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培训课件.ppt
《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培训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结核病与麻风病都是由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治疗较一般细菌感染困难,需长期服药治疗。因为: 这类细菌生长繁殖十分缓慢,不易感受药物。 大部分杆菌存在于细胞内 感染病灶复杂 菌体组成与其他细菌有很大不同,脂质成分高。,2,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结核病与麻风病都是由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抗结核病药,爱滋病传播促进了结核病在全球的回升结核杆菌的多药抗药性 治疗延误或者不完全,近年结核病有复发之势。原因为:,常用抗结核药的临床分类,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定、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等。 二线抗结核药:对氨水杨酸、乙硫异烟肼、卷曲
2、霉素、环丝氨酸等。,3,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抗结核病药 爱滋病传播促进了结核病在全球的回升近年结核病有复,常用抗结核病药,异烟肼(雷米封, Isoniazid, Rimifon, INH)利福平(半合成抗生素)Rifampin 乙胺丁醇 Ethambutol 人工合成抗结核药物 链霉素 Streptomycin 对氨基水杨酸 Para-aminosalicylic acid (PAS),4,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常用抗结核病药 异烟肼(雷米封, Isoniazid, Ri,异烟肼(雷米封, Isoniazid, Rimifon, INH),特点 疗效高 毒性小 抗结核药首选 口服方便 人工合
3、成,价廉抗菌作用 抗结核杆菌作用强大,兼有抑菌与杀菌活性 对繁殖期结核杆菌作用更明显 对其它细菌无作用,5,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异烟肼(雷米封, Isoniazid, Rimifon, I,作用机制 抑制结核杆菌DNA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抑制分支菌酸的生物合成(分支菌酸为分支杆菌独有)与对其敏感的分枝杆菌菌株中的一种酶结合,引起结核杆菌代谢紊乱而死亡 耐药性 易产生耐药性,停药后多可恢复,6,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作用机制 6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体内过程 易自胃肠道吸收(快而完全)穿透力强,吸收后分布至全身各组织 易进入细胞内 易透过BBB 能渗入干酪样病灶、肺空洞病灶、淋巴结、浆膜腔、胸水
4、。 大部分在肝内乙酰化代谢灭活。人体代谢个体差异较大 乙酰化速度受遗传基因控制 快代谢型 易致肝损伤 慢代谢型,7,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体内过程 7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症状 CNS症状 周围神经炎 原因:与VitB6缺乏有关。INH使VitB6缺乏,引起-氨基丁酸减少,致中枢兴奋。 肝脏损害 机制尚不清楚 血液系统,8,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不良反应 8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抗结核首选药 适合于各型结核 对于干酪性肺结核、空洞型肺结核也有效 对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应加大剂量,必要时可iv.,9,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临床应用9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利福平(半合
5、成抗生素)Rifampin,抗菌作用 作用强:疗效与INH相似而强于链霉素抗菌谱广 对麻风杆菌亦有明显作用 对多种G+和G-菌有强大抑制作用 高浓度对衣原体和某些病毒也有作用 机制 :特异抑制细菌的依赖DNA 的RNA多聚酶,从而抑制mRNA的合成。对人体细胞内的RNA多聚酶无影响。细胞内外杀菌剂,10,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利福平(半合成抗生素)Rifampin 抗菌作用 10抗,耐药性迅速产生耐药性,需与其他药物合用。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主要经胆汁排泄,伴有明显的肝肠循环肝内代谢,药酶诱导剂 分布广泛:在脑脊液中能达到有效浓度,可渗入巨噬细胞内,11,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耐药性11抗结核抗
6、恶性肿瘤药物,应用 各型结核 麻风 耐药金葡菌严重感染严重肠道感染 局部用药:沙眼、急性结膜炎,12,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应用 12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常见 肝损害:黄疸,肝肿大。 流感综合征:大剂量间隔使用时可诱发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其他:皮疹、药热,13,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不良反应 13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乙胺丁醇 (Ethambutol),人工合成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杆菌有杀灭作用,强度与链霉素相似 耐药性缓慢 , 对耐INH和链霉素的结核杆菌有效。 毒性低 最严重的毒性反应为球后视神经炎。 使用于各型结核病人。,14,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
7、物,乙胺丁醇 (Ethambutol)人工合成抗结核药物14抗,链霉素 Streptomycin,第一个有效的抗结核药 体内仅有抑菌作用 与INH比较有下列不同点: 作用不及INH穿透能力差 不易进入细胞内,对胞内结核杆菌作用差对巨噬细胞内结核杆菌无效 不易透过BBB,对结核性脑膜炎效差不易透入纤维化、干酪化及后壁空洞病灶,15,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链霉素 Streptomycin 第一个有效的抗结核药,口服不吸收,需注射给药 长期应用耳毒症发生率高 单用易产生耐药性。,16,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口服不吸收,需注射给药 16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对氨基水杨酸 Para-aminosalic
