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急性黄疸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黄疸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性黄疸知识讲座,急性黄疸知识讲座,急性黄疸是指短期内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使巩膜、黏膜、皮肤、体液和其他组织黄染的现象。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umol/L.当总胆红素在17.1-34.2umol/L时,临床上无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隐性或亚临床性黄疸;34.2u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急性黄疸常见于肝胆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本病属祖国医学中“阳黄” 、“阴黄”、“急黄”、“瘟黄”、“胆黄”等症的范畴。,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病因及分类,黄疸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病因分类方法简明扼要而被临床广泛采用.分为四类:(一)溶血性黄疸.
2、(二)肝细胞性黄疸.(三)梗阻性黄疸.(四)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知识讲座,4,病因及分类黄疸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病因分类方法简明扼要而被,(一)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急性溶血的疾病如输血、蚕豆病、恶性疟疾、败血症、大面积烧伤、药物化学物质、毒物等中毒、自身免疫性病、新生儿溶血症等均能引起急性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知识讲座,5,(一)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急性溶血的疾病如输血、蚕豆病、恶性,(二)肝细胞性黄疸凡能引起肝功能损坏、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的疾病均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此种黄疸最常见于各种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亦可见于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如细菌
3、、原虫、螺旋体等感染引起的疾病;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肝糖原累积症等也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急性肝细胞性黄胆则以各种肝病和感染性疾病为常见。,急性黄疸知识讲座,6,(二)肝细胞性黄疸急性黄疸知识讲座6,急性黄疸知识讲座,7,急性黄疸知识讲座7,(三)梗阻性黄疸此种黄疸根据阻塞的解剖部位,可分为肝内阻塞和肝外阻塞两种。病因有:急性肝内阻塞:常见急性毛细胆管性肝炎、肝内胆管结石、原发性肝癌侵犯小胆管或形成癌栓、华支睾吸虫病、急性药物中毒(氯丙嗪、砷剂、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甲基睾丸素等);急性肝外阻塞:常见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胆管肿瘤、胆管蛔虫、急
4、性胰腺炎、肝胆胰等脏器肿瘤压迫、十二指肠球后潰瘍、手术后胆管狭窄等。,急性黄疸知识讲座,8,(三)梗阻性黄疸急性黄疸知识讲座8,急性黄疸知识讲座,9,急性黄疸知识讲座9,(四)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由肝细胞先天摄取、接合、排泄胆红素的功能障碍引起。临床有Gilbert、Crigler-Najjar、Dubin-Johnson、Rotor等综合征,此类比黄疸多为慢性过程,基本上属于肝细胞性黄疸范畴。,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0,(四)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0,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1,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1,发病机制,(一)急性溶血性黄疸发生机制: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非结合胆红素形成过多,超过
5、了肝脏的处理能力,使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形成黄疸;红细胞大量破坏所致的贫血、缺氧以及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可削弱肝细胞的胆红素的代谢功能,加重黄疸。,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2,发病机制(一)急性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2,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3,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3,(二)急性肝细胞性黄疸发生机制:受损的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使正常代谢所产生的非结合胆红素不能全部转变成结合胆红素,导致血清中非结合胆红增加;未受损的正常肝细胞仍可将非结合胆红素转变成结合胆红素而排入毛细胆管。由于肝细胞肿胀、汇管区炎性病变与水肿压迫胆管,以及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均使胆汁排泄受阻,而胆汁积于肝脏
6、,以致使较多的结合胆红素直接或间接(经淋巴液)反流入血,血清中接合胆红素含量增加,因此,肝细胞性黄疸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4,(二)急性肝细胞性黄疸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4,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5,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5,(三)急性梗阻性黄疸发生机制:直接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胆管,他的必经之路就是胆管系统。从肝内毛细胆管到胆总管、乏特壶腹,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胆内阻塞或胆管受压,均可引起胆汁排泻受阻,胆汁淤积,阻塞上方的胆管内压不断升高,胆管扩张,最终使毛细胆管、小胆管破裂,胆汁中的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临床上出现黄疸。,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6,(三)急性梗阻性黄疸急性
7、黄疸知识讲座16,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7,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7,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8,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8,急性黄疸除以上三种最常见的发生机制外,少数患者可由于肝细胞先天性酶和蛋白缺乏以及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功能先天性缺陷而引起黄疸,这种患者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有家族史,以急性黄疸的表现形式较少见,所以有人又把它称之为体质性黄疸。,急性黄疸知识讲座,19,急性黄疸除以上三种最常见的发生机制外,少数患者可由于肝细胞先,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0,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0,诊断方法,如上所述,黄疸仅为一种临床表现,只要出现皮肤、粘膜、巩膜等处黄染现象,其临床诊断不困难,但由于黄疸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人群,并
8、有许多病因,因此,要真正弄清导致黄疸的原因,作出正确的诊断,必须从以下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1,诊断方法如上所述,黄疸仅为一种临床表现,只要出现皮肤、粘,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2,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2,(一)病史1.年龄与性别:婴儿期黄疸可由新生儿生理性、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管闭锁等引起;儿童时期至30岁以前,以病毒性肝炎多见;40岁左右女性出现的黄疸以胆石症引起为多见;中年男性患者出现黄疸要多考虑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60岁以上者出现黄疸,常应考虑肝、胆、胰等脏器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3,(一)病史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3,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4,急性黄疸
