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OK课件.ppt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OK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OK课件.ppt(1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1,第五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1,这个世界从工业革命以来区别于以往世界的不同点就是,它把科学和技术系统的、经常的、逐步的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服务业方面,罗斯托(Rostow, W. W.),2,这个世界从工业革命以来区别于以往世界的不同点就是,它把科学和,主要内容,什么是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 补充:技术扩散模型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3,主要内容什么是技术进步 3,一、什么是技术进步,科学、技术与技术进步三次技术革命,4,一、什么是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与技术进步4,1.1 科学、技术与技
2、术进步,什么是技术科学与技术什么是技术进步,5,1.1 科学、技术与技术进步什么是技术5,1.1.1 什么是技术,技术是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手段与方法的总和,既包括生产工艺、技能和生产工具,也包括组织管理方法和决策手段等,6,1.1.1 什么是技术技术是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手段与方法的,1.1.2 科学与技术(1),科学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手段*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工业革命以前和以后)*,7,1.1.2 科学与技术(1)科学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7,1.1.2 科学与技术(2),科学和技术的激励是不一样的。科学是靠科学共同体的建立。科学这个东西是有很强的外部性的,能为全社会造福
3、。科学的激励是一种基于优先权的激励。对于科学家来说,对他的激励最重要的是看谁最先提出了这个定理、发现了这个规律。激励科学进展的竞技规则就叫做学术规范学术规范的建立、执行和对于首创权的奖励靠谁来做呢?靠科学家的共同体。最早是法国法兰西学院、英国皇家协学会、还有各行各业的学会,他们交流信息、执行学术规范、评选先进人物、授予奖励。,8,1.1.2 科学与技术(2)科学和技术的激励是不一样的。8,1.1.2 科学与技术(3),对于技术发展来说,它的激励、推动力量是商业利益。所以技术这个东西的发展要靠整个的市场制度,当然也包括一些法律制度,比如说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19世纪中期,这一套制度在一些先进的工业
4、化国家已经比较完备了,因此科学和技术创新就能够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得到很强的激励,9,1.1.2 科学与技术(3)对于技术发展来说,它的激励、推动,1.1.3 什么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研发与应用阶段技术进化与技术革命,10,1.1.3 什么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10,技术进步的定义,技术的各个构成因素及其结合方式的改变,这种变化能导致生产能力的提高,11,技术进步的定义技术的各个构成因素及其结合方式的改变,这种变化,技术进步的研发与应用阶段,R&D是创造知识和技术的过程而应用则是将识识运用于生产创造财富的过程,12,技术进步的研发与应用阶段R&D是创造知识和技术的过程12,技术进化与技术革
5、命,技术进化是渐进的技术进步,是原有技术和技术体系的渐进式的变革和创新技术革命则是技术体系质的飞跃式的变革从技术进化到技术革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13,技术进化与技术革命技术进化是渐进的技术进步,是原有技术和技术,1.2 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1760s-1860s)(机械化)*第二次技术革命(1870s-1930s)(电气化)*第三次技术革命(1940s-),14,1.2 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1760s-1860s),第三次技术革命,与前两次的区别(多领域)*主要领域(信息、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宇宙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特征是信息革命(第五次信息革命)*发展中国
6、家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15,第三次技术革命与前两次的区别(多领域)*15,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迁 技术进步、创新与社会发展,16,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6,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体现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的移动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技术进步使科学发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大为缩短,17,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体现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1,2.1.1技术进步体现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的体现*产出不变,要素投入节约*要素投入不变,要素
7、产出效率提高,经济增长*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用了全世界31%、30%、27%和40%的煤炭、铁矿石、钢材和水泥,但GDP不足全球的4%,18,2.1.1技术进步体现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的体现*18,2.1.2 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的移动,要素投入的变动表现为生产函数曲线上点的位移技术进步表现为生产函数曲线的整体移动,如第138页图*,19,2.1.2 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的移动要素投入的变动表现为生产,2.1.3 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表示一国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源禀赋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出组合技术进步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如第139页图*真正到达生产可能性边
8、界还要受其他因素制约*,20,2.1.3 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表示,2.1.4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丹尼森指出知识进展对19481969年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47.5%62.6%=29.7%库兹涅茨指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100多年来,7个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有50-70%来自技术进步引发的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一些,为30%左右,21,2.1.4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丹尼森指出知识进展对1,2.1.5 技术进步使科学发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大为缩短,19001930年,75项重大发现从研究到用于生产的平均周期是3
9、6年1950s,这一周期缩减到510年,相当于建设一个大型企业的时间*,22,2.1.5 技术进步使科学发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大为缩短,2.2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迁,产品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市场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23,2.2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迁 产品结构变化23,2.2.1 技术进步与产品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产生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技术进步使原有的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使总产出的产品组合发生改变*,24,2.2.1 技术进步与产品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产生新技术、新能源,2.2.2 技术进步与与产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产生更多的中间“迂回”过程和专业生产,形成新的产业
10、,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三次技术革命与产业结构的随之变化(机器大工业、电气化工业、信息产业1996年以后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25,2.2.2 技术进步与与产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产生更多的中间“,2.2.3 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变化,直接作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而市场结构)*间接作用(提高交易效率、扩大市场范围)*举例,世界三大金融市场*,26,2.2.3 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变化直接作用(产品结构、产业结,2.2.4 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发达国家的经历(配第克拉克定理)*技术进步与发展中国家就业*,27,2.2.4 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就业结,2.
