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ppt
《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ppt(1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联鑫钢铁公司烧结厂安全生产科2015年3月安全培训教材,急救普及知识讲座,为什么要学习救护知识?(不是有急救中心吗),平均急救反应时间黄金救命时间,为什么要学习救护知识?(不是有急救中心吗)平均急,急救医生能保证在黄金救命时间内到达现场吗?,急救医生能保证在黄金救命时间内到达现场吗?,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2000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世界急救日”,旨在呼吁世界各国重视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与推广,让更多民众掌握急救技能,减少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2000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急救知识普及现状,
2、据统计,全球88%的成年人不能在突发事件中采取急救措施,而在采取的急救措施中,正确有效的仅占5%;无效、甚至是错误的急救知识、方法或行为甚至可能“要命”。目前,我国急救知识普及率仅为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0-25%的水平。事故案例提醒我们:只有大力宣传急救安全知识、创新急救安全传播手段,才能有效提升全民应急救护能力,达到保护生命、减少伤害的目的。,急救知识普及现状据统计,全球88%的成年人不能在突发事件中采,世界急救日:缺乏急救知识 患者错过“黄金4分钟”而丧命2014-09-13 12:03:562011年7月27日,众人救援溺水老人,蓝衣女孩实施心肺复苏尽力挽救生命。,世界急救日:,事件
3、:七旬大爷昏迷老伴不懂施救 错过救治黄金期遗憾离世,家住渝中区七星岗附近小区的周大爷,就因为家人不懂基本的急救措施而导致在救护车到来前就辞世的悲剧。据重庆市120急救中心医生费夕丰介绍,周大爷今年73岁,因为年事已高,身体一向不太好。9月8日当天,因为身患支气管炎,周大爷在老伴的陪同下准备去医院看诊。然而就在小区楼下等出租车的几分钟里,周大爷突然昏倒。身边惊慌失措的老伴不知如何是好,由于不懂得急救知识,她也不敢翻动周大爷的身体。路人见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然而周围却没有人敢上前对老人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最终,当救护车赶到时,老人因为窒息而去世。,事件:七旬大爷昏迷老伴不懂施救 错过救治黄
4、金期遗憾离世家住,“患者倒下的时候是身体扭曲、头歪着,致使呼吸无法畅通,如果当时有人能够帮助老人使其身体平卧,至少保持呼吸畅通,待到救护车赶到,他还是有望救活的。”费夕丰说,与之类似的,还有家住大坪嘉华新城的一位老人,他因为脑溢血而昏倒在厕所里,当时家人也不敢移动他,只能等待救护车赶到,但为时已晚。对此,费夕丰无奈表示,在20多年的从医经历里,他见过很多类似的情况。在遇到意外伤害时,自救或救人过程中最宝贵的就是事发最初的4分钟时间,俗称“黄金4分钟”。然而,由于周围缺乏懂急救的人对患病者进行紧急救护,待救护车来到现场时,许多鲜活的生命已经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机,从而造成终生遗憾。,急救普及知识讲
5、座课件,调查:超八成市民不懂急救听过却不敢做 怕“帮倒忙”把人“救死了”,如果在路上看到有人昏迷了,你会帮助施救吗?当一条生命面临危险,相信大多数的人是希望能够施以援手的,然而却有个词叫“力不从心”。对于急救,大多数人都觉得离自己生活很“遥远”,更有人坦言:会打急救电话,但是不敢救。而原因就是对急救常识的缺乏,“还不是怕帮倒忙,人没救回来,反把人给救死了,这个责任担不起啊。”家住大渡口区的白领杨紫萱表示。“以前在学校参与过相关的急救培训,但是掌握的情况并不理想,所以如果真的遇到这种紧急情况,我也不敢去采取急救。”在市内一家银行上班的陈杉说。而家住沙坪坝区阳光水城的李佳佳也表示,自己的确不知道如
6、何急救,如果路上遇到有人昏迷,她会第一时间打120。,调查:超八成市民不懂急救听过却不敢做 怕“帮倒忙”把人“救,另外,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少数掌握急救知识的市民中,他们对于“救路人”仍然心存顾虑。在市内一家航空公司工作的朱小姐表示,他们所有空乘人员都必须接受急救措施的培训,其更是作为职业考评的一个项目。“我现在还没有遇到过紧急情况,如果在路上遇到需要施救的人,我可能会犹豫一下,担心万一患者身体本身有问题而死亡,他们家属会不会把责任怪到我头上。”朱小姐说。,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普及:“急救”救人又救己 懂得相关知识 受伤的危险减少40%,“在所有死亡原因中,心脑血管疾病、气管异物、意外伤害
