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焕成——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docx
《郭焕成——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焕成——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大学博雅方略咨询(集团)公司 博 雅 研 究 RESEARCH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吕明伟 郭焕成 孙艺惠中国台湾休闲农业园区不仅提供农产品,而且形成了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区,这种“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农业旅游,又可达到提高农民收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台湾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的范围相当广泛,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现象,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几种类型。这些以农业旅游为主导的休闲农业园区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经济、社会等方
2、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台湾地区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通过对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发展阶段、发展特色、经营策略与管理、政策与措施等方面经验的研究分析,指出了大陆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可借鉴的经验启示。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中国台湾地区人们在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交通方面的消费比例逐年增加,观光旅游业日益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台湾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为台湾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市场需求,并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同时台湾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也呼唤着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内容更为丰富的休闲农业由此应运而生。作为休闲农业重要发展载体的休闲农业园区不仅提供农产品,而且形
3、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区,这种“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农业旅游,又可达到提高农民收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图13)。图1 台湾南投县清境青青草原农场 图2 台湾南投县翠竹绿休闲茶园 图3 台湾清境休闲农场1 休闲农业的定义、功能1.1 休闲农业的定义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供人们休闲,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换言之,休闲农业所表现的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在经营上更是结合了农业产销、农产加工及游憩服务3级产业于一体的农业企业。就经营范
4、围而言,休闲农业已将传统农业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不只生产固定形式的产品,而且还包括各种蕴含创意的服务,这样可以创造出许多附加价值,增加农民的收益。休闲农业园区是休闲农业发展的载体,也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数量、质量直接反映着一个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好坏。1.2 休闲农业的功能休闲农业结合农业与服务业,具有下列7种功能1:经济功能:(2)社会功能;(3)教育功能(图4);(4)环保功能;(5)游憩功能(图5);(6)医疗功能:(7)文化传承功能。2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发展阶段与重点2.1 观光农业时期(1971-1989年)自20世纪50-60年代初,台湾农
5、业开始萎缩以来,农政单位便积极致力于改善农业结构,寻求新的农业经营形态,以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有识之士便酝酿利用农业资源吸引游客前来游憩消费,享受田园之乐,并促销农产品。1980年,台北市首先在木栅区指南里组织53户茶农开办茶园,称为木栅观光茶园,开启了台北市观光农园的先例。鉴于台北市观光农园之发展经验,台湾自1981年底开始执行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辅导设置观光农园之地点、面积、种类、规模等均不断成长:从1982-1989年的短短7年中,观光农园面积超过1000hm2,范围包括14县,42乡镇,22种作物。2.2 休闲农业发展时期(19891994年)为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台湾农业主管部门于
6、1989年4月委托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举办了”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在会上对休闲农业的概念基本形成了共识,正式确定“休闲农业”名称。1990年台湾农业主管部门在改革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研订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制定了“设立休闲农业区”的一些基本条件。为加强休闲农业区的管理,台湾农业主管部门于1994年12月31日公布实施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并设定了“休闲农业标章”。2.3 休闲农业提升时期(1995年以后)台湾的休闲农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很快遇上了发展“瓶颈”,最重要的是法令规章无法配合发展的需要,其次是大众对休闲农业的认识不足,以及理念共识尚未完全建立,使得休闲农业计划难干推动。台湾
7、农业主管部门为了促使休闲农业在台湾顺利发展,重新调整计划策略与政策方向,较重要的有下列几项:(1)修正“休闲农业区设备管理办法”,明确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的区别和辅导办法;(2)拟定台湾休闲农场设置管理要点草案,制定休闲农业设施设置标准;(3)编印休闲农业工作手册,供辅导人员及经营者参考;4)组织专家评估、推荐优等休闲农场。3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3.1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建设现状2004年,根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的调查,全台湾地区共有正式批准的休闲农场1 102个。台湾休闲农场的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1999年以后,休闲农业进入兴盛发展期,新设立的休闲农场共有584个,占530,比往
8、年增加1倍,有4个县近几年新设立的休闲农场更多,如桃园县67个,宜兰县59个,南投县54个,台中县47个。可见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势头仍然较强。3.2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与建设类型历经多年的发展,台湾地区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的范围相当广泛,目前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园区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现象,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几种类型。这些以农业旅游为主导的休闲农业园区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台湾地区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2。图4 生态知识、植物识别讲解 图5充满童趣的体验活动抓泥鳅(1)观光农园
9、观光农园是指具有农业特产的地区,通过规划建设使其具有观光休闲与教育价值的农业园区。观光农园内提供观光游客所需的各种服务设施,以便游客体验采收农特产的乐趣并了解农特产生产过程,以增长游览时间,寓教于乐,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的目的。目前,观光农园的类型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观光瓜园等。(2)休闲农场休闲农场是台湾地区农业类型中最具代表者。休闲农场具有多种自然资源,如山溪、远山、水塘、多样化的景物景观、特有动物及昆虫等,因此休闲农业可发展的活动项目较其他类型的休闲农业更具多样性。常见的休闲农场活动项目包括农园体验、儿童活动、自然教室、农庄民宿、乡土民俗活动等。台湾地区对于观光农
10、园与休闲农场的区别并不是很明显,观光农园也可以休闲体验,休闲农场也可以观光游览,大多数农园、农场都同时兼具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的功能。(3)教育农园教育农园是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的场所。在教育农园里各类树木、瓜果蔬菜均有标牌,有昆虫(如蝴蝶)是怎样变化来的等活生生的教材。游客在此参与农业、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尤其为城市的青少年了解自然、认识社会、了解农业和农村文化,创造了条件。(4)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指经营者利用都市地区及其近郊的农地划分成若干小块供市民承租耕种,以自给为目的,同时可让市民享受农耕乐趣,体验田园生活。1989年,台北市
11、农会积极规划推动市民农园,并于1990年辅导北投区设立第一家市民农园,从而成为台湾第一家市民农园。1994年台湾农业主管部门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光驱计划”扩大试办市民农园,到1998年底,台湾已设置58处市民农园,都属于农耕体验型市民农园。这些市民农园与观光农园相比,市民农园是由城市市民利用平时业余时间经营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台湾市民农园的规划建设远没有其他园区形态发展好。(5)休闲牧场休闲牧场是以名、特、优、新的农作物,以较好的设施和高科技含量,进行生产并以此吸引游人,向人们展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多姿多彩的产品。以地处台东县卑南乡明峰村内的初鹿牧场为例,场区占地约54hm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郭焕成 生产 生态 生活 三生 一体 台湾 休闲 农业 规划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