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培训课件.ppt
《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培训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2022/12/29,2,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 (主要学习内容),1 消化系统2 抑制龋齿功能性食品3 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的功能性食品4 保护胃黏膜的功能性食品5 促消化吸收的功能性食品6 润肠通便功能性食品7 缓解肝损伤的功能性食品8 预防与缓解腹泻的功能性食品,2,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2022/10/22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 (主要学习内容,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消化系统担负着为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为人体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能量和营养素的重任。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机体胃肠道接触的食物品种越来越多,冷、热、酸、甜、苦、辣
2、兼容并收,但消化器官和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一样,其承载能力和耐受力都有一定限度,使得肠道健康问题变得非常突出。 适时具有开发促进消化吸收、保护胃黏膜、调节肠道菌群、润肠通便、抗腹泻、抗龋齿等作用的功能性食品,很受市场的欢迎。,2022/12/29,3,3,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 消化系统担负着为机体消化吸收,第一节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构成 消化系统是由将经口腔摄入的食物进行消化、吸收、代谢,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一系列器官组成。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消化腺包括唾液
3、腺、胰腺、肝脏、胃腺和肠腺。均可分泌消化液,除胆汁外,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出食物残渣。近年发现消化系统的一些器官还具有内分泌功能。,4,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构成4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2022/12/29,5,第一节 消化系统,口腔及其附属器官(人体消化与吸收系统P82)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其前方为上下唇,顶部为上颚,底部为舌,后方为咽。上颚的前2/3称为硬腭,后1/3称为软腭,软腭的后缘游离,中央有一向下的乳头状突起称腭垂(悬腭垂),软腭的两外侧有两层黏膜皱襞,其中间是扁桃体。,5,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2
4、022/10/25第一节 消化系统口腔及其附属器官(人体消,2022/12/29,6,第一节 消化系统,舌 舌是骨骼肌性器官。从前往后,舌尖、舌体、舌根。在舌的表面,以黏膜状形成的微小的突起称为舌乳头,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看上去呈白色的丝状乳头,呈红色点状的是菌状乳头。在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的表面,分布有味觉神经末梢。 舌搅拌食物。牙齿 牙齿嵌入上下颌骨的牙槽骨内。牙齿可分为:露于牙龈之外的牙冠、嵌于牙槽内的牙根。成人牙齿为32颗;乳牙20颗。 牙齿咀嚼食物。唾沫腺 唾沫腺又称口腔腺,大的唾沫腺有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消化淀粉。,6,改善消化系统的
5、功能性食品,2022/10/26第一节 消化系统 舌 舌是骨骼肌性,2022/12/29,7,第一节 消化系统,咽、食管:从咽喉部的环状软骨的下缘到胃之间的管道,长约25cm; 沿气管和椎体下行至气管分支处向心脏后方移行,穿过横膈膜与胃的贲门(bnmn)部接续;在食管起始部、气管分支处和食管穿过横膈处形成三处狭窄。食管壁由粘膜、肌层、外膜构成。,7,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2022/10/27第一节 消化系统咽、食管:7改善消化系统,2022/12/29,8,第一节 消化系统,胃 胃是位于横隔膜下方的囊性器官胃的入口处叫贲门胃与十二指肠的连续部分(胃的出口)叫做幽门。胃壁由内而外为黏膜、肌层
6、、浆膜黏膜下有许多胃小凹,使胃粘膜呈皱襞状小凹底有胃腺开口,可分泌强性胃酸。,8,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2022/10/28第一节 消化系统胃 8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2022/12/29,9,第一节 消化系统,小肠 小肠是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迂回在腹腔内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十二指肠呈“C”状 胆总管和胰液导管呈“Y”状,合流后开口于十二指肠的中央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至回盲瓣之间是空肠和回肠。 小肠粘膜形成许多环状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微小的突出(称为“绒毛”),从而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为增加。 绒毛粘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9,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2022/10/
