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医学课件.ppt
《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医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医学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在推行标准化目标管理中,PDCA循环转动过程(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就是目标管理活动展开和提高的过程。这是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这个过程是通过四个阶段来实现的。,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在推行标准化目标,什么是PDCA循环?,P(计划) : 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D(实施) : 实施行动计划C (检查) : 评估结果A A(处理) :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什么是PDCA循环?P(计划) : 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PDCA循环的特点,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
2、,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A,C,D,P,C,A,P,D,A,C,D,P,C,A,P,D,PDCA循环及其特点,PDCA循环的特点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PDCA循环的特点,2、PDCA循环是爬楼梯上升式的循环,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A,P,C,D,C,D,P,A,原有水平,新的水平,PDCA循环及其特点,PDCA循环的特点2、PDCA循环是爬楼梯上升式的循环,每转,PDCA循环的特点,3、PDCA循环是综合性循环,4个阶段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4、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处理”阶段,PDCA循环的特点3、PDCA循环是综合性循环,4个阶段是相,PDCA循
3、环的八个步骤,步骤 1.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1.1 确认问题1.2 收集和组织数据1.3 设定目标和测量方法步骤 2. 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 2.1 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并验证步骤 3. 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3.1 比较并选择主要的、直接的影响因素步骤 4.针对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行动计划 4.1 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 4.2 测试并选择 4.3 提出行动计划和相应的资源,PDCA循环及其特点,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步骤 1.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步骤 5. 实施行动计划 5.1 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措施 (协调和跟进) 5.
4、2 收集数据,PDCA循环及其特点,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步骤 5. 实施行动计划PDCA循环及,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步骤 6. 评估结果 (分析数据) 6.1 结果同目标相符吗? 6.2 每项措施的有效性如何? 6.3 哪里还存在着距离? 6.4 我们学到了什么?确认措施的标准化确认新的操作标准,PDCA循环及其特点,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步骤 6. 评估结果 (分析数据)PD,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步骤 7.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7.1 采取措施以保证长期的有效性 7.2 将新规则文件化:设定程序和衡量方法 7.3 分享成果 7.4 重复解决方法 (交流好的经验)步骤 8. 提出这一
5、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把它们转到下一个 PDCA循环 8.1 总结这一PDCA循环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把它们转 到下一个PDCA循环,PDCA循环及其特点,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步骤 7.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PDC,7巩固成果,8处理遗留问题,1找问题,2找原因,3确定目标,4改进计划,6检 查,5实 施,如何将PDCA循环原理应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基本程序,四个阶段 八大步骤,C,D,A,P,78123465如何将PDCA循环原理应用在护,一、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医学课件,5.1.1院领导履行对护理工作领导责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协调与落实全院各部门对护理工作的支持
6、,具体措施落实到位。,5.1.1.1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解析;护士长要有考核标准,每年业务一次,管理一次。,C1.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定期专题研究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2.按照标准配置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和人员,岗位职责明确.B符合C,并落实岗位职责和管理目标,对各层次护理管理者有考核.A符合B,并护理管理体系有效运行.,5.1.1院领导履行对护理工作领导责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5.1.1.2医院有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年度总结.解析:护士长手册要体现,有对规划和计划落实情况的追踪分析,年度总结中要体现计划
7、,并对未完成部分有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做为下一年计划中的一部分。,C1.有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与医院总体规划和护理发展方向一致。2.相关人员知晓规划、计划的主要内容。B符合C,并有措施保障落实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有效执行年度计划度有总结。A符合B,并有对规划和计划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追踪分析,达到持续改进护理工作。,5.1.1.2C,5.1.2执行二级(医院-科室)护理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工作。,5.1.2.1执行二级(护理部-护士长)护理管理组织体系。,C有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的工作方案,执行二级(护理部-护士长)护理管理。B符
8、合C,并二级(护理部-护士长)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有效运行。A符合B,并1、与相关临床科室及职能部门至少每半年有一次联席会议或其他协调机制。2、对开放床位大于300张的医院,应执行三级(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护理管理体系。,5.1.2执行二级(医院-科室)护理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护,5.1.2.2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C1、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关制度,实施护理管理工作。2、依法执行护士准入管理。B符合C,并职能(护理部、人事部门等)部门对护士条例执行及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A符合B,并对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5.1.2.2C,5.
