企业在发展中已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市场销售体系。芦淞服饰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壮大,市场品位、规模档次、市场功能等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物流基地。4、富有特色的服装文化底蕴在不断提升。株洲服装发展在不断吸收国内外服装潮流时尚中离不开本土文化内涵。每年举办“中国株洲(芦淞)炎帝服饰商务节”,每年召开1000多场的服装品牌、服装流行面料发布会等。服装企业开始建立产品开发
23、设计室,并与湖南工业大学建立服装研究设计院,进一步塑造“株洲”服装品牌形象,提升竞争力。为扩大服装品牌效应,扩大市场占有率,每年商务节我们都坚持在央视和地方电视台进行品牌宣传。(三)项目的必要性1、有利于株洲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服饰产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具有良好市场前景。服饰产业的壮大发展,能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资源配置 。株洲是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等重工业一直占主导地位,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株洲市“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重要方面。服饰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尤其这些年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饰的需求与对时尚、品位的追求,使服饰产业具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服饰 产业 集群 中小企业 配套 服务中心 项目 申请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83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