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在急性大量失血中的应用课件.ppt
《成分输血在急性大量失血中的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分输血在急性大量失血中的应用课件.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学安全有效输血,科学安全有效输血,正确估计失血量,用称重法和容积法来测量出血量称重法: 总量(称重)-原纱布量/1.05(血液比重)容积法: 双层单: 16cmx17cm /10ml 单层单: 17cmx18cm /10ml 四层纱布垫: 11cmx12cm /10ml 10cmx10cm /10ml 15cmx15cm /15ml,正确估计失血量 用称重法和容积法来测量出血量,正确估计失血量,休克程度 代偿 轻度 中度 重度失血量 500-1000mL 1000-1500mL 1500-2000mL 2000-3000mL 1 0-15 15-25% 25%-35% 35-45%血压 无
2、 轻度下降 明显下降 极度下降 (收缩压) 80-100mmHg 70-80mmHg 50-70mmHg症状、体征 心悸 虚弱 焦躁不安 休克 头昏眼花 出冷汗 苍白 呼吸困难 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 少尿 无尿,正确估计失血量,正确估计失血量,用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 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Hg)(正常0.5) 休克指数 估计失血量(ml) 占血容量 0.60.9 500750 20% =1.0 10001500 2030% =1.5 15002500 3050% 2.0 25003500 5070%,正确估计失血量 用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正确估计失血量,用血红蛋白的变化估计失血量,血红蛋白每
3、下降10g/L,失血约400-500mL。(1U压积红可升高血红蛋白5g/L),正确估计失血量 用血红蛋白的变化估计失血量,血红蛋白每下降1,新鲜血的概念,新鲜血无明确定义,缺乏公认的质量标准。 新鲜血指较新鲜的库存血。,新鲜血的概念,输血目的不同,则新鲜血的含义也不同,补充红细胞-保存期内任何一天的血均为新鲜血; 补充粒细胞- 8小时内的血为新鲜血;补充血小板-12小时内的血为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6小时内的血为新鲜血。,输血目的不同,则新鲜血的含义也不同,目前常用的血液制品,目前常用的血液制品,添加剂(液)红细胞(红细胞悬液)(CRCs),用三联袋制备,一只含有抗凝保存液,一只含有添加剂,
4、还有一只是空袋。 添加剂配方有多种,主要成分是: 1添加了红细胞的营养剂(葡萄精、腺膘呤); 2添加了红细胞膜的稳定剂(甘露醇或蔗糖)。 适应证: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输血。 优点: * 在密闭条件下制备,不会在制备时发生污染; * 有了添加剂,延长了红细胞寿命,保存期长; * 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了,输注更流畅(输注前要混匀);,添加剂(液)红细胞(红细胞悬液)(CRCs)用三联袋制备,,少白细胞的红细胞(LPRC),制备方法较多,白细胞去除的数量随方法不同而异。各地血站普遍采用离心去白膜法能去除白细胞70以上,国外多用第三代白细胞过滤器制备本制品,能去除白细胞99.99。国内生产的白细胞过滤器也能
5、去除白细胞95以上,多在床边或血库应用。 一、适应证 (一)因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病人; (二) 准备作器官移植的病人; (三)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可从第一次输血起就选用本制品。 二、注意事项 (一)用开放法制备的本制品应于24小时内输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LPRC)制备方法较多,白细胞去除的数量随,洗涤红细胞(WRC),将全血或添加剂红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生理盐水洗涤36次(常规3次),最后加50ml生理盐水即制成。 一、适应证 (一)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如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二) 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
6、输血的病人; (三)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 (四) 反复输血或妊娠已产生抗体引起输血发热反应的病 人可试用本制品。 * 以前强调PNH应输洗涤红细胞,现在认为无此必要,洗涤红细胞(WRC)将全血或添加剂红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生理盐,冰冻红细胞(FTRC),主要用于稀有血型病人输血。 *用稀有血型供者或自体血长期冰冻保存。,冰冻红细胞(FTRC)主要用于稀有血型病人输血。 *用稀有,年轻红细胞,主要用于需长期输血的病人。 * 用血细胞分离机加以分离和收集; * 该制品可减少输血次数,延迟血色病的发生,年轻红细胞主要用于需长期输血的病人。 * 用血细胞分离机加,红细胞的输注指征,外伤、宫外孕等
7、急性失血,Hb70g/L;中度以上贫血患者术前24hr纠正贫血至Hb7080g/L;胸外、神外等大手术,手术前后维持Hb100g/L或Hct0.30;,红细胞的输注指征外伤、宫外孕等急性失血,Hb70g/L;,红细胞的输注指征,主动脉破裂、伤口持续性大量出血或创面弥漫性出血、纠正低血容量后缺氧症状明显、心肺代偿功能不良、高龄患者的手术,维持Hb70100g/L。,红细胞的输注指征主动脉破裂、伤口持续性大量出血或创面弥漫性出,“少量血”的判断标准,没有明确指征的红细胞输注;输注剂量3U。,“少量血”的判断标准没有明确指征的红细胞输注;,“搭配血”的判断标准,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红细胞输注6U;红
