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方案.docx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沁家园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方案目 录第一节 工程概况 1第二节 编制依据 1第三节 施工准备 2第四节 总体要求 2第五节 防护具体要求 3一、临边作业防护 3二、洞口作业防护 5三、电梯井防护 6四、脚手架工程 6五、悬空作业 7六、井架搭拆及使用 8七、塔吊装、拆及使用 9八、交叉作业 11九、材料与构件堆放 11十、临时房屋搭拆 11十一、安全防护棚 12十二、个人防护 12十三、安全警示标 12第六节 防护设施质量保证措施 12第七节 安全保证措施 13第八节 附图 14第一节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华沁家园工程地址:上海徐汇区龙吴路与罗秀路交汇处建设单位:上海汇成房产经营公司监理
2、单位:上海上咨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总包单位:上海汇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上海市徐汇区安全文明施工优良样板工地本工程由8幢2335层高层住宅(均有地下自行车车库)及一个室外独立地下车库和4座商业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20万。基本内容:幢号12345678人防地下室14商业楼层数(层)32/3527/2823/2832/35323226/3531/34地下1层2/3层层 高2.8m2.8m2.8m2.8m2.8m2.8m2.8m2.8m3.4m有 无地下室有有有有有有有有地下1层无建筑面积()23392
3、2100016769233922247622472212982129818023第二节 编制依据1、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2、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3、建设部 建质200382号 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4、上海建业里保护整治试点改造项目(东区、西区)工程施工图纸 5、汇成公司质量、安全手册6、施工现场条件及施工组织设计第三节 施工准备一、组织准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的必然保障,也是我项目部创建文明标化工地的根本要求。为此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
4、:组 长: 张俭负责协调工作副组长:管在坤(技术负责)方案编制、技术交底 朱春林(项目工程师)负责方案审核及现场的技术处理等组 员:管 彪(安全负责)现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监督及检查落实情况 项目部组织管理网络如下:项目经理:张 俭 项目工程师:朱春林技术总负责:管在坤项目副经理:王国祥、成明泉保管员李子奎资 技料 术员 员黎 任业 佳军 伟安全员夏 方 管鹤 大 荣 宏 彪质量员范 张松朝 炎材料员范生泉施工员成明生二、材料准备主要用的材料有483.5钢管及扣件,安全网,小眼网、木方木板、铅丝、油漆等.所有材料质量必须合格,符合要求。序 号材料名称计划数量备 注1钢管50吨2钢管扣件5000
5、0个3木方、木板500M4绿色安全网15000M5小眼网8000M68#铅丝1000M7油漆待定8安全警示牌500个9红色警示灯60盏 注:1 上表用量是估算量,仅供进料参考。 2 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或检验检测合格报告。三、技术准备成立以项目工程师为核心,安全员、技术员、质量员、施工员组成的技术小组,对临边、特殊部位的洞口、井道等防护措施进行技术措施分析,确保防护设施的安全可靠。第四节 总体要求1、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安全、质量、生产、技术为成员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对现场临边、洞口、井道、设备和设施搭拆等高处作业进行监督和管理。2、为登高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
