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课件.ppt
《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课件.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其处理,医药保健UC聊天室反冲力,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1,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其处理 医药保健UC聊天室抗肿瘤药物的A,临床上应用的抗肿瘤化疗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往往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正常的组织细胞也遭到致命的伤害,出现轻重不同的毒副反应,需引起人们的重视。,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2,临床上应用的抗肿瘤化疗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由于尚未发现恶性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代谢上有根本性的生化差异,抗肿瘤药物都程度不等缺乏选择性作用。致使其毒性反应目前无法完全避免。限制了化疗药物在临床发挥作用。,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3,由于尚未发现恶性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代谢
2、上有根,在肿瘤化疗时,必须从治疗获益和可能毒性来权衡用药的得失。对于姑息治疗,特别是疾病进展到相当程度的患者,某些远期影响可不计及。倘若治疗可达到延长生命甚至达到痊愈,此时,应预知所用的药物或方案可能招致的远期后果。,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4,在肿瘤化疗时,必须从治疗获益和可能毒性来权衡用,目前可供患者具体选用的抗肿瘤药物种类并不很多,而且初治疗效又往往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因此,如能得心应手地处理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也等于提高了疗效。,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5,目前可供患者具体选用的抗肿瘤药物种类并不很多,,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可按发生时序大致上分为两大类:近期毒性反应和远期毒性反应。近
3、期毒性反应:一般指发生于给药后四周以内所出现的毒性反应,又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大类。,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6,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可按发生时序大致上分为两大,抗肿瘤药物的局部反应主要为抗肿瘤药物的局部渗漏引起组织反应或坏死以及栓塞性静脉炎,与一部分抗肿瘤药物的组织刺激性有关。药液外渗可引起疼痛、肿胀及局部组织坏死,或形成局部硬结、纤维化挛缩和溃疡。静脉炎可引起色素沉着。,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7,抗肿瘤药物的局部反应主要为抗肿瘤药物的局部渗漏,常用化疗刺激药物分类:1.强刺激性(组织坏死):氮芥 、阿霉素 、丝裂霉素 、长春新碱酰胺、放线菌素D 等。2.刺激明显(灼伤):氮烯咪
4、胺 、替尼泊甙、鬼臼乙叉甙等。3.相对无明显刺激:环磷酸胺 、甲氨蝶呤 、博莱霉素 、5-FU、阿糖胞苷 、顺铂等。,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8,常用化疗刺激药物分类: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8,不少抗肿瘤药物引起栓塞性静脉炎,如阿霉素、 氮烯咪胺 、替尼泊甙、 长春花碱酰胺、 长春瑞滨 、5-FU 。静脉炎的处理防胜于治,药物应有一定稀释浓度,滴注时应调节好滴速。选择好静脉及 深静脉置管均有意义。局部热敷有助于减轻症状和恢复。,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9,不少抗肿瘤药物引起栓塞性静脉炎,如阿霉素、 氮烯咪胺 、替尼,渗漏的原因 1 药物因素:与药物的PH值有关 如异长春花碱属碱性药物,可
5、使血管内二氧化碳蓄积,血管内压升高,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药物渗漏皮下。另外,与药物的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均有关。,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10,渗漏的原因 1 药物因素:与药物的PH值有关 如异长春花碱,2 血管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老年人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11,2 血管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老年人均可使血管脆性,3 操作因素: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血管外漏出的直接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针尖固定不牢等。 4 其它因素:病人
6、不合作而穿破血管、针尖滑脱等。,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12,3 操作因素: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血管外漏出的直接原因,如针,静脉输注外渗处理原则为:1.停止输液;2.抬高肢体;3.保留针头,回抽外渗药物,经原通路滴注解毒剂;4.注入5-1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渗出药物; 5.局部用解毒剂(按不同药物);,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13,静脉输注外渗处理原则为:1.停止输液;2.抬高肢体;3,6.局部:1-2%普鲁卡因局封;局部外用中药/硫酸镁/类固醇;7.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降低痛觉神经敏感性。对化疗植物药早期外渗后,冷敷还是热敷,有争论。 8. 记录和ADR报告。,抗肿瘤药物的ADR
7、及处理,14,6.局部:1-2%普鲁卡因局封;局部外用中药/硫酸镁/类固醇,常用抗肿瘤药物解毒剂 1.柔红霉素外渗:局部降温。使用循环冰水的冷垫、冰袋等,外渗后24-48小时内,每次15-20分钟。 有报导,每6小时局部用99%二甲亚砜1-2ml有效。,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15,常用抗肿瘤药物解毒剂 1.柔红霉素外渗:局部降温。使用循环,2.放线菌素D外渗: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静脉注射4%硫代硫酸钠5ml或用25口径针在外渗区多次皮下注射。 3.长春新碱或鬼臼乙叉甙:8.4%碳酸氢钠5ml皮下(局部),每个数小时重复。,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16,2.放线菌素D外渗: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
