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长区间道岔梁预压施工方案.docx
《上长区间道岔梁预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长区间道岔梁预压施工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1 -1.1编制依据- 1 -1.2相关技术规范- 1 -1.3编制原则- 2 -第二章工程概况32.1工程情况介绍32.2施工环境32.3施工顺序和具体施工工艺流程3第三章预压施工准备工作63.1材料及设备63.2 预压沉降监测点埋设63.3预压吊装设备7第四章支架预压施工84.1预压块数量计算84.2预压块施工预压位置84.3预压方法84.3.1压重顺序94.3.2预压块布置图94.3.3分段预压对支架影响的预防措施104.3.3支架调整104.3.4预拱度设置10第五章 安全保证措施115.1 安全保证措施115.1.1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115.1.2施
2、工安全要求115.1.3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125.1.4高处作业安全管理135.2起重吊装安全注意事项145.3 应急救援预案145.3.1编制原则145.3.2目的155.3.3适用范围155.3.4危险源监控155.3.5危险源分析与预防165.3.6应急处理预案205.3.7危险源监控235.3.8应急物资配备245.3.9联系方式24第六章 文明施工措施266.1文明施工保障措施266.2 环境保护措施26第七章 劳动力计划2829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依据1、国家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深圳市地方标准与规范的相应规定和要求;2、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主
3、体工程6101标段(深圳北站光明中心站(含)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3、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主体工程6101标段(深圳北站光明中心站(含)土建部分施工图纸及文件等;4、深圳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主体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5、施工合同及建设单位(业主)对本工程工期、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环保等方面的要求;1.2相关技术规范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附条文说明)(JBJ57-2011)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4、(TB10303-2007)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6001-200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60-71);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9).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11).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2).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5、2003);1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3编制原则根据合同要求,组织专业化施工。遵照“技术领先、措施可靠、资源合理、组织科学、风险可控”的指导思想,遵循下列原则编制施工方案:1、质量保证原则建立完整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程序,明确工程质量目标,结合本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过程严格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确保工程达到合格质量标准。2、安全保证原则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安全施工,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在方案中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施工不发生安全事故。建立完整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检查工作程序,明确安全生产
6、目标,结合本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安全保证措施,建立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制度明确,责任到人。3、工期保障原则根据业主对本合同段工程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以确保总体施工计划的实现。4、技术可靠性原则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吸收国内城市轨道工程高架桥施工和管理技术,结合既往施工经验,确保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地建成。5、经济合理性原则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并合理配备资源,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6、环境保护原则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施工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施工中实施文明施工,建设“标准工地
7、”,实行“环保施工”。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情况介绍深圳市轨道交通6号线6101标三工区上长区间道岔梁位于SC21#-SC26#门式墩上部桥梁结构,SC21#(连续梁侧)墩高9.5m,SC22#-SC25#墩高9.5m,SC26#(连续梁侧)墩高10.15m。上长区间道岔梁为(525m)连续梁,梁体为单箱三室、等高度变宽箱梁,梁体全长125m,梁高1.2m。箱梁顶板宽11-23.054m,箱梁底宽6.444-18.734m,顶板厚32cm,在支点横隔板处渐变为52cm;底板厚32cm,在支点横隔板处渐变为52cm;腹板厚55cm,在支点横隔板处渐变为75cm。梁体在支座处设置横隔板,全联共设
