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测评标准概述课件.pptx
《人才测评标准概述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测评标准概述课件.pptx(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人才测评标准,第一节 人才标准概述第二节 人才标准的内容第三节 如何建立人才标准第四节 六大类社会核心人才标准,第二章 人才测评标准第一节 人才标准概述,第一节 人才标准概述,人才标准:是社会发展或组织发展对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品德、行为等方面要求的客观反映。人才标准的特性:时代性、相对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人才标准在测评中的价值和意义:1.人才标准决定了人才测评的内容;2.人才标准是人才测评方法和工具不断创新的基础;3.人才标准是人才测评能够实现预测导向和激励功能的重要保证。,第一节 人才标准概述人才标准:是社会发展或组织发展对人才在知,第二节 人才标准的内容,一、人才标准的基本内
2、容二、人才标准的表述要求,第二节 人才标准的内容一、人才标准的基本内容,一、人才标准的基本内容外显性特征,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职业技能,运动技能,管理技能,经验,符号表征,命题,感官知觉的观念,概念,反思,经验知识,理论知识,非概括性命题,概括,一、人才标准的基本内容外显性特征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一、人才标准的基本内容内隐性特征,兴趣,个性,能力,态度,价值观,动机,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品德,素质,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操作能力,模仿能力,创造力,社交能力,企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一、人才标准的基本内容内隐性特征兴趣个性能力态度价值观动机,二、人才标准的表述要求,人
3、才标准表述的基本原则:分类原则和分级原则。人才标准表述的通用习惯: 外显性特征的表述:知识和经验通常与人才所属的行业、专业、工种的联系来表述,如会计知识、管理大型工厂的经验;技能通常使用一种职业资格或者专业资格来代替,如专英8级。 内隐性特征直接描述。常见人才标准范例:社会性人才标准范例: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组织内人才标准范例:任职资格体系与胜任素质模型。人才标准与人才测评的对接:,二、人才标准的表述要求人才标准表述的基本原则:分类原则和分级,社会性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国家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 66个中类,413个小类,共1838个职业。 这部大典是我
4、国第一部具有国家标准性质的职业分类大全。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七大类:军人;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社会性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国家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常用表述,任职资格体系:从称职胜任角度出发,对员工能力进行分等分级,以任职资格标准体系规范员工的培养和选拔,建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牵引员工不断学习,同时为晋升、薪酬等人力资源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胜任力模型:胜
5、任力的特征结构包括个体特征、行为特征和工作的情景条件。个体特征分为五个层次: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常用表述任职资格体系:从称职胜任角度出发,,第三节 如何建立人才标准,一、人才标准的建立方法二、社会性人才标准的产生过程: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三、组织内人才标准的产生过程:任职资格体系构建与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第三节 如何建立人才标准一、人才标准的建立方法,一、人才标准的建立方法,人才标准建立的基本依据:职业名称词典和工作分析。人才标准的建立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和综合法(专家研讨法和对比较正)。,一、人才标准的建立方法人才标准建立的基本依据:职业名称词典和,二、社会性人才
6、标准的产生过程:国家职业标准制定,1.成立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专家组。2.职业调查和职业分析。 3.召开职业标准制定工作研讨会4.国家职业标准初稿编写。5.审定和发布。,二、社会性人才标准的产生过程:国家职业标准制定1.成立国家职,三、组织内人才标准产生过程,任职资格体系构建思路:1.公司核心业务分析;2.公司核心能力分析;3.标杆人物选择、访谈与分析;4.行为标准与贡献标准设计5.能力标准设计;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思路:,数据调研,数据分析,战略文化演绎,行为事件访谈,焦点小组访谈,普遍问卷调研,过渡模型,模型对标,行业对标,岗位对标,模型校验,专家问卷,专家研讨,素质模型终稿,素质模型,管理手册
7、,三、组织内人才标准产生过程任职资格体系构建思路:数据调研数据,第四节 六大类社会核心人才标准,一、党政人才标准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专业技术人才四、高技能人才五、农村实用人才六、社会工作人才标准,第四节 六大类社会核心人才标准一、党政人才标准,一、党政人才标准,任职资格条件:1.学历:本科学历以上。2.职业资格:无统一标准,仅针对专业性较强部门。3.任职经历:重要要求。4.优先条件:5.业绩:胜任素质要求:1.品德:2.素质:3.动机:,一、党政人才标准任职资格条件:,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标准,管理人才定位:1.高层:战略规划层,注重战略、经营。2.中层:战术决策层,注重机制创新和协调推进
8、。3.基层:运营管理层,注重落实和执行。任职资格条件:1.学历:本科学历以上。2.职业资格:无统一标准,仅针对专业性较强部门。3.任职经历:重要要求。4.业绩:能力素质要求:1.发展能力选才、育人、自我领导2.凝聚人心促发、影响、领导3.管理运营文化价值、执行绩效、流程与质量4.经营企业思维与创新、战略、经营意识,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标准管理人才定位:,三、专业技术人才标准,清晰地国家职业标准,三、专业技术人才标准清晰地国家职业标准,四、高技能人才标准,1.工人技术等级标准2.国家职业标准3.职业技能标准,四、高技能人才标准1.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五、农村实用人才标准,1.生产能手2.经营能人3
9、.能工巧匠,五、农村实用人才标准1.生产能手,六、社会工作人才标准,1.价值理念2.知识体系3.实务能力,六、社会工作人才标准1.价值理念,第五节人才测评指标的构成,一、测评指标构成二、测评指标构成流程,第五节人才测评指标的构成一、测评指标构成,一、人才测评指标的构成,测评要素:测评内容的细化条目,确定测评内容到底有哪些。测评标志:是为每一个测评要素确立的关键性考核标准,要求必须是可辨别、易操作的特征,通常一个测评要素要有多个测评标志来说明。测评标准的形式:客观式、主观式、半客观半主观/评语短句式(语言表达能力)、问题提示式(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吗)、方向提示式(主要从语言的流畅、用词的准确等方
