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与训练★第15讲:运用课件.ppt
《批判性思维与训练★第15讲:运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批判性思维与训练★第15讲:运用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考试有关事项(5点),1下周这个时间、这个教室举行期末考查。2座位:按当时规定的座位就座。3考试形式:闭卷考试。4考场纪律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在此不再赘述。5由于我们这个班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很优秀、很认真,并且学校对一个班级的成绩优良率有严格的规定(当然我绝不会浪费任何一个优良的指标),所以,我也就只能遗憾地说,如果你的成绩最后未能达到你的预期,还请你多多谅解。,第16讲,考试有关事项(5点)1下周这个时间、这个教室举行期末考查。,第16讲:运用,01启 蒙,02人 格,03概 论,04理 解,05反 思,13结 论,12推 理,11根 据,06批 判,14预 设,10信 息,07目 的,15
2、运 用,09概 念,08问 题,16考 试,批判性思维与训练,引言,第16讲:运用01启 蒙02人 格03概 论04理 解05反,引言,1案例的性质:认知行为疗法。2案例改编自:Greenberger理智胜过情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3讲解的目的:(1/2)复习和巩固本学期所讲过的批判性思维的精神、技巧。(2/2)学习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来管理我们的情绪和观念。(完),本讲要点,引言1案例的性质:本讲要点,本讲要点,1张先生的案情简介2心理医生开始介入3情绪和不自主思维4评估、批判和重建5行动、巩固和新生6及时练习课外作业7本学期的课程总结,案情简介,本讲要点 1张先生的案情简介案情
3、简介,1张先生的案情简介,最近6个月以来,年近70 的张先生一直觉得很疲倦,张太太常在凌晨3点左右发现张先生睡不着觉,在客厅来来回回地踱步。此外,张太太也觉得张先生不象过去那样体贴,他变得暴躁、易怒,而且他对一向喜欢的打太极拳、看老朋友等活动也没有什么兴致了,但每年一度的体检却没有查出什么毛病。,2/5,1张先生的案情简介最近6个月以来,年近70 的张先生一直觉,在张太太的一再要求下,张先生勉强答应去接受一下心理治疗。可是,见到了心理医生以后,张先生极不耐烦地对心理医生说:“我没有精神病,这一切都只是因为衰老罢了。你想想看,如果你已经71岁了,浑身酸痛,你也会不开心的。”确实,张先生认为失眠、
4、疲倦、易怒、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这都是衰老的表现,是人老化过程中正常的自然现象。张先生没法改变自己的衰老,所以,他不认为有任何办法可以帮助他,让他觉得好过些。可是,在心理医生看来,张先生的“归因模式”是有严重问题的,因为当他把所有这些现象都完全归因于自己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时,这种消极、宿命式的归因模式本身不仅严重地掩盖了真正的问题本身,同时也必然地掩盖了解决该问题的所有积极有效的方法。,3/5,在张太太的一再要求下,张先生勉强答应去接受一下心理治疗。可是,接下来的30分钟里,心理医生在询问了张先生一些问题之后,对他的状况慢慢有了初步的了解。张先生当了35年的机修工,退休以后,常常打太极拳。每
5、个星期总有4天跟其他3位已退休的老朋友碰面,一起打拳。张先生还喜欢在家里修修补补,帮他的孙辈以及他的朋友修自行车。他和子女们的关系过去也都很好,还不定期地为他们炒股提供一些建议。但一年半以前,张太太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所幸是早期发现,因此在手术和化疗之后,她康复得很好,目前已没有癌症的迹象。在咨询室里,张先生谈到他妻子的情况时,含着眼泪说:“我以为我要永远地失去她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当他这样说时,张太太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说:“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嘛,一切都没问题了。”,4/5,接下来的30分钟里,心理医生在询问了张先生一些问题之后,对他,很不巧,在张太太接受化疗的那段时间里,一位与张先生经
6、常一起打太极拳的老朋友雷先生忽然患肺病死了。他们相识已经18年了。自从雷先生去世以后,张先生的失落感很重,他很生气雷先生没早些进医院,因为如果早看医生,他也许不会死。“自从老雷去世以后,张先生更加在意我的化疗。”张太太说。张先生从此之后再也不打太极拳了,而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照顾妻子上。,5/5,很不巧,在张太太接受化疗的那段时间里,一位与张先生经常一起打,“当她的治疗结束之后,我知道这仅仅是暂时喘一口气而已。以后我的生活会充满疾病和死亡的阴影。我觉得我已经一只脚踏进坟墓了。当然,象你这样的年轻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张先生叹了口气,继续对心理医生说:“就是这样了,我到底还有什么用呢?我的外孙女都已