8、ylic acid (PAS),作用弱,仅有抑菌作用 毒性小,可大剂量使用耐药性产生慢,能延缓其他抗结核药的耐药性。 口服易吸收 肝内乙酰化,乙酰化代谢物无活性 第二线抗结核药,不作首选药,主要与INH 等合用,增效及延缓抗药性。,17,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对氨基水杨酸 作用弱,仅有抑菌作用 17抗结核抗恶性肿,结核病化疗的基本原则,规律用药 足量用药长期用药联合用药早期用药,18,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结核病化疗的基本原则 18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氨苯砜 Dapsone苯丙砜 Phenprofon对麻风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各型麻风病有效作用原理与磺胺类药物相似毒性大,不适合作为一般
9、抗菌药使用疗程长 (3-5年,甚至终身治疗),抗麻风病药,麻风比结核更难根治,疗程更长,砜类 Sulfones,19,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氨苯砜 Dapsone抗麻风病药 麻风比结核更难根治,疗程,不良反应多见:溶血性贫血和发绀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周围神经病变砜综合症(Sulfone Syndrome),20,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多见:20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40.2.2 其他抗麻风病药,麻风宁 毒性低 疗效好 易耐受 不易蓄积 利福平 显效快 毒性较小,21,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40.2.2 其他抗麻风病药 麻风宁 21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大纲,1.异烟肼(1)临床应用(2)
10、不良反应2.利福平(1)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3.乙胺丁醇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抗结核药物应用原则,22,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大纲1.异烟肼(1)临床应用(2)不良反应22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23,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抗恶性肿瘤药物23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概述,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包括: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绝大部分属于针对肿瘤细胞直接杀伤的细胞毒类药物,24,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概述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恶性肿瘤,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1.根据药物化学结
11、构和来源烷化剂 氮芥类,乙烯亚胺类抗代谢药 叶酸、嘧啶、嘌呤类似物抗肿瘤抗生素 蒽环类抗生素,丝裂霉素抗肿瘤植物药 长春碱类,喜树碱类,紫杉醇类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杂类 铂类配合物和酶,25,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1.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25抗结核抗恶性,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2. 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其他,26,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2. 根据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26抗结核抗,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3. 根据药
12、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 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及铂类配合物等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 抗代谢药物,长春碱类药物,27,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3. 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27抗,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抗肿瘤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几乎所有的肿瘤细胞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被开启或激活,而与细胞分化的基因被关闭或抑制,从而使肿瘤细胞表现为不受机体约束的无限增殖状态。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者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药物均可发挥抗肿瘤作用,28,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作
13、用机制抗肿瘤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28抗结,生长比率(GF):肿瘤增殖细胞群与全部肿瘤细胞群之比细胞周期:肿瘤细胞从依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 G1期:DNA合成前期 S期:DNA合成期 G2期:DNA合成后期 M期:有丝分裂期,29,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生长比率(GF):肿瘤增殖细胞群与全部肿瘤细胞群之比29抗结,G1/S期,S/G2期,G2/M期交界存在控制点。细胞周期的运行和按序完成细胞周期生化事件受控于精密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抗恶性肿瘤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的生化事件或细胞周期调控从而对不同周期或时相的肿瘤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并延缓细胞周期的时相过渡,30,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G1