6、帽、安全带、安全网、安全绳、安全梯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并派专人监督,指导作业人员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3、临边、洞口、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施工现场所有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必须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卸下、拆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抛掷丢弃。传递物件时禁止抛掷;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4、施工中对高处、临边、洞口处作业的安全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作业。5、所有标志、标牌的材料必须合格,在施工前必须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方能投入使用,并
7、定期进行检查确认其完好和安全性。施工现场所有临边(施工段两个作业面高差大于等于2M,均为临边高处作业)、洞口井道必须及时落实牢固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且必须悬挂验收标牌、安全警示标志等。安全警示标志、验收合格标牌等应设在明显、不影响交通、不妨碍施工的位置。6、所有临边、洞口高处作业、防护必须有防护栏杆、水平隔壁防护,并固定牢固。7、高处作业面必须安装防雷措施,雾天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自然光线到达不到的临边、洞口作业面除了必须有足够的安全照明设施外,同时必须设红色警示灯。雨天、雪天、大风等恶劣天气应避免进行高处临边、洞口作业。必须高处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均应及
8、时清除。当遇有六级和六级大风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高处临边、洞口等作业。8、暴风雨、雪及大风后,必须对所有安全防护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的,必须立即安排架子班(安全防护组)进行修理完善,并经复查合格后方能恢复正常作业。9、高温、寒冷季节应做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工作。10、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项目部负责人、安全、技术、生产共同协商达到全体同意时方可执行,并事先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拆除时在其下方、作业面内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作业后应立即恢复,严禁上下同时拆除。第五节 防护具体要求一、临边作业防护1、基坑临边防护栏杆与
9、斜道(1)、本工程目前自然地面标高为4.9m,基坑设计标高为0.18m,土方开挖深度自原地面以下约4.72米(配电房区域挖深约7.85米,具体以现场测量为准),本工程的围护体系采用以下形式:围护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桩灌注桩,局部地下室配电房区域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形式。各单幢建筑物地下室采取土钉墙支护放坡。(2)基坑四周搭设1.2M高的护栏,护栏外侧满挂绿色密目安全网,钢管刷30CM长的红白间隔的油漆。护栏距坑边1M,防护栏的立杆间距2M,横向设三道水平杆,最下面一道水平杆紧贴地面。立杆应打入地面50CM 。(3)横杆需要搭接时,接头尽量错开,相邻的两个接头不宜在同一跨间(两根立杆之间),接头必须
10、用对接扣件。为保证立杆的固定应提前在混凝土支撑梁内预留预埋件。(4)栏杆的立杆高度必须一致,防护栏杆必须顺直、垂直。(5)基坑周围设置300m高档水墙。基坑边1.2m范围内禁止堆置土方和堆放建筑材料包括各种周转材料。(6)基坑周边搭设的防护栏杆见附图。(7)上下基坑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走设置的专用通道。严禁攀爬模板、脚手架及基坑斜坡。通道采用钢管搭设,与地面角度为4570,底脚要固定并有防滑措施,顶端要绑扎牢固,踏步间距为3040cm,通道的两侧必须设置1200mm防护栏(详见附图)。2、结构临边防护(1)尚未安装栏板的阳台、挑阳台的周边、楼板、屋面的周边洞口及设备洞口周边均应搭设防护栏杆。护身
11、栏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搭设高度为上杆11.2m,下0.50.6m,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密目网封闭,并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2)为保护立杆的固定,应提前在砼内安放预埋件,注意上下楼层临边立杆的预埋件保持同一水平位置。(3)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楼梯段边,必须临时安装不低于1.2m防护栏(用钢管搭设或钢筋焊接),顶层楼梯口随工程结构安装正式防护栏杆(4)除以上临边防护外,施工中遇到的有坠落危险的其他特殊临边作业将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再行详细设计。3、作业面、梁两侧的防护和斜道(1)作业面设1.8m防护栏杆,在外立杆内侧满挂密目安
