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中水的运动规律ppt课件.ppt
《土中水的运动规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中水的运动规律ppt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土中水的运动规律,土木工程本科生专业课程,土质学与土力学,粘土颗粒带电特性粘性土的胶体化学性质,土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粘土矿物的物化性质,土粒原子分子间的健力,矿物的结晶结构,土体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粒间的联结,复 习,粘性土工程性质的利用和改良,基础与主线,先导,具体应用,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第二章粘性土的物理化学性质,第三章土中水的运动规律,第四章土中应力计算,第五章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第六章土的抗剪强度,第七章土压力计算第八章土坡稳定分析第九章地基承载力第十章土的动力性质和压实性第十一章土工试验与原位测试结果的分析与利用,渗透特性变形特性强度特性,绪论,土力学包括哪些内容?
2、,第三章 土中水的运动规律,土中水运动的原因和形式是多方面的: 地下水的流动 -(重力作用自由水的运动 土的渗透性问题)表面现象产生的水分移动 -(毛细现象 毛细水)孔隙水的挤出(土中附加应力作用土的固结问题) 土冻结时土中水分的移动 (分子引力作用下结合水的移动)渗附现象(孔隙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差别),第一节 土的毛细性,土的毛细性及其工程影响 土层中的毛细水带毛细水上升高度及上升速度毛细水压力,一、土的毛细性及其工程影响,1. 土的毛细性,表面张力:液体与气体相接触时,会形成一个表面层,在这个表面层内存在着的相互吸引力就是表面张力,它能使液面自动收缩。表面张力是由液体分子间很大的内聚力引起的
3、。处于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所以它们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力的作用,使得液体表面层犹如张紧的橡皮膜,有收缩趋势,从而使液体尽可能地缩小它的表面面积。球形是一定体积下具有最小的表面积的几何形体,因此,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滴总是力图保持球形,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树叶上的水滴按近球形的原因。,土的毛细现象:是指土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沿着细的孔隙向上及向其它方向移动的现象。,指土能够产生毛细现象的性质。,2.毛细水 细微孔隙中的水被称为毛细水。3.土的毛细现象对工程的影响:? (1)毛细水的上升是引起路基冻害的因素之一; ? (2)对于房屋建筑,毛细水的上升会引起地下室过分潮湿; (3)毛细水
4、的上升可能引起土的沼泽化和盐渍化。,二、土层中的毛细水带,根据毛细水带的形成条件和分布,分为三种:,土层中的毛细水带,指土层中由于毛细现象所湿润的范围。,正常毛细水带,毛细网状水带,毛细悬挂水带,又称毛细饱和带,直接由地下潜水上升而形成,来源于地下潜水上升,当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时而形成,由地表水渗入而形成。不与中部或下部毛细水相连。,注:三者不一定同时存在,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水文和地质条件。,S,土中毛细现象,上升高度:,r2hcw=2rScos,毛细水,分布在土粒内部相互贯通的孔隙可以看成许多形状不一、直径互异、彼此连通的毛细管,毛细水上升高度与孔径成反比,粘土粉土砂土砾石,分析对象: 水柱,三
5、、毛细水上升高度和上升速度,毛细水上升高度经验估算 Hazen 经验公式: 上升最大高度:,C,e, d10:分别为与土粒形状及表面洁净度有关的系数( C=110-5510-5 )、土的孔隙比、土的有效粒径(m)。,不同粒径土中毛细水上升情况比较,在不同粒径的土中毛细水上升速度与上升高度关系曲线,结论:一般来讲,细颗粒土中毛细水上升高度较大,但上升速度较慢。粘土颗粒由于结合水膜的存在,上升速度减缓,上升高度也受到影响。,在非饱和土中,孔隙中含有水和气,此时水多集中于颗粒间的缝隙处,称毛细角边水。由于土粒表面的湿润作用,会形成如图所示的弯液面,水和空气的分界面上产生的表面张力使颗粒受正压力(毛细
6、压力PK)这是稍湿的砂土颗粒间存在假凝聚力的原因,四、毛细压力,由毛细压力所产生的土粒间的粘结力,湿沙的土粒间有一些粘结力?,碎散性,多孔介质,三相体系,孔隙流体流动,渗流,水在土体孔隙中流动的现象,渗透性,土具有被水等液体透过的性质,渗透特性强度特性变形特性,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复杂,实用性小,不研究,本章主要研究饱和土的渗透性,概述,能量差,3.2 土 的 渗 透 性,重力作用,透水层,不透水层,土石坝坝基坝身渗流,防渗体,坝体,渗流问题:1. 渗流量?2. 渗透破坏?3. 渗透力?,工程实例,板桩围护下的基坑渗流,渗流问题:1. 渗流量?2. 渗透破坏?3. 渗水压力?,透水层,不透水层,基
