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ppt课件.ppt
《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态系统的功能,最新考纲1.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能量流动概念理解,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食物链和食物网,化学能,化学能,热能,呼吸作用,考点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5年13考),2.每一营养级能量来源与去路的分析,太阳能,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2)能量去向: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可存在如下去向:自身_流入_被_分解利用未被利用(最终也将被分解者利用),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分解者,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逆,呼吸消耗,分解者,人工生态系统,最有效,人类最,有益,转,下图表示A、B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请思考
2、:,(1)依生态学原理看同样的玉米,上述哪种营养结构可养活更多的人口?为什么?(2)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对吗?为什么?(3)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与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哪个更高?,(4)就,这一食物网而言,若人的素食肉食比例由11调整为21,则同样的玉米,人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多少倍?写出推导思路(设传递效率为20%)。提示(1)A种营养结构,因为B中人处于第三营养级,能量损耗加大,养活的人口更少。(2)不对。A、B营养结构中“牛”“人”代表的是相应营养级环节,并非“一个人”。(3)B中更高。(4)1.29。推导思路如下:设玉米量均
3、为A,调整前人获得能量为x1,调整后人获得能量为x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1.(2015海南卷,25)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解析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及分解者,D项错误。答案D,2.(2014海南卷)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
4、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需要参考生物个体的大小。第一、二营养级分别是栎树(体型很大)和昆虫,所以第二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于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生物相比,第三营养级生物含有的能量少,并且生物个体较大,所以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少于第二营养级,同理可知第四营养级生物的数量会更少。,B,界定三类生态金字塔不同的生态金字塔能形象地说明各营养级与能量、生物量、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定量研究生态系统的直观体现。,能量流动的“分流模型”分析与“传递效率”计算,1.(2015福建卷,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
5、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 Jm2a1)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解析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错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3 7804 2007 980(Jm2a1),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7 980/31 920100%25%,B正确;因不知太阳鱼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所以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无法计算,C错误;人工鱼塘中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答案B,
6、2.如图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答案B,(1)相邻两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切不可将“摄入量”混同为“同化量”。(2)某动物“粪便”中能量应隶属其“食物方”,它实为食物方“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年11考),1.概念,化学元素,生物群落,无机环境,全球性,2.碳循环,(1)碳的存在形式与循环形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_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_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_形式存在。(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_和_。,CO2
7、,含碳有机物,CO2和碳酸盐,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3)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_;_ (实质是呼吸作用);_。,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3.碳循环的破坏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中的_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2)影响:使_,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CO2,气温升高,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2016课标卷,5A)( )(2)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2014江苏,10D)(
8、)(3)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2010海南卷,T23(1)( )(4)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2010全国卷,T3D)( )(5)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2010广东卷,T26(4)(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教材必修3 P101,考查点侧重碳循环,把握碳循环的来路与去路是解题关键。,2.(教材P104“基础题4”改编)生物圈是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能量”上呢?,提示生物圈在物质上可自给自足,但在能量上不能自给自足,因为物质可以在生物圈内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
9、环利用它必须由生物圈外的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输入方可维持正常运转。,3.(教材P104“二拓展题”改编)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能否循环利用?你如何解释需不断向农田中施加氮肥?,提示能。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满足人类的需要为目的的。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这与物质循环并不矛盾。,碳循环过程及特点,1.(2015海南单科,28)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
10、的价值属于_(填“间接”或“潜在”)价值。(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图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图中A表示_,生物成分E表示_,生物成分F表示_,_表示初级消费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多样性、物质循环等知识。(1)红树林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属于间接价值。(2)双向箭头两端分别为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库(无机环境),分析图中示可知:A表示大气中CO2,E表示生产者,F表示分解者,C表示初级消费者。答案(1)间接(2)大气中CO2库生产者分解者C,2.(2016河北衡水检测)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
11、确的是(),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D.代表光合作用,代表细胞呼吸,解析图中1与4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物质交换,而1与2均指向3,1有3个箭头指出,4有3个箭头指入,可以判断出1、2、3、4分别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与2所包含的种群不能构成群落,还缺分解者3,故A错;3(分解者)中既有原核生物,也有真核生物,故B错;4可以代表大气中的CO2,那么过程可为光合作用,过程代表细胞呼吸,而表示捕食关系,故C对,D错。答案C,在不同图解中快速确认碳循环各环节,据图示方法可快速推断各图各环节:(1)大气CO2库甲中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 复习 生态系统 功能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