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系统设备模块维护说明.docx
《生产管理系统设备模块维护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系统设备模块维护说明.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产管理系统设备模块维护说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2009年8月第一节 电网设备管理电网应用中的设备管理对象包括:电网设备和电缆设备涉及到的各种主设备及附属设备。设备管理既是电网业务应用的重点,又是基础性数据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和维护者。大多数设备都同时具有两种类型的设备属性,即物理属性和运行属性。物理属性也可被称为固有属性,是现实世界中具体设备本身的属性,例如杆塔的生产厂家、出厂日期、杆高、杆重等;运行属性则是当具体设备投入运行时才拥有的属性,例如投运日期、运行状态、埋深、敷设方式等。一个设备无论投运与否,其物理属性值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但其运行属性会根据投运情况有所改变,甚至消亡。根据以上特点,我们
2、将设备分割成运行设备和物理设备两部分;如果设备处于投运状态,那么该设备由运行设备和物理设备两部分组成;如果设备处于库存状态,那么该设备只包含物理设备部分。下图为“设备属性模型”示意图。一般而言设备管理的主要业务功能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设备建模:设备模型是设备管理的开端和基础;构建出一系列完整的电力设备数据模型后,才能够开始进行后续更深入和更高级的设备相关应用。 设备属性信息维护:依据设备模型的设计规则,通过录入、导入和编辑等手段将各种类型的设备及其基本属性添加进设备库中,并进行及时和必要的维护。这里的基本属性不包括设备的图形信息;但维护过程包含对设备图形信息的关联。 设备图形信息维护:依
3、据设备模型的设计规则,通过录入、导入和编辑等手段将各种类型的设备及其图形信息添加进设备库中,并进行及时和必要的维护。这里的图形信息是指设备照片和设备在地理图上的沿布信息;沿布信息显然包含了对设备的关联。电网一次接线图的维护过程属于“电网设计”内容。 电网设计:包括电网设备台帐管理、电网一次接线图、网络拓扑维护等内容。这其中的设备台帐管理又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基础环节。设备建模设备模型是设备管理的开端和基础;构建出一系列完整的电力设备数据模型后,才能够开始进行后续更深入和更高级的设备相关应用。电网设备之间存在两种关系,即拓扑关系和层次关系。只有同时考虑和处理这两种关系,才能对数量众多且关系复
4、杂的电网设备进行合适的分类及分层,从而构造出完整的电网电网模型。拓扑关系是指电网设备的电气连接关系,即描述什么设备通过什么导线或电缆与什么设备相连。拓扑关系是进行电网连通性分析、实时运行分析和模拟运行分析的基础。层次关系是指电网设备的隶属关系,如某电杆属于某条馈线或某开关属于某开关柜。隶属关系可能是为了管理的需要而存在的,如电杆和馈线的关系;也有可能是空间上包含关系,如开关与开关柜的关系。电网管理系统的设备建模,必须完整描述设备间的拓扑关系和层次关系。因此在设备模型中,应该同时包含层次模型和关系模型两部分;拓扑关系和层次关系都属于设备的运行属性。大多数设备都同时具有两种类型的设备属性,即物理属
5、性和运行属性。设备的空间地理位置信息属于设备的物理属性,也就是设备的空间模型。因此电网应用的设备模型可以分为三类:层次模型、关系模型和空间模型。 设备层次模型:层次模型反映的是不同设备类别之间的隶属关系。一般情况下这种隶属关系是相对固定的,因而可以在电网管理系统中预先设定一种设备层次树,不同类型的设备居于层次树的不同节点中。当进入到设备管理的实际应用时,所有具体的实物设备必须在这棵设备树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即各自所属层次下的树节点,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管理和维护;应用顺序是从较高层次的树节点往较低层次的树节点延续生长。本系统中,设备层次树是设备层次模型的主要表现形式;即设备树是系统处理设备之间层
