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土地征收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x
《关于农村土地征收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土地征收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土地征收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以广西某市为例 专业:行政管理 姓名:麦华明 指导老师: 王 薇 摘要针对我国农村土地征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了重大威胁。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政府职能未充分发挥;农民法律知识缺乏和维权意识淡薄。本文对我国农村土地征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做出了分析,主要从完善立法制度,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增强和提高农民学法知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来阐述建议和对策,以解决以上诸多问题,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转关键词农村土地征收; 补偿安置办法 ;
2、安置措施 ;公共利益一、导言近年来,乡镇城镇化高速,工业园区建设,公路铁路建设一路高歌猛进,是以农民的土地征收为代价的。土地是农民的资产,甚至是仅有的资产,失去土地的农民将会变得一无所有。面对失去土地的农民政府该如何安置,农民对于土地的征收又有什么看法,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靠的就是社会的稳定,所以土地问题解决的好坏势必会影响社会经济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甚至会导致农民与基层政府的冲突。所以妥善解决好土地征收问题成了现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头等问题。借助毕业论文的需要我深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市的一些农村做了相关的调查和访谈,了解农民的心声,反映农民的情况,对于不能进行访谈的农民我们发放了相关的调查问
3、卷。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对象:本次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市几个经济发展层次不同的村庄为调查对象,由于农村受地域、文化、交通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分别调查了几个经济差异比较大的村庄。分为经济发达的村庄、经济发展一般的村庄和经济落后的村庄三大模型。这里对三大村庄模型进行解释一下,假如某个地区有100个村庄,对村庄的定位主要是从人均年收入来判定的。发达村庄指人均年收入在本地区排在前30名的村庄,落后村庄就是指人均年收入在本地区排在最后30名的村庄,而一般村庄则是处在两者之间的部分村庄。 方法:本次研究主要运用的方法有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方法。 (一)访 谈 法:我们与各个村的村民进行
4、面对面的口头交流,并做好相关的访谈记录。(二)调查问卷法:我们根据调查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查问卷然后发放给农民进行填写并整理好相关资料和数据。本次调查总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收回272份,收回率为68.00%。其中经济发达的村庄发放一五0份调查问件收回120份,收回率为80.00%;经济发展一般的村庄发放125份问卷收回86份,收回率为68.80%;经济发展落后的村庄发放125份问卷收回66份,收回率为52.80%。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30%,40-50的占55%,40岁以下的占一五%。三、分析与讨论(四)土地征收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在所调查和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每户农民平均只有23亩田地,而政府的补
5、偿比较少。以我们调查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市为例,其中发放给市郊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原来为每亩3.2万元人民币,后来经过农民的多番努力增加到每亩5.2万人民币,不是市郊的农民的土地补偿费为每亩2.00万元人民币,而土地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最多不超过8000元,一般是在50006000元之间。除此之外政府没有再给农民相关的补助。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政府给予的只是纯粹的是一次性现金补偿,那么在几年或者是十几年农民花完土地征收所得的补偿之后,农民该靠什么来维持生存呢?并且由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的农民所得的土地征收补偿费都是归农民自己所有。只有少部分的农民愿意拿出部分上交给集体,作为土地的补偿费,而希望以
6、后可以再获得土地的分配。 1.补偿标准过低我国征地补偿是按被征用土地原用途产值倍数计算,是对农民原有土地从事农业收益补偿。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农民依赖土地种植,有一部分收入,基本维持自家粮食自给。据调查:农民1亩田每年耕作按“一季稻一季油菜”计算收入,首先是投入帐:种子25斤/亩,种子需70元;肥料400斤,需要200元;治虫打药水需要100元,机耕、收割费用100元,收入帐:稻子1000斤/亩,市场价格70元/担,收入700元;油菜300斤/亩,收入300元;除去各项成本,正常年景目前农民每亩田每年净收入为500元左右。一旦被征用,意味着将失去生存根基。虽然1998年土地管理法
7、已经大幅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但这样的补偿标准在发达地区与土地的市场价格相比还是偏低的。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对土地的补偿和对农民的安置总计为该耕地在征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10-16倍,最多不超过30倍。实践中,不少地区征地时仅以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计算补偿额,被征地者获得的补偿是相当低的。2.补偿款分配不合理现在发生纠纷的大部分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集体土地被征用后所拿到的补偿的费用往往不能落实到每一个农民,而集体所有的土地最终和最直接的利益享有者恰恰就是种田的农民。另一方面就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农民向集体所承包的土地被征收后,其补偿费就全部据为己有,而一分钱也不愿意上交集体组织。这两种行为对双方
8、都是很不公平的。前者很容易使集体财产过分集中在某个人身上,进而产生村干部挪用和私吞公共财产的腐败现象,对其他农民极不公平。后者是暗中默认了土地的私有化,纵容了践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行为,不利于村民的团结。若失地农民一旦把征地补偿款用完又要向集体要土地或到政府闹事,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不稳定等后遗症。3农民不能从土地增值中分享利益征收补偿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于农民不能从土地增值中分享利益。政府往往以较低补偿费获得土地,再以很高的出让金转入市场,实践中,这部分的增值额是非常大的。这些增值额实际上是土地从农用地变为城市用地产生的级差地租。但是,国家对征地过程中的这部分增值额不予确认,也没有让失地的
