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二次安全预评价报.docx
《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二次安全预评价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二次安全预评价报.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安全预评价报告 大 水 头 煤 矿 二0一三年四月编审人员签名编 审 人 员会 审 人 员专 业签 名单 位签 名地 测孙德胜生产部(地测)张仲儒通 防郭武奎 生产部(采掘)郭新世采 掘曾贤魁通 防 部唐银虎机 运王世勇生 产 部古亚丹机 运 部李万福调 度 室苏学友安 检 室张应芳地测副总张汉智采掘副总薛建中机电副总靳克应防突副总石爱雄通防副总王步青安全副总徐志军生产矿长吴克福机电矿长黄 波安全矿长王克君总工程师王 宁安全预评价人员评价组组长:王 宁评价组成员:王克君 黄 波 吴克福 徐志军 薛建中 王步青 石爱雄 靳克应 张汉智 古亚丹 张应芳 苏学友 李万福 唐银
2、虎 郭新世 张仲儒报告编制: 孙德胜 郭武奎 曾贤魁 王世勇 预评价报告编制说明依照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采掘重点区域安全评估规定(试行)的要求,为了确保西一采区101综放工作面在回采期间的安全,矿成立评价小组,组织采掘、地测、机运、通防等工程技术人员,对该面在回采前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预评价主要从工作面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煤层顶底板、矿压、机电、运输、瓦斯、煤尘、火灾等方面,对在回采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到安全隐患、危险、有害因素提前预防,超前治理,提高回采工作面本质安全程度,突出“矿压防范、瓦斯治理、水害防治、机电运输”四个重点,以
3、保障安全回采。本安全预评价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机电运输管理规定、大水头煤矿与中国矿大科研合作,中国矿大杜计平教授提交的大水头煤矿蓄水池下综采放顶煤安全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杜计平教授对西101工作面蓄水池下综采放顶煤安全开采提出的意见、“一通三防”等有关法规、规定。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安全预评价报告一、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西一采区首采101综放工作面位于1120水平,工作面标高11001142 m,地面标高15901620 m,地表深度448490 m。工作面设计走向长507m,倾斜宽110m/90m,可采面积47835m2,平均煤厚6.5m,平均埋深50
4、0m,工业储量44万吨,回采煤量36万吨。西一采区101综放工作面位于西一采区的西翼,东与西一采区运输石门为界,西以勘探线(西一与西三采区分界线)为界,南以DF9断层为界,北以1120运输大巷为界(即与西二采区运输大巷以40米净煤柱相邻)。西一采区101工作面地面位于刀楞山以北,罗家川、总机厂以南。西部地表有靖远电厂南北两个贮渣坝蓄水池。北灰坝蓄水池地表距西101切眼位置达1000米,对西101回采没有影响,南灰坝蓄水池靠近西101工作面,对西101回采有一定影响。2012年5月25日矿地测人员对南灰坝(蓄水池)进行了实测,南灰坝蓄水池分成两个蓄水池,实际面积分别为3.5万m2 与1.9万m2
5、 ,蓄水量分别为7.0万m3与3.8万m3 。2012年11月16日实测,南灰坝蓄水池两处处积水的面积分别为1.87万m2 、0.99万m2 ,积水量分别为2.79万m3 、1.48万m3 ;实测北灰坝蓄水池面积为14.5万m2 ,蓄水量 7.58万m3 ;但西101工作面并没有位于蓄水池正下方,101工作面开切眼地表距蓄水池水体的水平距离实测为173.2m。为确保电厂灰坝蓄水池下安全开采,矿重新设置了地表岩移观测点,并于2013年3月19日、20日,对电厂灰坝水体再次进行了实测,如采掘工程平面图所示,靠近西101切眼附近南灰坝蓄水池的两块水体,比去年11月16日实测水体面积增加、水量增大,其
6、中间用一条3米宽、1米深的水沟导通,其面积分别为43711、41808.2,合计面积85519.2,按平均水深2.5米计,蓄水量约21.3798万立方米。西101切眼距水体最近点地表平距为57米,比去年11月16日实测173.2米距离发生明显变化。北灰坝蓄水池也分成两块水体,其面积分别为24563.4、22216.07,按水深平均2.0米计,蓄水总量约93558.94立方米,水体最近点距西101切眼地表平距达1040米,对西101回采没有影响。东部地表大部分为沙地荒坡,地表之上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地带。(二) 煤层赋存及顶底板情况西一采区101工作面内可采煤层为一层煤,煤厚在5.0m8.0m之间。
