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尿病药概述培训课件.ppt
《抗糖尿病药概述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糖尿病药概述培训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掌握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的结构、理化性质、合成、代谢化学和用途;瑞格列奈的结构和用途。熟悉甲苯磺丁脲、吡格列酮、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米格列奈、西他列汀、阿卡波糖、卡格列净的结构、化学特性和用途;熟悉DPP-4抑制剂和GLP-1激动剂的研究概况。了解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化学特征;SGLT-2抑制剂的研究概况。,学习目标,掌握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的结,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超过3.7亿,发病率逐年递增。由胰岛素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疾
2、病,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继发脂肪、水、电解质的代谢障碍。主要标志为高血糖,可导致失明、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或手段治愈,只能控制血糖到一定范围,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严重威胁人,糖尿病分类及特点,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即1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即2型糖尿病。IDDM多发生于青少年,由于体内胰岛细胞受损,使血浆中的胰岛素水平降低,引发的高血糖
3、、-酮酸中毒及代谢紊乱等症状,主要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治疗。NIDDM多发生于成年人,占我国糖尿病患病的93.7%,由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胰岛素耐受性疾病,与遗传有关,亦可由肥胖、饮食不当等引发,主要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亦可配合胰岛素等使用。,糖尿病分类及特点糖尿病分为,抗糖尿病药物的分类,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口服降糖药物 胰岛素增敏剂 双胍类降糖药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 新型PPAR/双重激动剂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K+-ATP抑制剂磺酰脲类降糖药/非磺酰脲类降糖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2(SGLT-2)抑制剂
4、,抗糖尿病药物的分类,一、胰岛素(insulin),多肽类激素,由51个氨基酸残基排列成A、B两条肽链。由胰岛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胰高血糖素等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1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第一节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一、胰岛素(insulin)多肽类激素,由51个氨基酸残基排,胰岛素 理化性质,人胰岛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结晶mp.233,在水、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在酸或碱溶液中易溶。在中性pH条件下,多以六聚体形式存在。当被吸收且浓度降低到生理水平时就分解成单体,单体是其生物活性形式。具有蛋白质的两性,在微酸性(pH2.53.5)中稳
5、定,在碱性溶液中及遇热时不稳定。具有化学不稳定性。,胰岛素 理化性质人胰岛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胰岛素作用机制,分子较大,不易进入靶细胞而只作用于膜受体,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增强磷酸二酯酶的作用,减少ATP转化为cAMP,同时加速cAMP的分解。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加快葡萄糖磷酸化、氧化及糖原合成,起调节糖代谢的作用.促进脂肪细胞中6-磷酸葡萄糖的生成,使乙酰辅酶A增加,有利于脂肪合成,通过促进氨基酸的活化,增进蛋白质合成。,胰岛素作用机制分子较大,不易进入靶细胞而只作用于膜受体,,胰岛素种类及制备,不同种族动物的胰岛素分子中的氨基酸种类、性质不同,其中以猪
6、和人的胰岛素最为相似。临床上主要使用猪胰岛素,但其结构差异及夹杂着来自胰脏中的其他多肽成分,会使某些病人产生免疫反应及副作用。一些国家的药典已将多肽杂质列为检查项目,允许含量限定在很低的限度内,称为高纯度胰岛素,其免疫反应显著减少。基因工程重组或半合成法制得的人胰岛素已用于临床。,胰岛素种类及制备不同种族动物的胰岛素分子中的氨基酸种类、,一种胰岛素注射装置。分一次性胰岛素笔和可重复使用的胰岛素笔。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是30R预混胰岛素。注射剂量准确、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特别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自我注射。,知识链接胰岛素笔,一种胰岛素注射装置。知识链接胰岛素笔,胰岛素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通过增
7、加葡萄糖的利用、加速其酵解、抑制糖异生和糖原分解来降低血糖。对胰岛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加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不能达标时,应立即启用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可引发应激反应。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糖引起心动过速、眩晕、脂肪代谢障碍等症状及过敏反应。,胰岛素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通过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加速其酵解,二、胰岛素类似物,通常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更换普通胰岛素的某个氨基酸或 增加一些氨基酸,使其吸收速度发生变化。按起效快慢、达峰时间及作用持续时间长短的不同,分为超短效、短效、长效和超长效胰岛素。按给药方式的不同,分注射胰岛素和深入鼻孔的可吸入胰岛素。不良反应主要