7、经长大了,她们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来;朋友们也不再找我修理自行车,子女们也有股评专家给他们提供炒股的意见唉,我的生命就像一棵梧桐树,在世界的冬季,在时间的尽头,我的亲人和朋友就像一片片落叶一样,从我的生命之树上落下、远我而去”,2开始介入,“当她的治疗结束之后,我知道这仅仅是暂时喘一口气而已。以后我,2心理医生开始介入,心理医生听完张先生的故事,也看过他的体检报告之后,知道他并没有任何生理方面的疾病,“很明显,你患了某种程度的抑郁症”,心理医生说:“这种抑郁症体现在生理上就是失眠、食欲下降、疲劳等;行为方面体现在不再参加任何活动,逃避朋友等;情绪方面体现在悲哀、易怒、内疚等;在思维方面体现为消极
8、、悲观的自我评价。” 为了避免过于抽象,于是,心理医生给张先生画了下面的一张图:,2/4,2心理医生开始介入心理医生听完张先生的故事,也看过他的体检,五要素相互影响关系图,3/4,五要素相互影响关系图行为情绪生理思维环境3/4,在理解了上面这张图以后,张先生逐渐明白了他自己的症状。他注意到了自己身上发生了以下的变化:,环境变化:妻子患癌症、老雷去世、子孙们逐渐自立,行为变化:不再去公园打太极拳,陪妻子上医院接受化疗,思维变化: 朋友们都渐渐走向死亡、子孙们也不再需要我了,情绪变化:悲伤、焦躁、易怒,生理变化:容易疲劳、难以入睡,4/4,在理解了上面这张图以后,张先生逐渐明白了他自己的症状。他注
9、意,当心理医生帮助他看清自己的处境时,张先生很沮丧地说:“那么,真是没有希望了,生活就像陷入了一股湍急的漩涡,每件事都只会越来越糟,直到我死才能让一切平息下来。”对此,心理医生回答说:“确实,这五个方面是相互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你现在的问题似乎是陷入了一种恶性的相互强化的循环之中。但我们还应该积极地看到,如果这五个方面中的某一个因素有所改善,我们很可能就会迎来一种喜人的良性循环的局面”,3情绪和不自主思维,当心理医生帮助他看清自己的处境时,张先生很沮丧地说:“那么,,3情绪和不自主思维,可是,究竟该从何入手呢?心理医生说:最好最关键的切入点在于思维方式的改变。怎样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当然,前提
10、必须是要对思维和情绪的关系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为此,心理医生建议张先生来想象这样一种情景:你正在参加一次聚会。别人把你介绍给李先生。在你和李先生寒暄时,你发现他的目光正越过你的肩膀看着你背后的什么人或东西。,2/10,3情绪和不自主思维可是,究竟该从何入手呢?心理医生说:最好,现在假设你可能会出现下列三种情绪之一愤怒、悲伤、好奇。请选择出伴随你对他的行为的解释,也即伴随你的思维而来的哪一种情绪:,3/10,现在假设你可能会出现下列三种情绪之一愤怒、悲伤、好奇。请,“虽然日常生活中通常人们会认为,自己的情绪反应作为对某个事件反应的结果C(Consequence)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ctivat
11、ing event)引起的,即A引起了,但是,上述例子说明了,人的情绪其实不仅仅是由事件A本身所引起的,而主要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信念(Believe)所引起的,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信念(Believe)才是更直接的原因。这就是现代心理学中的著名的ABC理论。”为了帮助张先生明白ABC理论,心理医生又给他画了这样一张图:,4/10,“虽然日常生活中通常人们会认为,自己的情绪反应作为对某个事件,事件A,情绪,信念,事件,情绪,1常识的观点,2心理学的观点,5/10,事情信念事件情绪1常识的观点2心理学的观点5/10,再回到上面提到的聚会的例子。这个例子
12、说明,在同一情境中对一件事情不同的思维或解释会导致不同的情绪。也就是说,你某种特定的情绪其实和你的某种特定想法(思维)是联系在一起的。当然,引起你的某种特定情绪的思维并不一定就是你有计划的、主观故意的思维,而很可能是一种原先被深藏的信念、此刻不由自主地被激活和涌现在你的脑海里的想法心理学上把这种想法称之为“不自主思维”。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得到下图:,事件,不自主思维,反应,信念,6/10,再回到上面提到的聚会的例子。这个例子说明,在同一情境中对一件,我们所以要特别考察这种“不自主思维”,一方面乃是因为它比隐藏得很深的“信念”更容易被我们觉知,另一方面它实际上是特定情绪的预兆和前奏。所以,如果我们
