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淮码头通航安全评估报告[1]1.docx
《鑫淮码头通航安全评估报告[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鑫淮码头通航安全评估报告[1]1.docx(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淮南港潘集港区鑫淮码头工程通航安全评估报告(初审稿)安徽省长淮海事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十月53淮南港潘集鑫淮专用码头工程通 航 安 全 评 估 报 告项目建设单位:淮南市德友物资贸易有限公司承担单位:安徽省长淮海事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十月淮南港潘集港区鑫淮码头工程通 航 安 全 评 估 报 告项目负责人:吴隽如 高级工程师项目其他组成人员序号姓名职称职位专业方向1吴隽如高级工程师港航工程2高 新高级工程师港航工程3韦永章工程师交通运输第一章 概述31.1 项目背景31.2 评估依据71.3评估原则81.4评估主要研究内容9第二章 基础内容102.1 拟建码头工程设计概要102.1.1 淮南港潘集港
2、区鑫淮码头选址及总平面布置102.1.2码头建设方案112.1.3代表船型选择132.2 气象水文特征162.2.1水文162.2.2流量、泥沙172.2.3气象172.3 航道概况192.4 航道设施以及与通航有关的主要建筑物情况202.4.1 船闸202.4.2 桥梁212.4.3相邻码头232.4.4 相邻渡口232.4.5 排灌站242.5 码头水域交通管理情况262.5.1 船舶交通流量情况262.5.2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机构及现状262.5.3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26第三章 码头建设符合性和理性分析273.1 鑫淮专用码头建设与岸线规划符合性、合理性论证273.1.1 码头建设与
3、岸线规划相符合273.1.2码头选址合理性分析293.2码头建设与航道规划、标准及其适应性论证303.2.1符合航道规划要求303.2.2符合内河通航标准规定303.2.3符合调整后锚地规划要求313.3码头建设与其他相关规划符合性论证323.3.1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符合性323.3.2与水利规划相符合333.3.3符合防洪安全要求333.3.4符合环境保护要求33第四章 码头建设对通航安全环境影响的评估354.1 拟建码头对航行水域、停泊水域和回旋水域影响评估354.1.1拟建码头前沿航行水域分析354.1.2拟建码头停泊水域分析364.1.3拟建码头回旋水域分析364.2拟建码头航路规划
4、、流态、航道稳定性影响评估374.2.1拟建码头航路规划分析374.2.2拟建码头对航道流态的影响分析384.2.3拟建码头建设对航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394.3拟建工程本身通航安全评估394.3.1对通航安全影响因素394.3.2拟建码头建设对通航安全影响因素分析40第五章 施工期和竣工后安全保障措施425.1鑫淮专用码头施工期安全的保障措施425.1.1拟建码头施工方法及进度安排425.1.2拟建码头施工期主要安全保障措施435.2 码头竣工后运营期主要安全措施455.2.1码头靠泊设施的安全455.2.2航行和避让原则465.2.3靠码头的操作475.2.4船舶调头的操作475.2.5码头
5、装卸作业安全485.2.6对中洪水期船舶通航影响及助航设施及锚地的设置495.2.7锚地设置50第六章 存在的主要问题526.1 拟建码头处于弯道的凹岸,对下行船舶通航安全不利526.2 上端1号码头与下端7号受回流影响有一定淤积526.3邱家湖圩堤防洪标准较低,洪水影响码头正常使用526.4码头前沿岸坡较陡,对岸坡稳定不利536.5码头设计未考虑锚地和船舶污染回收设备53第七章 建议与结论547.1建议547.2主要结论55附件:1、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淮南港总体规划的批复;2、安徽省淮河和道局【2009】278号批复;3、淮南港潘集港区规划图;4、淮南港潘集港区鑫淮码头总平面布置图;5、淮南
6、港潘集港区鑫淮码头前沿航道横断面图;6、淮南港潘集港区鑫淮码头断面图;第一章 概述1.1 项目背景淮南市是华东地区中的煤炭和火电基地,潘集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储量,年开采量400万吨的大型矿井6对,有火电平圩、电厂。煤炭和粉煤灰外运量大,淮河为三级航道水运条件优良。为满足潘集区腹地物质外运、发展地方水运经济,淮南德友物资贸易有限公司拟在潘集平圩镇淮河大桥下游800米左岸原有煤炭码头基础上改建两个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煤炭散货码头泊位,计划年发运货物量80万吨。该码头拟建500吨(兼顾1000吨级)的泊位两座,静态投资约需6001000万元。该码头建设完成后,可大大减少潘集区域内的各国有煤矿煤
7、炭水陆运输的公路中转里程,积极推动我区煤炭水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并可实现水运煤炭(煤泥)80万吨/年,带动相关人员60人就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淮南德友物资贸易有限公司鑫淮码头主要承担淮南潘集矿区所产煤炭出口,码头所在的潘集区煤电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煤炭总储量37亿吨,建有潘一矿、潘东、潘三3座现代化特大型煤矿,年设计总产1000万吨,正在建设的潘四矿预计2009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吨。鑫淮码头现有的出口能力已不能满足水运煤炭发运量不断增长的需求。该企业距离潘集煤矿距离近,改建港口泊位能充分发挥公司业务优势是十分必要的拟建的码头岸线选址、防洪评价、环境影响报告已经完成评估或
