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1915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1915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1915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915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项目名称:隆林水头机制炭厂机制木炭加工项目建设单位(盖章):隆林水头机制炭厂编制单位:江苏新清源环保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8年10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水源地和生态敏感
2、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概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评价适用标准10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3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0环境影响分析21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6结论与建议38附图附图1项目所在位置图附图2
3、项目周边敏感点位置图附图3项目总平面图附图4项目现状图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备案证明附件3营业执照附件4选址意见附件5土地使用证明附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信息表建设项目基本概况项目名称隆林水头机制炭厂机制木炭加工项目建设单位隆林水头机制炭厂法人代表*联系人:*通信地址*联系电话*传真邮编*建设地点隆林县猪场乡水头村水头屯立项审批部门隆林发改局批准文号-29-03-029281建设性质新建4改扩建口技改口行业类别及代码C4220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占地面积(m2)1333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1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
4、日期2018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资源匮乏,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大力发展再生能源、变废为宝,是国务院提出的重大课题,同时是科技发展必然趋势。木炭是我国工业、农业、冶金等行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和添加剂,同时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燃料。隆林水头机制炭厂投资10()万元建设“隆林水头机制炭厂机制木炭加工项目”,年产Iooo吨机制木炭,可实现固废资源的回收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三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中“86
5、、废旧资源(含生物质)加工、再生利用”的“其他”,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隆林水头机制炭厂委托,委托书详见附件K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工作。在现场踏勘、监测和资料收集等的基础上,根据环评技术导则、法律法规及其它有关文件,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以期为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二、项目概况1、基本概况项目名称:隆林水头机制炭厂机制木炭加工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隆林水头机制炭厂建设地址:隆林县猪场乡水头村水头屯建设内容:占地面积约1333平方米。其中厂房4间,包括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凉场和生产车间,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宿舍11间,建筑面
6、积165平方米,办公用房40平方米。年收购木屑废料2000吨,加工及销售机制炭300吨。表1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工程类别单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及规模备注主体工程生产车间建筑面积8OO内部设有18个木炭窑(1.2*1.2*1.6),一个冷却池(3*1.6*1.5)可实现年产300吨机制木炭的生产能力辅助工程办公用房办公宿舍住宿储运工程原料仓储用于存放项目所需要原材料成品仓储用于存放项目产品凉场用于置放冷却水池(3*4*3)公用工程给水系统项目用水为山泉水排水系统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供电系统市政电网供电环保工程废气处理水膜除尘设施+15m烟囱;抽油烟机生活污水化粪池、沉淀池、冷却池噪声防治选用低噪
7、声设备,隔声、减振、降噪、绿化等降噪措施固废处理生活垃圾:垃圾桶2、产品方案表2项目产品规模产品名称年产量(ta)机制木炭3003、主要生产设备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3。表3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制棒机6台购置2炭化窑18个购置3烘干机2条购置4风机2分购置5输送带1套购置4、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表4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编号名称年用量(ta)备注1木糠(原料)2000含水率60%2木柴边角料50燃料5、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员工10人,均在厂区食宿。年生产300天,工作制度实行8小时工作制。6、公用工程给水:项目用水为山泉水。全厂用水包括:冷却池用水、水膜除尘设施用水、员