11、3 技术进步、创新与社会发展,熊彼特(Schumpeter, J. A.)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创新的概念及内容创新的主体创新周期、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国家创新体系,28,2.3 技术进步、创新与社会发展 熊彼特(Schumpete,2.3.1 创新的概念及内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五个方面内容:提供一种新产品或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29,2.3.1 创新的概念及内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29,2.3.2 创新的主体,Enterpreneur,企业家具有创新精神、将资源用于创新活动的人企
12、业家不断寻求五个方面的创新,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获得额外利润,30,2.3.2 创新的主体Enterpreneur,企业家30,2.3.3 创新周期、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应用阶段及技术扩散创新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家领导创新周期,从而使全社会表现出不断的技术进步浪潮熊彼特式的经济增长,31,2.3.3 创新周期、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应用,2.3.4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发展参与主体合作机制政府的作用美国模式的特点俄罗斯的教训关于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32,2.3.4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发展32,理论发展,李斯特熊彼特弗里曼纳尔逊,33,理论发展李斯特33
13、,李斯特,1841年,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出版了著名的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系他明确指出并深入分析了国家专有因素即国家所处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以及国际背景等对一国经济发展政策战略性选择的决定性影响他的研究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历史起点,34,李斯特1841年,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出版了著,弗里曼,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将李斯特的国家专有因素传统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在1987年出版的技术政策与管理绩效:日本的经验一书中,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他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影
14、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35,弗里曼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将李斯特的国家专有因素传,纳尔逊,1993年,英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在其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一书中进一步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用于资助技术创新的国家制度体系,明确指出现代国家创新系统既包括各种制度因素、技术创新因素,也包括致力于研究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以及提供政府基金、规划等机构,它们既相互竞争也彼此合作,共同促进了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36,纳尔逊1993年,英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在其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参与主体,按照OECD的定义,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公共研究和开发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以及金融机构五个部分
15、相结合组成的网络系统各部门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提供着不同的服务,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各个行为主体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一国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历史文化、资源、大小、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国情都有关系,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取得竞争优势,37,参与主体按照OECD的定义,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公共,合作机制,一个成功的国家创新系统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其一,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实力并且充满活力;其二,系统组成部分之间发生着广泛而建设性的相互作用 创新主体间密切
16、有效的联系与合作能够使创新资源在主体间高效流动,有利于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效益,从而提高国家创新系统的整体效率,38,合作机制一个成功的国家创新系统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政府的作用,通过扶持性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市场主体创新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通过积极培养和吸引科技创新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通过制定前瞻性的科技发展战略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通过促进各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 通过对关键产业的重点扶持引领技术创新的方向 通过资金投入鼓励基础科研和创新产品 通过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39,政府的作用通过扶持性法律
17、法规的制定,为市场主体创新创建良好的,美国模式的特点,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变迁服务于美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演变 美国的军工产业在其创新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 政府从支持农业科技开始建立了一套有效支持非国防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机制 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创造了高效的创新生态,40,美国模式的特点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变迁服务于美国从发展中国,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1),在立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的专利保护制度都是鼓励美国人创新,同时这套专利也鼓励美国人用各种方法获得先进技术而提高国家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包括允许和鼓励对外国技术的无偿使用比如1790年通过的版权法只保护美国人的版权,鼓励