7、从整体来看:工作面内煤层的厚度变化不大,煤层呈南厚北薄,东厚西薄的特点,底板大致呈中部低四周高的不规则状盆地形态分布,造成这一煤层赋存特点的主要因素是受DF8、DF9及F40大断层应力牵引揉搓作用,煤层发生塑性流变所致。 受断层应力作用,西101工作面范围内煤层破碎,裂隙发育,易发生抽冒。(三)地质构造情况西一采区101工作面区域范围内有DF9及F40号断层,两断层落差均较大,其中DF9断层落差在022m左右,F40号断层落差在1231米,两断层走向大致与西101工作面走向一致,是制约工作面倾斜宽度的主要地质构造。由于F40断层为正断层,受断层牵引应力作用,F40断层附近煤层较薄,DF9断层实
8、际揭露也为正断层,受断层挤压应力作用,靠近DF9断层附近煤层较薄。(四)水文及瓦斯地质情况1、西10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一层煤之上有、两个含水层,均为富水性极弱的含水层,且掘进期间对煤层顶板的破坏影响较小,故对工作面的正常安全生产影响不大。但由于工作面西部地表有靖远电厂灰坝,灰坝水有可能是西101工作面回采期间的主要水患来源,回采期间断层构造易疏通灰坝水,给回采带来一定危害。2、瓦斯:该区域属高瓦斯区域,为未开采区域,故瓦斯相对涌出量比较大。3、煤尘:煤尘具有爆炸特征,爆炸指数33.9,预计煤尘较大。 4、煤的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3-6个月,但也有21天的发火历史。属自燃煤层。5、地
9、温、地压:均属正常地区。(五)工作面巷道布置与采煤方法 1、巷道布置西101综放工作面开切眼由于断层影响,采用两段布置(即I段切眼和II段切眼),工作面成“刀把子”形状。工作面回采I段切眼(90米)向前推进53m与II段切眼(110米)对接后,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一进二回”的巷道布置方式。如下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2、采煤方法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厚、全部垮落法的采煤方法。(六)回采工作面设备配备工作面主要设备配备如下:1、液压支架工作面下端头配用ZZFT84002031(一组两架)端头液压支架支护,下出口使用2架ZFG48002031型过渡支架支护,ZF4800/17
10、/28型基本支架70副。2、采煤机一台3、前部刮板输送机一台,长度110m。4、后部刮板输送机一台,110m。5、转载机一台,45m。6、破碎机一台。7、乳化液泵两台。8、胶带输送机二台。二、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管理和矿压显现一)存在的危险与安全隐患分析1、西101综放工作面煤层由于是受DF9、F40大断层应力牵引揉搓作用,煤层发生塑性流变所致,致使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裂隙发育,煤层破碎。综放工作面内有F西101-1断层,落差3米左右,F西101-2断层,落差3.6米左右,F西101-3断层,落差0-9.2米,已揭露的共有5条断层,均为正断层。这些断层落差较大,造成煤层顶板破碎,给回采期间的顶板管
11、理带来了隐患。工作面虽然装备两柱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进行支护,但回采时如果拉架不及时与放煤过量,极易发生煤壁片帮、顶板抽冒事故。2、工作面内有5条已知断层,由于断层落差较大,预计局部回采期间煤机要截割岩石,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3、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和回采结束设备回撤时可能发生煤壁片帮或顶板抽冒事故。4、工作面回风顺槽侧由于断层影响,工作面前段53米呈“刀把”形状,当工作面推进53米后与二段开切眼对接,增加了回采安全管理难度。5、工作面上下出口、过钻场预计压力较大,也极易发生顶板抽冒。6、工作面是首采面,周围无采空区,但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受动压影响,两道和顶板瓦斯抽放巷、工作面矿压显
12、现预计仍较强烈。回风顺槽、运输顺槽、顶板巷为锚网支护,支护强度较好,但局部预计压力较大,巷道变形,断面缩小,底鼓严重,影响安全生产。7、工作面与西二采区运输大巷净煤柱为40米,预计回采期间动压将影响大巷,造成大巷变形,底鼓严重,存在安全隐患。8、西101工作面是采区首采工作面,断层较多,但均为正断层,其断层应力均为拉应力,掘进期间没有强矿压显现,回采期间也可排除强矿压动力显现危险。二)整改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煤帮)管理和过断层措施1、工作面在回采期间要认真搞好矿压观测工作,及时收集总结工作面的初期、周期来压步距,掌握巷道顶板的来压规律,做好矿压预报预测工作,为防止片帮抽冒、巷道冒顶提