8、工生活污水。其中生活用水按10人计,人均日用水200L/人,计2.0d(600m3a);水膜除尘设施配套建设1个20?的废水沉定池,水膜除尘废水经沉定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水膜除尘用水量约50n?/a;炭化窑冷却水不与物料接触,仅温度升高,循环使用,日常只需补充蒸发损失即可,冷却池用水量约200m3a0共计用水量为850m3/a。排水: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经雨水管网周边沟渠;生产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定期掏用作农田肥料,不外排。供电:项目生产和生活用电均引自市政电网,经厂区配电房变压后供给各用电系统使用。消防:项目消防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9、有关规定实施。7、项目选址合理性项目选址位于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水头村水头屯,选址不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内,周围主为林地和山地。项目周边500米范围内无工厂、无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项目的生产噪声、烟尘等污染物经采取相关措施处理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并与2017年7月12日取得隆林各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同意选址(见附件)。综上所述,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选址基本合理。8、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厂区用地整体为长方形,现状平面布置为:厂区入口处位于厂房西侧,烘干、制棒、炭化窑位于项目厂房东侧,原料堆场位于项目地块东南方向(见附图)。环评认为项目平面布置基本合理可行。9、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
10、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三十八、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20、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妥善处置和综合利用工程”为鼓励类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现行相关产产业政策的要求。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且原用地为荒地,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项目地理位置简述隆林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处在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带。是广西仅有的2个各族自治县之一和百色市1
11、2个县(区)中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隆林是一个“老、少、边、山、穷、库”的县份。199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革命老区;是广西仅有的2个各族自治县之一和百色市12个县(区)中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广西28个国定贫困县之一;是电站库区,“九五”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和平班水电站就在隆林境内建设。2、地貌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是个海拔较高,以中山为主,无平原的山区县,素有山高谷深,”地无三里平”之称。地势是南部高于北部,自西向东倾斜。金钟山山脉自西向东横贯全县,南部的斗烘坡顶峰海拔高程1950.8米,为全县最高峰,西南部蚂蚁高坡高程1826米,西部金钟山高程1
12、819.4米,东部沙梨河与南盘江汇合处高程380米,为全县最低处,最高与最低处垂直相差1570.8米。地貌结构有土山区(非溶岩)和石山区(溶岩)两大类。土山区面积2462.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69.3%;石山区面积1090.7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0.7%。山区分布在东部的沙梨、委乐、扁牙、者隘、者浪乡和新州镇,南部的岩茶、龙滩、介廷等乡,西部的祥播、革步、金钟山和猪场的岩坪一带,北部的者保乡东南面。其特点是山体高大,呈东西走向,山脉延绵,由于流水侵蚀,山地割切严重,高峰和深谷常常相间,地势崎岖,相对高度200400米,出露的岩层主要是三迭纪的砂页岩。这类地区是主要农、林牧区。土山区中的河谷较
13、开展,有较广的河漫滩和近代形成的阶地,并且在斜坡上常有几个转折点,形成一种梯状坡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沙梨河、者浪河、新州河、南部的冷平河、西部的乌冲河、清水河等河流两岸,是水稻的主要产区。石山区分布在南部斗烘坡南北两侧的蛇场、德峨、常么、克长、长发等乡,东部的隆或乡以及马鞍山脉的者保乡、梗杈镇的西面和祥播乡的北部、出露的岩层是泥盆纪、石炭纪、三迭纪碳酸盐类的石灰岩和少量的寒武纪白云岩。石山较高大,山峰常在IOOO米以上,有的超过1500米,为喀斯特化初期或中期的块状中山。由于地下水溶蚀的结果,山坡上尖峰密集,群峰间经常深陷数百米,为倒椎形的圆帽,山块中没有表流,只有在石边缘地带的坡立谷(常见三
14、面石山)中,才有河流流出地表,但不久又流入岩洞或溶斗中。由于地形起伏不平,地貌复杂,陶成山区多,水面少;陡坡多,平地少。3、气象隆林各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较为明显,温润多雨,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县境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气温差异大;县城新州多年平均气温19.1,多年平均降水量1157.Omni。4、水文地表水: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以金钟山山脉为南北分水岭。北侧属于南盘江水系;南侧属于右江水系。流入南盘江水系的河流流域面积2959.62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83.3%;流入右江水系的河流流域面积593.34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16.7%。流域面积在25平方