6、次关系的模型依据。新的设备类型进入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加入到设备层次树的恰当树节点位置。系统提供了一个名为【设备树描述器】的功能模块,可以根据需要完成这一过程。进入该模块后,将展现系统所使用的设备树;可以在需要的设备层次下增加树节点;可以删除和修改所选择的各个层次的树节点。当遇到设备列表中不存在的设备,可参照已有设备为模板生成自定义设备类型;新的设备类型可以定义各种相关属性;而在使用上与其他设备类型一致。系统提供了一个名为【数据字典维护程序】的功能模块,可以根据需要完成创建新设备类型的过程。进入该模块后,选择“设备类型维护”下的【主设备类型维护】功能按钮,即可添加新的“物理设备类型”或“运行设
7、备类型”。 设备关系模型:关系模型反映的是同类设备之间和不同类设备之间的拓扑关系;即描述电网设备的电气连接关系。这种拓扑关系变化多端且数量庞大,设备越多则会越繁杂。因而一般情况下这种设备模型需要运用图形化界面应用来体现。系统提供的图形化界面应用模式共有两大类:一次接线图和地理图。设备一次接线图适合反映设备关系模型;地理图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设备的拓扑关系,但更适合反映设备的空间地理位置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名为【一次图编辑】的功能模块,是专门维护和管理设备一次接线图的工具。进入该模块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添加代表不同设备的各类图形构件或图元;可以随时调整这些图形构件或图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大小
8、、连接和方向等因素,以正确反映设备之间的关系。然后将设备树中各个具体设备与一次图上的对应图形构件或图元进行关联处理;这样设备与图形之间就建立了必然的联系,为后面各种基于拓扑关系的电网应用及分析奠定了基础。 设备空间模型:系统提供的图形化界面应用模式中的另一大类就是地理图。地理图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设备的拓扑关系,但更适合反映设备的空间地理位置信息,即空间模型。对地理图的应用要求是在符合设备基本拓扑关系的前提下,能够精确反映设备的地理和空间位置信息。这里主要描述地理图在设备空间模型中的应用。系统提供了一个名为【地理图编辑器】的功能模块,是专门维护和管理地理图的工具。进入该模块后,可以根据实
9、际需要添加代表不同设备的各类图形构件或图元;可以随时调整这些图形构件或图元之间的准确位置、大小、连接和方向等因素,以正确反映设备之间的关系及空间地理信息。然后将设备树中各个具体设备与地理图上的对应图形构件或图元进行关联处理;这样设备与图形之间就建立了必然的联系,为后面各种基于空间地理模型的电网应用及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节 设备库维护工具【设备库维护工具】提供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克隆功能克隆功能允许将某个设备的属性信息有选择地克隆到其它设备中去。克隆功能仅面向线路下的设备。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下的线路都是指10kV馈线或400V低压线路。 同杆功能同杆功能允许建立不同线路杆塔间的一杆(塔)共
10、用或称多用关系;同杆现象在电力系统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同杆功能仅面向线路下的杆塔设备。通过在系统主界面的【设备维护】功能组中选择【设备库维护工具】选项,即可进入该功能开始相关操作。也可以直接在系统完全安装路径的“BIN”子目录下双击DevNormalMaintain.exe可执行文件来启动该功能界面。本章分为克隆功能、同杆功能、联络电缆功能这几个部分来说明【设备库维护工具】的详细使用过程。克隆功能克隆功能允许将某个设备的属性信息有选择地克隆到其它设备中去。克隆功能仅面向线路下的设备。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下的线路都是指10kV馈线或400V低压线路。下面是完成设备克隆过程所必须的操作步骤。一
11、、进入该功能后出现如下图3.1所示的【选择源设备】界面。初始时,该界面中的内容都为空。【选择源设备】界面 在【设备类型】下拉单选框中选择一个设备类型名称,例如:电杆; 点击【10kV线路名称】后的 按钮,出现如下图3.2所示的【线路选择】界面。该界面中可以通过点击 按钮来选择线路所属部门,可以点击“名称排序”或“编号排序”单选项来排序线路名称列表,可以在线路名称列表中双击某线路作为选择值。【线路选择】界面 在【低压线路名称】下拉单选框中选择一个低压线路名;该下拉单选框的内容属于上面所选10kV线路。有些源设备并不附属于低压线路,则此处不需要选择低压线路名称。 点击【源设备名称】后的 按钮,可在
