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是楼记》ppt课件.ppt
《《传是楼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是楼记》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是楼记,清 汪琬,授课内容,汪琬简介背景知识课文翻译课文解析写作特点拓展知识,汪琬简介,汪琬(1624年1691年),清初散文家。字苕 tio 文,号钝庵,晚号尧峰,人称尧峰先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顺治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职。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参与修撰明史。以病辞归,隐居太湖尧峰山,专心著述。通经学,长于古文。与魏禧、侯方域齐名,号称“清初三大家”。著有钝翁类稿尧峰文钞等。,汪琬生于明熹宗天启四年正月十六(1624年3月5日),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十二月初十(1691年1月8日)汪琬生于世宦之家,曾参与复社事。汪琬性情急躁冲动,坦率直言,不能容人过错,以是人多嫉之,
2、然坦率无城府,光明磊落,立志自重,耿介有守。不喜仕进,惟嗜读书问学,发明经义,精研史学,倡言朴学。 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后因病辞官归家。康熙九年(1670年)辞官归里。康熙十八年(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在馆六十余日,撰史稿一百七十五篇,后乞病归,晚年隐居太湖尧峰山,闭户撰述,不问世事,学者称“尧峰先生”。,文学作品,汪琬的散文疏畅通达,主张才气要归于节制,以呼应开阖,操纵顿挫,避免散乱。所谓“扬之欲其高,敛之欲其深”(答陈霭公书二)。他反对“以小说为古文辞”,认为“既非雅驯,则其归也,亦流于俗学而已矣”(跋王于一遗集)。这种
3、观点,偏于正统。他的文风,一般论者认为受欧阳修的影响,而近于南宋诸家。计东为作生圹志,则以为“若其文章,溯宋而唐。明理卓绝,似李习之(翱);简洁有气,似柳子厚(宗元)”。康熙曾称赞他:“尝与近臣论本朝文学砥行之儒,首称数先生。”(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 代表作陈处士墓表、尧峰山庄记、绮里诗选序、江天一传、书沈通明事、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等文是其代表作。 汪琬亦能诗,以清丽为宗,成就及影响不如其文。著有钝翁类稿62卷,续稿56卷。晚年自删为尧峰文抄50卷,包括诗10卷、文40卷。,背景知识,解题传是楼记 是:道统。传是楼:中国清代徐乾学的藏书楼,在江苏昆山。 徐乾学(16311694)字原一,号健
4、庵。江苏昆山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等职。曾奉命编纂大清一统志、清会典及明史,编刻通志堂经解,纂集读礼通考。他富于资财,又兼多方搜求典籍,于是江浙的许多珍贵图书,尽归其所有。他在居室之后兴建藏书楼,名为传是楼。楼凡七楹,贮藏各种图书数万卷,按部类排列,井然有序。该楼藏书多为宋元刻本,远近闻名。徐乾学编撰传是楼宋元本书目,卷首有黄宗羲所写传是楼书记。 传是楼藏书后几经辗转,大多归清怡亲王胤祥所有。,徐乾学,康熙九年(1670)探花,是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的外甥,出身世家,喜读书藏书。 万斯同传是楼藏书歌:“东海先生性爱书,胸中已贮万卷馀,更向人间搜遗籍,真穷四库盈其庐。
5、” 明末战乱之后,藏书之家多不能守,及清初社会渐趋安定,各家散出之书始在民间流传,徐乾学广为搜购,其门生故吏又遍於全国各地,知其有嗜书之癖,无不尽力为之网罗,一时南北藏书家之旧物,如细流归海,汇於徐乾学之所。 徐乾学搜集唐宋以来解经之书,备编写通志堂经解,后由其学生纳兰性德刊行於世。 黄宗羲传是楼藏书记评论说:“世之藏书家未必能读,读者未必能文章,而先生并是三者而能之,非近代藏书家所及。” 徐乾学编有传是楼书目、传是楼宋元本书目一卷,后者收宋元善本多达四百五十种。传是楼之藏,后经何焯(义门)介绍,多归怡府安乐堂所有。,江苏昆山徐氏祠堂对联:教子有遗经,诗书易春秋礼记。传家有别业,解会状榜眼探花
6、。昆山三徐(一门三进士)徐乾學(1631-1694),康熙庚戌(1670)探花徐秉义(1633-1711),康熙癸丑(1673)探花徐元文(1634-1691),顺治己亥(1659)状元,写作背景: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喜欢藏书,藏书是读书人的传统,到了明清两代此风更盛。徐乾学即是清初 的藏书家之一,在江南一带颇负盛名。他凭借着使人艳羡的地位、渊博的学识和雄厚的资财,在明末清 初战乱不息的情况下,乘机购进那些急于出手的珍本异籍和大量有价值的图书,然后在他的家乡昆山, 建成了专门藏书的“传是楼”,当时即有“传是楼藏书甲天下”的美名。此文就是他家的藏书楼建成后,请 汪琬为藏书楼所写的一篇记。,传是楼
7、记是汪琬为藏书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阐明建楼藏书的意义为重点,先述藏书楼的兴建、藏书规模;然后说明楼名的由来;继而阐明传书的意义,指出主人不以“土田财货”、“金玉珍玩鼎彝尊斝、“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传子孙,唯以藏书相传,目的在于使后世继承先辈之志,不同流俗。作者指出藏书、守书、读书之难,而善读者“沿流以溯源”、“明体以适用”,确有所得最为重要。其后,恰如其分地点出楼主的人品,赞扬其得“读书之益”,以书传子孙,不同凡响。全文紧扣主题,层层深入,结构严谨自然,语言简练,中肯切要,不失“气体浩瀚,疏通畅达”之文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 “古文一脉,自明代肤滥于七子,纤佻于三袁,至(天)启、(
