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培训课件.ppt
《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培训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感染性休克:是指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致病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为儿科危重症之一,病死率达40%左右。 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会/危重病医学会联合提出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的新概念。SIRS是机体对各种刺激(包括感染与非感染因素)的失控的全身性反应,它是对传统感染、炎症概念的新发展。目前认为感染性休克是感染所致SIRS发展的其中一个阶段,由重症,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感染性休克:是指细菌、病毒、真菌
2、、立克次体等致,感染引起的SIRS即败血症,如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其最终结局就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败血症的临床发展经过包括6个临床阶段:1)败血症,2)败血症综合征,3)败血症休克早期,4)败血症休克难治期,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死亡。,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3,感染引起的SIRS即败血症,如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其最,病因及常见原发病,(一)病因:多种病原微生物均可,G-菌最多,常见的有: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沙门氏菌及变形杆菌(占70-80%)此类菌细胞壁含内毒素(脂多糖)。其高度抗原性入血免疫网络反应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释放心肌收缩力
3、下降,微循环紊乱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低动力性休克),脏器灌注不足,组织细胞缺氧,,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4,病因及常见原发病 (一)病因:多种病原微生物均,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外毒素、抗原抗体反应、脱水等亦可致休克(暖休克)多见。患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输出量及血容量多为正常。(高排低阻性休克) (二)常见原发病:爆发性流脑、中毒性菌痢近年呈下降趋势,病原多样化,小儿重症肺炎、败血症、肠炎,年长儿重症病毒性神经系统感染、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5,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外毒素、抗原抗体,发病
4、机制,60-70年代我国学者据中毒性菌痢临床表现提出微循环障碍学说,但有许多不能解释的问题,随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对感染性休克有更深入的解释。休克广泛涉及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凝血等多个系统。认识到免疫炎症反应失控导致内环境失衡、细胞功能损害在休克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现在认为休克是外因、内因和医源性因素构成致病网络作用下,机体由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严重败血症发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过程中的急性循环衰竭。,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6,发病机制 60-70年代我国学者据中毒,(一)微循环障碍: 感染性休克分为三个时期:休克早期:缺血缺氧期。休克发展期:淤血缺氧期。
5、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其中休克早期为休克代偿期,此期机体由于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处于早期应激状态,血液重新分配,以保持血压不变,心排出量正常。但由于微循环灌注减少,组织缺血、缺氧、有效物质交换障碍。此期如及时干预,则可中止病程进展,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则病情进一步恶化,休克进入失代偿期。此期组织,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7,(一)微循环障碍: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7,缺血缺氧加重及炎症介质释放,毛细血管开放,血液淤积于微循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回心血量减少,血压明显下降。进一步发展,由于血液凝固性增加,血管内皮受损等因素,内外凝血系统被启动,促进DIC的发生。微循环障碍与D
6、IC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逐渐加重,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8,缺血缺氧加重及炎症介质释放,毛细血管开放,血液淤积于微,(二)免疫炎症反应失控: 免疫炎症反应的本质是机体对外来致病因子(感染及非感染)侵袭的保护性反应。他是把“双刃剑”,在有利于机体抵御外因损伤的同时,也存在自身伤害的危险。感染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表现为机体不同层次、由多种免疫细胞、分子参与的正负反馈系统。目前认为,此系统中最重要的几种介质是:TNF、IL-2、6、10。见下表:,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9,(二)免疫炎症反应失控: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的免疫反应失控机制 NO合酶
7、 病原体 损伤坏死 内皮细胞 内毒素、外毒素 巨噬细胞 T细胞 中性多形核细胞 IL-1 TNF IL-6 Th-1,Th-2 PAF 花生四烯酸 IFN IL-4 代谢产物 TNF IL-5 白三烯等 IL-2 IL-10 TXA2 血浆渗出 心肌抑制 血管阻力异常,巨噬细胞,T细胞,内毒素、外毒素,中性多形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NO合酶,病原体,IL-1 TNF IL-6,Th-1,Th-2,PAF,血浆渗出 心肌抑制 血管阻力异常,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0,感染性休克的免疫反应失控机制 巨噬细, 败血症综合症 感染性休克PAF:血小板激活因子,作用为提高粒细 病理炎症
8、反应。TXA2:微血管收缩,栓塞。,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1,(三)神经内分泌机制和其他体液介质: 神经体液因子的调节紊乱是休克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基础。 1)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儿茶酚胺 外周血管强烈收缩代偿性回心血量。内脏血管收缩血液灌注不足;肾小动脉痉挛肾素 血管紧张素 加重小血管痉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微循环缺血缺氧。,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2,(三)神经内分泌机制和其他体液介质: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2)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下,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 。代偿机制力图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但在失代偿时则构成机体损伤机制。 3)前列腺环酸 (PGI2);血栓素A2