9、集体组织或农民从增值额中获利。农民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应当是农民分享城市化和 工业 化成果的过程,应当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城乡差距,因此,应解决土地增值分配不合理的问题。4.缺乏良好的安置措施征地部门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青苗补偿费一次性支付。从长远看,农民一旦将有限土地补偿款用完,生活上无稳定收入来源,生存空间举步维艰。同时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未建立,土地对农民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依据公平与效率原则。政府从农民手中拿走土地,就应按土地的市场价格支付农民相应交易价格金。因为土地是农民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农民丧失赖以生存的土地,生存成本加大,成为“三无”人员。然而农民所得
10、到的补偿少。农村土地征用中,农民为啥不愿意呢?是农民自己甘心当一辈子农民?答案是否定的。而是现行征地安置补偿上弊端。有地心落地,无地不定心。农民土地被征,犹如工人失业,城市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企业工人可以拿低保等,农民失去土地未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土地上的收入虽是微薄,对众多农民家庭来说不是家庭最主要收入构成。但农民失地如工人失人失业,从农业上剥离,生存空间狭窄,重新择业,谈何容易,对于农村四十、五十岁的农民,上有老,下有小,每月开支都解决不了。农村家庭送子女上大学,一年要上万元的花费,让许多农民的生活不堪重负。(二)土地征收制度不完善现行的土地征收法律规定与“公共利益”的目
11、的存在矛盾,导致 “公共利益”的范围规定得不够明确,不能使土地资源在征收过程中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1.立法的不足土地管理法第4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该条第2款同时规定“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照该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可以申请使用原来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也不排除申请使用国家征收的土地的可能。如果是这样,就严重违背了“公共利益”的目的。法律中出现这种矛盾之处是因为立法者在立法时没有区分开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以至于土地征收与建设用地笼统的被规定在一块。因此,在土地征收的立法中,我国只是原则
12、性的规定了土地征收必须符合“公共利益”,但具体什么事业符合“公共利益”却没有明确的规定。2.实际中的困难在土地征收的实际中,虽然法律有限制滥用土地和地方非法征收土地的意图,但是,我国有关土地征收目的的规定依然不够具体、规范,很多地方都有瑕疵,所以实践中依然不能很好的防止土地征收权力的滥用。再加上我国行政机关现在的工作水平和透明度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更甚者是法盲或知法犯法。因此,在土地征收的实际中由于立法和工作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使土地征收工作中出现很多尴尬。 (三)政府在征收土地中存在的问题在所调查和访谈的对象当中,有82.28%的农民对当前地方政府
13、人员的工作表示较低的满意度或者完全不满意,其余17.72%的农民不愿意回答相关的问题,其状况和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我国,由于土地征收的强制性,决定了征收土地者与被征收土地者处于不平等地位。有不少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在征收土地的过程中对农民的态度极为恶劣和缺乏友好,使得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大好形象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毁坏了。当然有些农民是既对政府及工作人员的行为不满,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想失去主要的生活来源土地。所以大批农民就纷纷到政府办公地点信访甚至闹事,导致国家干部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愈演愈烈。遇到钉子户的情况下,政府在征收土地时候还要动用数百名公安干警进行强制征收。更有甚者的还雇一些黑帮人士去恐吓、
14、逼迫农民服从政府征地。2.很多地方政府在向农民征收土地的时候往往带有失职行为。比如说,关于征收土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对农民进行隐瞒和不告知,基层一些地方以为“农民知道得越多,工作越难开展”,“群众得了法,干部没办法”,对征地政策进行封锁。在整个征地过程中农民完全处于无知和被动,从土地征收至始至终其过程都是地方政府的用地单位说了算。如果有了农民问起,地方政府还一推了之。农民对征地政策懵懂无知,对征地中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应尽义务不清,大大影响了政府依法征地及相关建设。3.地方政府在征收土地的过程中违法的现象大有人在政府占着自己是执行公务,披着为人民服务的外衣进行违法活动。一方面是借着公共利
15、益的幌子向农民低价征收土地,然后又把部分土地高价抛售给开发商,从中赚取大把的转手费。另一方面是,国家本来按相关政策和规定对农民进行了合理的较高价的补贴,但是补偿款到了地方政府手中就抓得紧紧的,越抓越缩水,最后到农民手上的却少了一大半。这种地方政府截留农民的部分补偿款的行为大有存在。(四)农民对土地征收政策、补偿安置办法缺乏了解我国的法律赋予政府具有强制征收土地的权力,但在“公共利益需要“旗号下,谁能说清哪些是公共利益呢?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各种名目繁多的圈地,低征高售,以地生财,表面说是公共利益设施,但实际上行的是商业建筑的建设。为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和个人承包土地的,征收土地
16、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应该向群众公布。导致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对征收土地政策缺乏严重了解。根据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市几个经济发展层次不同村庄的调查和访谈,统计数据如下表:完全了解比较了解基本了解比较不了解完全不了解发达地区0.00%一五.00%50.00%29.00%6.00%较发达地区0.00%8.00%30.00%42.00%20.00%落后地区0.00%5.00%24.00%35.00%36.00%由以上数据看,发达地区对于土地政策完全了解的没有,其次是完全不了解的占6.00%,然后是比较了解的占一五.00%,比较不了解的占29.00%,最后是基本了解的占50.00%;而较发达地区完全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农村土地 征收 存在 问题 调查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6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