7、,包括触电、溺水、交通事故等是主要因素。”重庆市120急救中心医生费夕丰告诉记者,这些病人中,大多是心脏骤停导致死亡,而如果当时第一目击人能及时进行心脏按压,那么很多病人是可以抢救回来的。费夕丰介绍,一次成功的急救通常包括几个密不可分的环节:早期识别病人;及时拨打120呼救;现场第一目击者及早施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基本救援;医务人员及时赶到实施专业急救,“在医务人员赶到现场前,如果能对伤员采取及时、正确的应急救护措施,就能为医生救治创造条件,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普及:“急救”救人又救己 懂得相关知识 受伤的危险减少4,“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如果能够掌握基础的心肺复苏和外伤急
8、救,在以后遇到紧急情况时,不仅能够帮助他人,也能够自救。”费夕丰说。为了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2000年,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九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世界急救日,希望以此让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你知道吗?这些灾难中 基本急救方法能挽救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在暴雨、洪涝灾害中,超过2/3的人是因溺水死亡。而溺水后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呼吸阻碍,致心跳呼吸骤停。此外,触电、雷击、泥石流等灾难,最终导致死亡的原因,也多是心跳呼吸骤停(心脏骤停)。这时,如果旁边的家人、亲友,或周围群众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及时施救,就有可能维持伤(
9、病)者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和血压等,提高其生存率。,你知道吗?这些灾难中 基本急救方法能挽救生命据不完全统计,,急 病,创 伤,中 毒,溺 水,触 电,可以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急 病创 伤中 毒溺 水触 电可以导致呼吸,学习急救 救人自救,学习急救 救人自救,第一目击者,参加并掌握救护知识、技能,具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无偿为社会服务精神的人。现代救护仅仅靠医疗部门是不够的,需要在大救援观念下建立一个第一目击者群体。第一目击者不一定是第一个发现事故的人。可能是一人,可能是两人或多人。,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需知,现场救护需知,现场评估判断伤情:意识、心跳救人,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
10、如何正确进行呼救?,如何正确进行呼救?,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120,120,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如何正确进行呼救?,如何正确进行呼救?,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注意哪些?,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为使伤病员及时得到救治,在呼救“120”时要注意:1、确定对方是否是医疗救护中心。 2、讲清伤病员所在的详细地址。如“区路弄号单元室”。3、讲清伤病员的主要病情,如昏迷、头部外伤、中毒,使救护人员能作好救治设施的准备。4、保持电话的畅通,如救护人员找不到伤病员时,可及时与呼救人联系。5、若是成批伤病员,必须报告事故缘由,如车祸、房屋倒塌、中毒等,并报告伤病员的大致数目,以便“120”调集救护车辆、报告政府部