8、有低血糖、过敏反应、皮下脂肪萎缩及耐受性。,二、胰岛素类似物通常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更换普通胰岛素的某,临床常见的胰岛素类似物,分类药物名称 化学结构药理作用特点超短效胰岛素 谷赖,又称胰岛淀粉样多肽。一种在饭后随胰腺细胞进入血液的小肽激素。普兰林肽(pramlintide)是稳定的内源性胰淀素非聚合异构体,可增加内源性胰淀素,减缓胃排空,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餐后血糖、血浆乳酸和血清胰岛素,适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和减肥的作用更显著。具有水溶性,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但与胰岛素合用会增加诱发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尤其对1型糖尿病患者。,知识链接胰淀素(amyli
9、n),又称胰岛淀粉样多肽。知识链接胰淀素(amylin),胰岛素增敏剂,第二节 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葡萄糖苷酶(-glucosidase )抑制剂,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2(SGLT-2)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胰岛素增敏剂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的激动剂,可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促进对葡萄糖的利用。按照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PPAR/双重激动剂。,一、 胰岛素增敏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10、。 一、 胰,可引发乳酸性酸中毒而在多国停用。,结构特征由双胍母核联同一侧氨基上连接不同的取代基构成。,(一)双胍类降糖药,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可引发乳酸性酸中毒而在多国停用。结构特征由双胍母核联同一,化学名为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1,1-dimethylbiguanide hydrochloride)。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mp.220225,易溶于水,溶于甲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乙醚和三氯甲烷。具有强碱性,其盐酸盐的1%水溶液pH为6.68,呈近中性。,盐酸二甲双胍(metformin hydrochloride),化学名为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
11、1,1-dimethylb,盐酸二甲双胍代谢及药理作用,主要在小肠内吸收,吸收快,半衰期为1.52.8h,生物利用度为60%。几乎全部以原形经肾排出。肾功能损害者禁用,老年人慎用。副作用小,不引起低血糖,同时降低血脂、血压,控制体重,与胰岛素或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物有协同作用。对有无胰岛细胞功能的糖尿病患者均有效,且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用于胰岛素耐受患者的治疗,还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盐酸二甲双胍代谢及药理作用主要在小肠内吸收,吸收快,半衰,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利用,增加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葡萄糖氧化和代谢,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抑制肝糖的产生和输出,控制
12、空腹血糖。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和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双胍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利用,增加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葡萄糖氧化,盐酸二甲双胍的合成,由氯化二甲基铵和双氰胺在130150加热0.52小时缩合来制备。反应中生成的二甲双胍可能经历分子内重排,分解产生二甲基胍和氰胺。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要对双氰胺进行杂质检查,含量不应超过0.02%。,盐酸二甲双胍的合成由氯化二甲基铵和双氰胺在130150加,某男,51岁,肥胖,确诊为2型糖尿病。开始用盐酸二甲双胍500mg,每日2次,随餐服用;1周后加量至1500mg,每日3次;患者虽然避免空腹服药,仍有恶心和腹泻症状
13、。作为药师,你认为该如何调整盐酸二甲双胍的剂量?,案 例,某男,51岁,肥胖,确诊为2型糖尿病。开始用,少数患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会出现厌食、腹泻、恶心等消化道反应,常随时间的推延而消失,并可通过减小初始剂量(500mg或850mg早餐时单剂量给药),缓慢加量(每2周增加一次),直到达到适当的临床疗效。因此,本品的剂量应减为每日500mg,随餐服用。数周后缓慢加量至1500mg,每日3次随餐服用。患者就不会出现上述胃肠反应。,分 析,少数患者服用盐酸二甲双胍会出现厌食、腹泻、恶,(二)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TZDs),也称格列酮类,是胰岛素增敏剂的主要类型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
