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辛弃疾ppt课件.ppt
《大学语文辛弃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辛弃疾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饭否?,辛弃疾,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在宋词乃至整个词史上都占据着最崇高的地位。,1、辛弃疾的生平2、辛弃疾的词,学习要点,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祖父辛赞,在金为亳州谯县令,父文郁早亡,辛弃疾幼年随祖父生活。其生平大体可分四个时期。,第一期(11401162)沦陷及起义期 第二期
2、(11621181)南渡初期 第三期(11811203)闲居带湖、瓢泉时期,第四期(12031207)晚年再起, 参预北伐时期,第一时期:沦陷及起义,辛弃疾从小读书,受业于著名学者刘瞻。辛赞虽仕金,但未忘故国,在辛弃疾心中播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沦陷区人民的痛苦生活更加深了他对金人统治的憎恨。后辛弃疾组织义军参加耿京起义,进行抗金斗争。,辛弃疾得知叛徒张安国谋杀耿京、投降金人后义愤填膺,组织五十名壮士,突袭金兵大营,活捉张安国,并押回建康,斩首示众。这一传奇式英勇事迹盛传一时,轰动南宋朝野,从此他就留在了南方。,第二时期:南渡初期,辛弃疾南归后只担任过一些闲散官职。但他的爱国热情不减,积极建言献
3、策:乾道元年给孝宗上美芹十论,乾道六年又给宰相虞允文上九议,全面、精辟地分析了形势,提出了进取方略,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干。,乾道八年,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有政绩;淳熙二年,辛弃疾出任江西提点刑狱,镇压了茶商军,因功加官。此后又历任京西转运判官,湖北、江西、湖南安抚使、转运使等职。在整治地方、惩办贪官、平定暴乱、发展生产方面颇有成绩。淳熙八年冬,他被诬以贪污等罪名革职。,第三时期:闲居带湖、瓢泉,辛弃疾退居上饶的带湖和瓢泉,过了近二十年的赋闲生活。他给居室起名“稼轩”,并以此为号,写下了一系列激越奋发、寓意高远的作品,形成了他的文学创作高潮,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第四时期:晚
4、年再起, 参预北伐,宁宗嘉泰三年辛弃疾被起用。次年,受宁宗召见,问以北伐大计,但并未重用,将其改任镇江知府。辛弃疾一方面积极备战,一边又劝韩侂胄不可草率冒进。宁宗开禧元年,因与韩意见不合而遭弹劾罢官,回到瓢泉,其理想壮志彻底破灭。,开禧二年,韩侂胄北伐,大败而归。开禧三年,朝廷为了借重辛弃疾的威望挽救危机,诏命辛弃疾为试兵部侍郎,辛弃疾上章辞免;后朝廷又决定起用他为枢密都承旨,此时辛弃疾已重病卧床,不久便抱恨溘然长逝。,辛弃疾的词,词是辛弃疾最主要的文学创作形式,也是他取得成就最高的领域。邓广铭所编稼轩词编年笺注是最完善的本子,共收词六百二十六首。辛词内容十分丰富,“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5、,第一、爱国词,爱国抗金贯穿了辛弃疾的一生,这也就成为他词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突出的主题。辛词中没有留下直接表现他南归前参加起义军的金戈铁马生活的词,但有几首追忆这段生活的词,塑造了这一时期词人的自我形象,如破阵子,回忆往日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涯,表达慷慨豪迈的报国壮志和意气奋发的英风豪气,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1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辛弃疾不
6、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 他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2、题解: “赋壮词”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 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
7、叫做“赋壮词”。,“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秋高马壮” ,“点兵”出征,战无不胜)、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感叹,情绪陡然下落,词句嘎然而止,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3、内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
8、泪!,上片写景抒情。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登高远望)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罗髻。(遥望沦陷山河的心情)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叹国破家亡、怨壮志难酬)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壮怀难申的孤独、愤懑) (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刘孟节“与世相龃龉”,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于。曾作诗:“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下片借典抒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决不消极面世的心意) 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不为名利,一心为国的衷
9、情) 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年华虚度、英雄坐老的悲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无人理解、英雄被困的孤独),表达的感情:首先是热烈高亢的抗金复国豪情;其次是无人理解、孤独难耐的痛楚;再次是对年华虚掷、功业无望的哀伤。,艺术特点,1、 潜气内转,情感跌宕起伏;2、多种委婉含蓄的抒情手法; 比喻意象、比拟意象 象征性隐喻意象 人物行为意象 典故意象,辛弃疾一直壮志未酬,故其爱国词更多表达报国无门的悲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写清秋之中自己的
10、苦闷;下片连用三个典故,抒发自己的抗金壮志,表达了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此外,辛弃疾还有不少借登临、怀古来评议时政,陈述恢复大业的词作,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上片写痛苦的回忆和令人悲伤的现实以及对故国的思念;下片着重抒情,写自己抗金爱国的情怀和坚定的意志。,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 ),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这首词正是词人在此时书于造口壁的。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条云:“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佑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
11、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呈显出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 “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佑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西北望长安”,唐李勉为州刺史(江西观察史),登台北望,慨然曰:余虽有不及子牟,心在魏阙一也,郁孤岂令名乎?乃易匾为望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语文 辛弃疾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