8、崇)祯而极敝。国初风气还淳,一时学者始复讲唐宋以来之矩矱jyu(规矩法度),而(汪)琬与宁都魏禧、商邱侯方域称为最工。然禧才杂纵横,未归于纯粹;方域体兼华藻,稍涉于浮夸。惟琬学术既深,轨辙复正,其言大抵原本六经,与二家迥别。庐陵(欧阳修)、南丰(曾巩)固未易言,要之接迹唐(顺之)、归(有光)无愧色也。”,课文翻译,段一1: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 )七楹。间( )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 )义疏( )之书附焉,史则日录( )、家乘shng( )、山经( )、野史之书附焉,子则附以卜筮、医药之书,集则附以乐府、诗余之书。凡为橱者七十有( )二,部居(
9、)类汇( ),各以其次,素标缃xing帙( ),启钥( )灿然( )。,总共,近来,解释经籍的文字,疏解经义的书,史官按日的记录,家谱,家史,指记录山脉的舆地之书,通“又”,以类相聚,按类归部,以类相聚,浅黄色书套,开锁,鲜丽的样子,译文:昆山徐健庵先生,在他的住宅后面造了一幢楼房,共有七间,同时命工匠砍削木材,建造大橱,贮书若干万卷,区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中附以经传义疏等方面的书,史部中附以日录、家乘、山经、野史等方面的书,子部中附以卜筮、医药等方面的书,集部中附以乐府、诗余等方面的书,共有七十二个橱,按照部类置放,都有一定秩序,白色的标签,浅黄的封套,打开橱门,灿然在目。,段一2:于是先
10、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 )曹哉?吾徐先世,故( )以清白起家( ),吾耳目濡染旧( )矣。盖尝慨夫为人之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ji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 )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娱乐( )也。吾方以此为鉴( ),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 )其楼为“传是”,而问( )记于琬。琬衰病不及为,则先生屡书( )督( )之,最后复于先生曰:,通“汝”,本,本来,兴家立业,通“久”长久,珍藏,欢娱快乐,镜子,命名,命令,写信,催促,译文:于是先生召集儿孙,登楼而教训他们说:“
11、我用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我们徐家先祖,本来就凭清白兴家立业,我耳濡目染已很久了。我曾感慨那些做父祖辈的,有的想把土地家产传下去,而子孙不一定能世世代代富下去;有的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类的宝贵文物传下去,而子孙又不一定能够世世珍爱这些东西;有的想把园池台榭、舞歌车马之类传下去,而子孙后代又不一定能世世享受这些欢娱快乐。我正把这些事例看作鉴戒。那么我拿什么东西来传给你们呢?”这时他指着书高兴地笑着说:“我传给你们的,就是这些了!”于是就以“传是”两字作为楼名,而要我作一篇记。我体衰多病,不能一下子写出来,先生多次写信催促,最后我只得用下面这些话来回复先生:,段二:“甚矣,书之多厄( )也!由
12、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 )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 )之;或亲操翰墨( ),及分命( )笔吏以缮录( )之。然且( )裒pu聚( )未几( ),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琬顾( )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 )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勿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 )忤( ),采其华( )而忘其实,是则呻占( )记诵之学所为哗众 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 )异( )哉?”,灾难,授予官爵和赏赐,交换,笔墨,命令,誊写,然而,不久,聚集,却,反而,亲身履行,形迹,行动,违逆,通“花”,口头吟作(诗词
13、),(以浮夸的言行博取众人的好感、夸奖或拥护),区别,以奚,凭什么,译文:书遇到的灾难太严重了!从汉代以来,皇帝常常用官家的丰厚赏金去买书,皇帝以下,名公贵卿又常常用许多钱物去换书,有的亲自动笔,有的雇请抄手,加以誊录。但是聚集不久,就常常遭故散失,由此可知藏书之难了。不过,我以为藏书之难还比不上守书之难,守书之难又比不上读书之难,更比不上亲身去实行了而有所体会之难。所以藏书而不能守,同不藏书没有什么两样;守住了而不能读,同守不住没有什么两样。虽然已经读了,而如果嘴上是一套,实行的又是另一套,心中想的和实际做的不一致,采了它的花而忘记了它的果实,那么就是用记诵之学来骗骗众人而欺世盗名的人了,同
14、不读书又有什么不同呢?,段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 ),终乎约( )。博之而非夸多斗靡m( )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 )也。善读书者,根柢d( )于性命( )而究极( )于事功( ),沿流以溯源,无不探( )也;明体( )以适用( ),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译文:古代善于读书的人,开始时博览,到最后就专攻。博览群书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广博,专攻一门也不是抱残守缺。善于读书的人以性命之理为基础,而最终则要体现在事业和功绩中:循着流追溯源,没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没有不能做到的。尊重所听到的教诲,力行所学到的道理,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能这样吗?,简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是楼记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