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的诊断(与“牙周炎”相关共44张)课件.pptx
《慢性牙周炎的诊断(与“牙周炎”相关共44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牙周炎的诊断(与“牙周炎”相关共44张)课件.ppt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文档ppt,第1页,共44页。,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文档ppt第1页,共44页。,1)侵犯和破坏深层牙周组织 (4大症状)2)患病率高 ,不易早期发现 3)病变可停止,但不能完全恢复重要性:1)多个牙受累,为成人拔牙的首位原因2)疗程长,保持疗效困难3)老龄社会中,患病率增高4)影响功能、美观、生活质量5)可成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第2页,共44页。,1)侵犯和破坏深层牙周组织 (4大症状)2)患病率高 ,,慢性牙周炎,牙齿疼痛,口 臭,牙齿松动,牙龈出血,溢 脓,咀嚼无力,第3页,共44页。,慢性牙周炎牙齿疼痛口 臭牙齿松动牙龈出血溢 脓咀嚼无力第3页,慢性牙周炎,第4页,共
2、44页。,慢性牙周炎第4页,共44页。,1.定义:是一种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进行性附着丧失和骨丧失。2.发病情况:95 ,35岁;慢性牙龈炎,第5页,共44页。,1.定义:是一种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第6页,共44页。,第6页,共44页。,微生物,宿 主,菌斑始动因子,改变宿主对菌斑微生物的反应决定牙周炎发生,程度和范围,全身易感因素,局部促进因素,第7页,共44页。,宿 主菌斑始动因子改变宿主对菌斑微生物的反应全身易感因素,第8页,共44页。,第8页,共44页。,第9页,共44页。,第9页,共44页。,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1.生
3、物学宽度(约为2mm)龈沟底与牙槽脊之间的恒定距离结合上皮+牙槽嵴顶上方的结缔组织,第10页,共44页。,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1.生物学宽度(约为2mm)第10页,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从龈沟底开始,向根尖方向附着在釉质或牙骨质的表面。,第11页,共44页。,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从龈沟底开始,2.龈牙单位:结合上皮对牙的附着因牙龈纤维而得进一步加强,牙龈纤维使游离龈更紧密地贴附于 牙面,所以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称为龈牙单位 3.牙周膜纤维分类:牙槽嵴纤维,横纤维,斜纤维,根尖纤维,根间纤维。,第12页,共44页。,2.
4、龈牙单位:结合上皮对牙的附着因牙龈纤维而得进一步加强,牙,第13页,共44页。,第13页,共44页。,诊断,一、临床表现一般侵犯全口多数牙齿,或仅发生于一组牙(如前牙)或少数牙。发病有一定的牙位特异性,磨牙和下前牙 体征 1.牙龈炎症 2.牙周袋的形成 3.牙槽骨吸收 4.牙齿松动和移位 症状,第14页,共44页。,诊断一、临床表现第14页,共44页。,决定牙周炎发生,程度和范围牙周袋探诊深度超过3mm,且有附着丧失。一般侵犯全口多数牙齿,或仅发生于一组牙(如前牙)或少数牙。但单纯的咬合创伤并不会引起牙周袋的形成。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方法。龈牙单位:结合上皮对牙的附着因牙龈纤维而得进一步加强,牙龈
5、纤维使游离龈更紧密地贴附于 牙面,所以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称为龈牙单位检查:全口牙龈红肿,点彩消失,龈乳头退缩,质软。生物学宽度(约为2mm)2.如急性根尖周炎或牙周脓肿等可使牙明显松动,这是由于牙周膜充血水肿及渗出所致。由于手术的创伤及部分骨质的去除,以及组织水肿,牙齿有暂时性动度增加。有咬合创伤时可使牙槽骨发生垂直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牙齿松动真性牙周袋:患牙周炎时,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其冠方部分与牙面分离形成牙周袋,这就是真性牙周袋否认全身疾病及家族史。已破坏的支持组织难以恢复,体 征,1.牙龈炎症 颜色:鲜红、暗红 形状:缘龈变厚、龈乳头圆钝,不贴牙面。牙周炎波及附着
6、龈 质地:松软 探诊:出血、脓,纤维增生:牙龈坚韧肥大,结节状并盖过牙面,第15页,共44页。,决定牙周炎发生,程度和范围体 征1.牙龈炎症纤维增生:牙龈坚,第16页,共44页。,第16页,共44页。,第17页,共44页。,第17页,共44页。,探诊出血,第18页,共44页。,探诊出血第18页,共44页。,长期的慢性炎症,使牙龈有部分纤维性增生、变厚,表面炎症不明显,但牙周探针后,袋内壁有出血,也可有脓。牙周袋探诊深度超过3mm,且有附着丧失。如有牙龈退缩,则探诊深度可能在正常范围,但可见釉牙骨质界已暴露,因此附着丧失能更准确地反映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第19页,共44页。,长期的慢性炎症使牙
7、龈有部分纤维性增生、变厚,表面炎症不明显,,正常龈沟深度 3mm,2.牙周袋的形成 原因: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其冠方部分(即原来的龈沟底处)与牙面分离,使龈沟加深而形成牙周袋附着丧失,体 征,第20页,共44页。,正常龈沟深度 2.牙周袋的形成 体 征第20页,共44页,第21页,共44页。,第21页,共44页。,当患牙龈炎时,龈沟的加深是由于牙龈的肿胀或增生使龈缘位置向牙冠方向移动,而结合上皮的位置并未向根方迁移,此为假性牙周袋,或称龈袋。,附着丧失:当牙周袋形成时,探诊深度超过3mm,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这就表明发生了附着丧失。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一个重要标志。,真性牙周袋:患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牙周炎 诊断 相关 44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