8、置6道横隔板。图2-1.上长区间道岔梁梁体布置图2.2施工环境由于市政施工的特殊性,施工场地狭小,沿线居民人口密集、建筑物密布、车流量大、道路交通繁忙,部分地段道路狭窄,交通疏解实施难度大,施工环境条件较差。施工组织要求高,受场地限制,预压施工时,实行逐孔预压施工,交叉作业难度大,对施工生产组织要求高。上长区间SC21#-SC26#道岔梁受场地影响,施工便道只有线路左侧一侧,采用塔吊吊装预压块时应严格按照塔吊安全施工方案进行施工。2.3施工顺序和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在进行道岔梁支架进行预压之前,对满堂支架进行验收,并埋设支架沉降观测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预压。预压时,当纵向加载时,从混凝土结构跨
9、中开始向支点进行对称布载;当横向加载时,应从混凝土结构中心线向两侧进行对称布载。预压时根据梁体构造图的混凝土位置对支架进行分级预压,防止局部超压,分级荷载为60、80、110,在预压施工之前,对沉降观测点进行初始值观测,每级预压后,每隔12h对支架沉降进行观测,当支架沉降量小于2mm时,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载。在完成全部荷载加载后,支架预压监测过程中,满足各监测点最初24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或各监测点最初7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时,支架视为合格;预压过程中,应对监测点进行位移监测,每级加载后,位移量不超过5mm及为合格。预压合格后,对预压块进行卸载,卸载时,应对称卸载,不得偏心卸载。
10、具体施工工艺见“图2-2.上长区间道岔梁预压施工工艺流程图”图2-2:上长区间道岔梁预压施工工艺流程图第三章预压施工准备工作3.1材料及设备(1)材料现场准备足够数量的混凝土预压块,预压块尺寸2m0.6m0.6m,每个预压块分别设置2个吊钩(2)设备塔吊按照道岔梁的布置,设置了2台塔吊,根据塔吊吊装原则,符合现场预压块吊装施工。2、人员在上长区间道岔梁预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培训及交底。3、施工前检查(1)对设备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吊钩、钢丝绳、吊车司机操作能力及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2)对满堂支架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预压,如不合格,对不合格处进行整改,整改完毕通过验收后,
11、方可进行支架预压。3.2 预压沉降监测点埋设 根据上长区间道岔梁每跨长度,在顺桥方向上(线路左侧底板线),布置五个点,在每跨两端处各设置一个沉降监测点,在跨中处设置一个沉降监测点,在每跨1/4处各设置一个沉降监测点;在横桥方向上,在顺桥向的每跨5个点分别往线路右侧均为布置5个点。沉降点布置完毕后,及时测量沉降监测点初始值,为预压时沉降点监测点提供原始数据。3.3预压吊装设备预压材料计划采用平头塔式起重机进行吊装,其位置如图所示。第四章支架预压施工4.1预压块数量计算上长区间道岔梁底板面积(6.444+18.497)1252=1588.81m2。由于施工预压时逐孔预压,则需要把每跨面积算出来,并
12、根据梁体混凝土布置情况,进行钢筋混凝土重量计算,再换算成预压块数量。上长区间道岔梁预压块分级预压数量加载区域预压面积(m2)混凝土重量(t)60荷载80荷载110荷载备注SC21-SC22191.11 386.88 134 179 246 预压块单块体积0.72m3,重量为1.73tSC22-SC23251.33 508.78 176 235 324 SC23-SC24311.69 630.98 219 292 401 SC24-SC25372.14 753.35 261 348 479 SC25-SC26432.38 875.29 304 405 557 4.2预压块施工预压位置预压施工前,
13、根据上长区间道岔梁构造图形式,在底板上测量出腹板及箱室位置,并用墨线弹出,根据弹线位置,对腹板、箱室位置混凝土构造进行预压,防止局部超压。4.3预压方法每跨预压实行三级荷载预压,第一次加荷60、第二次加荷80、第三次加荷110,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级加载,并应每间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再进行下一级加载。加载时加载重量的大小和加荷速率与地基的强度增长相适应,待地基在前一级荷载作用下,达到一定固结度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特别是在加载后期,必须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载量过大、过快而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位移监测的时间与
14、沉降监测的时间相一致,每级加载完成后,应测量监测点的位移情况,每级加载后,位移不能超过5mm,超过5mm的要分析原因并处理后方可进行下一级预压。4.3.1压重顺序压重顺序理论应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先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先压重,后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后压重,根据混凝土浇筑顺序,压重的顺序应为:(1)先压靠近墩身处,再依次加载向远离墩身的位置排列,堆放顺序,第一层堆放完毕后再堆放下一层,直至达到设计底板钢筋混凝土重量。(2)预压首先采用纵向满铺底板达到底板混凝土重量,然后在腹板位置纵向堆放与腹板重量相同的重量,最后横向堆放与顶板相同的重量。(3)预压沉降量观测采用标高法进行测量,精确到0.01mm。
15、(4)全部重量达到60%时对支架、底模等处的观测点进行标高和平面位置坐标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分析支架的变形规则。(5)继续按上一步的步骤进行压重,待压至总重量的110%时继续对观测点进行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在首次加载前先观测一次,作为起始观测值,以后每加载完毕观测一次,全部加载完毕,每2小时观测一次,一天之后每6小时观测一次,一直观测3天,若观测点下平均沉降量不超过5mm时,即认为支架已经稳定。然后根据观测值绘制出支座预压变化(时间-下沉量)关系曲线。(6)自加载完毕,3天以后确认支架已经稳定,即可卸载。卸载顺序与加载顺序相反,原则是后加载先卸,先加载后卸。分级分批卸载。同时在卸载过程中,每
