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培训课件.ppt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培训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本计座的主要内容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主要资料来源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二部分) 二、各级抗菌药物整治方案 三、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本计座的主要内容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抗感染药物分类抗抗抗内酰胺类1、青霉素类*2、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范围,主要是治疗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不包括治疗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药物。注意:这次抗菌药物的整治不包括抗麻风及抗结
2、核两类抗菌药物。,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抗菌药物应用范围主要是治疗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我院现有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规化,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我院现有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规化成都市东区医院抗生素分级目录分,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其他内酰胺类注射剂16注射用氨曲南1.0g/支,7,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喹诺酮类注射剂30加替沙星注射液0.2g:100ml/瓶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重点),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8,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重点)治疗性
3、应用的基本原则8抗,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解决用不用的问题本院的现状)依据: 1、患者的症状与体征; 2、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 3、微生物病原检查由: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感染的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门诊处方20%处方评价),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解决用什么的问题【按照细菌选择抗菌药物】)依据: 1、病原种类 2、细菌药物敏感试
4、验结果而定。(敏感与耐药)应注意的问题: 1、住院部送检率要求达到30%以上。 2、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及药敏结果。 3、门诊病人可以根据需要开展药敏工作(未做硬性要求)。,1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4、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院医务人员。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药物抗
5、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1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1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5、一、二线(宜选、可选)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按梯次进行。用二线抗菌药物一定要有依据。 6、医师必须根据资质的不同,开据相应的抗菌药物。(医师分级、药物分级)。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使用,但仅限一天量。,1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1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药物(也是解决用什么的问题【从药物的特性选择】) 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1、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 2、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出的过程,
6、1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药物,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解决何时用、怎么用、用多久的问题): 依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内容:品种的选择、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1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应注意的问题:1、给药剂量:按各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治疗重症感染和抗菌药物不宜达到的部位感染,剂量宜较大(高限)。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
7、浓度,所以应用较小剂量(低限),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2、给药途径:轻症口服(吸收完全)重症初始静脉(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应尽早口服。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P3)3、给药次数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半衰期短者一日多次(如青霉素类、头孢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有的抗菌药物半衰期较长,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除外)应注意的问题:给药时间间隔大体以药物的半衰期的长短来决定(住院患者应尽量照此执行)。产生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老年人减量不是减少给药次数,而是减少剂量。,1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
8、则和管理,2、给药途径:1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五、疗程(用多久)因感染不同而异,但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7296小时。特珠情况,妥善处理。有些疾病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17,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五、疗程(用多久)17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原则:1、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2、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仅适用个别情况(如结核病)。联合用药应具备的指征:1、病原菌尚未查明
9、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2、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病原菌感染)。3、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4、需长疗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5、增加药物的协同作用,降低毒性大的药品剂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18,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18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培训课件,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
10、用抗菌药物。1、清洁手术(I类切口 P4)标准不超过30%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预防用药:手术时间长、范围大、污染机会增加的;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的(如头颅、心脏、眼内等手术);异物植入手术;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2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外科手术预防用药:2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2、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理由: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3、污染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注
11、意的问题:1、术前已存在细菌感染的手术,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2、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给药。(纳入自查统计内容)3、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1500ml,“可”术中给予第2剂。4、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不超过24小时(纳入自查统计内容),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5、手术不超过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一次用药即可。6、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给药方法视预防的目的而定。,2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2、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菌 药物 临床 应用 原则 管理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