13、能够早些对自己的这种“不自主思维”加以审视、平衡,那么,我们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我们的消极的“不自主情绪”。 “下面再来看一个案例,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上述理论的认识。”心理医生对张先生说。,7/10,我们所以要特别考察这种“不自主思维”,一方面乃是因为它比隐藏,案例:一位大学教师的年轻妻子H女士,5点半下完班回家看到先生不在家,且冰箱里什么吃的东西也没有。,星期二下午5点半,我下班回家,发现家里没人,冰箱里什么吃的东西也没有。,惊讶60;失望70;气愤70;惶恐60。,他太不象话了!今天他没课,出去了也不留言,也没有给我准备好晚饭。他应该知道我上了一天的班是多么累!平常他总是准备好了晚饭等我下班,现
14、在什么吃的也没有,我可怎么办?,8/10,案例:一位大学教师的年轻妻子H女士,5点半下完班回家看到先生,在张先生完全看懂了H女士所填写的表格之后,心理医生要求他尽量回忆最近一次情绪低落的情景,并参照H女士的方法填写表格。结果,张先生想起了中秋节晚上,中秋节那天晚上9点,我和妻子刚在女儿家与女儿、女婿及两个外孙女一起过中秋节,在回家的路上,抑郁85;自责90。,如果今晚他们不跟我在一起,他们或许会更快乐。女儿女婿和外孙女都不再需要我了。他们整天都没正眼瞧我一眼。,9/10,在张先生完全看懂了H女士所填写的表格之后,心理医生要求他尽量,心理医生看了张先生所填写的表格之后,又进一步向张先生解释说,让
15、你做上述“思维情绪”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你形成这样一种认识:任何情绪都是和你当时的不自主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旦你产生了某些特定的思维以后,就很容易导致相应情绪的产生,并且还会继续强化这些情绪。因此可以说,思维是情绪的原因,情绪不过是思维的相应后果。所以,你可能已经慢慢发现了,我们咨询的关键不是想直接去控制消极情绪这匹野马,而是“理性思维”的“再造”,因为只要你的思维还是消极的,你的情绪就肯定随之是消极的。而理性思维再造的前提是思维的“自明”和“自觉”。,10/10,心理医生看了张先生所填写的表格之后,又进一步向张先生解释说,,因此,为了帮助你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思维,你这次回去之后,
16、还希望你继续回忆至少三种不同的情景,并且记录下你当时的情绪和不自主思维,然后把它填写在上述空白的表格里。心理咨询师以此结束了这第一次的咨询。,4评估/批判/重建,因此,为了帮助你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思维,你这次回去之,评估、批判和重建,在第二次面谈时,心理医生对张先生所完成的家庭作业表示了肯定。然后,他接着上次的谈话说,要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仅仅从情绪入手往往是扬汤止沸,有时甚至是适得其反的。真正有效的切入点是思维,特别是和情绪紧密相关的不自主思维。“那么怎样控制和审视自己的不自主思维,从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呢?”说完,心理医生便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了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纸上面写着这样一些内
17、容:,2/12,评估、批判和重建在第二次面谈时,心理医生对张先生所完成的,1记下特定情景中自己的情绪和不自主思维。2找到最关键、最棘手的不自主思维。3寻找支持这些不自主思维的证据,并对这些证据分别进行评估。4寻找不支持这些不自主思维的证据,并对这些证据分别进行评估。5在评估的基础上,综合支持和不支持证据,试着建立一种积极的替代性的新思维。6在现实生活中以积极的行动来检验这种“新思维”。7如果被检验有效,那么就以此为指导,大力改造自己的行为和生活环境。8重新评估自己的情绪。(完),消极情绪的批判性反思和积极情绪的重建,3/12,1记下特定情景中自己的情绪和不自主思维。消极情绪的批判性反,显然,张
18、先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掌握心理医生提供的这么多内容。于是,心理医生又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份别人完成的作业,并且对张先生说,这就是我们上次所提到的H女士在专家的指导下、所完成的思维范式的转换。,4/12,显然,张先生一时难以理解和掌握心理医生提供的这么多内容。于是,H女士回家,。,他应该给我准备好晚饭。没有他,我可怎么办?,他过去每天都是在我下班时就已经给我准备好了晚饭的。他是大学老师,有的是空余时间。冰箱里什么吃的也没有。女人结婚就是找一个依靠。,5/12,H女士回家。1情景星期二下午5点半,我下班回家,发现家里没人,他今天可能有什么急事,被人叫走了。丈夫并不是专门给老婆烧饭的,我也有烧饭的义务。我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批判性 思维 训练 15 运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