14、/S期,S/G2期,G2/M期交界存在控制点。细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烷化剂抗癌抗生素,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AN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M期,死亡,静止期(G0期),长春碱类,抗代谢药,31,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烷化剂 G1期 S期G2期,2. 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甲氨蝶呤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氮芥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放线菌素D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长春碱类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32,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2. 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32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核苷酸,核苷酸,脱氧核苷酸,DNA,RNA,蛋白
15、质,酶等,微管,嘌呤合成,嘧啶合成,长春碱类,阿糖胞苷,甲氨蝶呤,6-巯嘌呤,氟尿嘧啶,博来霉素,烷化剂、顺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来霉素,烷化剂、顺铂、丝裂霉素,三尖杉酯碱,L-天东酰胺酶,33,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核苷酸核苷酸脱氧核苷酸DNARNA蛋白质酶等微管嘌呤合成嘧啶,常用抗恶性肿瘤药,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 甲氨蝶呤胸苷酸合成酶抑制药 氟尿嘧啶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药 巯嘌呤核苷酸还原酶抑制药 羟基脲DNA聚合酶抑制药 阿糖胞苷,34,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常用抗恶性肿瘤药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34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嘧啶前体,尿苷酸,脱氧尿苷酸(dUMP),
16、胞苷酸,脱氧胸苷酸(dTMP),脱氧胞苷酸(dCMP),脱氧腺苷酸(dAMP),脱氧鸟苷酸(dGMP),dTMP合成酶,嘌呤前体,腺苷酸,鸟苷酸,肌苷酸,5,10甲撑四氢叶酸,二氢叶酸,四氢叶酸,四氢叶酸,甲酰四氢叶酸,救援剂,HU,5-FU,6-MP,DNA,ARA-C,MTX,35,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嘧啶前体尿苷酸脱氧胞苷酸脱氧脱氧脱氧脱氧dTMP合成酶嘌呤前,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甲氨蝶呤(MTX) 与叶酸结构相似,为抗叶酸药药理作用 MTX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强大而持久的抑 制作用临床应用 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不良反应 胃粘膜损害和骨髓抑制,36,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二
17、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 甲氨蝶呤(MTX) 36抗结核,胸苷酸合成酶抑制药,氟尿嘧啶(5-FU) 是尿嘧啶5位上的氢被氟取代的衍生物,37,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胸苷酸合成酶抑制药 氟尿嘧啶(5-FU)37抗结核抗恶性,5-氟尿嘧啶,药理作用 5-FU在细胞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5F-dUMP),而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dUMP)甲基化转变为脱氧胸苷酸(dTMP),而影响DNA的合成。 转变为5-尿嘧啶核苷,以伪代谢产物形式掺入RNA中干扰蛋白质的合成,38,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药理作用38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不规则,需采用
18、静脉给药 吸收后分布于全身体液,肝和肿瘤组织中浓度较高 肝代谢 肺和尿排泄,39,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体内过程39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临床应用 对消化系统癌(食管癌、胃癌、肠癌、胰腺癌、肝癌)和乳腺癌疗效好不良反应 骨髓和消化道毒性,40,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临床应用40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药,巯嘌呤(6-MP) 是腺嘌呤6位上的-NH2被-SH所取代的衍生物,41,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药巯嘌呤(6-MP)41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巯嘌呤,药理作用 先经酶的催化变成硫代肌苷酸(TIMP)后,阻止肌苷酸转变为腺核苷
19、酸及鸟核苷酸,干扰嘌呤代谢,阻碍核酸合成,对S期细胞作用最为显著,对G1期有延缓作用,42,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巯嘌呤药理作用42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巯嘌呤,临床应用 起效慢,主要作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维持治疗,大剂量对绒毛膜上皮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粘膜损害,43,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巯嘌呤临床应用43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核苷酸还原酶抑制药,羟基脲 hydroxycarbamide,hydroxyurea,HU H2N-CO-NHOH,44,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核苷酸还原酶抑制药羟基脲 44抗结核抗恶性肿瘤药物,羟基脲,药理作用 能抑制核苷酸还原酶,阻止胞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核 恶性肿瘤 药物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7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