11、门及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为使伤病员及时得到救治,在呼救“120”,6、挂断电话后,应派人在住宅门口或交叉路口等候,以便引导救护车出入。7、如果在呼救20分钟内救护车仍未到达,可再次拨打“120”。8、准备好伤病员物品 (病历本、断肢等),并确定12人陪同前往医院。,6、挂断电话后,应派人在住宅门口或交叉路口等候,以便引导救护,现场人员立即对患者实施CPR。如果“第一目击者”缺乏CPR知识技能,120急救人员接到呼救后,在电话中给予医学技能指导。这就是说,不失良机地进行CPR,抓住“黄金救命时间”,直到专业人员赶到。,早期心肺复苏(CPR),早期心肺复苏(CPR),心肺复
12、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 病人感到头晕心跳停止1020秒 发生昏厥或抽搐心跳停止60秒 瞳孔散大,呼吸停止心跳停止46分钟 大脑细胞可发生不可逆损害所以必须在心跳停止后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时间就是生命,复苏成功与开始实施CPR时间的关系心搏骤停1分钟内开始成功率90%14分钟内开始成功率大约60%46分钟内开始成功率大约40%68分钟内开始成功率大约20%成功者可能存在脑死亡10分钟实施成功率几乎是0,时
13、间就是生命 复苏成功与开始实施CPR时间的关系,院前心肺复苏现状,国内成功率大约1%3%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率大于30%,院前心肺复苏现状国内成功率大约1%3%,国内成功率低的原因,不会不敢不愿,国内成功率低的原因不会,进行心肺复苏的主要依据,主要条件1、突然的意识丧失 2、呼吸的停止或喘息,进行心肺复苏的主要依据主要条件1、突然的意识丧失,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当人在心脏病发作、溺水、车祸、药物中毒、高血压、触电、异物堵塞时都会导致心跳骤停,呼吸停止,均可用心肺复苏术来抢 救。,当人在心脏病发作、溺水、车祸、药物中毒、高血,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高 声
14、 呼 救,1、如果意识不清。2、 “来人救命”。3、打120急救电话,高 声 呼 救1、如果意识不清。,体 位,背对平硬面如床板地板等 头、颈身体同轴转动,体 位背对平硬面如床板地板等,急救普及知识讲座课件,C 胸外按压(Circulation),C 胸外按压(Circulation),胸外按压,位置:胸部正中、胸骨下段(相当于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 )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按压深度:胸骨下陷至少5 厘米。 注意:按压时胸骨下压、放松时间各占50%,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30次,胸外按压位置:胸部正中、胸骨下段(相当于胸部正中,定 位,胸部正中 胸骨下段,定 位 胸部正中,手 法,
15、两手重叠十指紧扣,手 法两手重叠,胸外按压: 位置:胸骨下段1/2处,胸外按压: 位置:胸骨下段1/2处,按压姿势,按压姿势,按压姿势,至少5cm,按压姿势 至少5cm,错误手法一,错误手法一,错误手法二,错误手法二,A 开放气道( Airway ),A 开放气道( Airway ),A 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分泌物开放气道方法(两种),A 开放气道,(图1-)仰头举颏法,(图1-)抬举下颌法,开放气道,(图1-)仰头举颏法(图1-)抬举下颌法开放气道,打开气道(方法一),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方法一),打开气道(方法二),抬举下颌法用于疑有颈椎损伤者,打开气道(方法二),打开气道使头部后仰: 头部
16、后仰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地面,气道梗阻处通常舌根后坠导致,开放气道后,气道梗阻处开放气道后,B 人工呼吸( Breathing ),B 人工呼吸( Breathing ),1、一手捏住患者鼻部2、另一手提起患者下颏部3、救护者嘴全部包裹患者口唇4、在打开气道前提下慢慢吹气两口5、吹气间歇放松鼻子,1、一手捏住患者鼻部2、另一手提起患者下颏部3、救,人工呼吸注意事项,吹气后、松鼻、离唇、转头眼视胸部、正常吸气,避免过度通气有效标准:胸部抬起缓慢吹气,扩张蒌缩的肺,减小胃膨胀:膈上升、防止食物反流误吸,人工呼吸注意事项吹气后、松鼻、离唇、转头眼视胸部、正,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救 普及 知识讲座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