9、知识讲座24,2.接触史:如有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不洁饮食史、近期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注射史等,临床出现黄疸,首先要考虑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服用氯丙嗪,甲基睾丸素等药物出现黄疸或有接触四氯化碳等化学物品者,诊断应考虑药物性肝病或中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地区的患者应了解其疫水接触史。,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5,2.接触史:如有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不洁饮食史、近期输血或,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6,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6,3.过去史:有胆绞痛或胆管手术病史的患者出现黄疸,应考虑胆结石、胆管蛔虫病或术后残留结石或再发结石、胆管狭窄等诊断。4.家族史:除了解有无传染性肝炎患者外,尚应了解有
10、无先天性溶血性及非溶血性黄疸和其他遗传性肝病患者。家庭中出现多个急性黄疸患者,应首先考虑甲型肝炎或钩端螺旋体病。,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7,3.过去史:有胆绞痛或胆管手术病史的患者出现黄疸,应考虑胆结,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8,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8,5.妊娠史:妊娠期妇女常有一定比例的黄疸现象发生,主要原因有合并肝胆疾病、妊娠期复发性黄疸、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以及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等。6.个人生活史:长期大量饮酒可发生酒精性肝病而致黄疸,性行为紊乱可传播及罹患病毒性肝炎,嗜食生鱼者易患华支睾吸虫病,食未煮熟的毛蚶等易染甲型肝炎。,急性黄疸知识讲座,29,5.妊娠史:妊娠期妇女常有一定比例的黄疸现
11、象发生,主要原因有,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0,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0,(二)伴随症状1.发热:病毒性肝炎在黄疸出现前常伴有底热;发热、寒战、上腹部剧烈疼痛并黄疸是急性胆管炎的典型表现;发热同时伴有畏寒、贫血应考虑溶血性黄疸;肝癌患者因癌组织坏死或继发感染也有发热。2.腹痛:病毒性肝炎、肝癌、胆石症及胆管蛔虫症常有右上腹疼痛;胰头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常伴有上腹及腰背部疼痛。,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1,(二)伴随症状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1,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2,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2,3.消化不良:绝大部分黄疸患者出现厌食、厌油、饱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临床以病毒性肝炎、肝胆胰肿瘤为常见,结合患者年
12、龄、消化不良出现的时间以及其他伴随症状不难区别以上疾病。4.皮肤瘙痒:黄疸伴皮肤瘙痒应考虑胆管梗阻性病变,溶血性黄疸一般无瘙痒。,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3,3.消化不良: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3,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4,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4,5.体重改变:由肿瘤所致的黄疸患者,体重呈进行性减轻。6.尿、粪颜色改变:梗阻性黄疸尿色深如浓茶,粪色浅灰或呈陶土色,如粪色陶土色呈一过性,则多考虑良性梗阻性黄疸,反之则考虑恶性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急性发作时可排出酱油色尿;肝细胞性黄疸时尿、粪色均加深。,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5,5.体重改变:由肿瘤所致的黄疸患者,体重呈进行性减轻。急性黄,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
13、6,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6,(三)体格检查1.黄疸色泽:肝细细胞黄疸呈金黄色;梗阻性黄疸呈黄绿或深绿色;溶血性黄疸患者皮肤可呈柠檬色。壶腹部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其程度常有波动,但幅度不大;如黄疸程度突然明显加深或消退,应考虑胆总管结石。2.胆囊肿大: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如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胆总管癌等均可引起胆囊肿大。,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7,(三)体格检查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7,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8,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8,3.皮肤改变:如皮肤黄染同时合并有色素沉着、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等改变,要考虑肝硬化;溶血性黄疸常伴皮肤苍白。4.肝脾大小:急性肝炎、肝硬化早期、肝癌等患者
14、在临床出现黄疸的同时,伴有肝大;肝脏急剧缩小常见于急性或亚急性大块肝坏死;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可出现脾大。5.腹腔积液:肝癌、肝硬化、急性重症肝炎等患者常在黄疸同时合并存在腹腔积液;血性腹腔积液好发于肝癌。,急性黄疸知识讲座,39,3.皮肤改变:如皮肤黄染同时合并有色素沉着、肝病面容、肝掌、,急性黄疸知识讲座,40,急性黄疸知识讲座40,(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肝功能试验:(1)胆红素测定:主要有血清胆红素定量测定及尿胆红素和尿胆原测定.溶血性黄胆时非结合胆红素显著增高,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20%,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显著增加;肝细胞性黄胆时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可
15、正常、增加或减少;梗阻性黄胆时结合胆红素显著增高,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一般无。,急性黄疸知识讲座,41,(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急性黄疸知识讲座41,急性黄疸知识讲座,42,急性黄疸知识讲座42,(2)血清蛋白测定与蛋白电泳:肝细胞黄疸尤其到晚期患者,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致白/球蛋白比值低于正常或倒置。血清蛋白电泳测定,急性肝炎患者蛋白轻度降低;肝硬化患者白蛋白显著降低,、-球蛋白增高。,急性黄疸知识讲座,43,(2)血清蛋白测定与蛋白电泳:肝细胞黄疸尤其到晚期患者,血清,急性黄疸知识讲座,44,急性黄疸知识讲座44,(3)血清酶活力测定:血清酶测定临床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
16、肝细胞损害的酶:如转氨酶(ALT、AST)、腺苷脱氢酶(ADA)、乳酸脱氢酶(LDH)等;另一类是反映胆汁排泄障碍的酶:如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T)、乳酸脱氢酶(LDH)、亮氨酸氨基肽酶(LAP)以及5-核苷酸酶(5-NT)等。血清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如下:,急性黄疸知识讲座,45,(3)血清酶活力测定:血清酶测定临床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急性黄疸知识讲座,46,急性黄疸知识讲座46,1)ALT、AST为肝细胞损害最敏感指标。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时,ALT、AST活力明显增高;梗阻性黄疸也可引起肝损害而使其轻度升高;重型肝炎患者,有时出现酶活力下降而血清胆红素明显生高,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黄疸 知识讲座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