7、坑,板桩墙,工程实例,渗流问题: 渗流量Q?,透水层,不透水层,天然水面,水井渗流,漏斗状潜水面,Q,工程实例,渗流问题:1. 渗流量?2. 水位,渠道、河流渗流,原地下水位,渗流时地下水位,工程实例,降雨入渗引起的滑坡,渗流问题:1. 渗透力?2. 入渗过程?,事故实例,渗流量,渗透破坏,渗水压力,渗流滑坡,土的渗透性及渗透规律,二维渗流及流网,渗透力与渗透变形,土坡稳定分析,挡水建筑物 集水建筑物 引水结构物 基坑等地下施工边坡渗流,实例总结,一、土的渗流模型,简化: (1)不考虑渗流路径的迂回曲折,只分析其主要流向; (2)不考虑土体中颗粒的影响,认为孔隙和土粒所占的空间之总和均为渗流所
8、充满。,水在土孔隙中的运动轨迹,理想化的渗流模型,要求: (1)同一过水断面,流量相等; (2)任一界面,压力相等; (3)相同体积内,阻力相等;,渗流模型与真实渗流的流速关系,分质点流速、断面平均流速、时间平均流速,时间流速:指流体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的距离。 以m/s计。,质点流速:指流体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的距离。 以m/s计。,断面平均流速:指流体在单位时间内流过单位土截面 的水量。以m/s计。,流速的概念:,注意:,v:假想渗流速度,土体试样全断面A的平均渗流速度,vs:实际平均渗流速度,孔隙断面AV的平均渗流速度,A Av,qvA vsAv,渗流模型与真实渗流的流速关系,模型平均渗流速
9、度真实渗流速度,水头与水力坡降土的渗透试验与达西定律渗透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渗流的驱动能量,反映渗流特点的定律,土的渗透性,地基的渗透系数,二、土的层流渗透定律,位置水头:到基准面的竖直距离,代表单位重量的液体从基准面算起所具有的位置势能压力水头:水压力所能引起的自由水面的升高,表示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压力势能测管水头:测管水面到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等于位置水头和压力水头之和,表示单位重量液体的总势能在静止液体中各点的测管水头相等,位置、压力和测管水头,压力势能:,动能:,总能量:,称为总水头,是水流动的驱动力,单位重量水流的能量:,水流动的驱动力 - 水头,A,B,L,
10、渗流为水体的流动,应满足液体流动的三大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渗流中的水头与水力坡降,总水头:单位重量水体所具有的能量,位置水头Z:水体的位置势能(任选基准面) 压力水头u/w:水体的压力势能(u孔隙水压力) 流速水头V2/(2g):水体的动能(对渗流V很小,忽略,V0),渗流的总水头:,也称测管水头,是渗流的总驱动能,渗流总是从水头高处流向水头低处,渗流问题的水头,A点总水头:,水力坡降,B点总水头:,二点总水头差:反映了两点间水流由于水与土颗粒间的粘滞阻力造成的能量损失。,水力坡降 i:单位渗流长度上的水头损失,达西渗透试验,1856 年达西(Darcy)在研究城市供水问
11、题时进行的渗流试验,或:,其中,A是试样的断面积,试验前提:层流 相邻水分子的流线互相平行而不混掺的流动,达西定律,达西定律:在层流状态的渗流中,渗透速度v与水力坡降i的一次方成正比,并与土的性质有关。渗透系数k: 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其物理意义为水力坡降i1时的渗流速度, 单位: cm/s, m/s, m/day,土的层流渗透定律,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层流(线性流动),岩土工程中的绝大多数渗流问题,包括砂土或一般粘土,均属层流范围在粗粒土孔隙中,水流形态可能会随流速增大呈紊流状态,渗流不再服从达西定律。可用雷诺数进行判断:,Re5时层流Re 200时紊流200 Re 5时为
12、过渡区,i,v,o,vcr,i,v,o,i0,达西定律两种特例,I0粘土的起始水头梯度(克服结合水粘滞阻力所需 要的水头梯度)。,在纯砾以上的很粗的粗粒土如堆石体中,在水力坡降较大时,达西定律不再适用,此时:,对致密的粘性土,ii0时,v=k(i - i0 ),总结,工程实例,渗流问题,土的渗透性及渗透规律,土的层流渗透定律,达西定律,渗流中的水头与水力坡降,土的渗透性,土的毛细性,土的毛细性及其工程影响 土层中的毛细水带毛细水上升高度及上升速度毛细水压力,土的渗流模型,第一节 土的毛细性第二节 土的渗透性第三节流网及其应用第四节 土在冻结过程中水分的迁移和积聚,ZH3土中水的运动规律,三.
13、土的渗透系数,室内试验测定方法野外试验测定方法,常水头试验法,变水头试验法,井孔抽水试验,井孔注水试验,1.测定方法,(1)室内试验测定方法: 方法1常水头试验法,试验装置:如图,量测变量: t,Q,用于透水性较大的砂性土,i=H/L,Q=qt=vFt,v=ki,重复试验后,取平均值,试验条件: H,F,L=常数,结果整理:,方法2变水头试验法,试验装置:如图,量测变量: t, h1, h2,结果整理:,选择几组h1, h2, t ,计算相应的k,取平均值,用于透水性较小的粘性土,令:在dt时间内水头降低dh,则通过土样的流量dQ为:,试验条件: h变化,F,a,L=常数,常水头试验,变水头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水 运动 规律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