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有效沟通课件.ppt
《护士有效沟通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有效沟通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患有效沟通新护士培训,1,护患有效沟通新护士培训1,纲要,2,纲要3临床案例护患沟通技巧2 1护患沟通基本知识2,一、护士沟通30% 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与患者沟通83.3% 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 33.3%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加理睬。二、病人沟通77.78%患者希望每日与护士交流一次;86.9%患者选择护患沟通内容与疾病有关; 80%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统计:,3,一、护士沟通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统计:3,护患沟通是一门的技术,更是一门艺术。,4,护患沟通是一门的技术,4,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
2、递与交流,人与人之间交流意见、观点、情感和情况。护患沟通: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之间信息与情感传递的过程。,护患沟通的概念,5,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护患沟通的概念5,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语言性沟通,护患沟通的类型,指沟通者以语言或文字、类语言的形式将信息发送给接受者的沟通行为。,6,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护患沟通的类型 指沟通者以语言或文字,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非语言性沟通,护患沟通的类型,7,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护患沟通的类型7,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8,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8,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有效沟通是接受者所收到的信息与发出者表达的意见相同。有效沟通的结果是双方不仅能相互影响,而且双
3、方还能建立起一定的关系。,有效沟通,9,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有效沟通9,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10,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10,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11,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11,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12,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12,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13,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13,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14,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14,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15,一、护患沟通基本知识15,二、护患沟通技巧,16,二、护患沟通技巧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24,25,25,经口气管插管,优点:操作简单、迅速,常用于急救复苏
4、术及不适于经鼻插管的患儿缺点:导管活动度大、不易固定,对喉、气管的压迫、摩擦较大,易脱管。清醒患儿较难耐受,易咬合导管影响通气;影响吞咽及口腔护理,口腔分泌物较多,26,经口气管插管优点:操作简单、迅速,常用于急救复苏术及不适于经,小儿气管导管的选择及插入深度,气管导管选择:见表,年长儿尽量选用带低压套囊的导管,以防漏气及误吸2岁以上气管导管的选择:导管内径(mm)=年龄/4+41岁以上气管导管插入深度(口齿至气管中部)(cm)=年龄/2+12,27,小儿气管导管的选择及插入深度气管导管选择:见表,年长儿尽量选,小儿气管导管号选择及插入深度,28,小儿气管导管号选择及插入深度28,插管过程,物
5、品的准备:大小合适的面罩、复苏囊、一次性湿化瓶的选择操作配合插管后处理:核查呼吸机参数、湿化器开启、X线定位。,29,插管过程物品的准备:大小合适的面罩、复苏囊、一次性湿化瓶的选,儿童人工气道的护理,30,儿童人工气道的护理30,气道湿化,吸入时湿化不足,可造成: 1.损伤粘液纤毛系统 2.引起呼吸道炎症进行人工加温、加湿,以保护呼吸道粘膜纤毛及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是非常必要的,31,气道湿化吸入时湿化不足,可造成:31,2012年气道湿化指南(AARC),有创通气患者均应进行气道湿化主动湿化可以增加无创通气患者的依从性和舒适度有创通气患者进行主动湿化时,建议湿度水平在3344mgH2O/L之间
6、,Y型接头处气体温度在3441C之间,相对湿度达100%,32,2012年气道湿化指南(AARC)有创通气患者均应进行气道湿,2012年气道湿化指南(AARC),有创通气患者进行被动湿化时,建议热湿交换器提供的吸入气湿度至少达到30mgH2O/L对于小潮气量患者,不推荐使用热湿交换器进行气道湿化,因为这样会导致额外死腔的产生,增加通气需求及PaCO2,33,2012年气道湿化指南(AARC)有创通气患者进行被动湿化时,人工气道湿化方式,呼吸机蒸汽加温、加湿雾化加湿给药人工气道内直接滴注温-湿交换过滤器(HME)的应用,34,人工气道湿化方式呼吸机蒸汽加温、加湿34,气道湿化方法一,蒸汽加湿、加
