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x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 点 方 案二一一年十二月29目 录1. 专业基本情况2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53.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64. 培养方案74.1 本科阶段75.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175.1 校内学习阶段185.2 企业学习阶段205.3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256.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206.1 工程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206.2 工程教育理论提升21附件1:武汉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22附件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23附件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9附件
2、4: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36附件5: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391. 专业基本情况发展历史: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开办的最早专业院系之一,我校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办和建设可以追溯到1979年,是国内较早创办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迄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198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1986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方向研究生,1992年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2年获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授予权,
3、2007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正在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通过第一轮评审。20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品牌专业。经过30年的发展与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已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学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体系。专业特色:坚持计算机专业特色教育方向,要根据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特点决定,其特点是:知识更新快、与其它学科交叉多、应用面广、办此类专业的学校多
4、。在专业发展思路、教育模式、教学团队建设、培养目标和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优良的学风,人才培养质量上,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并得到其他高校同行的肯定和认可。(1)特色教育思想参照中国计算机学科教程制定本专业教学培养计划,教育知识体系与国际计算机人才培养接轨。强调典型学科方法论,即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明确本科毕业生主要要求(即应用数学原理抽象要求、科学方法要求、熟悉应用要求、交流能力要求),培养团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2)制定特色教学环境建设方案结合近年来学科内涵发展特点,围绕硬件综合课程设计环境和软件综合课程设计环境的建设,加强硬件与软件的密切结合以及嵌入式系
5、统教学平台建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首先对传统单片机课程及部分硬件课程进行改造,增加应用硬件电路裁剪及操作系统裁剪技术教学环节,加强硬件应用系统、软件应用系统综合设计能力训练。硬件应用系统设计方面,以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为基本内容进行综合应用电路自主设计及其相应软件设计,软件应用系统方面,以算法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操作系统为基本内容,结合软件工程方法及相关技术,完成综合应用软件自主设计训练,使本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系统构建能力培养方面突显出特色。办学情况:学校纳入“211”工程建设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无论是基础设施、教
6、学和科研平台、师资力量等都得到较大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实验室约500m2,拥有IBM小型机,IBM PC服务器,PDA,无线路由器,三层交换机,ARM嵌入式系统,嵌入式教学平台,硬件综合实验板,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仪,数字逻辑实验板,微机接口实验仪和PC机,能完整开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有实验内容。本专业专职教师31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8人,讲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硕士学位的20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14人。大多数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业教师情况如下表所示:姓名职称专长工程实践年限(年)高 曙教授/博导分布式计算10杨克俭教授/博
7、导图形图像处理15刘洪星教授智能技术10谭新明教授形式化方法10闵联营教授计算机应用10陈天煌教授软件方法10何克右教授嵌入式系统15彭德巍副教授计算机应用5蔡 菁副教授普适计算5顾治华副教授软件工程10林 泓副教授计算机应用10吴业福副教授电子商务10邱奇志副教授语义Web5李玉强副教授计算机应用5吕淑琴副教授计算机网络3吴利军讲师分布式计算3耿枫讲师协同处理4何业兰讲师多媒体技术4巩晶讲师图像识别5罗芳讲师计算机应用5戚欣讲师计算机应用5王红霞讲师图形图像处理3唐祖锴讲师软件工程3施继珉讲师计算机软件12杜海涛讲师知识工程6何凡讲师信息安全5孙玉芬讲师数据挖掘5汪祥莉讲师电子商务4杜薇讲师
8、信息安全3郭羽成讲师图像处理3刘春讲师并行计算3(上表中部分信息在上网时省略)近五年来,本系承担了大量的实际应用工程项目,总经费超过2000万元,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提升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平台。本专业现培养本科生约300人/年,硕士研究生约100人/年,博士生约5人/年。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分别服务于军工科研院所、世界或国内知名企业,大部分成为了院所和企业的骨干力量,为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通过多年的办学合作,本专业和多家大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些企业为本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提供了条件。
9、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本专业具备培养卓越工程师良好的条件。校内方面:本专业多年的办学特色之一就是以工程实现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校内教学和实验设施较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室拥有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开发和教学必需的设备。教师队伍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和拥有高级职称,并长期在工程一线工作。校外方面: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大多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信息化领域,因此,本专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办学基础,具有近10个产学合作培养基地,囊括了计算机系统设计、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等多个环节。在此次选择本专业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单位时,我系教师联系并调研了多家代表性的企业,企业方表示愿意联
10、合培养。企业名单见第四部分。计算机学院2008年与东软集团开展联合定制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作为学院教学改革重点工作。本项定制培养工作以学院2005级部分学生作试点对象,采用3+1培养模式,即这批同学在我院学习3年,最后1年在东软集团结合软件研发任务学习实训,东软集团、涉及本次定制培养同学、武汉理工大学三方签署协议,达到培养要求的同学将在东软集团工作。此项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协议见附件1)1、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软件企业)2、武汉方正国际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软件外包企业)3、武汉菲旺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应用软件企业)4、深圳市英蓓特
11、信息技术武汉研发中心(嵌入式硬件企业)5、武汉图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集成企业,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成立工程技术中心)4. 培养方案4.1 本科阶段4.1.1 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现场工程人员。该工程人员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具有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维护,管理和研发的能力。(2)培养规格完成四年学业后授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
