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配网调控一体化智能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docx
《附件5《配网调控一体化智能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5《配网调控一体化智能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5:国家电网公司配网调控一体化智能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2009年9月目 录1总则11.1目的11.2适用范围11.3规范性引用文件12总体功能框架23功能描述33.1数据采集与处理33.1.1模拟量与数字量采集33.1.2状态量采集33.1.3数据处理33.1.4视频监视33.2事件及告警处理33.3控制功能43.3.1遥控及远方设置43.3.2遥控防误操作43.4故障判断及处理43.4.1具备馈线自动化条件的配电网43.4.2不具备馈线自动化条件的配电网43.5人机界面53.5.1图形显示53.5.2交互操作53.5.3信息查询53.6分区分流管理53
2、.7接线图管理63.8调度运行管理63.8.1当值调度管理63.8.2故障管理73.8.3作业票管理73.8.4客服信息管理83.9资料管理93.10运行分析93.10.1可靠性分析93.10.2特殊运行方式管理93.10.3报表管理93.11电网分析应用103.11.1状态估计103.11.2潮流计算103.11.3短路电流计算103.11.4网络结构优化103.11.5线损分析103.11.6无功优化113.11.7负荷预测113.11.8配网模拟仿真113.11.9网络重构113.12智能化功能113.12.1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网接入与控制113.12.2配网自愈化控制123.12.3
3、智能监视及运行优化123.12.4智能预警124主要性能指标134.1容量要求134.2冗余切换134.3可用性134.4计算机资源利用率134.5网络负载144.6信息处理144.7实时性145附录(规范性附录)161 总则1.1 目的为适应公司生产运行精益化管理需要,满足实施调控一体化管理对技术支持体系的需求,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开发”的原则,统一配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功能标准,确保配网生产运行的安全可靠和经济高效,特制订本规范。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地市供电企业配网调控一体化智能技术支持系统(以下简称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改
4、造。1.3 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号标准名称DL/T 516-2006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50-94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DL/T 575.1-1999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DL/T 721-2000配电网自动化远方终端DL/T 814-2002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T 1080-2008电力企业应用集成 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DL 5002-91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 5003-9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IEC 61970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IEC 61968电力企业应用集成 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2 总体功能框架3 功能描述3.1 数据采集与
5、处理3.1.1 模拟量与数字量采集对配电网设备(包括开关、配变、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网设备等)的电流、电压、有功、无功、电量等模拟量及数字量进行采集。3.1.2 状态量采集对配电网设备(包括开关、配变、故障指示器、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网设备等)的开关分合、保护动作和异常信号、故障信息、配电终端状态和通信通道状态等进行采集。3.1.3 数据处理对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包括有功功率总加、无功功率总加、有功电能量总加、无功电能量总加等)和工程化处理。3.1.4 视频监视根据需要,可实现对相关配电网设备及周边运行环境的视频监视。3.2 事件及告警处理通过自动调图、语音提示等手段,对配电网的各类事件/事
6、故进行报警,并可实现对事件/事故的自动记录、定位、事故追忆。3.3 控制功能3.3.1 遥控及远方设置对具备受控条件的开关(包括用户侧专变)实现分合控制,可实现保护及重合闸远方投停(退)、程序化控制。3.3.2 遥控防误操作遥控操作时具有“五防”的防误闭锁功能。3.4 故障判断及处理3.4.1 具备馈线自动化条件的配电网以配电终端发出的故障信息作为判断依据,自动确定具体的故障区段,并生成故障区段的隔离及非故障区段的恢复供电方案,可自动或经调度员确认后执行操作。在发生多点故障时,可对同时发生的多个故障进行判断和处理。配电设备如具备在线监测手段,系统生成网络重构方案时应评估其状况。3.4.2 不具
7、备馈线自动化条件的配电网根据故障停电设备的保护动作、故障指示器动作和主网/配网SCADA等信息,并结合95598、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信息,综合判断故障区段,并辅助生成故障区段的隔离及非故障区段的恢复供电方案,经调度员确认后执行操作。在发生多点故障时,可对同时发生的多个故障进行辅助判断和处理。配电设备如具备在线监测手段,系统生成网络重构方案时应评估其状况。3.5 人机界面3.5.1 图形显示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图形界面主要包括电气接线图、曲线图及其它图形。电气接线图能以地理接线、全网接线、联络接线、站内接线及单线等方式分别显示,配网各类运行信息在接线图上显示。电气接线图实现多图显示、相互定位、视
8、图缩放、漫游、量测、鹰眼导航等基本功能,并可对电网设备、地理对象等进行查询定位。根据需要,提供数据曲线图、饼图、柱状图等其它图形。3.5.2 交互操作在人机界面实现遥控、人工置位、报警确认、挂牌、临时跳接线(弓子线)等操作,并具备相应的安全约束条件。3.5.3 信息查询查询事件、停电、故障、挂牌、设备、预警、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网等信息,并可进行图形定位。根据需要,可以自定义条件进行查询。具备历史断面查询功能。3.6 分区分流管理可以将监控对象划分为不同的责任区域(电压等级、供电区域等),并与权限管理相结合,确定调度人员的监控职责范围,防止越权操作。按照责任区的划分进行信息分流,对各自责任区的
9、事项及告警进行确认和处理。3.7 接线图管理实现对配电网接线图变更的闭环流程管理。调度人员在审核确认的过程中,可以对变更前后的配电网接线图进行比较,能明显标识拓扑、位置和差异信息,自动记录变更前后的差异。审核确认后,自动更新电网接线图。条件具备时可实现电气接线图从GIS系统导入功能。实现电源点追溯、供电/停电范围分析、动态着色等功能,支持接线图打印、输出。3.8 调度运行管理3.8.1 当值调度管理3.8.1.1 调度待办事项当值调度待处理的业务工作,主要包括申请的审批及执行、工作票、指令票、故障处理、新设备投运、保供电、接线图变更的审核/发布、方式变更等。可对当值需要处理的所有业务进行查询、
10、提醒和处理。3.8.1.2 调度日志当值调度以时序事件形式记录业务处理记录,包括停送电操作、故障处理、新设备投运、运行方式变更、操作票/指令票等信息,也可由系统根据当值处理情况自动记录。交接班时,可根据本值未处理完成的记录和需交待下一班的事项等内容,自动形成交接班记录。3.8.1.3 运行日报对配电网运行的异常及故障情况、负荷、电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运行日报。3.8.2 故障管理实现故障查找、故障隔离、故障抢修、恢复送电、故障分析的闭环管理,并可利用相关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辅助判断及处理。根据故障处理的不同阶段自动分析停电信息,同时在接线图上实时显示故障停电区域。结合相关系统的应用情况,可
11、实现抢修工单下达、事故应急抢修单报送、安全措施布置、抢修车定位、95598工单关联、现场抢修管理、现场验收、恢复送电等流程化管理。3.8.3 作业票管理3.8.3.1 申请单管理包括停电申请、带电作业申请、新设备投运申请、临时停电申请等。申请单的填写、审核、审批、执行实现流程化处理。可通过停电范围分析和转供电分析等辅助功能,合理安排停电计划,减少重复停电。停电范围的分析结果包括影响的多电源用户、停电用户、重要用户、保供电用户、短时停电用户、缺陷设备以及可能涉及的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电网等信息,并为相关部门及时提供配网停电信息。3.8.3.2 工作票管理工作票填写、审核、签发、许可、延期、变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配网调控一体化智能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 附件 调控 一体化 智能 技术支持 系统 功能 规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3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