13、供资料。2、工作面要做到及时移架,并采取正确的移架方法。煤层较松软时,要做到追机、带压擦顶移架,以减小端面距。放煤时严禁过量放煤以防止架顶漏空,造成冒顶和支架发生倒架。3、加强煤壁管理,及时拉架并打起护帮板对煤帮支护。发生片帮深度较大时,要及时打设单体柱、木板梁进行支护。要预防由于煤帮片帮造成顶板抽冒。4、加强支架架间的小木板蓬堵漏工作,防止煤矸漏空,造成顶部抽冒。5、回采期间要加强上下出口、过钻场及工作面顶板管理,要指定专人负责,做到支护齐全牢固可靠。6、工作面两道距工作面30m范围必须进行超前支护,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架距巷帮支护必须齐全可靠,确保通风、行人安全畅通。7、加强两道和顶板巷的顶板
14、管理。平时要加强巷道的矿压观测,发现巷道压力大、顶板坠包、顶板下沉量超过150mm时,依据大水头矿顶板管理制度,及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补打锚杆加强支护。巷道底鼓严重段及时进行起底维修,确保安全生产。8、工作面初采煤机截割回收切眼帮锚杆时必须指定专人洒水,以防滚筒截割产生火花,并严格执行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9、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时,采取加快推进速度的方法,并做到及时拉架支护,控制煤帮,使工作面快速安全通过来压区。10、当工作面遇到较大断层时,必须由地测人员确定断层落差大小,以及断层处的岩层产状与岩石硬度系数并做出预报。综放队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编制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保
15、证工作面回采安全通过断层。11、断层出现及时调整工作面与断层面之间的夹角,为顶板管理创造条件。12、工作面断层岩石硬度系数较大,煤机截割岩石困难时,应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采用打眼放松动炮的方法,预先进行岩石松动,再进行煤机截割的安全技术措施。13、加强断层带的顶板管理。断层带的顶板比较破碎,工作面在回采期间要采用随机移架及时支护顶板;带压擦顶移架支护顶板,做到顶板支护及时快速。14、在回风顺槽,每隔20m(两钻场之间)向工作面垂直打一组注水钻孔,进行深孔注水。工作面煤层破碎极易片冒时,在架前沿工作面走向在煤帮每隔1015m人工打注水孔,利于支架喷雾水进行注水,以控制煤帮片帮,为工作面回采创造
16、安全条件。15、工作面要提前编制与二段切眼对接的安全技术措施。回采工作面在接近二段开切眼10 m时,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回采工作面和设备布置,调整好支架、溜子间隙,做到工作面坡度适宜,并严格控制片帮抽冒,以便工作面安全顺利对接。对接工作面期间要加强现场跟班管理和技术指导,确保安全。16、由于西101运输顺槽和西二运输大巷之间煤柱为40m,在回采期间,加强对西二采区运输大巷设点进行矿压观测工作,并采取在西二运输大巷打一排中心单体柱提前支护的方式加强支护。发现巷道变形、底鼓,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加固维修。17、一段切眼除下出口10米煤壁段有顶煤、最厚达3.6米外,均沿煤层顶板布置,工作面生产
17、口30米截割煤层顶板平均厚度达1.8米。因此。一段切眼走向长53米段回采时能够所放的顶煤不多,几乎没有。同时执行中国矿大杜计平教授提出的靠近DF9断层30米段不放煤措施,见附图所示放煤线,放煤线以西只割煤、不放煤。放煤线以东正常割煤、放煤。(二)预防强矿压措施根据西101工作面巷道掘进期间及目前矿压观测资料分析,工作面回采巷道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近量均稳定,未超警戒指标,巷道锚网喷联合支护稳定,没有发生过矿压异常现象;同时工作面揭露的主要断层DF9、F40及三条派生小断层均为正断层,其主要应力为拉压力。因此,可排除强矿压危害的可能性。回采期间为预防发生矿压造成危害,要严格落实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
18、公司防治矿压动力显现暂行规定和大水头煤矿顶板管理制度,加强工作面、后巷矿压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支护。三、工作面回采期间水患一)存在的危险与安全隐患分析 1、西101综放工作面为西一采区首采工作面,通过对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掘进期间收集的地质资料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工作面相邻边界无老空积水。一层煤之上有、两个含水层,均为富水性极弱的含水层,含水层的水对回采期影响较小,故对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影响不大。 2、西101工作面西部地表有靖远电厂两个灰坝,坝内有大量积水。经2012年5月实测,两个坝内(蓄水池)水的面积为5.4万m2,积水总量约10.8万m3。11月19日实测,灰水坝