18、盗用外国人的版权,如查尔斯狄更斯等英国作家的作品在美国广泛盗版。美国鼓励盗版的政策,在1891年才有所改变,但只保护在美国生产的外国著作的版权,这一“生产条款manufacturing clause”直到1986年才正式废止,41,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1)在立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的专,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再比如1793年的专利法规定只有美国公民方可以在美国申请专利,这就鼓励美国人将外国创新拿到美国进行合法生产;1800年的修正案规定到美国居住2年的外国人可以获得美国的专利;1836年终于允许外国人在美国申请专利,但外国人交纳的专利申请费用是美国人的10倍,而英国人要申请则费用更
19、高,42,美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再比如1793年的专利法规定只有美,军工产业创新,美国建立了任务导向的军事和国防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同时通过大量的政府采购,从供给和需求两个环节支持了一批重大技术的开发,带动了产业发展联邦R&D支出中与国防相关的研发支出所占比例一直很高,上世纪在60年代冷战高峰期曾达到80%,而在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也占50%左右最为典型的是政府在飞机制造、核能、因特网、计算机、半导体、航天技术等通用技术领域的持续投资,满足了国防采购的需要,并催生了新的产业国防军工的研究持续为美国产业提供全新知识和原创性技术,43,军工产业创新美国建立了任务导向的军事和国防技术
20、研究开发体系,,支持非国防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机制,1862年大学赠地法(the Morrill Land Grant College Act of 1862)及其后的一系列法律激励了联邦政府发展工程教育和推广农业科技二战以后,政府对基础研究和医学研究的直接支持更加系统化。通过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拨款、通过对全国卫生研究所(NIH)的持续支持,美国保证了国家对基础理论研究这一公共产品生产的支持一个基本的制度环境是,美国所有政府开支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和审计程序,政府研究资金的分配也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通过竞争方式支持基础研究,44,支持非国防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机制1862年大学赠地法(the,
21、高效的创新生态,比较开放的移民政策鼓励全球高级人才移民美国,大学内部的治理机制、企业间竞争的压力、政府出于生产军工产品的需要而提供的研究开发支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支持创新者创新创业等,这都促进了知识的产生和流通,激发了不同创新者的活力 政府对大学、国家实验室从事基础开发的支持以及大企业研究实验室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保证了美国处于知识创新的前沿;规模巨大的军事采购和全球化的市场,为新产品创造了有效的需求,激励了企业的持续研发投资;而金融支持,催生了新产业的诞生和成长科学家的自由探索、企业的逐利行为、政府的长期目标、高校的有效竞争能够有机地结合,45,高效的创新生态比较开放的移民政策鼓励全球高级人才移
22、民美国,大,俄罗斯转轨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的教训(1),私有化过程中常常会对原有的科研基地带来损害,并导致俄罗斯部分科技潜力丧失 改革后的俄罗斯科研机构国有比重过高的所有制结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高校在研发活动中的比重过低,学术研究与企业生产相脱节的问题没有改变,46,俄罗斯转轨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的教训(1)私有化过程中常常会对原,俄罗斯转轨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的教训(2),国家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市场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其构成要素科技领域、企业和创新基础设施仍相互隔绝 创新子系统的不完整或发育滞后严重制约了俄罗斯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绩效企业创新的低效性制约了国家总体创新活动的有效性,47,
23、俄罗斯转轨时期国家创新体系的教训(2)国家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关于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进展不足建议,48,关于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进展48,进展,通过改革,科研院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国家科技计划不断向实现技术创新的方向转移 政府通过许多措施,建立了初具规模的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 政府开始注重通过立法、政策手段来推动技术创新 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基本态势已形成,49,进展通过改革,科研院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49,不足,企业还没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为什么)国家的创新管理体制尚待完善创新机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体系远未形成 高校与企业之间
24、的产学研脱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50,不足企业还没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为什么)50,中国企业为什么不热衷于以创新创造财富?,在中国近几年连续上“榜”的富豪以及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中,除了少数“新经济代表”,我们并没有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企业是依靠技术和专利获得的财富,相反,传统行业,特别是依赖于土地增值创造的财富,可能是今天中国最耀眼的光芒,51,中国企业为什么不热衷于以创新创造财富?在中国近几年连续上“榜,中国企业为什么不热衷于以创新创造财富?,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因素,技术薄弱也是一个因素在中国今天市场经济环境的背景中,还存在大量的依靠行政权力创造财富的事实当有如此多的“easy money”
25、可以轻松地获得时,怎能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角”?当行政权力过多浸入市场体系,并有意与无意带动“暴利”产生时,妨碍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之害就已经形成而消除这种制度之害的根本办法,就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使政府在透明化的改革过程中,回到提供公共服务,而非组织产生的正确定位上来,52,中国企业为什么不热衷于以创新创造财富?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因,国家的创新管理体制尚待完善,突出地表现在:一是有关部门、各地方之间在创新活动组织中彼此分割、相互脱节,重复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无法真正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军民两大研发及产业体系之间长期处于分离状态,造成两大自主创新体系相当程度的割裂、封闭,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OK课件 技术进步 经济发展 OK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3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