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调查技术规范.docx
《验收调查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验收调查技术规范.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生 态 影 响 类 项 目重庆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项目 正文目 录1 内容与适用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34 总则55 验收调查的准备工作126 编制验收调查实施方案147 实施验收调查方案278 编制验收调查报告28附录A(规范性附录)调查实施方案和报告编制要求37附录B(规范性附录)验收调查表格式40附录C(规范性附录)验收登记卡格式531 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总体要求、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的编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水利、农、林、牧、渔(除养殖场(区)、围栏养殖外
2、)、地质勘察、煤炭(除煤炭焦化、液化、气化外)、风力发电、输变电工程、天然气开采及管线、黑色金属采选、有色金属采选、非金属矿采选、公路、铁路、水运、城市交通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煤气、天然气、热力、自来水生产和供应、海水淡化、其他水处理、利用、管网建设、城镇河道、湖泊整治)、社会事业与服务类(公园、旅游开发、影视基地建设、影视拍摄、大型实景演出、陵园、公墓)等主要对生态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不包括电磁辐射和核污染型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建设项目竣工后的日常环境保护监督管也可参照本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
3、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5468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2349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5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4892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GB18596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
4、制标准GB/T3222 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519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394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HJ/T48 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HJ/T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90 声屏障声学
5、设计和测量规范 HJ/T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038 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与污染型工业类项目相对应的,以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影响为特征的开发建设活动,主要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3.2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而开展的技术调查工作。3.3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指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已审批或审核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和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3.4 环境影响
6、评价审批文件指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审核、预审和备案意见。3.5 环保设计备案文件指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已审批或审核的环保设计文本或篇章(含环境风险防范设计)及环保设计图集。3.5 环保设计备案意见指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保设计方案及图说文件的备案意见。3.6 验收调查文件指工程竣工投入试运行后开展的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3.7 环境保护措施为预防、降低、减缓建设项目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而采取的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和管理制度。3.8 环境敏感目标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以及验
7、收调查需要关注的建设项目影响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对象。3.9“以新带老”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完善建设单位原有的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环保设施/措施。4 总则4.1 验收调查工作程序验收调查工作可分为准备、编制验收调查方案、实施验收调查方案、编制调查报告四个阶段。具体工作程序见图1。4.1.1准备阶段通过收集、整理、分析与工程有关的资料和现场初步调查,了解工程概况、项目建设区域的基本生态特征、配套环保设施建设情况、设计变更情况、环境敏感目标以及主要环境问题等,初步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文件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的执行情况。4.1.2 编制验收调查实施方案阶段确定验收调查标
8、准、范围、重点、要素及采用的技术方法和调查内容,编制验收调查实施方案文本,提出必要的环境监测计划。4.1.3 实施验收调查方案阶段根据验收调查实施方案,详细核查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行期的实际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和环保设计文件及有关图说提出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及治理效果,开展公众参与调查和必要的环境监测等。4.1.4 编制验收调查报告阶段对项目建设造成的实际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尚未达到环境保护验收要求的各类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整改与补救措施,明确验收调查结论,编制验收调查报告文本。图1 验收调查工作流程图4.2 调
