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课件第十章教育哲学与教师发展.pptx
《教育哲学课件第十章教育哲学与教师发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哲学课件第十章教育哲学与教师发展.ppt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教育哲学与教师发展,第十章 教育哲学与教师发展,本单元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理解教育哲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只有与教育实践的主体(教师)相结合,才能发挥实践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教师成长与哲学之思的内在联系,理解教育哲学的实践意义在于让教师拥有反思实践的理论态度。指导职前教师学会以哲学方式思考教师的境遇与相关问题。帮助职后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广义)拥有反思实践的能力(哲学态度),本单元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理解教育哲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只有与,第一节 卓越教师的教育哲学,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1883-1969)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古希腊、印度、中国和以色列等地几乎
2、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对人类关切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世界文明史上,最早的教师是思想范式的创造者: 苏格拉底、孔子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4页。),第一节 卓越教师的教育哲学,一、教师的教育哲学溯源,一、教师的教育哲学溯源,孔子(公元前公元前),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zu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一、教师的教育哲学溯源一、教师的教育哲学溯源孔子(公元前,回到论语:与真实的孔子对话,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弟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黄济先生曾说
3、,“回到孔子”就是要回到孔子语录的原意上去,真实而全面地理解孔子的思想。 我们试图通过阅读论语,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和弟子们共同生活过的世界,回到原点去理解一个非概念化的“孔子”,并希望孔子的教育洞识能够成为教师理解当前教育问题的智慧源泉。,回到论语:与真实的孔子对话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弟子们在,孔子与子路的故事,子路是孔子第一批门徒中很著名的一位弟子。一次,孔子针对子路的率直的个性,耐心地向他阐明了“学”的重要意义。他告诉子路有六种美德和六种缺点:喜欢仁爱而不喜欢学习,那缺点是愚蠢;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习,那缺点是放纵;喜欢信实而不喜欢学习,那缺点是狭隘;喜欢直爽而不喜欢学习,那缺点是急躁;喜欢
4、勇敢而不喜欢学习,那缺点是闯祸;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习,那缺点是狂妄。(论语阳货)。,孔子与子路的故事,通过阅读论语,我们进入孔子和弟子们经历的教育生活中,跟他们一同体会其思想的力度,分享他们的人生感悟。在论语本真的言说中,是孔子和弟子们之间正在发生着的事情。看到孔子作为教师的鲜活思考与具体行动。,通过阅读论语,我们进入孔子和弟子们经历的教育生活中,跟他,(二)苏格拉底的“无知”,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与教育家,(二)苏格拉底的“无知”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1.哲学家苏格拉底哲学史上,他被视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 。他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对
5、后世的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善、美德、正义等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意见”可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 。,1.哲学家苏格拉底,2.教育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 (这是一个矛盾)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 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知识的胚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2.教育家苏格拉底,3.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
6、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3.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三)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师与哲学关系溯源,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他们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开创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作为教师的孔子与苏格拉底,始终在思考教育根本问题,这是哲学家的存在方式。以教育唤醒人的理性,这也是教师的存在方式。,(三)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师与哲学关系溯源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二、近现代杰出教师的教育哲学(一)夸美纽斯的教育哲学思想,捷克夸美纽斯(1592-1670)欧洲处于文艺复兴、
7、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是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形成的时期。旧教(天主教)封建主阶级新教新兴资产阶级,二、近现代杰出教师的教育哲学捷克夸美纽斯(1592-16,“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不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快乐;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是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是虔信的艺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夸美纽斯的独特思考方式,用先验的方式与证明,即从事物本身的不变的属性去证明。 批判“后验的方法”从肤浅的经验中拾来的方法。(引起现在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哲学 课件 第十 教师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