16、批卸载后都应再次观测一次支架变化,并绘制出支架卸载(时间-回弹)变化关系曲线。通过加载和卸载变化曲线,对比分析支架弹性变形和非弹变形量。在卸载全部完毕后,在支架顶面上予以调整支架标高,消除非弹性变形,预留弹性变形上拱度。按照压重顺序后压重的先卸载,先压重的后卸载的顺序进行卸载。在压重重物全部卸完后对现浇支架全面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4.3.2预压块布置图 预压块预压顺序根据混凝土浇筑顺序进行模拟预压,所以附上混凝土浇筑顺序应与预压顺序相一致;预压块布置有其特有的规律,附图只附上了SC24墩0#块预压块布置图,附图见“支架预压平面图”与“连续梁施工顺序图”。4.3.3分段预压对支架影响的预防措施
17、为了消除分段预压对整个支架不平衡受力的影响,必须按照脚手架施工规范搭设剪刀撑及扫地杆;由于支架搭设过程中必须避开墩身位置,为了加强支架的牢固性,在墩身处设置抱箍,抱箍在墩身上、中、下设置3道抱箍,增强与墩柱的连接性;在盖梁处的支架搭设时,用纵向钢管顶住盖梁,增加支架在分段预压时的稳定性。4.3.4支架调整架体预压前,支架(底模)按照计算标高调整,确保支架各杆件均匀受力。预压后架体在预压荷载作用下基本消除了地基塑性变形和支架竖向各杆件的间隙即非弹性变形,并通过预压得出支架弹性变形值。根据以上实测的支架变形值,结合设计标高,确定和调整梁底标高。梁底立模标高=设计梁底标高+支架弹性变形值。4.3.5
18、预拱度设置考虑到在支架上浇筑混凝土、施工及拆架后,上部结构要发生一定的下沉,产生一定的挠度,施工时采取预留预拱度控制,预拱度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拆架后上部结构及荷载作用产生的竖向挠度1。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2。(通过预压测量)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3。(通过预压消除)4)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4。(通过预压消除)5)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5。预拱度根据上述计算之和确定最大值,设于跨中,其它各点按二次抛物线公式y=f挠(L-x)/L2计算分配确定。经支架超载预压之后,根据预拱度计算结果,(减去连续梁预应力施加后产生的上拱度后,差值为实际预拱度值)在相应的位置上
19、设置。预拱量采用厚度分别为110mm的各种木屑在相应设计位置处水平支垫底模的横梁;采用螺旋千斤顶时,调节千斤顶至相应预拱位置处,并固定支撑。调节预拱度时,由水准仪配合,精确测量。第五章 安全保证措施5.1 安全保证措施5.1.1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一切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工程技术部部长、安质环保部部长、专职安全工程师、安全员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队、各作业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体系。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本单位安
20、全负责人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使得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到人,层层负责。5.1.2施工安全要求(1)各种施工、操作人员须经过安全培训,不得无证上岗,各种自制设备、设施通过安全检验及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特殊工种按规定佩戴好防护用品。(3)设立为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所需的足够的标志、宣传画、标语、指示牌、警告牌、火警和急救电话提示牌等。(4)设置“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护身栏杆、脚手架、防护栏杆、防护棚、防护网、坡道等。(5)施工现场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建立并实施安全生产例会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6)加强施工的监控测量,及时反馈量测信息,依照量测结果及
21、实际情况,及时确定支护措施及支护结构的封闭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及地面建筑物安全。(7)做好交通运输的安全工作,施工场区内设置、交通指示牌及疏导人员,以便疏导行人及车辆。(8)现场常备应急车辆,以利伤病人员迅速转移救治,与附近医院保持联系,出现问题及时处理。5.1.3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1)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2)对所有用于提升的挂钩、挂环、钢丝绳等进行定期检测、检查和标定,如有损坏或使用不当之处立即更换。(3)机械安装时基础必须稳固,吊装机械臂下不得站人,操作时,机械臂距架空线要符合安全规定。(4)所有的垂直和水平运输
22、机械的搭设、顶升、使用和拆除必须严格依照政府的有关法规、规章和条例等的要求。(5)各种机械设备视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防噪音工棚等装置,机械设备附近设标志牌、规则牌和详细的安全操作要点。(6)起重机械吊装标准起重吊装作业前应清除工地所经道路的障碍物,做到工地整洁、道路畅通。使用新机具或采用新工艺时,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各种起重机械起吊前,进行试吊。各种起重机械在使用和行走时,有良好的道路。吊机指挥由对起重作业有经验的人员担任。起重司机在工作时集中精力,明确分工,服从统一指挥。起吊重物时,起重扒杆下不得有人停留或行走,吊机停止作业时,应安止动器,收紧吊钩和钢丝绳。起重工必须熟
23、悉施工方法、起重设备的性能、所起重物的特点和确切重量以及施工安全的要求;采用两台吊机同时起吊重物时,应在现场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在起吊过程中,两台吊机必须均衡起落重物,使各自分担的起重量不超过其容许的负荷能力。起重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a.操作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造成事故时,须立即停止操作;b.物件起吊须拉溜绳,速度要均匀,禁止突然制动和变换方向,平移应高出障碍物0.5m以上,下落时低速轻放,防止倾倒;c.起吊在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严禁降落臂杆或同时进行两个动作;d.严禁斜吊和吊拔埋在地下或凝结在地面、设备上的物件;e.起重机停止作业时,将起吊物件放下,刹住制动器,操纵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间 道岔 预压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