12、其下的源设备列表中展示设备名称(所选线路及所选设备类型);选择其中的一个设备名称,点击 按钮可进入下个步骤。双击其中的一个设备名称(如电杆),出现如下图3.3所示的【电杆属性】界面。该界面中可以修改所选设备的属性值,也可以删除该设备;点击 按钮可关闭该界面,返回原【选择源设备】界面。【电杆属性】界面二、出现如下图3.4所示的【选择目标设备】界面。该界面可以将源设备的属性参数值同时克隆及拷贝给相同类型的多个设备。该界面左边是目标设备需要被覆盖的属性(字段)名称,即“需覆盖项选择”多选项组;右边有设备所属线路名称的选择框,以及目标设备的备选列表和已选列表。【选择目标设备】界面 在“需覆盖项选择”多
13、选项组中,选择目标设备需要被覆盖的属性(字段)名称。 点击【10kV线路名称】后的 按钮,出现如上图3.2所示的【线路选择】界面。该界面中可以通过点击 按钮来选择线路所属部门,可以点击“名称排序”或“编号排序”单选项来排序线路名称列表,可以在线路名称列表中双击某线路作为选择值。 在【低压线路名称】下拉单选框中选择一个低压线路名;该下拉单选框的内容属于上面所选10kV线路。有些源设备并不附属于低压线路,则此处不需要选择低压线路名称。 点击【目标设备名称】后的 按钮,可在其下的备选列表中展示设备名称(所选线路);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一些设备名称,点击 按钮可移入右部的已选列表内;点击 按钮可全部移入已
14、选列表;点击 按钮可将所选设备名称从已选列表移回备选列表;点击 按钮可全部移回备选列表;也可以使用 和 按键配合上下方向键或鼠标,进行设备名称的任意跳跃选择。双击备选列表或已选列表中的一个设备名称(如电杆),出现如上图3.3所示的【电杆属性】界面。该界面中可以修改所选设备的属性值,也可以删除该设备;点击 按钮可关闭该界面,返回原【选择目标设备】界面。 点击 按钮,可返回上个步骤的界面。 点击 按钮,可进入下个步骤。三、弹出如下图所示的系统消息对话框(“已成功克隆了设备属性”);点击 按钮关闭该对话框,返回上个步骤的操作界面(将自动清空已选列表)。若已选列表中没有内容,弹出如下图所示的系统消息对
15、话框(“请先选择需要克隆的设备”);点击 按钮关闭该对话框,返回上个步骤的操作界面。同杆功能同杆功能允许建立不同线路杆塔间的一杆(塔)共用或称多用关系;同杆现象在电力应用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同杆功能仅面向线路下的杆塔设备。下面是实现同杆功能所必须的操作步骤。一、进入该功能后出现如下图3.5所示的【电网线路同杆设置】界面。【电网线路同杆设置】界面该界面大体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源杆塔、目标杆塔、杆塔对应表的源杆塔和目标杆塔。同杆处理的过程是:在源杆塔和目标杆塔中选择需要做同杆处理的杆塔,分别插入杆塔对应表的源杆塔和目标杆塔列表;再在杆塔对应表的源杆塔和目标杆塔列表中进行同杆匹配;最后生成同杆。二
16、、点击源线路和目标线路名称之后的 按钮,将在原“源杆塔”和“目标杆塔”部分出现如下图3.6所示的【杆塔所属线路选择】界面。【杆塔所属线路选择】界面该界面中可以通过点击 按钮来选择线路所属部门;可以点击“名称排序”或“编号排序”单选项来排序线路名称列表;可以在线路名称列表中双击某线路作为选择值并进入下个步骤;点击 按钮选定某一线路并进入下个步骤,点击 按钮返回原“源杆塔”和“目标杆塔”界面。三、在原“源杆塔”和“目标杆塔”部分出现如下图3.7所示的【杆塔选择】界面。【杆塔选择】界面该界面中可以通过点击 按钮来观察源杆塔列表中选定杆塔的同杆信息,即选定杆塔的已有同杆情况;可以在源杆塔列表中勾选某些
17、杆塔作为选择值,再点击 按钮将其置入杆塔对应表的源杆塔和目标杆塔列表中;可以在源杆塔列表中双击杆塔直接置入杆塔对应表;可以点击源线路和目标线路名称之后的 按钮,出现上个步骤的操作界面。四、杆塔对应表的源杆塔和目标杆塔列表中有内容后,出现如下图3.8所示的【电网线路同杆设置】界面。【电网线路同杆设置】界面该界面的杆塔对应表的源杆塔和目标杆塔列表中,可以通过点击 和 按钮将选定杆塔置回,即从列表中剔除选定杆塔;可以通过点击 和 按钮来上移或下移选定杆塔在列表中的匹配位置;可以通过点击 和 按钮来清空源杆塔和目标杆塔列表中的内容。可以通过点击 按钮进入下个步骤。当点击 按钮,出现如下图3.9所示的【