7、29第一节 消化系统小肠 9改善消化系统的功,第一节 消化系统,大肠、肛门 从小肠到消化道的终末端是大肠。 大肠较小肠短而粗,分为盲肠、结肠、直肠 直肠与肛门相连续。 3条外纵肌有间隔性增厚,形成结肠带。 直肠至肛门称为肛管,肛管部位有丰富的静脉丛,称为直肠静脉丛。 肛门内侧有由平滑肌构成的肛门内括约肌,外侧有肛门外括约肌,对肛门发挥着良好的控制作用。,10,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大肠、肛门10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肝脏、胆囊、胰脏 肝脏:位于横隔膜的下方,中央的横沟称为肝门,分布有肝动脉、门静脉、肝管等。门静脉运输经消化道吸收的营养。杆管是运送在肝脏
8、生成的胆汁的管道。肝动脉与门静脉进入肝小叶后分为毛细血管,与胆管同行,出肝小叶汇入中心动脉,入肝静脉,经下腔静脉返回心脏。 胆囊:是附于肝脏下方形状如梨状的器官上方稍细部分叫做胆囊管,与杆管合流后形成胆总管。 胰脏:头部被十二指肠c状弯曲部分环抱,向左侧延生的夷尾与脾脏相接。胰腺管左右走形,在胰头处与胆总管会合形成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于十二指肠。大部分的胰脏细胞分泌胰液被称为外分泌部,也散在分布着被称为胰岛细胞的内分泌点。,11,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肝脏、胆囊、胰脏11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口腔食管的功能-咀嚼与吞咽 食物在口腔中被
9、嚼碎、与唾液混合,使之易于吞咽。 下颌上下,左右的咀嚼运动主要受三叉神经支配。 咀嚼运动需要舌面和颊部的配合,都受神经的支配,基本上是在反射性运动中完成的。 唾液有增加食物润滑性和消化淀粉的功效。唾液中还有水(99%)少量的淀粉酶(1%)。 唾液的分泌受延髓和闹桥下的上下唾核控制。食物经口腔、咽、食管进入胃内的运动为吞咽。 食物被送入食管后反射性引起环形咽肌松弛,导致蠕动运动开始。 以上运动受延髓中枢控制。食物通过食管到达贲门,贲门括约肌松弛食物即入胃里。,12,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12改善消化系统的功,第一节 消化系统,胃的功能-搅拌与消化 胃最主要
10、的功能是将食物搅拌成粥状,分泌胃液,通过蠕动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食物的气味通过人的交感神经传给大脑刺激交感神经,可以反射性引起胃液的分泌。当食物进入胃中,胃粘膜将刺激传到胃消化腺,促使伟业分泌水平升高. 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原,对蛋白质有分解作用,另外,盐酸还具有杀菌作用,可防止细菌进入十二指肠。 食物被送入十二指肠的时间,因食物种类不同,最长需要4个小时。,13,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胃的功能-搅拌与消化13改善消化系统,第一节 消化系统,小肠的功能-消化与吸收 食物经由小肠消化与吸收,食物在小肠中消化,需要胰液、胆汁、肠液的参与。 胰腺的分泌和功能 胰腺包含了三
11、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胆汁的分泌和功能 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胆色素、脂质,不含消化酶 胆汁酸可以分解脂肪帮助消化,胆色素和脂质可以促进脂溶性物质的吸收。 肠液的分泌和功能 肠腺含有多种消化酶,十二指肠的肠液除来自身分泌外,大部分来自空肠和直肠。,14,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 小肠的功能-消化与吸收14改善,第一节 消化系统,肝脏的功能-代谢与解毒 肝脏有分泌胆汁、承担营养素的代谢与有害物质的解毒。 糖质在肝脏中形成肝糖原并被贮存起来,蛋白质在肝脏中被再合成血浆蛋白,脂肪在肝脏中被转变成胆固醇和中性脂肪。 物质代谢:包括糖、脂、蛋白、维生素等。 分泌
12、和排泄:胆汁(包括胆盐和胆红素)。 参与凝血和抗凝血的调节。 免疫:产生Ig和补体;处理抗原、抗体等。 生物转化: 药物、毒物、激素等。,15,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肝脏的功能-代谢与解毒15改善消化,第一节 消化系统,结肠的功能-粪便的形成与排泄 与肠液均匀混合的肠内容物从回肠被送入结肠中,在经结肠继续运送的过程中水分和电解质被再吸收,其他成分最后形成粪便。 粪便一般贮存在乙状结肠中。但当食物进入胃时,引起强烈的肠道蠕动(即胃-肠反射)。便意通过直肠内压亢进引起直肠内反射和脊椎反射,是腹压升高,引起排便动作。,16,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结肠的功能-粪
13、便的形成与排泄16改善,第一节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与保健需求 消化系统疾病十分普遍,主要包括胃肠道疾病及肝脏疾病。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性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根治幽门螺杆菌疗法的普及使复发率降低。乙型肝炎等病毒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在国内一直相当普遍。胃炎胃粘膜对损伤的反应涉及上皮损伤、粘膜炎症和上皮细胞再生等过程。胃炎指的是由任何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一般将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17,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与保健需求17改善消化系统的,第一节 消化系统,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胃黏膜炎性病变 常
14、见病因包括: 物理因素,进食过冷、过热和粗糙的食物可使胃粘膜损伤; 化学因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咖啡、香料等刺激胃粘膜,发生糜烂、出血; 微生物感染和细菌毒素,包括沙门菌、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的感染,这部分因素引起的急性胃炎与急性胃炎与细菌性食物中毒有相似之处; 应性应激,脏器功能不全、大手术、败血症、休克,以及机体的变态反应均可引起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损害。,18,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 急性胃炎18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持续炎症,属常见病和多发病。 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循环及代谢功