12、业的工学学士学位。达到了见习软件工程或嵌入式系统技术能力要求,可获得见习软件工程师或嵌入式系统工程师技术资格。 (3)知识、能力与素质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应具备以下业务素质:系统级视点:毕业生必须熟悉计算机系统原理、
13、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系统构造和分析过程。深度和广度:应具有该学科宽广的知识面,同时在该学科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具有高级的知识;工具使用:学生应当能够使用各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实验室工具来分析和设计计算机系统,包括软硬件两方面的成分。职业训练:学生应当理解其设计和制造的产品所工作的社会环境,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和创造的产品直接影响公众生活;交流技巧:能以恰当的形式来交流工作,并能以审视的观点对他人的工作做出评价。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应用知识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工程实践能力,掌握工程设计与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
14、;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等。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电工电子学、数字逻辑、离散数学、程序设计等。专业知识: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接口技术、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及其计算、程序设计语言、人机交互、图形学、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等。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4.1
15、.2 培养模式采用“3+1”模式,其中前3年主要在校内进行理论课和校内实践课程教学,第4年进行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和毕业设计。4.1.3 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结合计算机领域工程师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借鉴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等教育的经验,充分利用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社会融合和创新能力强的技术应用型工程人才。(1) 理论课程体系(校内与校外)课程类别课程名称知识体系公共理论课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学习基本法律法规哲学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学习方法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观、社会定位
16、、健康心理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家发展历程、社会经济体系、国家政策和未来经济走向大学英语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学科基础课电路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物理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研究对仿真信号进行处理的模拟电路离散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数学基础,包括命题逻辑、一阶逻辑、集合、关系、函数、计数初步、图论、树数字逻辑应用数字电路进行数字系统逻辑设计数据结构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研究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表示和处理专业基础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掌握对象、类、数据抽象、继承、动态绑定、数据封装、多态性、消息传递等面向对向的重要概
17、念。计算机组成原理建立系统级的整机概念,深入了解计算机各功能子系统的逻辑组成和工作机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理解计算机底层运行程序的机制,理解80x86cpu的编程结构,汇编语言程序的格式和伪指令,80x86cpu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以及以中断为主的I/O程序设计编译原理理解和掌握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语言和文法、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中间代码生成、存储管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操作系统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算法设计与分析熟练掌握递归与分治、动态规划、贪心、回溯、分支限界等基本算法,了解网络流和匹配、启发式搜索、线性规划、数论以及
18、计算几何等高级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关系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设计方法,实体-联系模型、扩展的实体-联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的函数依赖理论;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数据字典、关系代数操作算法、查询优化技术和事务处理技术专业课(网络方向)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体系结构、通信网络协议、局域网和广域网、客户/服务器计算、无线和移动计算网络集成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模拟环境、网络系统总体设计、综合布线、IP地址规划、网络设备配置、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自治系统及边界网关协议TCP/IP和网络软件编程TCP/IP网络协议及体系结构,基于socket编程接口的网
19、络编程,通信原理以数字通信原理为重点,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专业课(软件方向)软件工程软件过程,软件工程方法,软件模型,软件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测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测试流程和测试文档、功能测试工具、压力测试工具、测试管理工具UML建模技术Rational统一过程及Rose工具、用例图、类图与对象图、序列图、协作图、活动图、包图、构件图和部署图、状态图Web技术掌握HTMI、CSS与XML和JavaScript等Web客户端程序设计基础技术、掌握Web数据库应用开发的两种主流技术JSP技术和ASP.NET技术专业课(嵌入式方向)计算机系
20、统结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硬件、软件界面划分的权衡策略,建立完整的、系统的计算机软硬件整体概念嵌入式系统应用掌握ARM微处理器的编程模型、ARM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ARM程序设计基础、Linux内核移植,根文件系统移植,Linux设备驱动开发,44矩阵键盘实例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从应用角度系统地掌握1632位微机的系统结构、微处理器、8086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输入输出技术、中断系统、DMA控制器、可编程通用接口、微型计算机功能扩展及总线标准等知识。专业课(应用方向)JAVA语言程序设计掌握JAVA语言的语法,能够熟练运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掌握多媒
21、体音频处理技术、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相关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掌握信息系统的有关概念、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信息系统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信息系统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等知识数据挖掘掌握数据挖掘基本概念,关联规则以及Apriori算法等知识计算机图形学 掌握图形学的光栅算法、三维观察、隐藏面消除、光照、纹理、绘制等算法和理论,了解建立可视感知、计算机动画、基于图像的绘制、可视化以及构建交互式图形应用的相关方法图像处理掌握图像数字化、图像编码、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和图像分析的相关
22、技术和方法信息安全学习和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对称加密,不对称加密,网络安全等技术(2)实践课程体系(校内与校外)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在课内教学统一安排的集中实践教学任务;一部分是学生在课外通过自主性学习与实践完成。(1)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实践环节名称内 容要 求军事训练培养基本军事常识、技能和国防观念等掌握基本军事常识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国防观念英语听力训练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推荐词汇量、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熟悉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达到跨文化交流交际的初步能力专业教育专业宣讲与企业参观相结合,介绍学科背景与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汉理工大学 计算机 科学 技术 专业 卓越 工程师 培养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54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