9、1.3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5.1.3.1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解析:1、各科室要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实行分级管理,把护士从N0-N5分开,从级别、任职条件、工作能力、考核条件等要详细说明,有据可查,可考核,有客观标准。2、有本科室的人员分级管理档案。3、护士长手册上质量检查要有详细记录。,C1、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有工作方案与具体措施。2、护士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要求。3、有统一管理的护士分级管理档案。B符合
10、C,并1、有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规范明示,并有效执行。2、科室能定期自查、分析、整改。3、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有定期监管检查的结果反馈和整改意见。A符合B,并1、有事实证明落实“护士岗位责任制与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取得成效。2、对存在问题与缺陷的持续改进有成效。,5.1.3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明,5.1.4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5.1.4.1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C1、有全院护理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标准并实施。2、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内容并履行职责。B符合C,并1、科护士长负责落实本科护
11、理管理目标及并按标准实施护理管理。2、护理部对科室护理管理目标、护理质量/数据执行有定期的检查、评价、分析、反馈,有整改具体措施。A符合B,并对护理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标准落实中存在问题与缺陷有追踪和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具体措施。,5.1.4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落实护理常规,5.1.4.2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解析:1、有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及时修订,要求每年3月份要对科室自己的东西进行一次修订,上内网。2、对护理核心制度和岗位职责有培训、考核记录,要求:最少1次/年。3、护理单元对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有自查、分析、反馈及整改。要
12、求:护士长每季度检查一次,有书面记录。,C1、有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及时修订。2、对护理核心制度和岗位职责有培训、考核。3、相关护士掌握上述内容并执行。B符合C,并1、护理单元对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有自查、分析、反馈及整改。2、护理部履行监管职责,有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A符合B,并1、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核心制度落实到位。2、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持续改进有成效。,5.1.4.2C,5.1.4.3护理单元有专科护理常规,具有专业性、适用性。解析:科室要有专科护理质控措施。,C1、各护理单元有能体现专业性和适用性的专科护理常规。2、护士掌握本专业的专科护理常规并执行
13、。3、有专科护理质控措施。B符合C,并1、在实施专科护理常规过程中,定期补充、修改与完善。2、相关人员均知哓,执行到位。A符合B,并1、专科护理落实到位,能体现对质控措施落实有分析有评价。2、对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有相应的专科护理常规补充完善和培训。,5.1.4.3C,5.1.4.4能提供体现适时修订并有修订标识的护理制度,修订部分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C1、有修订制度、职责、常规等相关文件的规定与程序。2、修订后的文件,有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的程序,有修订标识。B符合C,并1、相关护理人员知晓修订规定与程序。2、护士知晓修订后的相关制度。A符合B,并对修订后制度的执行情况有追
14、踪与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5.1.4.4C,5.1.4.5定期开展护理管理制度的培训,有培训记录。解析:主要是针对护士长培训及考试。,C1、有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并落实。2、护士掌握相关护理管理制度。B符合C,并护理部对培训落实情况有检查和督促。A符合B,并对培训后的效果情况,有追踪与评价,有持续改进。,5.1.4.5C,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医学课件,5.2.1有护士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同工同酬。,5.2.1.1有护士管理规定,对各项护理工作有统一、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有考评和监督。,C1、有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护士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和
15、工作标准。2、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人员资质与履职要求。B符合C,并1、各护理岗位人员符合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要求。2、职能部门定期对护士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内容。A符合B,并对护士管理工作有追踪和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5.2.1有护士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5.2.1.2对各级护士资质进行严格审核。,C1、有各级护士资质审核规定与程序,并执行。2、相关人员知晓资质审核规定与履职要求。B符合C,并1、相关人员符合相关执业资质的要求。2、职能部门监管并执行。A符合B,并对护士资质审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有追踪和评价,改进有成效。,5.