8、审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通航安全评估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我公司于2010年9月与淮南德友物资贸易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接受委托,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探和资料收集,编制该码头工程的安全通航评估报告。拟建淮南德友物资贸易有限公司鑫淮码头所在航道位置见下图 :下图为鑫淮码头陆域装卸作业实景图:下图为鑫淮专用码头所在航段实景图:拟建码头的建设对该段淮河的通航环境和通航安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确保码头建成后船舶能安全通航,达到陆路、水路两条通道均畅通无阻的目的,我公司对拟建码头的通航安全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评估报告,经评审修改后,可作为海事管理机构审批该工程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和业主、施工单位在
9、施工期间和工程竣工后安全生产的依据,并规范该水域过往船舶的航行秩序,确保过往船舶航行安全和码头的正常装卸营运。1.2 评估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国发198778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国务院1995第187号令);(3)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2第355号令);(4)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交工字1991609号);(5)内河航标管理办法(交通部1996第2号令);(6)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交通部 199130号令发布,交海发2003357号修改);(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交通部 1999
10、第4号令);(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交通部2006年第1号令);(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通航安全评估管理办法;(10)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11)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JTJ287-2006);(12)内河助航标准(GB5863-93);(13)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2006);(14)安徽省航道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1995第62号令;(15)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052020);(16)关于同意全省内河航道技术等级()评审意见的批复,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1998149号;(17)安徽省港口条例2009年6月20日安徽省第十一届
11、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09年6月20日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号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18)淮南港总体规划(20052025)(19)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淮南港潘集港区鑫淮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淮南港潘集港区鑫淮码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安徽省淮河水利设计院2009年9月(21)淮南德友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委托合同;(22)工程相关图纸及其它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1.3评估原则(1)符合国家、交通部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2)满足现行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3)符合现行规范、标准要求。1.4评估主要研究内容为了得出综合性的研究论证,根据拟建码
12、头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评估要求及委托方的需要,对淮南港潘集港区鑫淮码头通航安全技术评估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码头及附近水域的通航环境基本情况;(2)码头建设与相关规划、标准、规范的符合性论证;(3)码头建设对通航安全环境影响的评估;(4)施工期和竣工后安全保障措施;(5)问题、结论与建议。第二章 基础内容2.1 拟建码头工程设计概要2.1.1 淮南港潘集港区鑫淮码头选址及总平面布置本工程位于潘集区淮河左岸,上距淮河淮南公铁大桥1.0公里,该段淮河河道基本顺直,左岸滩为鑫淮码头所在位置,该处常水位水面宽300m左右,河底较平缓,深泓高程0.691.00m,正常水深5m以上,通航条件良好。地面
13、高程在19.6420.42m之间,北岸淮河大堤高程为27.0427.16m之间,陆域宽度50米左右。陆域距离淮潘公路2公里,淮河北岸大堤混凝土路面直通淮河大桥和凤台现成,码头位置距离平圩电厂3公里,距离潘集一二三和潘北煤矿约10公里,有专用道路连接。因此,本项目拥有良好的陆路运输条件。本码头水路运输路径是由淮南出发,经淮河、洪泽湖、苏北灌溉总渠、京杭运河苏北段达长江中下游各地。其中淮河为三级航道,洪泽湖、苏北灌溉总渠也基本达到三级标准,京杭运河为二级航道,长江为一级航道。因此,本码头水路运输条件优越。拟建码头位置见下图:2.1.2码头建设方案根据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淮南港潘集港区鑫淮码头工程可