9、查目的建设项目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目的是:(1)调查工程在施工、试运行期间在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等方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所提环保措施的情况,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要求的落实情况,以及工程实际采取的环保措施情况。(2)通过现场调查和公众意见的调查,了解公众对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试运行期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工程附近居民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3)通过项目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气、声、固废、环境振动等的排放调查、监测,以及项目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调查,分析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效果及有效性。(4)根据现场调查和监测结果,客观、公正、科学地从技术上分析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竣
10、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针对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建议。4.3 验收调查分类管理要求(1)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规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应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其编制要求和格式要求参见附录A。(2)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规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应编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其编制要求和格式要求参见附录B。(3)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规定,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应填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其编制要求和格式要求参见附录C。4.4 验收调查时段和范围4.4.1 调查时段根据工程建设过程,验收调查时段一
11、般分为设计期、施工期、试运行期三个时段。4.4.2 调查范围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评价范围一致;当工程实际建设内容发生变更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能全面反映出项目建设的实际生态影响和其他环境影响时,根据工程实际变更和实际环境影响情况,结合现场踏勘对调查范围进行适当调整。4.5 验收调查标准(1)原则上采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环境标准与污染防治设施的相关指标,对已修订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标准作为参考标准,提出验收后按新标准进行达标考核的建议。(2)现阶段环境质量标准中暂时还没有的因子,可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现状值、区域背景值或本底值作为参照标准。(3)环
12、境标准中没有该因子但设计文件对其已做出规定的,按设计文件相应设计指标进行验收。(4)现阶段未制定相应环境保护标准的,可按照实际调查情况列出结果。4.6 验收调查运行工况要求(1)对于有工况负荷的建设收项目(如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港口项目等),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的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如果生产能力不能达到设计能力的75%时,可以通过调整工况达到设计能力的75%以上再进行验收;如果短期内确实无法调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75%以上的,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进行验收,注明实际验收工况,并按设计工况进行校核。(2)对于没有工况负
13、荷的建设项目(如堤防、河道整治工程、河流景观建设工程等),以工程完工运用且相应环保设施及措施完成并投入运行后进行。(3)对于水利水电项目、输变电工程、天然气开发工程(含集输管线)、矿山采选可按其行业特征执行,在工程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即可开展验收调查工作。(4)对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的建设项目应分阶段开展验收调查工作,如水利、水电项目分期蓄水、发电等。(5)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对建设项目运行工况另有规定的按相应标准规定执行。4.7 验收调查的原则和方法4.7.1 验收调查一般原则(1)验收调查、环境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2)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和文件,并与现场勘察、现场调研、现场
14、监测相结合。(3)进行施工期、试运行期全过程调查,根据项目的环境影响特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4.7.2 验收调查方法宜采用资料调研、现场调查与现状监测相结合的办法,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方法,如遥感遥测、卫星照片等。4.8 验收调查重点(1)工程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提出的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工程内容实际建设情况及有无变更。(2)重要生态保护区、生态脆弱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环境敏感目标。(3)环境保护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效果、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落实情况、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及有效性。(4)施工期环
15、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环境监理记录及报告。(5)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实际存在的及公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6)工程环境保护投资落实情况。(7)调查因子的环境质量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达标情况。(8)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执行情况。5 验收调查的准备工作5.1 资料收集和分析 5.1.1 设计文件 申请验收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含环保篇)、环保设计方案及有关图说等相关设计文件。5.1.2 批复文件 建设项目立项批复、初步设计文件批复、环保设计备案审查意见书、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试生产批复批复等。5.1.3工程其它有关资料 (1)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文物保护实施方案、自然保护功能
16、区划调整方案等及其相关批复。(2)项目施工工程监理报告、环境监理报告及相关文字记录。 (3)项目的交(竣)工验收总结资料。(4)项目有关合同协议,如农田补偿协议、拆迁安置协议、生态恢复工程合同、生态补偿协议、委托处理废水、废气、噪声、废渣的相关文件、合同等。(5)项目已有的施工期和试运行现场监测资料(包括环境质量监测与水土保持监测资料等)。(6)项目环境管理机构、人员、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的资料。 (7)项目试运行以来至今的生产记录(包括生产能力、运行负荷、环保设施运行记录等)。 (8)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应急措施及物资、应急演练资料。 (9)有关部门的管理要求,如有关规划等。 (10)其他基础资