16、2.1.2C,5.2.1.3有聘用护士资质、岗位技术能力及要求、薪酬的相关制度规定和具体执行方案,并有执行记录。(重点是“合同制”管理的护士)解析:要求各科室有自己的绩效制度,一科一份。,C1、有聘用护士的资质、岗位技术能力及要求。2、有薪酬的相关制度、规定和具体执行方案。3、聘用护士知晓本岗位资质与履职要求。B符合C,并1、有相关职能部门(人事部、护理部等)及用人科室共同管理的用人机制。2、聘用护士符合相关聘用的要求。A符合B,并聘用护士对薪酬制度满意程度较高。,5.2.1.3C,5.2.1.4有全院护士花名册、薪酬、享有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等信息,落实同工同酬。,C1、有保障护士实行同工
17、同酬,并享有相同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的制度。2、护士每年的离职率10%。B符合C,并落实不同用工形式的护士同工同酬、享有同等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待遇。A符合B,并1、护士对薪酬和福利待遇满意程度较高。2、护士每年离职率5%。,5.2.1.4C,5.2.1.5护士能够获得与其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与医疗保健服务。解析:要求科室有岗位职业防护制度,特殊科室如放化疗科、导管室、手术室、供应室、血透室等必须有,参考针刺伤处理流程。,C1、有护士相应岗位职业防护制度及医疗保健服务的相关规定。2、对在岗位上的意外伤害有处理的相关规定。3、护士均知晓。B符合C,并对护士的保障
18、上述制度和规定得到落实,做到可及。A符合B,并对上述制度落实情况存在问题与缺陷有追踪和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5.2.1.5C,5.2.2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有护理单元护士的配置原则,有紧急状态下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的预案。,5.2.2.1有护理单元护士人力配置的依据和原则,合理调配护士人力,满足临床工作需要。解析:护理部有护士人力调配方案,有应急人员储备,要求人员资质好、能力强,能够胜任不同岗位的工作。,C1、护理部管理全院护士信息,掌握全院护理岗位和护士分布情况,按照医院的规模合理配置护士。2、护理部制定有护士人力调配方案或措施,可以对全院护士进行调配。3、护士分管患者护理
19、级别符合护士能级水平。4、每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数10人,并体现护士能力与病人危重程度相符的原则。B符合C,并1、科护士长可以在科室、病房层面调配护士。2、每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数8人,并体现护士能力与病人危重程度相符的原则。A符合B,并1、每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数6人。2、能够依据护士能力、专业特点,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效果良好。,5.2.2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有护理单元,5.2.2.2有各级护理管理部门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规定,有执行的方案。解析:科室要有人力资源调配预案与记录,应急人员管理 。,C1、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或编制中有机动人员的规定,有执行方案。2、相关护理
20、管理人员知晓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规定的主要内容与流程。B符合C,并1、有护士储备,可供紧急状态或特殊情况下调配使用。2、对储备人员有培训、考核。A符合B,并1、有紧急情况下人力资源调配演练,持续改进。2、机动护士占护士总数达到16.6%。,5.2.2.2C,5.2.3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调配。,5.2.3.1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C1、根据护理工作量、患者病情和床位使用率(加床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可动态达到以下标准: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的比例95%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
21、比不低于0.4:1.ICU护士与床位数之比达到2.5-3:1.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之比不低于3:1.母婴同室、新生儿护士与床位之比不低于1:0.6NICU、PICU护士与床位数之比达到1.5-1.8:1.2、有护理岗位说明书,包括工作任务和任职条件,有实例可查。3、护士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符合医院聘任制度规定。,5.2.3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5.2.3.1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B符合C,并1、当年度(全院)床位使用率93%,平均住院日小于10天时,实际床位与病房护士总数比不低于1:0.5.2、当年度(全院)床位使用率96%,平
22、均住院日小于8天时,实际床位与病房护士总数不低于1:0.6.3、医院对科室应基于病人危重程度及护理工作量来配置护士人数。A符合B,并能够依据专业特点,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效果良好。,5.2.3.1B符合C,并,5.2.3.2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调配。,C1、有为实行弹性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人员储备。2、有保障实施弹性人力资源调配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效果。B符合C,并1、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在部分科室或部分专业实施实行弹性珍力资源调配。A符合B,并护士由护理部门统一调配,效果良好。,5.2.3.2C,5.2.4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
23、素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将考核制度与护士的评优、晋升、薪酬分配相结合,实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调动护士积极性。,5.2.4.1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难度及技术要求的绩效考核办法与评优、晋升、薪酬挂钩。解析:科室有自己的绩效考核方案,并制定与评优、晋升、薪酬挂钩的制度。,C1、有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难度及技术要求绩效考核方案。2、绩效考核方案制定应充分征求护士意见。B符合C,并1、绩效考核方案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方便护士查询,知哓率80%。2、绩效考核结果与评优、晋升、薪酬挂钩。A符合B,并绩效考核方案能够体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调动护士积极性。,5.2.4建立基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管理 质量 持续 改进 医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