19、内(蓄水池)有3处积水,3处积水的面积分别为1.87万m2 、0.99万m2 、14.5万m2 ,3处的积水量分别为2.79万m3 、1.48万m3 、7.58万m3 ,总积水量为11.85万m3,经实测该灰坝积水距西101工作面切眼地表平距为173.2m。2013年3月19日、20日,对电厂灰坝水体再次进行了实测,如采掘工程平面图所示,靠近西101切眼附近南灰坝蓄水池的两块水体,比去年11月16日实测水体面积增加、水量增大,其中间用一条3米宽、1米深的水沟导通,其面积分别为43711、41808.2,合计面积85519.2,按平均水深2.5米计,蓄水量约21.3798万立方米。西101切眼距
20、水体最近点地表平距为57米,比去年11月16日实测173.2米距离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回采期间受到采动影响,坝内积水仍有可能通过断层裂隙导入采空区,坝内积水是西101工作面回采期间的水患来源,存在着安全隐患。3、西101工作面掘进期间按探放水设计对工作面区域施工的探放水钻孔及已揭露DF9断层,均无水患;西二运输石门、回风石门、西二运输大巷掘进期间揭露的F40断层均无水患威胁。4、DF9断层为有可能疏通靠近西101工作面南灰坝水体主要地质构造,DF9断层落差043米,实际揭露倾角53,按53倾角计算该断层在地表位置,距南灰坝蓄水池水体距离350米左右,可排除该断层带导通地表水体的可能性。二)整改
21、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在回采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治后采”的原则和“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防止重特大水害事故发生。 2、在回采之前有效改变地面补给水源。如:利用排水设备排放、建立上游水池、水池铺底、推土机推土掩埋靠近切眼的水体、人为改变水体位置,使水体远离工作面地表等措施。3、为预防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顶板易抽冒造成“导水裂缝带”异常发育,工作面初采30m段严格控制放顶煤,做到见矸关门,减小初次放顶期间的“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 4、回采期间定期对灰坝水进行观测及周边塌陷地表治理。5、对综采队每位作业人员进行防水、
22、治水、避水知识教育,井下要设置明显的避水路线,并向每位职工贯彻,一旦工作面出水,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向调度及有关单位汇报,查清原因,采取措施后方能恢复作业,发生严重水患威胁时,应切断工作面所有电源,立即按避水路线撤人至安全地带。 6、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应配备不小于60 m3/h 的排水设施,完善排水管路,配备2台60 m3/h的大泵,并确保排水路线畅通,确保所有水泵运转正常。 7、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有关防治水工程现场监督管理工作由矿安检室负责监督本措施现场落实情况。8、当工作面有重大水患危害事,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面回采,召集有关部门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分析水患因素,再未消除安全隐患前,不得擅自
23、回采。9、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大水头煤矿蓄水池下综采放顶煤安全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结论及安全技术措施,蓄水池正下方的采高要严格控制在7.55m及以下,非正下方的采高要严格控制在9.49m及以下开采是的安全的。西101工作面在蓄水池的非正下方,煤层厚度为58m,平均6.5m左右,因此,西101工作面可正常放顶煤安全回采,但放顶煤时必须做到“见矸关门”,严禁超放矸石,防止实际采高超过设计采高(9.49m)。10、制定专门的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后贯彻执行。同时将西101靠近水体回采情况及相关防治水措施等资料报集团公司审批。四、工作面回采机电运输一)工作面主要设备存在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析1、工作面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1 工作面 回采 二次 安全 评价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