15、能障碍;十二指肠液返;饮食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19,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慢性胃炎19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病发病系多由致溃疡的攻击因子与粘膜防御因子失去平衡所致。 多数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具有的典型临床表现,其特点为:慢性病程;节律性上腹痛;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的周期性发作,发作常有季节性,20,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 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20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龋齿的发生
16、与防治 龋齿是由口腔细菌所引起的牙齿硬组织脱钙与有机分解,最终导致牙齿遭破坏、崩解的一种感染性疾病。龋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产生原因:口腔细菌;口腔环境;宿主;时间,第二节 抑制龋齿功能性食品,21,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龋齿的发生与防治第二节 抑制龋齿功能性食品21改善消化系统的,第二节 抑制龋齿功能性食品,防治方法 1.龋齿的防治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要预防龋病必须控制食糖用量。对食物要粗细搭配,适当多吃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等。 2.龋齿的防治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口腔卫生良好的标准是无菌斑。口腔卫生的重点,是要消除牙菌斑、软垢、牙石、食物碎屑和牙面色素。因此
17、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尤其是睡前刷牙更为重要,以减少食物残渣的存积和发酵,减少牙菌斑的形成。要选用保健牙刷,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22,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二节 抑制龋齿功能性食品防治方法22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第二节 抑制龋齿功能性食品,3.龋齿的防治采取防龋措施:氟素可以预防龋齿,这在科学上已有证明。但其毒性却很大,所产生的后遗症慢性氟中毒所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防龋的功绩,一旦氟中毒,所产生的后遗症是不可逆转的。4.龋齿的防治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平时要注意自我经常检查口腔,每半年可请口腔医生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龋齿,及时治疗。,23,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二节 抑制龋齿功能
18、性食品3.龋齿的防治采取防龋措施:氟素可,第二节 抑制龋齿功能性食品,具有抗龋齿功效的典型配料p88表4-1抑制龋齿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标准 龋齿是由于口腔细菌(主要是突变链球菌),发酵糖类产酸使牙齿表面pH降低,同时不溶性葡聚糖生成时细菌依附在牙齿表面逐渐形成牙斑而产生的。,24,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二节 抑制龋齿功能性食品具有抗龋齿功效的典型配料p88表4,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肠道微生态与益生菌 肠道微生态系统分布的细菌群数量多,且不同动物消化系统差异很大。 在人体内倡导细菌约占人体总细菌数的95%,有400多种,数量达1014个g,占粪便干重的13. 这些细菌在肠道中
19、稳定分布,是防止病原菌及有毒物质侵入的天然屏障。,25,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肠道微生态与益生菌25改善,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肠道微生态 在肠道微生态平衡体系中,厌氧或兼性厌氧菌是正常菌体的主体。常见的菌群有拟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肠杆菌和乳杆菌等。人体肠道内菌群的分布和组成主要有以下特点。(1)肠道菌群分布的区域性(2)肠道菌群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3)肠道菌群的种类因饮食习惯而异(4)机体的健康状况影响着肠道菌群的组成(5)地理位置的变化(6)过度卫生的条件,26,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肠道微生态2
20、6改善消化系统,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肠道菌体的功能 肠道正常菌群的维持受到微生物和宿主的共同影响,宿主的食物残渣为肠道细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肠道粘膜为肠道菌群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足够的场所,但食物中的毒素、抗生素等有害物质也时时威胁着肠道菌群的平衡。并且,肠道蠕动增加了将微生物排除肠道的动力,胃酸和胆汁对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也有抑制作用。,27,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 肠道菌体的功能,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微生物通过营养和空间的斗争,调节者肠道内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优胜者生存下来并组成了稳定的肠道菌群,又称土著微生物。它们赋予宿