8、静脉注射4%硫代硫酸钠,4.丝裂霉素外渗: 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静脉注射 4%硫代硫酸钠5ml或用25口径针在外渗区多次皮下注射。 维生素C 1ml(50mg/ml)静脉(局部),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17,4.丝裂霉素外渗: 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静脉注射 4%硫代硫酸,5.阿霉素外渗: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50或地塞米松5。静脉(局部)、皮下(局部)、外敷(局部) 6.表阿霉素外渗:冰敷至少60分钟,抬高患肢;皮肤表面涂二甲亚砜,每日三次,6天。,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18,5.阿霉素外渗: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50或,7.长春新碱外渗:24-48小时内每天至
9、少4次热敷,每次15-20分钟。将150单位/ml透明质酸酶溶液与1-3ml盐水混合液。通过保留的静脉通道,每外渗1ml注射1ml;已拔针则皮下注射。,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19,7.长春新碱外渗:24-48小时内每天至少4次热敷,每次15,8.奥沙利铂外渗:可用地塞米松,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将配制好的药液沿外溢外缘的周围由外向内多点注射,封闭范围大于渗漏区。,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20,8.奥沙利铂外渗:可用地塞米松,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将配制好,护理措施:1.化疗给药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执行。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必须了解各类药物的刺激性,对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切记渗漏于皮下。,抗肿瘤
10、药物的ADR及处理,21,护理措施:1.化疗给药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执行。在选择,2.正确选择血管 1)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尽量选择较粗大的血管,血管直径越大流量越大,输入药物的浓度就相对较低,药物的刺激性也相应减少。穿刺部位的选择为;前臂手背手腕肘窝。,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22,2.正确选择血管 1)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尽量选择较粗大,2)穿刺时尽量选择弹性良好、无炎症的静脉。避免选用手指、足背、腕、踝关节等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切勿在靠近肌腱、韧带等处。避免在有皮下血管或淋巴索的病生理部位上的静脉选择穿刺点,如不宜选曾做过放射治疗的肢体、有A-V瘘的肢体、乳腺手术后患侧肢体、淋巴水肿
11、等部位。,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23,2)穿刺时尽量选择弹性良好、无炎症的静脉。避免选用手指、足背,3)多部位轮流注射,避免同一部位血管长期受刺激而导致内膜损伤。避免在24h内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的下方重新穿刺,以免抗癌药物从前一次穿刺点外渗。在穿刺过程中避免用针头在组织中探找静脉,这样会损伤静脉完整性,并导致破损,穿刺成功要求保证针头固定稳妥,避免脱出。,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24,3)多部位轮流注射,避免同一部位血管长期受刺激而导致内膜损伤,3.如果外周静脉选取有困难,可行深静脉插管给药。对化疗病人要注意随诊,因有些药物可引起迟发性的损伤。4.强刺激性药物给药过程中,护士必须在床旁密
12、切监护直至药物输入体内,一旦发生药物外渗,立即停药处理。,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25,3.如果外周静脉选取有困难,可行深静脉插管给药。对化疗病人要,5.在输注药物完毕后,应继续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后方可拔针。拔针时应有少量回血,以免将化疗药物带出血管外,导致组织损伤。引路注射及化疗后冲洗,化疗前应用生理盐水50mL-100mL冲洗,确保无外渗再用化疗药物,结束后用适量生理盐水冲洗。,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26,5.在输注药物完毕后,应继续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后方可拔针,病人教育:1.使用中心静脉给药可有效避免静脉炎的发生。2.输液的手臂如有疼痛或不适及时通知医生及护士。3.发生外渗
13、的手臂要抬高制动,外敷药物要及时更换。疼痛加剧要及时告诉医生护士。,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27,病人教育:1.使用中心静脉给药可有效避免静脉炎的发生。2,全 身 反 应,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28,全 身 反 应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28,一 、过 敏 性 反 应,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29,一 、过 敏 性 反 应 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2,过敏反应分局部和全身两种。局部变态反应为沿静脉出现的风团、荨麻疹或红斑,阿霉素 、表柔比星等给药时较常见。如静脉使用氢考或生理盐水后消退仍可继续使用,但应慢速。,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30,过敏反应分局部和全身两种。局部变态反应为沿静
14、,药后15分钟内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应视为全身过敏性反应。可表现为颜面发红、荨麻疹、低血压、紫绀等。患者可自诉有瘙痒、胸闷、言语困难、恶心、失听、眩晕、寒战、腹痛、排便感及焦虑。需立即药并作相应处理。,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31,药后15分钟内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应视为全身过敏性,抗肿瘤药物全身过敏性反应的讨论均自左旋门冬酰胺酶始。目前临床上紫杉醇是引起过敏反应的重要药物,具有速发型过敏反应的特点。其他值得注意的还有:替尼泊甙、鬼臼乙叉甙、顺铂等。,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32,抗肿瘤药物全身过敏性反应的讨论均自左旋门冬酰胺,常规使用预防性治疗方案为:地塞米松或强的松、扑尔敏、雷尼替丁常规剂量,
