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统计工具ppt课件.ppt
《7种统计工具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种统计工具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概念:将多种情况分成不同类别以方便分析。2.常见分层项目:人:不同班组、不同操作工机:不同设备、不同工装料:不同供应商材料、不同批次法:不同转速、不同工艺 环:不同作业条件3.用途:把复杂情况有系统、有目的地进行分类归纳与统计为排列图做准备4.举例: 用外圆车设备车外圆,外圆粗糙度与设备转速和人员都相关。以下为不同操作工用同一设备使用不同转速加工状况,根据人员及转速确认粗糙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分层法,分层法,排列图,1概念:又叫柏拉图,将影响因素或项目按大小顺序排列, 找出主要因素或项目。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法重点管理法,2、ABC分析法:累积百分比080% 为A类关键因素, 以1至2个为宜
2、, 8090%为B类重要因素, 90%以上 为C类一般因素.根据实际灵活应用。一般要抓住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原理。,排列图,3作图:3.1收集数据:确定分类项目、数据的收集时间段3.2将各项目及出现的频数按从大到小填入数据分项统计表。3.3计算累计数、项目比例和累计百分比。3.4描点连线. 3.5分别从右纵坐标累计百分率为80%、 90% 、100%三处向左引三条平行虚线,虚线下边分别写上A类、B类、C类。 填写排列图的名称,标出数据。4注意事项:4.1如果画出的排列图各项目频数相差很小,主次问题不突出,应考虑更改分类项目,然后重新画图。4.2二条纵坐标的比例可以取得不一样,但总高度须一致。
3、4.3找出了主要因素并采取措施后,还要继续使用排列图分析,以检查实施效果。,排列图,4.举例:8月份统计出153连杆瓦总不良数414片,不良项为:电镀外观195片,壁厚90片,油槽45片,划伤磕碰65片,倒角5片,平行5片,其它9片.,排列图,因果图,1.概念:又叫鱼刺图、树枝图,它是表示影响因素与结果关系的图。2. 作法:明确要分析和解决的质量问题。召集相关人员参加分析会,集思广益,脑力风暴。将提出的看法按中、小原因及相互关系用箭头线画在图上。把主要原因标出来。,质量问题,主干线,人,机,料,环,法,质量问题,大原因,中原因,小原因,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因果图,3.注意事项3.1提出的问题点
4、,要尽量具体,应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工序或质量特性。3.2原因分析要紧扣问题且要细到能采取措施为止。3.3主要原因要标出。3.4为美观,线段成600倾角。3.5注意原因不得归类混乱。3.6到现场落实要因项目。4、要因验证方法(1)收集图中的末端因素,末端因素是问题的根源。(2)末端因素中是否有不可抗拒的因素。所谓不可抗拒因素,就是指小组乃至企业都无法采取对策的因素。如“拉闸停电”不作为确定主要原因。(3)对末端因素逐条确认,找出真正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确认,就是要找出影响证据,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个别因素一次调查得到的数据尚不能充分判定时,就要再调查、再确认。这和医生看病一样,如何
5、确诊是什么病呢?就要通过对病人采取验血、X光透视、胃镜检查、B超等手段,取得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确诊。如还不能充分证明,还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取得证据,会诊,最后确诊。,4、要因验证方法:确定主要原因常用的方法有调查表、简易图表、散布图、正交试验设计法。,现场验证。到现场通过试验,故障再现,取得数据来证明。这对方法类的因素确认很有效。如对某一个参数定得不合适的影响因素进行确认时,就需要到现场做一些试验,变动一下该参数,看它的结果有无明显的差异,来确定它是不是真正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又如加工某零件产生变形所分析的原因是“压紧位置不当”,进行确认时,可到现场改变一下压紧位置,进行试加工,如果变
6、形明显改善,就能判定它确实是主要原因。 现场测试、测量。到现场通过亲自而不是操作工测试、测量,取得数据,与标准比较,看其符合程度。这对机器、材料、环境类因素很有效。如对机器某一部位的精度差、环境某一项指标高,可以借助仪器、仪表到现场实测取得数据;对材料方面的因素可到现场抽取一定数量的实物作为样本进行测试,取得数据,与标准比较来确认。 调查、分析。人的因素,不能用试验或测量的方法来取得数据,则可设计调查表,到现场进行调查,取得数据来确认。 总之,确认必须要亲自到现场,亲自去观察、调查、测量、试验,取得数据才能为确定主要原因提供依据。只凭印象、感觉、经验来确认是依据不足的。采用举手表决、01打分法
7、、按重要度评分法等,均不可取。,散布图,1. 概念:判断各种因素对产品质量特性有无影响及影响程度大小的一种工具。2. 变量之间的关系:完全确定的函数:只要知道了一个变量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变量,如S=r2相关关系:如小孩的年龄和体重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年龄越大,体重越重。通过统计得出大致关系:小孩年龄=年龄x2+7(公斤)。不是所有的2周岁小孩体重都是11公斤,但总是11公斤左右。这种非确定的依赖或制约关系叫作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不能用函数来关系表示,但可以借助统计技术散布图来描述这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散布图,3.几种典型的散布图,散布图,4. 做法:4.1搜集数据:应搜集30对以上,数据太少相关不
8、明显。将数据填入数据表,把原因因素定为X,对应的结果因素定为Y。4.2打点:坐标的取值范围应包括数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不一定从零开始,越往右上取值越大。纵横坐标取值范围的长度应基本相等,标上纵横坐标的刻度、名称、单位及图名。4.3如果两对数据完全相同,则在点上加一个圈表示重复。三对数据重复,则加两 个圈表示。,散布图,5.观察与分析5.1对比法:对照前面六个典型图,推断结果变量与原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5.2 符号鉴定法:在作好的散布图上画一条与y轴和x轴平行的P线和Q线,使P线左右和Q线上下的点数大致相等。5.3P线和Q线将坐标平面分成四个区域。分别数出二个对角区域点数之和n13和n24,未
9、压线的总点数N。压在线上的点数一律不算,重复的点按重复次数计。5.4.使用符号鉴定表。对应N给出=0.01和=0.05的两个显著水平的点数。在对角区域之和当中,点数比较少的一项低于或等于哪个显著水平的点数,就判定为这个水平的相关。显著水平就是把本来正确但判断为错误的可能性的大小,也称为风险率。 值越小说明显著水平越高,风险越小,把握性越大。,6.注意事项6.1.相关的判定只限于画图所用的数据范围之内,不能随意延伸判定范围。有延伸需要时应扩大搜集数据的范围,重新作相关图。例如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就不具有延伸性。6.2.应将具有不同性质的数据分开作相关图,否则将会导致不真实的判定。当我们决定要对某个因
10、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并采集数据时,应尽可能使影响这个因变量的其它自变量处于稳定状态。6.3个别偏离分布趋势的点子,可能是特殊原因造成的,判明原因后,可以去掉该点。6.4要应用专业技术对相关分析的结果加以确认,因为可能出现伪相关现象,尤其当多个自变量都影响这个因变量的时候。,检查表,1 .概念:即备忘录,将要检查的项目整理出来,定期检查。无固定格式.举例:常用查核表 点检用 记录用通常划记号,3. 用途:A.调查现状,明白现场问题,掌握品质 B.搜集原始数据 C.详细调查工作内容,防漏项,确定工作是否按照标准进行,直方图,概念:将全部数据分成若干组,以组距为底边,以各组相应的频数为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 工具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