12、全网,作业面满铺脚手架,脚手板必须与小横杆绑扎固定,并设高度180mm的挡脚板,脚手板,下满挂水平网.(2)操作层上不得集中堆放材料,不得将模板等重物等堆于外架上.(3)梁两侧必须保证有80cm宽、100cm高的安全防护栏杆,以避免作业人员坠落。(4)为方便操作人员上下搭设2个之字型人行斜道,单元楼顶板用钢管作支撑,斜道随结构升高搭设到距女儿墙顶1200mm。(5)斜道宽为1.2m,坡度采用1:3,休息平台宽1.2m。脚手板支承杆长1.5m,间距为1m,斜道面上每隔300mm设置厚30mm,宽50mm的木质防滑条。脚手板采用对接,脚手板下端与横杆用铅丝绑扎固定。若采用搭接下方脚手板的顶板头压在
13、上方脚手板的底板头,起始脚手板的底端可靠牢固,以免下滑,斜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外围均设置不低于180mm挡脚板和1200mm栏杆。斜道外围立杆间距为1200mm。斜道应设剪刀撑,外挂密目安全网。4、其他临边防护(1)上料和卸料平台侧面除设防护栏杆外,还必须用大板作侧向全封闭。(2)施工电梯、井架等垂直运输的上料平台和斜料平台通道除两侧设1.8m高防护栏杆外和板笆封闭外。平台口必须设置安全门。夜间在各平台口设置36V照明灯具。(3)根据脚手架施工方案及时搭设脚手架,使边结构施工不出现作业人员临边高处作业现象。二、洞口作业防护本工程电梯井、楼梯及设备洞口多而大,对于所有结构留置洞口,均进行防护,以防坠
14、落事故发生。1、楼板面(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等处边长为2550cm的洞口:用木板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的材质必须合格,无裂纹、破损、腐蚀等现象并且盖板不得有反钉的钉子和钢筋之类的尖头针状物件。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在周边用水泥砂浆固定盖板不被人移动。2、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大于20cm。3、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网的四周要张挂牢固、严密。4、管道、通风等井道应随楼层的砌筑或安装而消除洞口,或参照预留洞口
15、作防护。管道井施工时除按上办理外,还应加设明显的标志。井道墙体的砌筑应从大楼的顶层向下层进行5、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外落差2m时,凡满地的洞口应绑1.8m高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或挂密目网。竖向洞口底面与楼面小于800的竖向洞口,应加设1.8m高的临时护栏。6、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警示。7、位于车辆行驶道路旁的洞口、深沟与管道坑、槽所加盖板应能随不小于工地额定卡车后轮有效承载力2倍的荷载。三、电梯井防护1、电梯井门口用12圆钢制作防护门,门高1.8m,宽度根据电梯井门大小而定,门上部左右角用螺栓固定,钢筋网片铁栅间距15。2、 电梯井道防护方案1:电梯道
16、内每层张设安全平网,生根牢固。在电梯四周井壁利用原模板对穿螺栓孔,穿入钩钉锚固螺栓将4835钢管扣件连接牢固然后张挂安全网。安装和拆除电梯井内安全平网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安全平网拆除前应先清除网内的垃圾杂物,从井道的上部向下部逐层拆除。方案2:在电梯井内搭设落地式内脚手架(详见相关相关安全施工技术方案),注意脚手架高度不要低于作业层。3、搭、拆架体时应有专人负责监控记录。4、框架主体结构施工时,在楼板上电梯水平洞口位置尚未形成电梯井道时,由底层到作业面搭设脚手架,详见相关方案。注意作业面作业平台板(笆)的及时铺设。四、脚手架工程(落地、附着式)1、按脚手架相应搭设方案搭设。2、外(
17、内)脚手架作业面分别设置0.6m、1.2m高栏杆。并禁止拆除。3、 外(内)脚手架作业层的搁栅杆间距40,并在其上满铺脚手板笆。 4、脚手架的外侧采用密目网安全封闭,不留空隙。5、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大于15时,特别是外墙结构凹入部分或阳台板与窗台板间与脚手架内立(侧)面形成的水平大洞应作步步水平隔离,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6、搭脚手架时剪刀撑与立杆同步搭设。禁止作业人员在密目网外加接剪刀撑。7、在铺设竹笆前应先搭设防护拦杆。不得形成已铺竹笆不装拦杆的状态。8、外脚手架从首步开始按“二步二纵”设置拉结点,并禁止拆除。室内双排脚手架每隔6跨搭设抛撑。9、同步搭设外(内)脚手架的斜道。严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 高处 坠落 事故 安全技术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