14、增加胰岛素对受体靶组织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肝糖的产生,增强对葡萄糖的摄取。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糖药合用,适用于肥胖或有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当与磺酰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可增加引发低血糖的风险。不良反应有轻中度水肿、贫血、肝脏转氨酶升高等,应警惕存在的心血管系统风险。,(二)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TZDs)也称格列酮类,是胰岛素增,TZDs的代表药物,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最有效的PPAR激动剂,2000年在我国上市,用于未使用过该药或使用其他降糖药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诱发心脏病的风险。,吡格列酮(pioglitazone)高选择性PPAR激动剂,降低心脑血
15、管疾病的发生,用于2型糖尿病,有增加膀胱癌的风险。,曲格列酮(troglitazone)1997年用于临床,由于对肝脏毒性大,2000年退市。,TZDs的代表药物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基本结构是5-取代苄基噻唑烷-2,4二酮。由酸性的噻唑烷二酮基团,中间的苯氧(或含氧杂环)烃基和亲脂性芳香基团三部分组成。噻唑二酮氮原子上的氢是可以电离的酸性质子,在生理pH下部分离子化,是与受体发生作用的必需基团。环上5位的手性中心构型不稳定,药用消旋体。中间部分通常是苯氧乙基,引入苯氧甲基或含氧杂环也可得到高活性的化合物。脂性基团可以是芳环或杂环,是影响化合物活性
16、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的重要基团。,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基本结构是5-取代苄基噻唑烷-2,,(三)新型PPAR/双重激动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可调节血糖浓度、脂质和胆固醇代谢。激活 PPAR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降糖的同时会引发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副作用。激动PPAR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减少肥胖作用。PPAR/双重激动剂可同时起到降糖、降脂的作用,且不易出现PPAR激动剂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三)新型PPAR/双重激动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可,新型PPAR/双重激动剂赛格列扎,赛格列扎(saroglitazar) 是目前唯一一个上市的新型PPAR/双重激动剂。2013年在印度批准使用
17、。用于血脂异常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新型PPAR/双重激动剂赛格列扎赛格列扎(sarog,按作用机制,分为(一)K+-ATP酶抑制剂 1磺酰脲类降血糖药 2非磺酰脲类降血糖药(二)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激动剂(三)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二、胰岛素分泌促进剂,按作用机制,分为二、胰岛素分泌促进剂,(一)K+-ATP酶抑制剂磺酰脲类降糖药,氨磺丁脲(carbutamide)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副作用多,尤其具有较大的骨髓毒性,后被停用。,(一)K+-ATP酶抑制剂氨磺丁脲(carbutamide),磺酰脲类降糖药作用机制,对正常人及糖尿病患
18、者均有降血糖作用。与胰导细胞受体结合,阻断钾离子外流,使细胞膜去极化,促进胞外钙离子内流,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可引发胰岛素的释放。能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增加胰岛素在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作用,降低胰岛素在肝脏的清除率。在肝脏,减少肝糖输出,刺激肝脏糖酵解而降低血糖水平;在骨骼肌,增强糖原合成酶的活性,加快葡萄糖的摄取而降低血糖。,磺酰脲类降糖药作用机制对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均有降血,磺酰脲类降糖药的分类,第一代(20世纪50年代)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第二代 (70年代)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格列吡嗪(glipi
19、zide)和格列喹酮(gliquidone)等降糖作用更强,口服吸收迅速,长效,副作用更小。第三代 (20世纪90年代)格列美脲(glimepiride),适用于对其他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磺酰脲类降糖药的分类第一代(20世纪50年代),磺酰脲类降糖药,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口服吸收快 用于饮食控制无效而胰岛功能尚存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氯磺丙脲 (chlorpropamide),作用时间长达60小时以上,不良反应多 用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也可用于成人中枢性尿崩症。,磺酰脲类降糖药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 口服吸收,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波脲(gl
20、ibornuride),口服经肠道吸收快,半衰期约为8小时 用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不良反应少。,格列齐特(gliclazide),作用强,副作用小,半衰期为1012小时 可防止血管病变、改善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 用于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或伴有血管病变者。,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波脲(glibornuride) 口服经肠,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喹酮(gliquidone),作用温和,口服吸收快,半衰期为1.5小时 用于糖尿病合并轻、中度肾功能减退者。,格列美脲(glimepiride),高效、长效,有独立于胰岛素的胰外作用,可与胰岛素同时使用,用于单纯饮食控制无效,尤其是超重和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概述 培训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