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2复习要点课件.ppt
《技术与设计2复习要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与设计2复习要点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二 设计与技术2,复习要点,必修二 设计与技术2 复习要点,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一、认识结构:(P2),1、结构的概念: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及功能。 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例苍耳子、飞机、导弹跟踪系统等)。,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一、认识结构:(P2) 1、结构,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2、结构与力 (P6) 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
2、。(P13) 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容许应力)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P14) 用公式表示为=F/S, 其中F是内力,S是受力面积,是应力。 构件的受力形式多种多样,基本受力形式有:拉力、压力、剪切力、扭曲力和弯曲力,很多情况下,构件可能同时受到几种不同形式的力的作用。(结构的受力分析)(P7),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2、结构与力 (P6),3、结构的分类:(P8) 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 和 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
3、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特点是,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分散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3、结构的分类:(P8)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二、探究结构,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1、结构的稳定性:(p12) 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 的能力。它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
4、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材料等。对于一个结构而言,如果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倾倒。,二、探究结构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1、结构的稳定性:,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2、结构的强度:(p13)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结构的强度与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三角形是框架中最基本的形状。它结实、稳定,所用材料最少。 截面形状与材料的强度。材料的刚度。(p18-19) 3、 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铰连接和刚连接。(p21) 铰连接是指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
5、动。如门与门框的连接; 刚连接是指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具体有榫接、胶接、焊接等,如固定铁床架的连接。,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2、结构的强度:(p13),三、结构的设计:(p25),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结构设计应以一种或几种功能的实现为基本目标,应满足设计规范,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要。 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功能、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安全因素,公众和使用者的审美需求,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对设计对象的成本控制要求和一定的使用寿命等。对于任何结构的设计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步骤:确定结构设计方案绘制简单结构设计草图做出模型或原型
6、,三、结构的设计:(p25)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四、结构的欣赏:(p31-33),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古今中外许多能工巧匠把结构的功能与形式恰当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 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 文化角度:文化寓意与传达,美学原则,反映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特征,个性特征等。,四、结构的欣赏:(p31-33)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一、流程的涵义:
7、,1、流程的概念: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任何流程都反映了一定的时序,体现出一定的环节。(p39) 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2)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p46)2、流程的表达(流程图):依据流程的性质及人们的表达习惯,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模型表达、动画演示、方框图、示意图、程序等。(p51),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 一、流程的涵义: 1、流程的概念,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二、流程的分析:(
8、p39-43),1、工作与流程: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事,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碘盐和味精佐料的加放流程,青霉素注射流程等)。2、生产与流程: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 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串行。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并行。,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二、流程的分析:(p39-43),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3、简单流程图的识读:(p52)识读流程图的要点: 找流程的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功能
9、和作用; 弄清流程中时序的体现与特征; 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不同的流程,产生的效益往往不同,“理解流程就是质量”、“流程就是效益”等。,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3、简单流程图的识读:(p52),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三、流程的设计:(p55),1、流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保证安全。节省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其他,如注意环保、方便操作等。2、流程设计中的基本因素: 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就是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生产活动中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等。不同行业的流程设计中考虑的基本因素各有差异。,第二章(流程与设
10、计)知识点三、流程的设计:(p55) 1、流,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3、流程设计的步骤 (p55) 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明确流程所应遵循的内在变化规律。 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因素。 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的排列。 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时序和环节。 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流程图,对于有严格时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注意:流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3、流程设计的步骤 (p55),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4、学画流程设计的框图:(p51)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 根据对事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 设计 复习 要点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