18、新增目标杆塔】界面。【新增目标杆塔】界面该界面中可以通过“新增杆塔管理部门”下拉单选框来选择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点击“线路选择”之后的 按钮来选定新增杆塔所属线路;可以输入新增杆塔的名称前缀、后缀,新增杆塔的编码前缀、后缀,以及新增多个杆塔时的起始、终止号;可以通过点击 按钮,在杆塔对应表的目标杆塔列表中添加若干的新杆塔。五、执行“生成同杆”操作后,弹出如下的【同杆生成完毕】对话框。点击 按钮关闭该对话框,返回上个步骤的操作界面。此时,杆塔对应表的源杆塔和目标杆塔列表中,匹配杆塔(即相同的顺序排列位置)将成为同杆设备。若杆塔对应表的源杆塔和目标杆塔列表中杆塔数量不相等,则系统弹出如下的错误对话框
19、。点击 按钮关闭该对话框,返回上个步骤的操作界面。若杆塔对应表的源杆塔和目标杆塔列表中按顺序出现了已经同杆的杆塔匹配情况,则系统弹出如下的错误对话框。点击 按钮关闭该对话框,返回上个步骤的操作界面。第三节 设备编码维护工具【设备编码维护工具】提供了批量修改设备编码、设备名称等方面的功能,当然也可以同时批量修改附属设备的编码和名称;一般情况中以线路下的杆塔设备为主要的处理对象,杆塔设备名称往往包含了编号或顺序号内容。大致的操作步骤如下: 从“设备树”中选择欲修改设备所属的线路; 选择欲修改设备的类别、修改方式; 选择欲修改设备,以及设备编码或名称的起始内容、步进长度; 个别调整欲修改设备的编码或
20、名称; 选择欲修改设备之关联设备(或附属设备),所选关联设备的编码或名称将随同一起被修改; 开始批量修改所选设备的编码或名称。这些步骤的操作界面中,可以随时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前一个操作步骤;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到下一个操作步骤;点击【退出】按钮关闭该界面,返回系统主界面。通过在系统主界面的【设备维护】功能组中选择【设备编码维护工具】选项,即可进入该功能开始相关操作。也可以直接在系统完全安装路径的“BIN”子目录下双击DevCodeAlter.exe可执行文件来启动该功能界面。下面是【设备编码维护工具】的详细操作步骤。一、进入该功能后出现如下图4.1所示的【设备树定位】界面。【设备树定位】
21、界面在该界面提供的设备树中选择一条线路名称或该线路下的设备名称;后续操作步骤可能将该线路作为设备过滤范围。点击 按钮进入到下一个操作步骤。二、出现如下图4.2所示的【修改设备及方式】界面。【修改设备及方式】界面该界面允许指定欲修改设备的类别(可指定“杆塔”或“其它设备”单选项);允许指定设备修改方式(可指定“按编码修改”或“按名称修改”单选项)。点击 按钮进入到下一个操作步骤(若指定了欲修改设备的类别为“其它设备”,将跳转进入到第四个操作步骤)。若指定欲修改设备的类别为“杆塔”,且在上一步骤中选择了非线路或非线路附属的设备名称,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系统消息对话框;点击 按钮关闭该对话框,返回【修改
22、设备及方式】界面。三、出现如下图4.3所示的【编辑设备编码】界面;这是在前一步骤指定了欲修改设备的类别为“杆塔”且设备修改方式为“按编码修改”之后出现的操作界面。【编辑设备编码】界面该界面主要部分是设备编码及名称列表,可选择列表中的单个杆塔设备名称,也可通过点击界面中的“全选”多选钮进行全部选择;界面上部提供的两个文本框可输入“新设备编码”和“步长”数据;点击 按钮进入到下一个操作步骤。数据项“新设备编码”和“步长”指定了批量修改操作的新设备编码(起始的基准内容)和编码规则变化的步进值;编码变化规则是,取“新设备编码”右序第一个数字串作为初始值,按步进值顺序递增而获得编码变化序列,设备编码的其
23、余部分不做改变。若在前一步骤指定了欲修改设备的类别为“杆塔”且设备修改方式为“按名称修改”,操作界面没有大的变化;可指定的数据项内容变成了“新设备名称”,且批量修改操作的名称变化规则与编码变化规则完全相同。设备编码及名称列表中的杆塔内容,将在后续操作步骤中由系统按照名称变化规则或编码变化规则进行相应的批量修改处理。 四、出现如下图4.4所示的【编码列表-1】界面;这是在第三个步骤的可输入数据项为“新设备编码”时出现的操作界面(若在第二个操作步骤指定了欲修改设备的类别为“其它设备”,则出现后续的图4.5所示界面)。该步骤可以增加欲批量修改的设备编码或名称;可以修改已选定的设备编码或名称内容;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管理 系统 设备 模块 维护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5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