9、 (TXA2)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聚集,升高细胞内游离钙收缩血管,前列腺素则相反。,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3,2)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下,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4)内啡肽储存于脑垂体、大脑间叶、肾上腺髓质、脊髓交感神经节中。休克时其浓度升高,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抑制心肌。纳洛铜为其拮抗剂。 5)内皮素(ET):强烈血管收缩剂,来自内皮细胞。休克时,内皮细胞损害并被激活,与存在于各器官内的相应受体结合,收缩血管。,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4,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4,(四)氧自由基与再灌注损伤学说: 休克时氧自由基产生增多,氧自由基可损害细胞壁,与细
10、胞壁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形成脂类过氧化物;并可影响磷脂酶的活性,促使TXA2的形成,这些物质仍可损伤细胞的结构及血管壁的完整性,使通透性增加。休克时脑水肿及肺水肿的发生均与自由基有关。目前认为,休克肺及休克时心功能障碍、心力衰竭的发生都与自由基产生有关。,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5,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5,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injury , RI)是指机体或某一器官历经数分钟或数小时缺血、缺氧,又重新获得氧合血液的灌注后,反而发生一系列非缺血缺氧性损害,现在认识到RI是由于自由基引起的损害,再灌注时可激活磷脂酶,使细胞膜和线粒体的磷脂降解,破坏膜的完整性
11、和线粒体的功能,导致ATP衰竭,但Ca+内流可激活蛋白酶,促使黄嘌呤氧化酶形成,进一步促使自由基形成,氧自由基与RI互为因果,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时休克向不可逆方向发展。,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6,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inju,临床表现及诊断,除了原发病的表现和感染中毒症状外,休克可表现为意识改变、皮肤、四肢循环不良,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改变,尿量减少或无尿,呼吸频率和节律改变等。1980年全国小儿感染性休克会议根据休克的临床表现,把感染性休克分为轻度和重度两型。见表2:,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7,临床表现及诊断除了原发病的表现和感染中毒症状外,休
12、克可表,(一)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与分型 (表2) 项目 轻型 重型 面色 苍白 极度苍白 发绀 唇、指、趾轻度发绀发花 明显发绀 皮温 手足凉 四肢湿冷、接近或膝肘关节 毛细血管 再充盈时间 1-3秒 3秒 脉搏、心率 增快 细速或触不到 血压 正常或略低 明显下降或测不到 脉压 2.67-4.0Kpa 2.67Kpa (正常4.0Kpa) 尿量 略减少 婴儿 10-5ml/h, 明显减少 婴儿 5ml 儿童 20-10ml/h 儿童 10ml 神志 尚清、有萎靡或烦躁 模糊、表情淡漠或昏迷 呼吸 增快 增快或呼吸困难、节律不齐 温差 6 更明显 眼底 小动脉痉挛 小动脉痉挛 小静脉淤滞
13、小动脉:小静脉 1:2或1:3 视神经乳头水肿 甲皱毛细 动脉变细,数目减少 动脉变细、静脉淤滞、扩张、 血管襻 发紫、血流不均,红细胞凝聚,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8,(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诊断,1996年第二届世界儿科危重医学大会上提出的SIRS的4项诊断指标: (1)体温38或各年龄组正常均值加2个标准差 (3)呼吸各年龄组正常均值加2个标准差 或PaCO2 4.3Kpa (4)白细胞12109/L或0.10 关于SIRS的诊断,凡患儿入院24小时,临床表现具备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诊断:见表3及
14、表4 :,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9,(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诊断,1996年第二届世界儿科危重,表3 MODS临床诊断标准 (1996年第二届世界儿科会) 器官 器官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严重障碍 器官功能衰竭 循环 静脉补液可维持 同左 血乳酸2-10mmol/L8h 适宜灌流,补液 补液量8h20ml/ 同左 量10g/Kg.min g/Kg.min 肾上腺素 0.05 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 g/Kg.min,灌流 腺素0.05g/Kg.min 适宜,但器官功 能障碍3个 肺 自主呼吸,FiO2 自主呼吸+辅助呼吸 X线呈ARDS 0.5 SaO290% (A-a)DO236.2
15、5K 机械通气,FiO2 机械通气, FiO2 pa和或SaO2 机械通气 FiO2 12h) 0.7。,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0,表3 MODS临床诊断标准,器官 器官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严重障碍 器官功能衰竭 肾 少尿(5 岁) 肌酐250mmol/L 补液、正性肌力药 补液、正性肌力药 速尿12mg/Kg/d 或速尿正常 小时内需替代治疗。 需Plt,凝血因子替 1.5倍。 PT,PTT为正常1.5-2 代。 倍,纤维蛋白原正常2倍 g/L。 以上,纤维蛋白原 1.0g/L。,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1,器官 器官功能障碍,注:(A-a)DO2:肺泡AO2压差。
16、HFO:高频震荡通气。 ECMO:体外膜O2合器。 PT:凝血酶原时间。 PTT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2,注:(A-a)DO2:肺泡AO2压差。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表4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诊断标准 (1995年儿科)心血管系统: 1. 血压(收缩压) 婴儿200次/分 儿童180次/分 3. 心跳骤停。 4. 血清PH90次/分 儿童70次/分 2. PaCO2 65mmHg ,(现在标准:50mmHg,6.5Kpa) 3. PaO240mmHg (不吸氧,除外青紫型先心病)(现在标准50mmHg) 4. 需机械通气(不包括术后24小时内
17、患儿) 5. PaO2/FiO2200mmHg(除外青紫型先心病),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3,表4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诊断,神经系统: 1. Glasgow 昏迷评分7(标准见危重症监测节) 2. 瞳孔固定、散大。血液系统: 1.急性贫血危象:HP85.58mol/L (5mg/dl),及SGOT或LDH为正常值2倍,肝性脑病级。,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4,神经系统: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4,附: 改良的GLASGOW昏迷评分法 (中华急救,1995年5月,太原)功能测定 1岁 1岁 评分睁眼 自发 自发 4 声音刺激时 语言刺激时 3 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染性 休克 器官 功能 不全 综合征 培训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