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110kV智能变电站工程应用方案.docx
《国网110kV智能变电站工程应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网110kV智能变电站工程应用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设计部-标准化组110kV智能变电站工程应用方案国网版(适用于新建变电站)文件状态:草 稿正式发布正在修改作者 工程设计部标准化组当前版本V1-GW完成日期2010-7-21审定2010-7-21版本历史版本/状态作者参与者起/止日期备注目 次1主接线12小室划分13通信规约14与其他智能设备的接口15站控层16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配置27过程层28间隔层及过程层设备配置39对时410录波器配置511网络分析系统配置512二次设备组柜及布置原则513组柜方案514全站设备配置示意图615全站网络示意图716交换机配置图817间隔设备联系图818设备清单1119屏面布置图14附 录 A MM
2、S网交换机端口设计15附 录 B GOOSE网交换机端口统计18附 录 C 参考主接线图20工程设计部-标准化组110kV智能变电站工程应用方案1 主接线电压等级主接线形式间隔名称本期远景备注110kV内桥线路2桥110kV单母分段线路30分段1电容器4接地变2主变压器2三相式2 小室划分1) 站控层部分:主控制室2) 110kV部分:继电器室3) 10kV:开关室3 通信规约1) 站控层网络通讯采用IEC61850。2) 过程层网络通讯(1) GOOSE通讯规约采用IEC61850-8-1(2) SV通讯规约采用IEC61850-9-23) 合并单元与互感器之间:私有协议4 与其他智能设备的
3、接口1) 变电站直流系统、站用电系统、UPS系统、图像监视和安全警卫系统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宜采用IEC61850规约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2) 变电站直流系统、站用电系统、UPS系统、图像监视和安全警卫系统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可采用IEC60870-5-103或其他标准部颁规约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此时变电站综自厂家须在相应继电器小室内配置通讯管理机。5 站控层5.1 网络结构采用单重化以太网络,星型结构。5.2 交换机配置1) 采用主-子交换机级联方式,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4个交换机;2) 根据间隔数量合理配置交换机,每台交换机配备适量的备用端口。图 1交换机配
4、置示意图注:当间隔较少时,可取消继电器室主交换机,继电器室子交换机直接接入主控室主交换机,如图 2。图 2 交换机配置示意图6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配置1) 操作员站:单套配置、单显示器;2) 工程师站(选配):单套配置、单显示器;3) 五防工作站(选配):单套配置、单显示器;推荐一体化五防。可配外厂家设备。4) 保护及故障信息子站(选配):单套配置、单显示器;推荐由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可选配外厂家设备。5) 远动通信装置:采用装置型单套配置;可由统一信息平台实现,此时可复用主机兼操作员站。6) 网络通信记录分析系统(选配):单套。7) 其他设备(1) 设置一台网络打印机,通过站控层网络通信打印
5、全站报表等。(2) 配置一台宽行针式打印机(USB接口),通过操作员主站打印保护实时报警及事件等。(3) 取消保护柜内针式打印机。(4) 每台操作员站配置1套音箱。(5) 操作员站配置可读写光驱。注:1) 当需要高级应用时,采用操作员站兼高级应用。2) 当不配置独立远动通信装置时,操作员站兼高级应用双套配置。3) 高级应用主机内存按4G配置,其他主机最低2G配置。7 过程层7.1 网络结构7.1.1 总原则1) 采用星型结构;2) SV、GOOSE网络完全独立配置;3) 变压器保护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接入过程层SV网、GOOSE网;4) 设备采用双重化配置时,对应的过程层网络亦应双重
6、化配置,第一套接入A网,第二套接入B网;5) 保护与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之间采用点对点光纤连接,不经过过程层网络交换机;6) GOOSE网络用于传递设备之间的联闭锁信息、测控、故障录波、报文监视等;7) SV网络用于故障录波、报文监视、测量、PMU等。注:当故障录波、报文监视、测量、PMU等要求采用SV点对点方案时,可取消SV网络。存在的问题是:1) 故障录波、报文监视设备、测控、PMU、合并单元、智能单元应具有足够SV接口。2) 变压器测控必须分侧配置。7.1.2 网络配置1) 全站配置GOOSE单网,SV单网注:1) 因间隔数太少,推荐不按电压等级组过程层网络。2) 110kV侧由于间隔保护