15、公里以上的地表河有21条。其中注入南盘江水系的有怀鲁河、领好河、祥播河、新州河、北楼河、那东河、乌冲河、那伟河、岩坪河、蒙里河、那前河、播立河、冷水河、马雄河、三道河15条。流入右江水系的有冷平河、龙英河、周帮河、岩茶河、介廷河、平利河6条。地下水:境内有地下河14条,以金钟山山脉为地下水南北分水岭。北侧有卡达、新寨、者么、下江社、大保上、半腊、祥播、鱼洞、绿阴塘、小河沟10条,均流出地表转为明流后注入南盘江,地下总流程为113.04公里,枯水平均流量为0.727立方米每秒。南侧有龙潭、周同、水头、岩腊4条,注入右江上游干流驮娘江,地下总流程为58.8公里,枯水平均流量为0.21立方米每秒。5
16、、土壤1981年土壤普查结果,全县共有6个土类,16个亚类,31个土属,68个土种,土壤构成主要是砂页岩发育的红壤、黄红壤和黄壤,其次是石灰岩发育的棕色石灰土。壤随高度呈地带性显著,亦有区域性土壤。6、动植物资源县境内土地肥沃,雨量适中,气候温和,适宜各种植物生长,植被遍布山峦,林木苍翠,种类繁多,生长旺盛。主要植物群落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人工针叶林,人工经济林,竹林,禾草群落,以壳斗科的栋类为优势种类,主要有麻栋、栓皮栋、青刚栋、白栋、大叶栋、山板栗。其次有红椿、香椿、小果香椿。苦楝、酸枣、榛树、樟树、荷木、木棉、合欢、枫香、粗皮桦、冬瓜木、喜树、泡桐、楸木、重阳木、花桐木、
17、心叶簧、杜仲、丁木、蝴蝶果及大小榕树等。地带生植物,按南北方向分,西南部地区植物资源较多,主要有樟科、木兰科、山茶科、金缕梅科等,东北部地区保存植物较少,有代表性的地带性植物主要有壳斗科的麻栋、栓皮栋、金缕梅科的枫香,人工杉木林,油茶,油桐等。按土山、石山地区分,大部分土山区地带性植物皆以壳斗科栋类树种为代表植物;金钟山至沙梨南盘江流域,龙滩乡、蛇场乡高山村一带有细叶云南松林;中部地区的扁牙、者浪一带有枫香树纯林;南部地区有柏木(冬瓜木)纯林分布,这些都是有代表性的地带性植物。7、交通解放前,县内无公路,无机动车辆,各族人民生活用品的交换与流通,全靠肩挑背负马驮。1952年正式修筑隆林县城至田
18、林旧州公路,1955年7月全线竣工通车。19581975年,是公路发展较快的时期,自治县组织全县民工自带口粮和行李,上山安营扎寨,劈山开路,修通了县城至德峨、新州至金钟山、凡合至龙良、大树脚至岩茶、河马至隆或、弄金至介廷等公路。1979年以后,相继修通了革步至蒙里,介廷至那达、坡陇桥至梗杈、沙梨至隆或等公路,盘百公路隆林支线也已竣工通车。到1995年止,全县21个乡(镇)除长发、龙滩、者隘3个新乡的公路未验收通车外,18个乡(镇)全部通车。178个行政村有96个通汽车。县内国道、省道公路189.623公里,县、乡道公路336.8公里,村屯道公路182公里。8、林业县内森林资源丰富,是自治区林业
19、重点县之一。解放前,无公路,人烟稀少,森林覆盖率高,当时人们说的“人在林中走,三日不见天”仍流传至今。1952年全县森林面积为231.06万亩,覆盖率为43.5%0其中天然林228.6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98.9%,属于封闭式的自然林业。1953年自治县成立后,制定了开发林业生产的计划,并提出“保护森林,严禁放火烧山”的措施。1955年成立金钟山林场,原始森林开始得到开发利用。全县林业生产进入发展时期。从50年代末期开始林木砍伐与造林比例失调,特别是1958年,全县发动群众上山大量砍伐林木炼钢铁,仅这年全县就砍伐木材近2万立方米。三年困难时期以后,提出恢复粮食生产,出现大面积毁林开荒。森林继续
20、遭到严重破坏,到1974年森林面积比I960年减少45%,林木蓄积减少51%,森林覆盖率下降11%。19751981年毁林开荒、山火等原因,全县森林面积又减少45.8万亩,这时期人工造林仅有17.5万亩,种比毁少28.3万亩,平均每年减少4万亩,全县森林面积从1974年的165.4万亩,减少到1981年137.1万亩,减少17.11%,森林蓄积量从1974年的522.4万立方米下降到1981年的428.9万立方米,下降17.9%。1982年开始,自治县建立健全林业工作机构,加强林业经营管理,基本形成了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监督、节能、燃料供应相配套的林业体系。1984年组织林业调查队,对全县林
21、业生产基础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将全县划为4个造林大区,规定石山区要则重于发展经济林、薪炭林和水源林;泥山沿南盘江畔的低山地区要则重于发展果、桐、茶等;泥山的高中山地区要则重发展水源林、用材林等。19891995年自治县先后作出了奋战十二年,基本绿化隆林的决定、关于开展封山育林的决定和实行改燃(灶)节柴,以电以煤代柴的决定等,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林业的措施。1995年全县共有森林面积283万亩,覆盖率为53.34%,分别比1974年增加71.1%和上升22.14个百分点。尽营人工造林取得成效,但森林资源消大于长的局势未能完全扭转,1995年森林木材蓄积326万立方米,比1974年减少1
22、96.4万立方米。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区域环境功能属性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评价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属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2018年9月百色市环境质量状况结果显示,百色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l优良率)为100.0%,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本评价范围区域周围均为山地、林地,无大型空气污染源,总体上空气质量良好,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2、水环境质量拟建项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证书 国环评证乙字第 1915 建设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6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