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ppt课件.ppt
《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珠江医院微生物室,主要学习内容及要求,掌握: 感染性疾病的常用实验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和评价;各系统病原体检查的处理步骤;熟悉: 各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常见疾病及病原学检测;了解: 当今感染病特点与感染类型,常见医院感染病原体及特点。,第一节 概述,一、感染性疾病的定义,又称感染病,是由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中,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称为传染病。,1、微生物变异所出现的新亚型、亚性、不典型株及耐药株已成为当今主要的病原体;2、感染患者多因免疫防御能力的下降感染;3、内源性感染与条件致病菌的感
2、染增加,其中肠道菌群和口咽部菌群是最重要的内源性感染源。,二、感染病特点,1、按病原体分类:可分为细菌、病毒和真菌;2、按病原体来源分类: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3、按疾病特征分类:A.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B.潜伏感染、C.显性感染(包括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带菌状态、不感染。,三、感染类型,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来自医院或医疗机构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的感染 ,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通常认为是医院感染。,四、医院感染,院感的特点:1、院感的感染链由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构成,细菌是主要病原
3、体,且多为异位菌和耐药菌;为此,采集时要防止人体定值菌及环境污染菌对标本的污染;鉴定时要鉴定到种并提供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所有分离自无菌部位的菌株、重要的耐药株和流行病学重要的菌株都要保存35年;,四、医院感染,四、医院感染,院感的特点:3、当院感发生率增加而超过该时期的预计值时就称为爆发,爆发时应当及时进行环境卫生学检测。,五、一般实验检测,感染病的实验诊断包括一般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实验诊断,前者是感染病的首要 检测项目,具有初筛的作用 ,常见项目如下: 1、C反应蛋白:鉴别诊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首选指标,还可判断抗生素疗效和预后; 2、前降钙素原:PCT的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度及预后相关,
4、在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血症的诊断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五、一般实验检测,3、白细胞常规检查: A.白细胞上升:急性细菌感染(如G+C)、某些病毒感染(如传单); B.白细胞下降:G+b(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疟疾、病毒感染; C.嗜酸性粒细胞:寄生虫病; D.单核细胞增多: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 E.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感染、某些杆(如百日咳鲍特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五、一般实验检测,4.器官功能改变的检测:不同系统感染导致检测其器官功能改变的项目不一,如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还需做脑脊液常规检测。,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检测,一、标本采集和运输,正确选择、采集与运输标本是病原学实验诊
5、断的第一步,留取标本的质量关系到实验诊断的结果正确与否。 错误的检验结果主要是发生在检验前,所以对不合格的标本要拒收并及时和临床沟通!,二、病原检测的方法,根据对与病原体相关的不同成分的检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检测方法: 直接显微镜检测 病原体分离培养和鉴定 病原体抗原检测 病原体抗体检测 病原体核酸检测 细菌毒素的检测,1、直接显微镜检查,包括以下四种方式:,2、病原体分离培养和鉴定,3、病原体抗原检测,用已知抗体,借助金标免疫、荧光免疫、酶免疫等技术检测未知的病原体抗原;,4、病原体抗体检测,用已知抗原,借助ELISA、凝集试验、胶体金标记EIA等技术检测病原体的抗体,5、病原体核酸检测,病
6、原体核酸检测技术主要有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DNA探针杂交技术; 评价: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用来判断病毒的活动性感染,细菌的鉴定、耐药基因检测和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但容易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6、细菌毒素检测,内毒素检测:鲎实验是目前内毒素检测最敏感、最常用的方法,有助于判断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外毒素检测:免疫法是检测细菌外毒素最常用的方法,可用来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或B、大肠埃希菌Vero细胞毒素、金葡的肠毒素,对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很有意义。,第三节 系统感染的实验诊断,一、血流感染,血流感染的定义: 病原生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血流,并通过血流造成全身播散,引起各种临床症状。血流感染常见的
7、病原菌包括: G+C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属,G+b如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白念 珠菌和脆弱杆菌也较常见。检测项目的选择: 血常规+CRP+血培养鉴定,血流感染的标本采集和运送,血液标本: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发热寒战者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前0.51h采集,也可以在寒战发热1h后采集;一般24h内周期性地收集23次血标本培养。中心静脉导管标本:剪下5cm导管尖端或近心端,及时送到细菌室进行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或定量培养,血流感染的细菌检验程序,血流感染的真菌检验程序,血流感染的寄生虫检验,采血制作血涂片、固定与姬氏或瑞氏染色可镜检找红内期阶段的疟原虫;对丝虫病、弓形虫病和
8、锥虫病的诊断也有价值。,血流感染检查的临床应用,血培养阳性:可确诊血流感染,要及时涂片、革兰染色和镜检,报告到临床并分离培养鉴定到种;血培养阴性:血培养5d后仍未报阳,可报告“培养5天,未见细菌生长” 血培养应注意假阳性和一过性菌血症,对比前后分离的菌株有助于判别; 另外,动态监测BG的水平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定义: 指病原微生物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疾病,如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脓肿。中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新生隐球菌、乙型脑炎病毒、单词疱疹病毒等;检测项目
9、选择: 血常规+CRP+脑脊液生化项目+病原学检测(涂片镜检、培养鉴定、PCR、血清学试验等),中枢感染的细菌和真菌检验程序,中枢系统病毒和寄生虫检测程序,病毒检测程序:以血清学试验、核酸分子杂交及核酸扩增技术为主;寄生虫检测程序:取脑脊液沉渣涂片镜检,对阿米巴滋养体、弓形虫、疟原虫、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有诊断意义。,中枢感染检查临床应用,1、脑脊液分离培养阳性:可确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抗酸染色查见抗酸杆菌,革兰染色查见阴性双球菌 ,墨汁染色查见透亮菌体和宽厚荚膜均可报告。2、血清学有助于诊断,但要区分假阳性和假阴性;3、PCR对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很有意义; 4、病毒性脑炎确诊有赖于脑活检
10、病理发现细胞内包涵体、病毒核酸或脑脊液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三、呼吸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常见病原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由病毒引起,细菌则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肺炎80%由细菌引起,以肺炎链球菌、金葡、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多见。检测项目选择:血常规+CRP+痰培养鉴定+免疫学及核酸检测,呼吸道标本采集和运送,呼吸道的标本包括鼻咽拭子、痰、通过气管收集的标本(气管内吸出物、气管镜采集法),后者是理想标本。 对于合格的痰标本才接收,当白细胞25个/LP,鳞状上皮细胞10个/LP,应当拒收; 下呼吸道标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染性 疾病 实验 诊断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7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