17、料及各类审批文件。包括环境功能区划、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目标的保护内容、保护级别及相应管理部门允许穿越的许可文件;建设项目及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和施工中的变更情况及其相应的报批手续和批复文件;各类相关图件资料及现场照片的拍摄、收集等。5.2 现场初步调查5.2.1 调查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生态保护措施及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逐项进行实地走访、核查,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针对验收调查重点,拟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制定验收详细的调查方案。5.2.2 调查内容(1)核实工程技术文件、资料的准确性,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及依托工程的完成及变更情况。(2)逐一核实环境影响评
18、价文件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的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的落实、变更情况。(3)调查工程影响区域内环境敏感目标情况,包括数量、类型、分布、规模、功能、保护级别、与工程的位置关系、受影响情况及其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一致性,若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发生变更,说明原因等;并调查有无新增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4)工程所在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状况调查。(5)业主单位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监测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及有关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和档案建立情况、污染物治理及转运记录等。6 编制验收调查实施方案6.1 验收调查实施方案编制要求在资料收集分析和现场初步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调查实施方案,其编制要求
19、见附录A。6.2 前言简要阐述项目概要和项目各建设阶段至试运行期的全过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过程及项目验收条件或工况。阐明验收调查技术工作承担单位、现场勘查时间及参加单位等。6.3 总论(1)明确编制依据、调查目的及原则、调查方法、调查范围、验收标准、环境敏感目标和调查重点等内容。(2)编制依据应包括建设项目须执行的国家、地方性法规及相关规划;建设项目设计及批复文件、工程建设中环境保护设施变更报批及批复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委托调查文件;其他相关文件等。(3)调查时段的确定,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时段按照本规范4.4.1确定。(4)调查范围按照本规范4.4.
20、2确定。(5)验收标准按照本规范4.5确定。(6)调查重点按照本规范4.8的要求明确具体内容。6.4 工程调查6.4.1 工程建设过程简要阐述项目各建设阶段至试运行期的全过程。说明项目立项时间、审批部门,初步设计(含环保设施设计)编制单位、完成时间、审批时间,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完成时间、审批部门及审批时间,工程开工建设时间,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环境监理单位,投入试运行时间、试运行期间有无环保投诉等。6.4.2 工程概况明确建设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或区域、开发面积、项目组成、工程布置方案、工程规模、工程量、主要经济或技术指标(可列表)、主要生产工艺及流程、工程总投资与环境保
21、护投资、临时工程(占地)主要内容及布设等情况。6.4.3 工程核查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变更(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依托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变更)时,给出工程设计与实际工程对照、变化情况一览表,说明其具体变更内容、原因及有关情况。6.4.4 主要图件提供适当比例的工程地理位置图和工程平面图(线性工程给出线路走向示意图),工程平面布置图(或线路走向示意图)中应标注主要工程设施和环境敏感目标,临时工程(包括取弃土场、砂石骨料场、施工临时占地等)布设图,以及环境保护设施工艺流程图、环境保护设施的布置图。6.5 环境影响报告书回顾(1)说明主要环境影响要素、环境敏感目标、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采取的环境保护措
22、施和建议、评价结论。(2)说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完成及审批时间,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所提出的要求。6.6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在验收调查准备阶段,初步核查工程在设计、施工、试运行阶段针对生态影响、污染影响和社会影响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所要求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基本定性描述,并在下一阶段详细调查中进一步对照予以核实、说明。重点关注问题:(1)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应以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环保设计备案图说及审查意见、试生产现场检查记录及批复为依据,调查要全面、深入、实事求是,并注意调查新增的环境保护措施。(2)对于分期实施、
23、分期验收的项目,应调查各期环保措施之间的关系、后续项目中“以新带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3)对于改、扩建项目,应调查建设前的环保措施和设施,工程建设后设计中环保设施的建设和“以新带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6.7 验收调查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环境影响特征,确定专项调查内容。其中,环境影响调查可按环境影响要素分别确定详细的调查内容,针对各要素逐项调查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的落实情况。同时,核实已采取的环保措施的效果,针对性的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给出验收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监测点位、因子、频次、采样要求等),提供必要的图表、照片,绘制监测点位图。6.7.1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环境敏感目标包括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验收 调查 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