10、面进行测评)测评标度:是指描述测评要素或要素标志的程度差异与状态水平的顺序和度量。可以是数量的也可以是语言的。测评标度的形式:等级式、数量式、符号式、数轴式、图标式和综合式。,一、人才测评指标的构成测评要素:测评内容的细化条目,确定测评,感召力测评要素设计范例,感召力测评要素设计范例测评要素测评标志测评标度感召力擅长说服,职业道德、业务经验测评要素设计范例,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
11、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业务经验测评要素设计范例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客户服务人员测评要素设计范例,客户服务人员测评要素设计范例商业触觉客户意识待客技巧独立性影,客户服务人员测评要素设计范例,客户服务人员测评要素设计范例商业触觉能够洞察市场及竞争对手的,二、测评指标的制定过程,准备(确定测评目标和对象),把合格的测评指标连同配套的人事测评工具付诸实施,根据测评目的和对象,选择适当方法,确定
12、测评指标的测评要素。,对每一个测评要素制订适当地测评标志和测评标度,选择合适的客体进行试用并根据试用结果进行反馈调整。,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修改补充,检验合格,二、测评指标的制定过程准备把合格的测评指标根据测评目的和对象,三、测评指标的制定原则,相关原则(与测评目的相关)明确原则(界定清楚、表达准确)科学原则(内容的取舍应该有依据)独立原则(内容之间各自独立)实用原则(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三、测评指标的制定原则相关原则(与测评目的相关),测评内容举例,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德、能、勤、绩、廉航天员选拔:生理状况、心理特点、政治素质、知识、操作技能等。尝试总结企业管理人员测评要素,测评内容举例对领导干
13、部的考核:德、能、勤、绩、廉,能力举例,企业管理人员:计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控制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技术能力、执行能力、理解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能力举例企业管理人员:,个性举例,管理人员的个性特点:诚实、忠诚、责任感、热情、主动性、认真、虚心、坚忍、果断、进取、自信。,个性举例管理人员的个性特点:诚实、忠诚、责任感、热情、主动性,从测评内容到测评指标,测评指标是实际测评的东西测评指标是内容的具体体现指标与内容是相对的从测评内容到测评指标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从测评内容到测评指标测评指标是实际测评的东西,测评内容的标准化,在测评标准体系中,一般在测评
14、目的下规定测评内容,在测评内容下设测评目标,测评目标下设测评项目,测评项目下设测评指标。测评标准体系是对测评对象的数量与质量的测评,起着“标尺”作用,素质的特征只有通过测评标准体系,或者把它投影到测评标准体系中,才能表现它的相对水平与内在价值 。,测评内容的标准化在测评标准体系中,一般在测评目的下规定测评内,确定测评标准体系结构,第一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一级指标(测评目标),表示测评对象的总体特征; 第二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二级指标(测评项目),反映一级指标的具体特征;第三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三级指标(测评指标)。说明二级指标的具体内容。无论哪一级指标都是反映或说明测评对象的 特征,只不
15、过具体反映与说明的程度有所不同。,确定测评标准体系结构第一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一级指标(测评,筛选与表述测评指标,对每一个素质测评指标都必须认真分析研究,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并给以清楚、准确的表述,使测评者、被测评者以及第三者均能明确测评指标的涵义。一般依据两个问题逐个检核指标: 这个测评指标是否具有实际价值?这个测评指标是否切实可行?,筛选与表述测评指标对每一个素质测评指标都必须认真分析研究,界,筛选与表述测评指标,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保留这个测评指标并进行测评,这在逻辑上是否可行?所需要的数据结果及行为表现是否可以从这个测评指标中得到,或者测评者与被测评者双方经过合理的努力之后是否能够得到
16、?实施这个测评指标的条件是否具备?这个测评指标的保留有无充分的价值,并保证有理由使用其结果?,筛选与表述测评指标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确定测评指标权重,认真权衡每个层次及其中的每个指标在整个测评标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并且适当地增大或减小有关测评指标在总分中的比重,而不能把每个测评指标都等量齐观 ,把每个测评指标的结果简单加总。因为各个测评指标相对不同的测评对象来说,会有 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因此要根据各测评指标对测评对象反映的不同程度而恰当地分配不同的权重。,确定测评指标权重认真权衡每个层次及其中的每个指标在整个测评标,确定测评指标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德尔菲法(又
17、称专家咨询法)2.层次分析法3.多元分析法4.主观经验法,确定测评指标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4、管理能力4.1、团队合作(,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4、管理能力4.1、团队合作(,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4.2、培养他人(DEV):培,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4.2、培养他人(DEV):培,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4.3、团队领导(TL):团队,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5、认
18、知族5.1、分析式思考(,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5.2、概念式思考(CT):,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案例项目经理的素质指标体系6、个人效能族6.1、自我控制,案例作业,补充项目经理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其他测评项目将你所设计的测评项目标准化对各个测评要素赋予标度和权重,案例作业补充项目经理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其他测评项目,课后思考题,素质测评的内容、目标和指标之间有什么关系?利用主观经验法确定测评指标的权重是否合理?请举例说明。如何根据测评目的来选择和设计测评指标?,课后思考题素质测评的内容、目标和指标之间有什么关系?,阅读书目,Hough, L. M., Osw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才 测评 标准 概述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952765.html