8、细胞输注和血浆输注反复轮替。,“搭配血”的判断标准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无效输注红细胞的判断标准,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升高不理想;Hb短暂升高后又很快下降,甚至比输血前更低;无持续失血;未见隐形失血;无溶血性输血反应。,无效输注红细胞的判断标准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升高不理想;,新鲜冰冻血浆(FFP),FFP是新鲜抗凝全血于68小时内分离血浆并快速冰冻(200ml全血制备100mlFFP),几乎保存了血液中所有凝血因子、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保存期1年。规格:200、100、50、25ml。,新鲜冰冻血浆(FFP)FFP是新鲜抗凝全血于68小时内分离,应用时剂量要足,达到1015ml/kg才
9、能有效;维持量5ml/kg。,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量,应用时剂量要足,达到1015ml/kg才能有效;新鲜冰冻血,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必须在37 水浴中融化;应尽快在3小时内输入,以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不可在10放置超过2小时;可在4冰箱内暂存,但不要超过24小时;不可再次冰冻保存;输注速度不超过10ml/min。,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必须在37 水浴中融化;,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指征,先天性(纠正已知的凝血因子缺乏)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如:输入超过人体一个血容量的血液大约70 ml/kg时,为纠正病人继发的凝血因子缺乏) ;PT大于正常值1.5倍、INR大于2.0、APTT
10、大于正常值2倍;急性大失血;创面弥漫性渗血;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必须使用肝素时病人发生肝素抵抗(抗凝血酶缺乏,补充抗凝血酶);有明确指征的血浆置换和人工肝技术(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指征先天性(纠正已知的凝血因子缺乏)或获得,普通冰冻血浆(FP),普通冰冻血浆与FFP的主要区别是缺少两种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和)。新鲜冰冻血浆保存期超过1年即为普通冰冻血浆。保存期5年。规格:200、100、50、25ml。,普通冰冻血浆(FP)普通冰冻血浆与FFP的主要区别是缺少两,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PC-2),用于大量输血后的稀释性血小板减少者,血小板低于2050109/
11、L或血小板降低出现不可控制渗血时使用。规格:150 250ml/袋。建议用机器单采血小板,1袋为1U(1个治疗剂量,含血小板2.51011),每次应输注1U,采集的血小板72小时内用掉。,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PC-2)用于大量输血后的稀释性血小板减,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1),由200或400ml全血制备。血小板含量为 2.01010/袋或 4.01010/袋。规格:2025ml /袋,4050ml /袋。成人一次应输812U。,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1)由200或400ml全血制备。,血小板的输注指征,PLT50109/L的术中、术后的预防性输注;PLT100109/L,有自发性出血
12、或伤口渗血;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紊乱(如血小板无力症、低体温、药物的副作用),创面出现不可控渗血。,血小板的输注指征PLT50109/L的术中、术后的预防性,血小板的输注指征,PLT 50109/L 无需输注;PLT 10 50109/L 酌情输注;PLT 10109/L 立即输注;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 50109/L而不一定输血小板。,血小板的输注指征PLT 50109/L 无需,成分输血在急性大量失血中的应用课件,血小板的输注,输注前要轻摇血袋、混匀;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一次输注时间不应超过30min;用双头输血器输注;若因故未能及时使用,应常温放置,每10分钟轻摇一次,切忌粗
13、鲁摇动。,血小板的输注输注前要轻摇血袋、混匀;,冷沉淀(Cryo),系FFP置4融化、重离心后的白色沉淀物,即刻冷冻。200ml FFP制备的冷沉淀为1U(约25ml,含纤维蛋白原150mg)。,冷沉淀(Cryo)系FFP置4融化、重离心后的白色沉淀物,,冷沉淀的成分,因子(约100IU);因子vWF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200300mg);纤维结合蛋白,冷沉淀的成分因子(约100IU);,冷沉淀的输注指征,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X缺乏症(罕见);纤维蛋白原缺乏症(1g/L);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DIC、严重感染患者,特别是感染导致