14、行性研究报告,拟建码头吞吐量按80万吨年进行设计。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煤炭出口泊位2个,设计吞吐量80万吨年;(2)港区道路400 平米;(3)港区占地7192平米; (5)共占用岸线160米。主要内容有码头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水工建筑物、港区道路、堆场等。推荐方案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11。表2.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项主要指标方案一方案二吞吐量总出口80万吨(煤炭60万吨粉煤灰20万吨)设计通过能力150万吨150万吨泊位数2个2个泊位吨级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设计船型67.510.81.9(长宽吃水)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19.70米设计低水
15、位:16.0米(95%保证率)设计高程码头顶高程20.5米,码头堆场高程20.5米,港池底高程13.30米码头长度29.5米2117米主要水工建筑码头平台和栈桥占用岸线长度160米道路面积400平方米堆场面积7192平方主要工艺设备装载机、料斗征地30亩工程总概算620万元920万元资金来源自有资金建设工期1年1年财务内部收益率39.6%投资回收期4年(税后)拟建2个泊位单独布置,码头高程20.5米,为中低水位码头。码头靠船平台顺水流方向长29.5米,横向宽12.0米,高桩框架结构,码头纵向排架间距5.5米,横向排架间距4.5米,共6排5跨,基础为1000mm钻孔灌注桩,每排设3根,上部结构为
16、现浇钢筋混凝土桁架式样,接岸为浆砌块石挡土墙,长度160米。陆域对应煤炭出口泊位码头布置,长160m,宽50m,紧邻淮河北大堤。主要分生产区及辅助区,生产区布置在陆域西侧中间,主要为煤炭堆场。辅助区布置在陆域东侧,主要有办公楼、机修车间、变电房、流动机械库、磅房、门卫等。进港道路位于陆域的北侧,通过河北大堤与省道S225连接,宽7m,长约1km。2.1.3代表船型选择l 天然及渠化级航道的尺度淮河为天然及渠化河流,根据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天然及渠化航道尺度不得小于表2.1 - 2中所列数值。表2.12 天然及渠化河流航道尺度代表船型尺设计度表航道等级船舶吨级(t)代表船舶、船队代表船型尺度(m
17、) (总长型宽设计吃水)1000(1)驳船 67.510.82.0(2) 货船 85.010.82.0 l 拟建专用码头通航评估选择的代表船型根据交通统计资料和实地调研,淮南市现有船舶分类、分段统计。船舶现状如下:一是船舶绝大部份都为钢质船。货船船型基本都是散货船。二是普通拖船的吃水一般在1.71.9米,总吨位26140吨之间。新增拖船的吨位都在100吨以上。三是驳船的吃水,空载0.4米左右,满载3.0米左右,总吨位在54407吨之间,新增的驳船一般都在200吨以上。四是机动货船的吃水,空载0.5米左右,满载3.2米左右,总吨位在532196吨之间。其中,100吨级以下的船,一般只做短途运输;
18、在淮河流域行驶的船舶的吨位主要在100500吨之间。五是进出港船型主要以机动货船和货驳为主,淮南市货船平均吨位为182吨,货驳平均吨位170吨。外港船在500吨级左右,少数达1000吨级。淮河航道规划和定级均为级航道标准,结合对实际运输船型的调查了解,工可报告确定该专用码头设计船型为1000吨级驳船,适用船型为我省新公布的京杭运河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推荐船型1000吨级货船,考虑运输货物是煤炭、熟料等大宗散货,并且航线较固定。根据淮河淮南段航道现状和规划,参照内河通航标准、内河货运船舶船型主尺度系列和京杭运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结合安徽省内河船型标准化发展纲要,代表船型和兼顾船型如下表:
19、设计船型尺度表船型主尺度(m)备注总长型宽型深200吨级机动驳30.06.52.5兼顾船型400吨级机动驳36.07.52.8600吨级机动驳47.08.53.0800吨级机动驳57.09.53.11000吨级机动驳67.09.53.2200吨级驳船30.06.52.5400吨级驳船36.07.52.7600吨级驳船47.08.52.9800吨级驳船57.09.53.11000吨级驳船67.510.82.0设计船型500吨级散货船45478.68.82.02.1兼顾船型600吨级散货船48509.22.02.3700吨级散货船50529.62.22.5800吨级散货船52549.82.42.6
20、900吨级散货船54569.82.62.81000吨级散货船56589.82.72.9设计船型具体选择主要设计代表船型尺度为:1000吨级驳船67.5m10.8m2.0m(长宽吃水)和1000吨级货船:58.0m9.8m2. 9m(长宽吃水);并兼顾900吨级以下的部分驳船、货船,以及上游霍邱周集作业区拖带船队为1拖8,1拖10节的1000吨级左右的驳船队,驳船尺度为5510.82.3米。2.2 气象水文特征2.2.1水文本河段地处淮河中游淮南市境内,工程河段上游有凤台(峡山口)水位站,根据整体规划淮河干流正阳关以下为级航道,按照内河通航标准(GB139-2004)的规定,设计最高通航水位采用
21、2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采用95%的多年历史保证率。根据凤台(峡山口)水位站19532003年历年最高水位统计分析,码头处常见水位17.018.0m,常见洪水位20.023.0m,淮河洪水退水速率0.28m/d,故码头标高确定为20.50m,码头设计高水位取19.70m,断面平均流速对0.9m/s,对船舶停泊、装卸作业影响不大,受蚌埠闸枢纽工程控制蓄水影响,每年10月至第二年5月淮河淮南段正常水位保持在18.30m左右,通航条件良好,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采取综合历时曲线法计算确定,相应于95%的多年历时保证率的水位为16.0m.施工水位采用采用码头处常见水位17.018.0m,码头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码头 通航 安全 评估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2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