21、主多种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解食物大分子成小分子物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2)产生多种营养物质。(3)刺激免疫系统。(4)分解某些潜在的致癌物质,产生一些抗菌物质,并对药物治疗有协同作用。,28,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 微生物通过,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益生菌及益生菌剂 益生菌是一类能够促进宿主肠内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对宿主健康和生理功能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主要包括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两个属。益生菌的功能: (1)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机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2)防止有害物质的产生,延缓人体的衰老。 (3)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22、 (4)改善制品风味,提高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等的代谢。 (5)防癌和抗癌作用 (6)其他功能: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调节体内胆固醇水平、抗高血压、保护生殖泌尿系统、防止腹泻、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概率、降低与酒精中毒性肝病相关的内毒素的作用。目前用于益生菌制品的菌株p92 表4-1,29,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益生菌及益生菌剂29改善消,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乳酸菌通常被认为是直接安全食用的菌株,应用于乳制品发酵、食品保鲜、腌制泡菜和饲料青贮等方面。用作益生菌剂的乳酸菌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乳酸菌对肠道病原菌有拮抗作用,
23、它们能阻碍特地病原菌的粘附、定殖和繁殖,其抑制方式一般有一下3种: 产生抗菌化合物营养物质的竞争利用黏附位点的竞争影响宿主或其他菌株的代谢活性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营养作用,30,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 乳酸菌通常被认为是,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芽孢杆菌制剂 芽孢杆菌不属于肠道正常菌群的成员,但进入肠道后可以萌发形成营养体细胞。一般认为,这类菌株对宿主的益生作用表现在其代谢产物或产生活动增殖型营养细胞上,具体表现为:产生多种消化酶类;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作为疫苗用于疾病的防治。,31,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
24、肠道的功能性食品芽孢杆菌制剂31改善消化系,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酵母菌制剂 酵母菌是真核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酵母菌不是肠道正常菌群,但可以在消化系统中存活。肠道微生态失衡及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肠道微生态失衡是指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肠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机体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理状态。 肠道菌群栖息在人体肠道中 ,保持着一种微观生态平衡。由于机体内外各种原因导致这中平衡被破坏,而使机体产生某种或某些菌种过多或过少、外来的致病菌或过路菌定殖或增值、某些肠道菌向肠道外其他部位转移的现象,即成为肠道菌失调。,32,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三节 有助
25、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酵母菌制剂32改善消化系统,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乳酸菌制剂 乳酸菌是一类利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细菌的总称,它不是细菌学分类中的专用名词。目前已发现这类细菌至少包括18属,以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益生作用最为重要。 双歧杆菌主要来自温血动物的肠道,它是人和动物肠道最重要的优势菌群 。 双歧杆菌具有以下特性:可黏附于肠道上皮细胞,通过自身产生的代谢产物阻碍致病菌生长,在微环境下保持优势,并于肠道中的其他细节相互作用,调整菌群间的关系,以保证肠道内菌群的稳定。,33,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第三节 有助于改善肠道的功能性食品乳酸菌制剂33改善消化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善 消化系统 功能 食品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