15、用药前1天开始预防性治疗。,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33,常规使用预防性治疗方案为:地塞米松或强的松、扑尔敏、雷尼替,二、发 热,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34,二、发 热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34,发热伴WBC减少及感染为药物毒性的早期表现,也可是药物急性全身反应的一部分,与白细胞减少无关。引起发热的药物有:博来霉素、阿霉素、甲氨喋呤、氮烯咪胺等。,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35,发热伴WBC减少及感染为药物毒性的早期表现,也,博来霉素最易引起高热,常伴寒颤。一般在用药后2-4小时出现,通常为自限性毒性。偶有死亡。淋巴瘤病人更为敏感。应观察体温、血压及时补液、退热和应用激素。,抗肿瘤药物
16、的ADR及处理,36,博来霉素最易引起高热,常伴寒颤。一般在用药后2,三.造 血 系 统 反 应,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37,三.造 血 系 统 反 应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抗肿瘤药物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最初表现为白细胞的减少,其次是血小板减少,严重时血红蛋白也降低。抑制程度与个体骨髓贮备能力。用药前有肝病、脾亢或曾行过放、化疗者更易引起明显抑制。,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38,抗肿瘤药物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最初表现为白,不同药物对骨髓抑制的快慢、持续时间及各系抑制程度并不相同。亚硝基腺类(卡莫司丁)、环磷酰胺、阿霉素类、5-Fu、 甲氨喋呤、卡铂、泰素类(泰素和泰索帝 )等
17、对骨髓有重度抑制,最大抑制日在7-42天不等,恢复时间在14-90天不等。长春碱类、丝裂霉素为中度抑制。顺铂为轻度抑制。,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39,不同药物对骨髓抑制的快慢、持续时间及各系抑制程,过去白细胞受抑为许多抗肿瘤药的剂量限制毒性,目前造血因子应用已解决此问题。 血小板减少目前通过输注血小板,或使用血小板生长因子。 贫血可行成份输血,也可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40,过去白细胞受抑为许多抗肿瘤药的剂量限制毒性,目,化疗骨髓抑制的防治措施 1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联合治疗方案常选用毒性不同的药物或毒性出现在不同时间的药物,用药后有一定的间隔时间使骨髓功能得以恢
18、复,在用大剂量化疗时,给予造血干细胞支持。,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41,化疗骨髓抑制的防治措施 1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联合治疗,2经常监测血常规 化疗期间每星期至少查一次,当有骨髓抑制时应增加至一周二到三次甚至每天一次。,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42,2经常监测血常规 化疗期间每星期至少查一次,3白细胞减少时:(1)应加强消毒隔离,粒细胞缺乏者可进层流室;(2)应用集落刺激因子,使白细胞在短期内恢复正常;,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43,3白细胞减少时:(1)应加强消毒隔离,粒细胞缺乏者可进,(3)尽可能减少创伤性检查,减少导管的放置;(4)加强对已放置导管的消毒护理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9、(5)及时检查发现有无感染的症状和体征,特别是伴有发热时,高热时应做痰培养、血培养。,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44,(3)尽可能减少创伤性检查,减少导管的放置;(4)加强对,4血小板减少时要注意有无出血的症状和体征,避免创伤性的检查,注射后的针眼应按压35分钟。女病人在月经期可适当使用止血药。男病人剃须时应该选用安全电动剃须刀。对严重血小板减少者应输注血小板。,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45,4血小板减少时要注意有无出血的症状和体征,避免创伤性的检查,5有贫血时,应注意休息。有头晕时改变体位应缓慢,从躺的位置到站立时,最好先坐45分钟。可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例如绿叶蔬菜、瘦肉、动物肝脏等。另外
20、,可考虑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严重贫血时可适量输注红细胞。,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46,5有贫血时,应注意休息。有头晕时改变体位应缓慢,从躺的位,四.胃 肠 道 反 应,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47,四.胃 肠 道 反 应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47,胃肠道反应常较骨髓抑制出现早。可分为1.食欲不振:出现于化疗后1-2天,无需特殊处理。2.恶心和呕吐:为抗肿瘤药物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化疗引起的呕吐一般分三种。,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48,胃肠道反应常较骨髓抑制出现早。可分为1.食欲,(1)急性呕吐:是指化疗应用后24小时内所发生的呕吐。(2)延迟性呕吐:即用药后超过二十四小时后引发的呕吐。
21、(3)先期性呕吐(心因性) :似于条件反射,是指患者在前次化疗引起明显急性呕吐之后,尔后在化疗前所发生的呕吐。,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49,(1)急性呕吐:是指化疗应用后24小时内所发生的呕吐。(2,不同药致吐性存在差异,分五组:第1组:发生频率小于10%如博来霉素、长春花碱酰胺、长春瑞滨、甲氨喋呤50mg/m2。第2组:发生频率10%-30%如泰素、健择、丝裂霉素、5-Fu1g/m2、鬼臼乙叉甙等。,抗肿瘤药物的ADR及处理,50,不同药致吐性存在差异,分五组:第1组:发生频率小于10%如,第3组:发生频率在30%-60%如环磷酰胺750mg/m2、阿霉素20-60mg/m2、 异环磷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肿瘤 药物 ADR 处理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