7、单套配置,所以过程层网络单重化配置;第二套主变保护与110kV桥备自投之间采用GOOSE点对点方式连接。3) 10kV侧推荐采用常规互感器、不考虑母差保护、间隔间无配合情况,所以配置GOOSE单网,用于备自投、分段保护测控装置等相关配合;第二套主变保护动作信号,由智能终端输出硬接点与备自投、分段保护测控装置之间采用电缆连接;不配置SV网。低压设备与测控相关GOOSE报文通过站控层网络传输(MMS+GOOSE)。7.1.3 交换机配置1) 采用主-子交换机级联方式,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4个交换机;2) 根据间隔数量合理配置交换机,每台交换机配备适量的备用端口。8 间隔层及
8、过程层设备配置8.1 110kV内桥接线1) 互感器(1) 线路:三相ECT,安装于线路侧;(2) 母线:三相EVT;(3) 桥:ECT;2) 合并单元(1) 线路:双套配置;(2) 母线:每两段母线双套配置合并单元;每套合并单元含并列功能;合并单元具备GOOSE接口,与母联智能终端点对点连接,接入母联断路器和刀闸位置;具备多个SV接口,点对点与间隔合并单元连接,输出母线电压;具备两个互感器检修压板。(3) 桥:双套配置;注:1) 配置电子式互感器时:合并单元随其供货;2) 配置常规互感器时:合并单元推荐由保护厂家供货。3) 智能终端(1) 线路断路器:双套配置;(2) 母设:每两段母线,单套
9、配置;(选配)(3) 桥断路器:双套配置注:可说服用户优化为不配置母设智能终端,采用母设测控装置用电缆与一次设备连接,以节省户外柜。本方案不配置独立的母设智能终端。4) 保护装置(1) 线路: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单套配置;含完整的主后备保护功能;(2) 桥: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单套配置5) 测控装置(1) 母设:每段母线,独立、单套配置;(选配)注:母设测控,如征得用户同意,可优化为由本电压等级公用测控完成。本方案不按母线配置测控装置,而复用全站公用测控。8.2 变压器1) 互感器(1) 高压侧中性点:ECT;(2) 低压侧:三相ECVT;2) 合并单元(1) 高压侧:双套配置;接入高压侧中性
10、点互感器;(2) 低压侧:双套配置;接入低压侧ECVT。注:1) 变压器保护应接入110kV线路电流、110kV桥电流、110kV母线电压、高压侧中性点电流。2) 配置电子式互感器时:合并单元随其供货;3) 配置常规互感器时:合并单元推荐由保护厂家供货。3) 智能终端(1) 低压侧断路器:双套配置;(2) 本体:单套配置4) 保护装置(1) 变压器保护:双套配置;每套含完整的主后备保护功能;(2) 非电量保护:单套配置;5) 测控装置(1) 每台主变配置1台测控装置。8.3 10kV单母线接线1) 互感器(1) 各间隔:三相常规电流互感器,安装于间隔侧;(2) 母线:三相常规电压互感器;2)
11、保护、测控装置(1) 各间隔:测保一体化装置,单套配置。注:所用变测保一体化装置负责该设备高低压侧测控。3) 测控装置母设:每段母线,独立、单套配置。(选配)注:母设测控,如征得用户同意,可优化为由本电压等级公用测控完成。本方案不按母线配置测控装置,而复用全站公用测控。8.4 380V部分 1) 互感器常规互感器2) 测控装置复用全站公用测控装置。用于380V母线电压测量、380V分段的测控。8.5 其他1) 全站配置1台公用测控装置;2) ODF按网段、按电压等级配置。9 对时1) 变电站应配置 1 套全站公用的时间同步系统,主时钟应双重化配置,支持北斗系统和 GPS 系统单向标准授时信号,
12、 优先采用北斗系统, 时钟同步精度和守时精度满足站内所有设备的对时精度要求; 2) 站控层设备宜采用 SNTP 网络对时方式;3) 智能终端、保护装置可通过IRIG-B(DC)码对时,也可采用IEC- 61588(IEEE 1588)标准进行网络对时,对时精度应满足要求;4) 合并单元采用IRIG-B(DC)进行对时;注:采用IEEE 1588对时时,所对时的设备及连接的交换机需要支持IEEE1588,交换机价格差异较大。10 录波器配置1) 按电压等级按网配置录波器2) 每台主变配置1台录波器注:本方案不含录波器11 网络分析系统配置1) 系统按单套配置。2) 记录仪:(1) 记录仪按网配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网 110 kV 智能 变电站 工程 应用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8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