14、的DIC、严重肝病、尿毒症(Vit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冷沉淀的输注指征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冷沉淀的输注指征,出血病人用冷沉淀来补充一般凝血因子的效果不如FFP。只适用于缺乏特殊的凝血因子或缺乏一般凝血因子但有潜在的容量负荷过高。主要指针是胎盘早剥引起严重的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出血病人输注冷沉淀主要为纠正纤维蛋白原的缺乏,如纤维蛋白原浓度高于1g/L不必输注冷沉淀(0.81.0 g/L )。,冷沉淀的输注指征出血病人用冷沉淀来补充一般凝血因子的效果不如,冷沉淀的输注指征,如果纤维蛋白原极度减少,且病人仍在出血,快速给予15U的低温沉淀物,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1
15、g/L 。剂量:冷沉淀常用剂量为11.5U/10。一般每次6-10U。,冷沉淀的输注指征如果纤维蛋白原极度减少,且病人仍在出血,快速,冷沉淀的输注,必须在37 水浴中融化;使用有输血滤网的多头输血器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可一袋一袋静推,也可数袋汇总静点;因故未能及时输注的冷沉淀不易做任何环境的保存;,冷沉淀的输注必须在37 水浴中融化;,警惕,冷沉淀未灭活病毒,不可滥用。,警惕冷沉淀未灭活病毒,不可滥用。,纤维蛋白原,输入1克可提升血液中纤维蛋白原25mg/dl,可输入24克。,纤维蛋白原输入1克可提升血液中纤维蛋白原25mg/dl,可输,发达国家的用血情况,每例手术平均用血87ml;
16、红细胞输注指征:Hb60g/L;代血浆的广泛应用;所有临床用血浆必须病毒灭活;回收式自身输血已经成为常规。,发达国家的用血情况每例手术平均用血87ml;,输血指征,一切以病人疗效来评价;Hb、Hct是输血的眼睛;中国人600800ml出血能否不考虑输血;凝血机制的动态测定;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输血指征,凝血系统及初筛试验,凝血系统及初筛试验APTTPTTT内源凝血系统外源凝血,难治性产后出血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指胎儿娩出后1h内产妇出血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出血量超过1500ml或已导致DIC、多器官功能衰竭。,难治性产后出血 (intra
17、ctable postpartu,失血速度150ml/min;3h内出血超过血容量的50%;24h出血超过全身血容量。,大量失血的定义,失血速度150ml/min;大量失血的定义,大量输血的定义Massive transfusion,MT,24小时内输血量循环血容量;3小时内输血量1/2循环血容量;24小时内输入的浓缩红细胞20U(40U);出血速度150ml/min。,大量输血的定义Massive transfusion,MT,大量输血存在的问题,大量输血的患者用掉了所有血源的50%。大量输血的患者死亡率也是50%。RBC输注20U后死亡风险大增。大量输血患者的致命三联症:凝血障碍、 酸中毒
18、、低体温。,大量输血存在的问题大量输血的患者用掉了所有血源的50%。,大量输血的凝血障碍,手术和创伤本身、失血、血液稀释、消耗、纤维蛋白溶解、抗凝剂的影响;酸中毒降低血浆凝血系统的活性;低体温时血小板功能降低,当患者体温为32时,血小板可黏附血管壁,但不能被活化;人工胶体液如HES影响VWF和F功能。,大量输血的凝血障碍手术和创伤本身、失血、血液稀释、消耗、纤维,大量输血的凝血障碍,输血量2500ml即有出血倾向;输血量5000ml时1/3的患者出血;输血量达到7000ml必然发生出血;大量失血启动了内源性凝血途径,消耗的凝血因子有、。,大量输血的凝血障碍输血量2500ml即有出血倾向;,稀释
19、性凝血性疾病 vs DIC,在某些情况下,严重的消耗性凝血性疾病可伴随着休克而使消耗性凝血疾病和稀释性凝血疾病相混淆。幸运的是,在产科的大多数情况下,两者的治疗是相同的,稀释性凝血性疾病 vs DIC在某些情况下,严重的消耗性凝,大量出血的抢救,大量输血的凝血障碍是常见的,一旦出现,很难纠正。早期血浆和血小板治疗,可以改善预后。维持20 30%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和血小板计数50100109/L,通常能保持正常的凝血功能。,大量出血的抢救大量输血的凝血障碍是常见的,一旦出现,很难纠正,稀释性凝血疾病通常发生在输入5U的浓缩红细胞之后。因此,作为一项工作常规,每输入5U的浓缩红细胞需要输入12U的
20、FFP。每输入15U的浓缩红细胞需要给予5U的血小板。,稀释性凝血疾病通常发生在输入5U的浓缩红细胞之后。因此,作为,大量出血的抢救,控制出血才是决定患者存活的重要因素。计算大出血的指标。大出血病人的黄金抢救时间。,大量出血的抢救控制出血才是决定患者存活的重要因素。,大量出血的抢救原则,先止血,后输血;先补液,后输血;先输血浆,后输血;适时补充血小板;如果FFP不能纠正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要及时补充冷沉淀。,大量出血的抢救原则先止血,后输血;,失血后立即开放两条静脉,用输血针头;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首选晶体,为失血量的3-4倍;当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30%,在补充晶体液的基础上加用胶体;晶
21、体液于胶体液的比例为(3-4) :1;成分输血(红细胞与血浆比例约为6:4);,失血性休克的补液原则,失血后立即开放两条静脉,用输血针头;失血性休克的补液原则,急性失血期治疗原则用平衡盐液和浓缩红细胞复苏,比例为2.5:1;不主张用高渗盐液、全血及过多的胶体溶液复苏,不主张用升压药。,失血性休克的补液原则,急性失血期治疗原则用平衡盐液和浓缩红细胞复苏,比例为2.5:,自身输液:组织间液进入血液循环;自身输血:肺、肝、皮肤和脾脏储存的血液进入血液循环;动物实验:失血性休克补充失血量的全血,组织间液减少28%,死亡率高达70%;输注全血同时输注血浆,组织间液减少30%,死亡率高达80%;输注3倍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分 输血 急性 大量 失血 中的 应用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