7、温利用呼吸机加热、湿化装置进行气道湿化湿化液:无菌蒸馏水湿化量:约250400ML/日左右温度:3235C防止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造成气道损伤,35,气道湿化方法一 蒸汽加,气道湿化方法二,雾化加湿及给药在呼吸机回路中连接一雾化器,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利用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成微小颗粒,并输入气道,同样能产生较强的湿化作用可在湿化液里加一些诸如解痉、化痰等药物,其优点是药物直接进入气道,药效快,剂量小,副作用小,36,气道湿化方法二 雾化加,气道湿化方法三,人工气道内直接滴注在人工通气过程中,单纯使用蒸汽加湿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气道湿化效果,尤其对痰液粘稠患者,易发生气管内导管被痰痂堵塞现象为加强气道
8、湿化,需要定时地进行气管内滴注,一般选用生理盐水,每次23ML,注意,滴药时要固定好针头,防止发生意外,或使用数瓶装10mlNS直接滴入,37,气道湿化方法三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四,温-湿交换过滤器(HME)的应用将HME安装在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管道相接处,是一种较理想的恒温、恒湿、细菌过滤器作用机制:呼气时它能吸附呼出气中的部分热量和水分,吸气时又能将所吸附的热量和水分用于加温湿化吸入气重新吸入,38,气道湿化方法四 温-湿交换过滤器(HME)的,气囊管理,作用:保证潮气量的给入及预防口腔和胃内容物的误吸充气,囊内压要保持在2.4Kpa(25cmH2O)以下,防止气道损伤,39,气囊管理作用:
9、保证潮气量的给入及预防口腔和胃内容物的误吸39,气囊护理,气囊选择:低压气囊,并检查气囊有无破损、漏气充气方法:均匀充气,采用“最少漏气技术”,气囊压力 2.4Kpa(25cmH2O)充气注意:放气囊前、后吸干净气道内及口鼻腔的分泌物,40,气囊护理气囊选择:低压气囊,并检查气囊有无破损、漏气40,调查发现,机械通气超过3天,至少有3/4的患者发生过2次误吸,50%的患者发生医源性肺炎气管插管声门下间隙平均容量为3.6ml气管切开声门下间隙平均容量为10.5ml即便是0.01ml的误吸,可使多达10亿个微生物进入到下呼吸道,造成医源性肺炎的发生,41,调查发现机械通气超过3天,至少有3/4的患
10、者发生过2次误吸,,气道分泌物的松动,定时翻身,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通过改变体位,使分泌物易于吸出胸部叩拍、震动,松解分泌物在气道壁上的粘附。原理:使不同大小振幅及频率的波穿过胸部,改变痰液本身的性质及减少及附着于气道壁,42,气道分泌物的松动定时翻身,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通过改变体位,,2010 AARC临床实践指南-气管内吸痰,推荐意见1:气管内吸痰操作只在有分泌物时实施,而不是常规实施建议意见2:吸痰前充分氧合很重要,以减少吸痰引起的血氧下降建议意见3:吸痰时不使患者脱离呼吸机建议意见4:基于儿童和婴儿的研究证据,建议采用浅层吸痰而不是深层吸痰建议意见5:气管内吸引前不应常规注入生理盐水
11、建议意见6:新生儿气管内吸痰时不脱开呼吸机(使用密闭系统),43,2010 AARC临床实践指南-气管内吸痰推荐意见1:气管内,2010 AARC临床实践指南-气管内吸痰,建议意见7:对于吸入高浓度氧或使用PEEP或有肺泡塌陷的成人患者和新生儿,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建议意见8:急性肺损伤患者如果吸痰导致肺泡塌陷应避免脱开呼吸机和采用肺复张策略建议意见9:成人和儿童吸痰管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50%,婴儿吸痰管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70%建议意见10: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44,2010 AARC临床实践指南-气管内吸痰建议意见7:对于吸,吸痰时常规注入生理盐水可能导致:,过度咳嗽氧合下降支气管痉挛
12、细菌经气管导管进入下呼吸道疼痛、焦虑、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增高颅内压,45,吸痰时常规注入生理盐水可能导致:过度咳嗽45,机械通气时需气道内吸痰的指证,听诊呼吸音粗糙容量控制通气时PIP增高压力控制通气时VT减少PaO2降低病人不能进行有效的自主咳嗽,气道内可见分泌物监测到流速/压力波形变化急性呼吸窘迫可疑胃内容物或上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入,46,机械通气时需气道内吸痰的指证听诊呼吸音粗糙气道内可见分泌物4,吸痰管插入深度,吸痰管插入深度因人而异浅层吸痰:吸痰管插入预先设定的深度,一般为人工气道长度加上连接管的长度深层吸痰:吸痰管插入有阻力,往回抽1cm,再使用负压吸引,47,吸痰管插入深度吸痰管插入
13、深度因人而异47,吸痰负压的选择,临床护理技术规范2013年3月第二版:儿童250300mmHgAARC建议:使用尽可能低而有效的负压,成人不超过150mmHg,婴儿80100mmHg,48,吸痰负压的选择临床护理技术规范2013年3月第二版:儿童,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有效吸痰的程序:吸痰前评估(听诊、血气、气道压力等)向病人解释提高吸氧浓度体味:变换体位使痰液潴留的肺区域在上胸部物理治疗吸引评价吸痰效果,49,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 有效吸痰的程序:49,吸痰操作注意点,选择合适的吸痰管:管径小于人工气道管径1/2,吸痰管型号=气管插管型号*(1.5或2)评估吸引时机操作前与患儿进行沟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士 有效 沟通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5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